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飲食好習慣,預防腎臟病從口入

腎是排洩代謝產物,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的重要器官。要想保護腎的健康,就應該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既養胃又養腎。

鹽的攝入要適量

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鹽是維持機體體液平衡及神經肌肉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質,但攝入過多的鹽將導致血壓升高,使心血管病變風險增加。長期攝入鹽過多,高血壓、冠心病、胃癌、腎臟病等便可能接踵而至。

多少鹽才算適量呢?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健康成人每天攝入食鹽量不超過5克,大約是裝滿一啤酒瓶蓋的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宜更低。雖然在現實生活中這個目標十分困難,但大家應該有這個意識,以求儘量接近這個目標。

實際生活中,我們不僅要控制烹飪時添加的食鹽量,還應該限制高鹽食物的攝入量,如以下這些食物。

1、某些醬汁和肉汁 醬油、豆瓣醬、商業肉汁等。

2、加工肉 鹹肉、燻肉、香腸、火腿、熱狗、牛肉餐、鹹肉等。

3、加工食品 奶酪、麵包、三明治、漢堡包等。

4、湯料類 幹湯料、罐頭湯料、湯料粉等。

5、鹽漬零食 餅乾、薯片等。

6、醬汁食品 醬菜、泡菜等。

所有的高鹽食物不可能在此逐一列舉,但以下幾點建議或許有助於避免攝鹽過多。

1、多吃自家烹飪的食物,控制外出用餐的次數。

2、不要僅依靠味覺判斷含鹽量的多少,要通過食物的成分標籤估計其含鹽量。

3、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等天然食品,少吃罐頭等加工食品。

4、少吃煎炸食品。

蛋白質的攝入要合理

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蛋白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成人每千克體重每天至少應攝入0.8克蛋白質。推薦每餐攝入50~100克瘦肉、家禽肉或者魚肉,也可以是半杯煮熟的豆子。體力活動者、孕婦、乳母等可適當增加。

蛋白質進入人體後代謝成氨基酸被人體吸收利用,但過量的蛋白質則經脫氨基作用轉化成糖或脂肪儲存起來。脫氨基作用產生的氨通過肝轉化成尿素,最終由腎排出體外。尿素形成過多將加重腎的負擔。

蛋白質是三大能源物質之一。如果進食蛋白質過多,又不愛運動,就會導致機體攝入能量過多,最終導致超重和肥胖。已有研究證實,肥胖是腎臟病變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相關性腎臟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長期高蛋白飲食還會擾亂體內脂質代謝,增加機體氧化應激,損傷血管內皮細胞等,促發或加重腎臟病變。

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質並不僅限於雞蛋、牛奶中,各種肉類、海鮮及豆類都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大家在享受美味的時候,不要忘了佳餚的主要成分,以免滿足了食慾,卻累壞了腎。

控制糖的攝入

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糖是機體的重要能源物質,在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及促進生長髮育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它只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不能提供其他食物所含的所有營養成分。如果糖的攝入量超過人體的需要,就會轉化成脂肪,嚴重者可出現血管內皮損傷、脂肪代謝紊亂、肥胖等代謝綜合徵的相關症狀,從而使患者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的風險大大增加。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應該嚴格限制糖的攝入量。

需要明確的是,不僅水果、蔬菜、牛奶、澱粉類食物是糖的重要來源,許多甜食和飲料也能提供大量的糖,例如焙烤食品、冷凍甜點、糖果、果汁、軟飲料和其他甜飲等。蔗糖、蜂蜜、糖漿、果糖等也不例外。

按其來源,糖可分為兩類:水果、蔬菜等天然食物所含的糖和加工後的添加糖。近來有研究證實,大量攝入含添加糖多的食物會使機體出現不良的血脂譜—甘油三脂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增加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並可促進機體的炎性反應。已有證據表明,高血壓和炎症會危害腎健康。如果你是甜食熱愛著,建議首先選新鮮蔬菜、水果。當然,在其他營養物質的攝入能夠滿足機體能量需求的情況下,仍然需要限制糖的攝入量。

如果你實在對甜食情有獨鍾,以下幾種低糖食物或許對你有幫助。

1、香蕉醬 香蕉味甜,並且含有較多膳食纖維,有助於產生飽腹感。

2、酸奶 你不僅可以自己製作,還可以在其中加入新鮮水果。

3、烘烤蘋果和肉桂 將蘋果切片,和肉桂一起放在焙鍋上烤。37.5度烤半小時,你就可以吃到甜美健康的食物了。

4、蘋果和杏仁 如果你要出差,請帶上這兩種食物。它們可以避免你去找尋其他的食品滿足對甜食的渴望。

避免高脂飲食

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脂肪酸是脂類的關鍵成分,按其飽和度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多存在於動物脂肪及乳脂中。植物性食品中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有椰子油、棉籽油和可可油。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多種蔬菜、蘑菇、大豆及豆製品、魚類、水果、酸奶、燕麥、葵花子、芝麻、核桃、茶葉等中。研究證實,進食較多的飽和脂肪酸會呆滯肝合成膽固醇增加,而不飽和脂肪酸具有改善血脂水平、清理血栓、增強免疫等作用。

警惕高

醫生提醒:飲食牢記4不要,腎臟健康,糖尿病、高血壓不來“找”

食物

嘌呤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於體內,他的代謝產物為尿酸。正常情況下,體內產生的尿酸,2/3由腎排出,1/3從腸道排出。當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便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中,引起組織的異性物質炎性反應,形成痛風性關節炎、痛風腎病、泌尿系統結石等。

常見食物中嘌呤的含量

嘌呤含量

/(克/千克)

常見食物名稱

<0.75低嘌呤

蘆筍、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麥片、蛙魚、金槍魚、白魚、龍蝦、蟹、牡蠣、雞肉、火腿、羊肉、牛肉湯、麥麩、麵包等

1.00-10.00高嘌呤

肝、腎、胰、心、腦、鳳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淡菜、鵝肉、斑鳩肉、石頭雞、大豆製品、酵母、香菇等

合理攝入水分

每天喝水2升左右,是正常的水分攝入量。但要注意,不能以含添加糖的飲料、碳酸飲料、蘇打水、啤酒等代替,最好喝飲用水。另外也要注意,切忌過度攝入水分,以免對腎造成較大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