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考一定能考上的學校,還是要衝一衝,即使有難度也考個985?衝一衝會有什麼風險嗎?

xwaicdd


既然決定了考研,那麼你肯定是想考上一個名校,而不只是為了混一個研究生文憑,那肯定是向著985衝一衝。

我記得小的時候,老師讓我們定目標,都讓我們定一個稍微高點的,就是所謂的蹦一蹦能夠到的目標,而不是一個你肯定能夠到的目標,這也是為了激發你的求勝欲。

同理,考研也是一樣。

選擇考985,你的壓力就會增大,你會更努力複習,說不定你的潛力會被激發出來,考一個你都不敢想的成績。

至於,風險,無非就是分數不夠。那還可以調劑,實在不行還可以二戰。

關鍵是這個拼搏的過程。

人生的成長是在於你過程中經歷的,而不僅僅是結果。


師兄說教育


我曾是考研奮鬥者,初試成績400+,非常高興解答考研方面的問題。不少考研人在選擇報考學校時都會糾結這個問題:是選擇衝一衝還是選擇求穩?考研志願填報不同高考志願填報,只有一個志願院校,我的建議是根據自身學習實際情況而定,不要盲目而定。我給大家分析如下,希望給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若題主本科就讀985工程大學或者排名中上等的211工程大學,那選擇衝985名牌大學的王牌專業沒商量,因為您的學習實力和四年專業素養具備衝的優越條件。

若題主本科就讀排名中下等的211工程大學,建議衝排名靠後的985工程大學,若題主學習實力非常強也可衝前十名的985大學。

若題主就讀普通本科院校,就讀的專業是本校龍頭專業,學習成績優異,備考動力十足,建議衝擊985工程大學至少211大學,即使考研失敗,儘快調劑到本校。

若題主就讀普通本科院校,就讀的專業是本校優勢專業,學習成績一般,就想讀研暫避就業壓力,建議報考本校,找個厲害的導師。


研途有我,您不再孤單!

歡迎大家留言探討!期待您的點擊關注!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其實我不想說出來打擊同學們的信心,現在情況是,已經有不少公司先看你本科是什麼?是不是本專業了,因為太多跨專業研究生,或者工作能力注水的研究生做不了事情的例子了。有些專業只要一個好本科就能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北影表演專業,在北影上本科已經有了資源了,有些專業必須本科與研究生一致最好,比如理論物理和應用物理這類。這類專業性很強的專業是不好跨的,甚至說你考上研究生沒有本科的功底,研究生也不好搞。當然也有很多專業是能跨的,有很多也是考個研就敲門磚硬一點的。我個人認為,請去做那些專業性很強的事情,考專業性出名的學校。如果只是以考上做第一目的,以為考上就完了,那說不得等過幾年研究生學歷也普通的時候,還要去考博嗎?個人覺得考研是為提升專業能力,屬於進修,是為了有更好的作品和成績,作品和成績才是最重要的。當然有很多專業不好出作品和成績,這得另說,具體專業方向具體看,不能一概而論。


撝謙531


隨著19年考研人數的激烈增加。

這兩年的 考研,就是個大坑。前幾年的“屌絲逆襲”,什麼三本,二本,大專生能考上211,已經是傳說了,什麼跨專業,往上衝一衝,這些只能是意淫了(這兩年是這樣)。

選擇考研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認清學學校,不要擠在競爭激烈的地域,競爭激烈現在學校(尤其是那幾所經濟發達地域的傳統211),一定要認清自己的硬件條件,考試中。即使你進了複試,你也競爭不過,同樣進了複試的985和211學生。複試中,成績不是唯一的條件,這一點,短期內這一點,是改變不了的(將心比心,你是招考官,面前的學生,分數差不多的考生面前,有985,211的,還有一本,二本,三本的學生,你選擇誰?)。免得考錯學校而後悔。

你不想去打醬油,那你還是報考中部地區的211,或者優質的一本院校吧,或者發達地域的一本院校。

放棄幻想,也別指望能調劑到中部,西部的學校,因為如此激烈的競爭,現在那還有調劑的可能呢?

畢竟辛苦努力一場不易,放棄幻想。

往年那些能夠調劑的中,西部的211學校,今年即使是985的優質調劑生源,也調劑不進去了,調劑機會渺茫。


挎富追神


考研不考985,不如回家種紅薯!很多大三畢業生已經開始準備考慮考研了,怎麼選擇學校成了難題,選擇本校優勢最大,但是大多數學生想要選擇更好的學校,985,211自然成了首選,但是985,211難度可想而知,個人感覺沒什麼風險,因為985,211考不上只要不要差太多也可以選擇留校!選擇了考研就不要給自己留後路,小編師姐普通二本院校研究生,根本沒人要,還在複習考公務員,3年的青春,不要覺得是個學校就好!


給大家講一個發生在小編身上的事,有一次蘭州事業編招聘,上面全部寫著一流高校建設學歷,打電話諮詢,他們說只要985不要211,一個小小的事業編月薪4000也太看得起自己了,所以競爭壓力很大,現在拼命以後就會輕鬆很多,想要待在北上廣沒有學歷寸步難行,學歷有多高,你就能飛多遠!加油^0^~


用心生活的小Q


大家對考研這件事情,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所以你在選擇學校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有先想好一件事情,就是你考研的目的是什麼。

有些同學把考上做為首先目標,認為考的上的才是研究生,畢竟學歷的不同,在之後的工作和生活當中會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求職的時候,如果你是碩士研究生,你可以選擇的職位會更多,平臺也會更高,相對應的薪金待遇也會更優厚些;那這些同學在選擇學校專業的時候就是求穩優先,更加保守,相對應的專業選擇,會優先本專業,學校的選擇也會優先跟本校同一級別或者是稍微高一些的學校,更有甚者,為了保證一定考上,會優先選擇本校本專業。有些同學就不一樣了,他們認為憑藉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學習,可以讓自己更上一層樓,雖然備考上會更加艱辛,道路會更加曲折,但是依舊滿懷信心,相信自己一定會有個更美好的明天,要考就考個好學校,否則的話,認為二到三年的青春付出並沒有得到等量的收穫。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有任何的選擇都是可以的,也沒有說明對錯之分,你考任何的學校都會有風險,都有可能考上或者考不上,努力了、盡力了,如果考上,萬事大吉,如果沒考好,選擇調劑還是二戰,也都是自己的選擇,畢竟路是你自己選的。你只要想明白一點,你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是要考好,還是考上;如果又好又必須要考上的話,你就需要對自身的能力有充分科學、客觀的評斷。最後,衷心的祝福你可以考上你能考上的最好的學校和專業。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考研張雪峰


現在報考研究生已經是大多數大學生的就業方向與主要選擇,當然選擇報考研究生的方向也是不同的,有人是為了提高自身的學術素養,有人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提升自身在今後求職市場上的競爭力。對於題主所說的”考研是考一定能考上的學校,還是要衝一衝,即使有難度也考個985?“,對於這個問題,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在考研報名的過程中,對於報考一定能考上的學校,還是要衝一衝有難度的985工程院校,這個問題是見仁見智的,也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有效的選擇。

如果報考研究生只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那麼就要選取有把握的學校,只要能考上研究生就行。選擇考取難度較小的學校,可以增加考上的可能性,若是報考有難度的985工程類院校,在研究生考試中就會有失敗的可能性,考研失敗的風險性就會增大。

如果報考研究生是為了增強自身專業能力,那麼就儘量選擇實力比較強大的985工程類院校。眾所周知,985工程院校無論師資力量,還是科研學習實力,都是得到學術界、社會公眾等廣泛認可的,想要增強自身學術能力,就必須選擇具備學科實力比較強勢的學校,只有在實力更強的高校,才更有可能在專業上有更大的提高與進步。

如果報考研究生是為了在今後求職中優勢更明顯,那麼就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雖然不用非要考985工程院校,但是若有實力去拼搏一下,還是可以的。同時,自己若是想要去實力更強、職業發展前景更好的公司、企業,那麼985工程院校的研究生將會是自己最好的選擇;若是對今後的職業單位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求達到研究生學歷即可,那麼衝不衝的也沒有什麼必要。

綜合來講,研究生考試如今已是非常熱門,也同樣屬於競爭殘酷的考試,在報考研究生院校時,一定要結合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做出理性客觀的判斷,不能盲目從眾、人云亦云,必須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決定,以免日後會做出後悔的決定。


東愛雨小公


我先說一說衝一衝會面臨的風險,有難度的985高校競爭是非常激烈,現在都是差額進複試,能進入複試的都是強有力的對手。一般985高校的進複試分數線要高於本地區分數線很多,另外每個專業又有一個高出本學校分數線的複試分數線。有調劑的機會,但是專業就不會太好,另外調劑的機會不是一定有。複試裡的對手是非常強大的,要想被錄取,我只能告訴你要靠綜合實力。一旦複試失利就面臨著考不進這個985高校,這時候你如果再想調劑到別的學校參加複試機會就少了,好的學校都已經招滿了,不需要調劑生,可以調劑的學校裡沒有太好的學校。如果你不想再戰,只能去不好的學校了。比如有的學生是中國政法的學生,他想考北大的研究生,也進入了複試,被淘汰之後想考中國政法就沒機會了,只能調劑到不如中國政法的學校。

每個人的個人情況不同,如果你的年齡不算大,你的家庭條件也允許,或者你有足夠的心裡承受能力,抱著非985不上的決心,如果考不上再戰明年,你就衝一衝。如果各方面條件都不允許,你也不想再戰明年就穩妥點,報一個考上幾率大的學校。

另外報調劑也是要有思路的,你可以看一看往年哪些相對較好的學校有調劑名額,可以提前跟學校聯繫,另外不管你所報的學校有沒有開始複試,你時刻關注著調劑動態,只要調劑開始就趕緊以最快的速度選自己相對喜歡的調劑學校,學校會審核你的條件是否符合,如果符合會在學校網站公佈你的名單,你可以按規定多報幾個學校的調劑,調劑信息隨時可能更新,只要複試時間不衝突就能參加複試。這樣也能保證有學校上,但是學校不會太理想。


事兒姐說事


警惕:很多長篇大論,似是而非,沒有用也沒錯的言論和觀點。

一杆子到底,一句話:因人而異。

什麼意思? 別人的話永遠是建議,適合自己的鞋子才是最好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簡單明瞭的分析:

一,保守型 考就一定要考上。非常想考上,對考研院校目標要求一般,對考上慾望強烈者。比如,基礎一般的,有明顯短板科目的,弄個研究生學歷就行的…

二,錦上添花型 我有選擇ABC 考研衝一衝。考不上985或其他名校無所謂,大不了調劑,調劑一般學校也能接受的,那你就衝一衝未免不可。或者有後備的,比如工作有去向了考上就讀研考不上工作單位也不錯,再或者時間多,不行就二戰,想得開的😂😂

三,激進派,非✘✘✘不上型,比如名校情節的,基礎很好的,其他可說不可說因素😃

總體上,基於大部分同學的考研初衷和歸宿,建議根據自身情況適當衝一衝就能考上為宜。具體,需要具體分析,畢竟,需要考慮的因素較多。

如有疑問,可留言或私信我。



人可何穆


這就是考研跟高考的不同。考研是考前報志願,看上去有點賭的性質,其實考驗的是你對自己個人實力和毅力的估計。這種做法也是為了讓比較差的院校也可以有少量的優質生源。

考研的主體學生是普通院校的學生,特別是二三本的學生,對於大部分來說,考研都是為了考985,211的名校藉以實現自己在本科未能完成的名校夢。

但是985.211數量還是很多,有些學生比較保守,可能會選冷門985.211院校,甚至就直接報普通院校,甚至本校。有的學生認為非985.211不考慮,甚至非清北莫屬。

這兩個選擇並沒有對錯,定的目標高,付出三年讀研的成本收穫足夠大。定的目標小,成功的概率更大,避免陷入二戰或考研失敗。

我個人的建議是一開始考慮目標院校可以定高一點,在報名的時候結合自身情況可以降低目標院校的標準,這樣才是性價比最好的擇校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