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莊村:從熬鹽換糧到產糧基地

編者按:1973年,肩負著治理土地鹽鹼危害的使命重任,一支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的科研組來到曲周縣,在農業一線搞科研,與農民攜手鬥鹽鹼,至此拉開了中國農大與曲周縣數十年縣校合作的序幕。從當年的改土治鹼到後來的增產增效,再到如今的綠色現代農業,中國農大與曲周縣的合作已逐步走向深層次、寬領域,雙方也在合作中建立了兄弟般的深厚感情,成為校地合作的典範。

本報從即日推出“中國農大在曲周”系列報道,全面展現中國農大與曲周縣合作歷程及取得的豐碩成果,講述合作中的感人故事。敬請關注。

初春時節,小麥已經返青,果樹吐露新芽,從曲周縣城向北驅車約20公里,便來到河南疃鎮張莊村。農民們三三兩兩在田間勞作,孩童們在路邊嬉笑玩耍,微風拂過,處處生機盎然。

就是這樣一個幸福安詳的小村莊,46年來,有過一段波瀾壯闊、動人心絃的歷史。

“上世紀70年代初,村裡到處是鹽鹼地,長不出糧食,村民們沒飯吃,只能把地裡的鹽熬出來,用鹽換糧食。”65歲的村黨支部委員李學亮回憶起過去依然非常清晰。

位於黑龍港流域的曲周縣曾是旱澇災害和鹽漬危害的重災區,區域內有大面積鹽鹼地,種在鹽鹼地上的莊稼長勢極差,甚至顆粒無收。而位於縣城北部的張莊村,又是鹽鹼災情最重的地方。據《曲周縣志》記載:“曲邑北鄉一帶,鹹鹼浮滷,幾成廢壤。”地裡不長莊稼,村民只能一方面熬鹽換糧,一方面吃國家救濟糧。

從1973年起,隨著一批北京農業大學(現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的到來,困擾張莊村多年的鹽鹼難題開始逐步解決。

1973年6月,為落實中央關於開展旱澇鹽鹼治理科技會戰的要求,北京農業大學委派土壤和農業化學系研究生石元春、辛德惠等人,進駐曲周縣,研究解決鹽鹼地治理問題。

當年只有18歲的李學亮,剛剛高中畢業回到張莊村。他告訴記者:“石元春等人來到曲周後,把鹽鹼災情最重的張莊村作為第一代實驗區,指導全體村民向鹽鹼地‘開戰’。”

為了更好地開展科研工作,來自農大的研究生們在張莊村成立了旱澇鹼鹹綜合治理實驗區科研組(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前身),由石元春任科研組負責人,帶領科研組成員駐紮在村,與村民同吃同住,沒日沒夜地進行測土實驗、水質化驗、氣候數據採集分析等工作,以期找到該區域鹽鹼成因,研究科學的治理對策。

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科研組總結出曲周縣地下水鹽運動規律,並有針對性地制定了一套綜合治理辦法。李學亮向記者解釋:“治鹽鹼的辦法用通俗的話講就叫‘抽鹹補淡’。簡單來說,首先挖排水渠和灌溉渠,把地表和淺層鹹水排出,然後打深井抽出地下深層淡水進行灌溉,以此降低土壤含鹽量,使其符合耕種要求,並通過深耕、種草等方法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加土壤肥力。”

實踐證明,科研組的方法頗富成效,經過治理的土地從此告別了鹽鹼的歷史。第二年,張莊村小麥即獲得豐收。“過去的鹽鹼地裡又長出了糧食,祖祖輩輩的夢想終於實現,全村人別提有多激動了,大家都把農大科研組稱做‘大恩人’。”李學亮說。

自1974年起,張莊村糧食產量逐年攀升,1977年後畝產穩定在800斤以上。從1974年到1979年,張莊村共向國家交售糧食160萬斤,成為名副其實的產糧基地。

隨著張莊村的治鹼成功,第二代實驗區、第三代實驗區……直至曲周全境23萬畝鹽鹼地,開始了全面治理。昔日荒地變良田,曲周治鹼經驗也為整個黃淮海平原鹽鹼地治理提供了藍本。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如今的張莊村,長勢茁壯的莊稼和成片的果樹林木給村民帶來新的希望。46年過去,不變的是張莊村乃至曲周人民對農大真誠的感恩之心,不變的是一代代農大人對曲周故鄉般深深的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