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都喜歡收藏什麼東西呢?

京繼人說收藏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藏愛好,我亦是。我的收藏比較廣泛,大家對我比較瞭解的是收藏奇石,因為每天都在今日頭條發相關的文章。今天咱不聊奇石,咱聊聊茶壺,因為這也是我的收藏愛好之一。

收藏茶壺的愛好是因為喜歡上了喝茶之後,先是被紅茶、綠茶,生茶、熟茶所吸引,從上午喝到晚上。在喝茶過程中對紫砂壺、瓷壺等各類壺有了較深的感情,於是便開始購買與交換,幾年下來,陸陸續續到手了200多把各類各色的茶壺,有上至大清民國的,也有解放以後到昨天的。

收藏壺不同於收藏奇石,收藏奇石更多的是用來觀賞,而收藏茶壺除了用於欣賞其造型、繪畫等藝術特徵外,還有泡茶的實用功能。同時還具有養壺的樂趣與成就,一把新的紫砂壺,或者汝瓷壺,經過你的反覆把玩,泡茶,日復一日,壺會變得溫潤光亮,特別是汝瓷壺,經過同一茶水的浸泡,茶水浸透其肌理,形成十分好看的哥窯紋飾,用養好的壺泡茶,一杯清水也會飄著濃濃的茶香。

壺如人生,肚大容量大,能容三江之水,因此收藏茶壺之人都是大肚量之人,這是收藏茶壺的最大收穫。你有這個愛好嗎,共同聊聊,有好壺共賞!


視天下i


最開始收藏的就是小時候追著叔叔阿姨們討要貼在信封上的信銷票;繼而等參加工作以後才正兒八經地收藏郵票,訂新票趕老票,總算還把JT票、編號票集齊,文票只有一套銷票,大多數都是沒有花錢的;各種亂七八槽的實寄封片也收集了不少,也就是大部分精力和財力都花在郵票上。
第二個方面也是沒花錢的,也是從小就收藏的保存至今,多次搬家都沒丟失,但現在已經沒有了也已成了絕唱,那就是火花。


第三,是煙標,現仍在繼續收集,老的保存好新的不斷擴展,雖無精品但也樂此不疲,曾還受到當地電視臺的專題採訪。
第四就是紙幣、硬幣和紀念幣了,也一直儘管本著少花錢的原則,能收藏到哪算哪,三套紙幣以後的都齊了吧,硬幣是老三花新三花都有了,長城幣也有了部分,成套的散的都有點,有點閒錢也放點成刀的成捆的紙幣,紀念幣、鈔也盡財力收一張算一張,沒有也不強求。

最後就是古錢幣喜歡的不貴的偶爾也買兩枚,但不專門收藏。

總之,本人收藏時間長,品類多而不亂,也不亂花錢量力而行,喜歡就好,也願意與藏友之間交流藏品知識,也喜歡看各類文章。我的收藏大致就是這樣,獻醜了。


不老熊二


我喜歡收藏古錢幣,尤其是刀幣,刀幣是對春秋戰國時期鑄行的針首刀、尖首刀、明刀和齊刀、圓首刀等各種刀形貨幣的總稱。因其形狀像刀而得名。在秦朝統一貨幣之前,刀幣一直是各國法定貨幣。刀幣見證了春秋亂世,也見證了江山一統的輝煌壯舉,是不可多得的時代產物。我收藏的時候喜歡按品種來,其次就是品相一定要完整,當然這個愛好也給我帶來的很大的經濟利潤,現在刀幣我是隻買不賣的,看看我的藏品吧!

有共同愛好的朋友可以交流切磋!





研之有物


收藏品類豐富,收藏興趣愛好各異,我們不能說一定收藏什麼品種好,什麼不好!

收藏的前提一定是你對這個收藏品喜愛,對其有一定的瞭解研究。盲目的收藏不能算真正的收藏,那是瞎買!

收藏的不良行為有很多,希望初入收藏的朋友少走彎路。

1.初學者,多學多看多問少買!

初學階段切記亂買,這個時候比較衝動而知識儲備不夠就很容易買到一些不合適的藏品。可能買貴了,也可能買了之後不喜歡,甚至買到假貨贗品!初學階段是最容易交學費的階段,應該多學多看多問少買!

2.收藏不能閉門造車!

收藏收藏,靠的是眼力。眼力不是生來具有,得靠後天學習領悟。閉門造車是不行的,要多向圈內朋友學習探討,多跟行業內行家請教。往往行家一句話可以讓你少摸索很多年。如果當地有德高望重者,能拜師學藝不妨是一條捷徑!

3.收藏少聽故事,少點套路。

很多人一談收藏,就說水深!那是古玩這個行業,太多不良商家,太多套路,太多坑蒙拐騙!咋們少聽故事,提高眼力,水深不涉閒庭散步!

4.收藏得清楚自己的收藏方向!

選自己最喜歡的品類,最擅長的品種收藏。時間精力財力有限,切記盲目收藏,看到什麼買什麼註定一事無成!

5.收藏需要持之以恆

任何行業,堅持個10年20年都可以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收藏持之以恆,藏品,知識,經驗都會水漲船高!

本人收藏古錢幣多年,有喜歡古錢幣收藏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學習探討!


方孔小劉


我喜歡收藏一些奇石玉石之類的。

作為一個畫家,對奇石中象形類別的奇石玉石瑪瑙能頗感興趣,既然喜歡,少不了投入。但幾十年下來花了不少錢了。也逐漸理智許多,不是特別滿意的價位高的,要考慮慎重多了。畢竟是愛好不是靠此為生的。經常去古玩,石展和下鄉寫生時多用心留意著。當然,眼光高低是收藏最重要因素了。你要有畫家的觀察力,也要有寬廣的學識才能收到有價值東西。

一下露一下我收藏的小東西,朋友,我們一起探討。






畫家孟玉峰


說起收藏,可謂五花八門。有人喜歡收藏瓷器,有人喜歡明清傢俱,有人喜歡香爐,有人喜歡膠捲相機,有人喜歡收集煙標。

我曾經到過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廈門鼓浪嶼館及上海中心大廈館都去過。“觀復”二字取自老子《道德經》中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中的後兩個字。

北京館印象最深的是觀復貓隨處可見,馬老師專門寫了一本書《觀復嘟嘟》,裡面專門介紹貓的。

廈門館在鼓浪嶼上面,印象最深的是那裡的明清傢俱。

上海館在上海中心大廈37層,是目前中國最高的博物館。印象最深的是地面。上海館地面用掐絲琺琅做成,由馬老師親自設計,精美絕倫。上海館分為東西館、造像館、金器館和臨展館。東西館展出的是東西方文化碰撞所產生的文物;造像館主要是北魏、北齊年間的佛像;金器館則金光閃閃,酒壺、痰盂都是金的,明清皇家的首飾更加精緻,比如簪子上、腰帶上都鑲嵌了寶石。

當然,在中國像馬老師這樣的大家並不多見。玩收藏,主要量力而行。做自己喜歡的就行。我的一個同事,就喜歡收集煙標。

大家知道他有這個愛好,遇到新出的煙,都把盒子留給他,遇到老煙標也都買下來送給他,反正也沒幾個錢。

每次去他家裡,他都會讓我們 欣賞他的“寶貝”,什麼圖案,出了幾款,他都能娓娓道來。看著他眉飛色舞的樣子,我們也跟著開心。

收藏要點:一要多學習。切忌聽人講故事,多看博物館中的精品。二要多上手。多摸多看,尤其瓷器。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徵,燒製方法也不一樣,重量也不一樣。三要忌貪。不要總想著撿漏,拿不準的,多打幾個問號。叫不準的就不買。

總之,無論收藏什麼,都要有一個平常心態。自己高興就行,因為我們關心的不僅僅是藏品的經濟價值,而是藏品的文化價值。

文化才是我們民族的根!






笑傲江湖一書生


我關注的是紅色收藏裡面一個很細的方向,因為我老家離湖南洪江很近,洪江是大球泥的出產地,現在已經絕跡,是不可再生的,所以我比較注意收集洪江瓷和醴陵瓷的大球泥瓷器。在此基礎上喜歡上了毛主席詩詞,毛主席的詩詞伴隨著他老人家革命一生,其造詣水平舉世公認,我們現在收集到的其實是毛主席詩詞在各個領域的再創造,比如林散之郭沫若的書法,韓登安的篆刻,都錦生的織綿,文編郵票,醴陵大球泥瓷器等等,這些本來就是各個領域的翹楚,毛主席詩詞再經過他們的作品表現出來,不是錦上添花麼?


曾文清紅色收藏


石頭☞我的最愛



甘肅蘭州黃河石智慧館


我喜歡收藏樸克



孫晉蓉


我這個算不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