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茶有哪些基礎知識需要了解?

承藝茗茶官方賬號


喝茶分茶種,也講究體質。春季是綠茶的季節,頭采綠茶馬上就要上市了,但也別急,未發酵的綠茶重鮮爽滋味,苦澀之味也較重,清爽而刺激性強。按中醫那套來說,綠茶的寒性很重,脾胃較弱的朋友要少喝。輕度發酵的黃茶和白茶也一樣,雖然輕微發酵可以減少寒性,但也是偏寒性。發酵程度越高,茶性越溫和,半發酵的青茶,全發酵的紅茶和後發酵的黑茶,滋味醇厚,刺激性低,茶性溫和,適合寒性體質的朋友飲用。

總結一下茶類的發酵程度:

綠茶:未發酵茶類;

黃茶:10-20%發酵程度;

白茶:20-30%發酵程度;

青茶:30-60%發酵程度;

紅茶:80-90%發酵程度;

黑茶:100%發酵程度。

青茶就是烏龍茶,半發酵的烏龍茶範圍較大,有偏寒性的茶種,有中性茶種,也有偏溫性的茶種,以鐵觀音舉例,清香型的鐵觀音偏寒性,濃香型鐵觀音偏溫性。

發酵程度低,偏寒性的綠茶、黃茶、白茶,適合在夏季、上火時飲用,鮮爽、清香的特徵會給人一種很清爽的感覺,夏季炎熱、上火燥熱,喝點偏寒性的茶,可以有效緩解燥熱感。

冬季寒冷,或者畏寒體質,喝點溫性的茶。紅茶、黑茶滋味醇厚,苦澀味低,口感飽滿。飲用後會給人一種很強的溫暖感,脾胃較弱、寒性體質的朋友應該喝發酵程度高的茶種。

我國茶大致分為七類,除了平常所說的綠茶、黃茶、白茶、青茶、紅茶、黑茶六類,還有一類再加工茶。再加工茶有很多種,花茶、花草茶、萃取茶、茶飲料等。

簡說七大茶類:

一、綠茶:

綠茶佔了茶葉市場的半壁江山,凡是有種植茶葉的地區,均有綠茶出產。十大名茶中有六席都是綠茶,世界綠茶出口量,我國佔了70%以上。

製作工藝:綠茶的製作工藝大致分為採摘、攤晾、殺青、揉捻、乾燥。綠茶主要根據殺青方式進行分類,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和蒸青綠茶。其中,曬青綠茶几乎沒有,蒸青綠茶則是明朝之前老祖宗使用的傳統制法,明朝後被淘汰,不過並沒有失傳,我國有的蒸青綠茶有施恩玉露,此外,日本茶業多為蒸青製法。我國其它的綠茶均是炒青和烘青製法。

茶類特徵:未發酵的綠茶,講究“嫩”度,重鮮爽滋味。綠茶的茶多酚含量最多,所以六大茶類中綠茶的苦澀味道最重。春季是綠茶的季節,早春,也就是清明前採摘製作的綠茶稱為明前茶,明前茶貴如金,是最嫩的茶葉。明前茶均為一芽一葉,茶芽稚嫩,那一葉也沒有完全成熟,所以物質含量總得來說不高,但有一種物質例外,那就是氨基酸的含量,氨基酸是鮮爽滋味的主要構成物質,所以明前茶的鮮爽感是最好的,口感也厚實,只是苦澀之味很淡,讓人感覺茶湯不濃,多放些茶葉就好了。明前茶兩泡後便沒了味道,主要品的是鮮爽滋味。

穀雨前採摘製作的茶葉被稱為雨前茶,是最大眾的口糧茶,雨前茶大多為一芽二葉,這時的茶葉片已經生長成熟,內質豐富,沖泡後茶湯的鮮爽滋味不如明前茶,但茶湯濃而較為苦澀,刺激性也較強,耐泡度也高了一些,可以衝至三泡後。

綠茶雖說是清湯綠葉,但實際上應該是黃綠色。經過殺青和乾燥高溫工序後,茶葉裡的部分物質會分解,含有的葉綠素也會有所流失,茶色會變微黃,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沖泡綠茶時,茶湯一開始為淡綠色,隨著沖泡時間的延長,會變為黃綠色。綠茶的香氣均為清香型,無論是龍井的豆香還是毛峰的蘭花香,都是一種清香型味道。葉底為淡黃綠。

沖泡要點:沖泡綠茶,最佳水溫在85度左右。90度以上水溫過高,茶湯浸出過快,很快便會變濃,苦澀味道重。雖說好茶不怕高溫,但高溫下的茶味的確會有影響。高溫下,茶的缺點也更容易暴露,像焦味、黴味等異味,過苦過澀等。

二、黃茶:

黃茶是我國最小眾的茶類,因為品飲人數稀少,所以也沒啥產量和市場。想喝到真黃茶,很難哦。

製作工藝:黃茶的製作工藝在綠茶工藝上增加了一道“悶黃”工序。採摘、攤晾、殺青、揉捻、悶黃、乾燥。悶黃工序是為了讓茶葉輕微發酵,發酵完成後的茶葉會變黃。

黃茶根據原料的嫩度,分為黃芽茶:湖南嶽陽君山銀針、四川的蒙頂黃芽等;

黃小茶:湖南嶽陽的北港毛尖、湖南寧鄉的溈山毛尖、溫州黃湯等;

黃大茶:安徽的霍山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

茶葉特徵:黃湯黃葉黃葉底是黃茶的主要特徵,黃茶的味道與綠茶差不多,滋味重鮮爽,苦澀味道輕,香氣清高。

沖泡注意:也為85度左右水溫沖泡,沖泡時杯子不要蓋蓋子,會有水悶味,口感也會變澀。

三、白茶:

白茶應該算是最早出現的茶葉了,因為白茶是最接近自然的茶葉,製作工藝簡單,只有攤晾和乾燥兩道工序。形象一點,就像枯枝老葉一樣。白茶原本是最小眾的茶類,最近幾年熱度上來了。

白茶也是根據嫩度分類,分為白芽茶和白葉茶。

茶葉特徵:白茶的香氣雖然不高,但勝在很自然,茶湯的顏色偏黃,滋味綿甜,鮮爽滋味較輕,刺激性較弱。

這幾年老白茶火了,老白茶是用白葉茶(貢眉壽眉)製成的緊壓茶餅,陳放幾年後飲用。白葉茶貢眉壽眉,葉片成熟多為粗枝老葉,內涵物質豐富,苦澀味低而回甘度很好,滋味醇厚。

較嫩的白芽茶,用85度左右水溫沖泡,如果是老白茶,用沸水沖泡最好,回甘度更明顯。

四、青茶:

青茶就是烏龍茶,在廣東、福建等地區最受歡迎,在日本的銷量也曾一度超過可口可樂、酒水等飲品。青茶是半發酵茶類,茶種繁多,各個茶種之間的發酵程度也不同,包含了30-60%發酵程度。

青茶的製作大致為採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

青茶根據產區分類,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廣東烏龍和臺灣烏龍。閩南烏龍的代表是武夷巖茶,閩北烏龍的代表鐵觀音,廣東烏龍的代表鳳凰單叢,至於臺灣烏龍,有凍頂烏龍、包種等。

茶葉特徵:青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綠茶的清香鮮爽,也有紅茶的醇厚。青茶講究“韻味”,鐵觀音有“音韻”,巖茶有“巖韻”,除此之外,青茶的葉底也有綠葉紅鑲邊的特徵,現在有些茶種會加入摔邊工藝,是現代創新出的一種工藝,摔青工藝中將紅鑲邊摔掉,常見於清香型鐵觀音的製作工藝中,將紅鑲邊除去可以增加茶的香氣。

除了滋味,青茶勝在香氣,各地的代表茶類,其下分支茶種眾多,香型各不同。

沖泡要點:青茶的沖泡水溫要高,高水溫可以最大程度的激發出茶的香氣,雖然茶湯浸出也會變快,但青茶的苦澀之味並不重,所以不需要太擔心。

條形的烏龍茶大多是即衝即出,鐵觀音這種顆粒狀的烏龍茶沖泡時間要長一些,給足時間讓茶葉舒展,舒展之後在加快出湯的速度,烏龍茶以成熟的對口葉為原料,內質豐富,茶葉的耐泡度大大增加,可以衝至四五泡。綠茶、黃茶、白茶原料嫩,物質含量較低,大多三泡後茶味就非常寡淡了。

五、紅茶:

茶葉傳出了國門,紅茶倒成了最受歡迎的茶類,英國興起的英式茶熱潮席捲了全球,紅茶的受歡迎,也與當地的水質有更大關係,工業革命時期英國的水質極差,只有紅茶的濃香和醇厚滋味可以掩蓋水質的不足。我國喜歡清飲,國外則將紅茶做成了紅碎茶,袋泡茶。國外的紅茶苦澀味道重,香氣很悶,低沉,這與製作工藝有重要關係,清飲茶味不好,所以外國大多是混泡茶,加入奶、糖、蜂蜜等配料。國際上的紅茶大多來自印度阿薩姆紅茶和斯里蘭卡錫蘭紅茶、

紅茶的製作工藝大致為,採摘、萎凋、揉捻、發酵、乾燥。

根據製作工藝和外形,紅茶分為小種紅茶、工夫紅茶和紅碎茶三種,小種紅茶即正山小種,是世界上所有紅茶的鼻祖。工夫紅茶種類很多,像祁門紅茶、雲南滇紅等。紅碎茶就是切碎後的紅茶。

茶葉特徵:紅茶最明顯的特徵即紅葉紅湯紅葉底,紅茶的香氣很濃,更像是麥芽糖的香氣或者焦糖香,苦味很淡,回甘明顯,滋味醇幹有輕微澀感。小種紅茶則是煙燻味。

紅茶常有冷後渾,也就是冷卻後茶湯會變渾濁,這是因為茶含有的一些物質遇冷後締結在一起,使得茶湯便渾濁,加熱之後締結在一起的物質會分離,茶湯會重新變清澈。冷後渾較為常見,但不是好茶的表現。有冷後渾現象的不一定是好茶。有些茶商用冷後渾作為萬能回覆,一些由於製作工藝出現缺陷而引起渾濁的茶,跟冷後渾可不搭邊。

在說紅茶的湯色,湯色越紅的紅茶越好,不一定,紅茶的湯色不僅要紅,重要的是還要亮。在自然光線下,盛紅茶杯子的邊緣要有“金圈”。紅而不亮,不是好紅茶,紅到變褐色,也不是好紅茶。

六、黑茶:

黑茶,古時一直是銷往邊疆地區,味道醇厚、體積小、易儲存,深受牧民們喜愛。

黑茶是後發酵茶類,在綠茶的製作工藝上增加了一道渥堆工藝,大致為採摘、殺青、揉捻、渥堆、乾燥。乾燥完畢後,這算是黑毛茶,後續還要經過二次加工,精製。

黑茶根據產區分類,可以分為湖南黑茶、湖北黑茶、四川邊茶、廣西黑茶和雲南黑茶。湖南黑茶有三尖茶(天尖、貢尖、生尖)、三磚茶(茯磚、黑磚、花磚)、千兩茶等。廣西黑茶有六堡茶。四川黑茶有康磚、金尖、方包等。雲南黑茶就是普洱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

其實普洱茶本質上也不是黑茶,勉強歸類在黑茶類裡,生普洱不算是後發酵,生普洱用的是綠茶的製作工藝,製作完成時應該屬於綠茶,隨著陳化,漸漸脫離了綠茶的特徵,變為一種獨特的茶種。熟普洱也不是後發酵茶種,應該是微生物發酵。

茶葉特徵:粗枝老葉緊壓茶,茶色黑褐或黃褐,沖泡後的茶湯為橙黃、橙紅或者琥珀色。滋味醇厚,回甘度最明顯,茶湯口感順滑綿長,黑茶老茶友有種陳香或者藥香。

關於茶類差不多就嗶嗶這些吧,說的這些都是入門知識,老茶友看不上眼。

茶葉坑多擔心多,認準一家最放心。承藝雖然不出名,茶好公道老客多。長篇無意話太多,有情有心來看看。

承藝在安吉白茶種植區浙江安吉;西湖龍井種植區杭州西湖梅家塢;黃山毛峰種植區安徽歙縣,均有自己的茶區,茶園證件、地理標識。大可放心。

春茶季節馬上來到,大家做好準備。

瀏覽器 搜“承藝*茗茶”、“安吉承茗茶場”即可,望大家支持。

客觀公正有用的茶知識,與大家一同瞭解,請關注公眾號:承藝文化(ID:chengyim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