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美國,為何普京能如此硬氣?

lanssrode


普京的硬氣是被美國西方逼出來的。蘇聯解體後,獨立的俄羅斯第一任總統葉利欽選擇了親西方路線,政治學習了西方自由民主普世價值的那套,經濟上也迎合美國西方的“休克法”要求進行改革,軍事上也按西方的要求進行了室息式的約束,葉利欽雖然百般順從忍受,但美國西方卻採取步步緊逼的辦法,讓俄羅斯從一個大國掉落到四五流國家的地位,在國際上失去原有的話語權,特別是美國西方支持了車臣的分裂主義給俄羅斯製造麻煩。無奈之下,葉利欽選擇了年輕的普京來擔任俄羅斯總統。

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後,首先頂住美國西方的壓力,採取強硬的軍事手段平息了車臣分裂主義的暴亂,從此以後普京的強硬形象在世界上形成既定事實,平息車臣叛亂分子一戰鞏固了普京在俄羅斯的領導地位,提升了俄羅斯軍民戰鬥民族的士氣,走出了被美國西方控制的陰影找回了國際話語權。



美國西方對支持車臣分裂主義失敗後,於心不甘又在周邊找到了缺口扶持格魯吉亞的親美領導人上臺,並對俄羅斯的勢力範圍發起挑釁,北京奧運會在這全世界矚目的日子裡,普京劍走偏鋒集結武裝力量對格魯吉亞發動攻擊,僅用五天的時間就打敗美國西方武裝的格魯吉亞軍隊,“五日戰爭”給周邊蠢蠢欲動的國家起到了威懾作用。普京再次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硬漢形象。

敘利亞內戰爆發,美國西方介入干涉敘利亞內政,顛覆親俄羅斯的敘利亞巴沙爾政府,目的也是想擠走在敘利亞擁有軍事基地的俄羅斯,普京強勢出手粉碎了美國西方的陰謀。除了美國西方列強的經濟制裁封鎖,北約還在烏克蘭波蘭方向增加軍事力量,進一步的擠壓俄羅斯的國際生存空間。在這種形勢下普京只能選擇硬漢的做風來應對危機。






老虎208626539


美國一直被稱為世界警察,並且作為超級大國的他們也霸道慣了,動不動就對其他國家進行經濟制裁,或者對小國動武。美國可以欺負很多國家,但唯獨拿俄羅斯沒辦法,不論是先前的斯諾登事件、克里米亞事件、還是如今的敘利亞事件和伊朗和核協議問題。

美國拿俄羅斯沒辦法,主要還是普京的強硬。而普京為何能如此硬氣,主要有三個原因:

  • 其一、互相牽制

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到處惹是生非、一言不合就打你。可以想象如果沒有俄羅斯在制衡著美國,美國說不定會把俄羅斯周圍的國家制裁個遍。至少現在特朗普治理下的美國是有這樣的可能,他簡單到發個推特就把美國前國務卿蒂勒森的職務解除了,估計同樣發個推特就把某個小國幹到消失。有了俄羅斯的制衡,美國才不敢這樣大張旗鼓的對些國家動武,畢竟要考慮到兩國之間本就緊張的關係,普京可不吃你美國囂張的這一套。

  • 其二、新仇舊恨

蘇聯的解體,美國是“居功至偉”,這是俄羅斯人心裡的痛,普京不可能忘記。美國欺負俄羅斯就差沒有直接出兵了,要不是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多的核武器,誰敢保證美國不會對俄羅斯使用武力。美國在政治上孤立俄羅斯;經濟上制裁俄羅斯;還隨意驅逐俄羅斯的外交官,他們欺負俄羅斯簡直無所不用其極。如果普京不強硬,俄羅斯遲早被美國榨乾。

  • 其三、剛柔並濟

普京大帝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一套原則,他有強硬的一面,也有靈活的一面。對待俄羅斯內部問題,普金剛柔並濟;對待美國,普京有時爭鋒相對,有時也會做出適當的讓步,比如美國裹挾英法空襲敘利亞,普京並沒有跟美國正面接觸。適合的讓步並不是退縮,而是一種手段,普京比誰都懂。

俄美的關係不會好起來,只會更差下去,普京的存在是美國曆代總統的噩夢,不管是奧巴馬還是特朗普。


俄羅斯人相信普京,普京的政策、決心、意志,也給予了俄羅斯人更大的信心,使得本就強悍的戰鬥民族更為彪悍。普京的強硬除了個人的性格外,還因對自己國家的自信,這種自信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就可以體現出來。

政治方面

普京在政治方面是絕對的強人,他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非常的明顯,在國際舞臺上,普京的威望不輸於特朗普。並且俄羅斯也是五常之一,在決定國際事務的問題上,美國無法剝奪俄羅斯的權力,因此不論美國召集多少小弟圍毆俄羅斯,普京總能淡然面對。更何況國際舞臺上也是有支持俄羅斯的國家,如敘利亞、白俄羅斯等。

經濟方面

俄羅斯的經濟看似一塌糊塗,但也可以過的去,因為俄羅斯的人口不多,所以人均收入不低。俄羅斯的土地廣闊,資源豐富,它也是重要的全球性能源出口國家,石油、天然氣等可以保證自己的需求。美國雖然打壓油價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但無法動搖俄羅斯的根基,既然美國無法傷害到俄羅斯的要害,那麼普京就不會害怕美國的經濟制裁。

軍事方面

俄羅斯的軍事也足夠強大,龐大的核武器庫就在那裡,他們也有跟美國一樣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洲際導彈等強力武器。美國的軍事力量是比俄羅斯先進,但這並不代表俄羅斯跟美國就沒有一拼之力,既然雙方旗鼓相當,普京更沒什麼好怕的。

總而言之,普京有足夠的底氣對美國強硬,因為他並不懼怕美國。反而現在美國有些忌憚俄羅斯了,因為普京太硬氣了,並且通俄門事件的發生,讓美國陷入的內訌,特朗普現在還面臨各種調查,其號召力和影響力下降的已不及普京。

俄羅斯不一定真的和通俄門有什麼關係,但普京的存在會一直讓美國如鯁在喉、寢食難安,畢竟普京有足夠的條件硬氣,這也是這麼多人喜歡他的原因,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大國布衣


蘇聯解體後,美國極力採取孤立政策,對俄羅斯形成合圍之勢,以使其成為“困獸”,難以施展拳腳,並逐漸磨滅它的銳氣,迫使其接受美國的領導。然而,普京上臺後,縱橫捭闔,霸氣十足,全然不將美國放在眼裡。那麼,普京為什麼能對美國硬氣呢?

有著多年特工身份的普京,深諳對敵鬥爭,尤其是與美國這樣的霸道國家打交道,更對其軟肋瞭如指掌。

美國依仗強大的實力及其眾多盟友,以為定然能夠實現稱霸全世界的野心。然而在普金看來,只不過是披著虎皮到處嚇人而已,那些弱小國家經不住美國的打擊,豈能奈何得了俄羅斯?

俄羅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民眾團結一心,鬥志高昂,軍事實力雄厚,高精尖武器應有盡有,有了這些做基石,美國能拿俄羅斯怎麼樣?

再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俄羅斯民族天生的剽悍風格,頑強、堅毅、無畏、睿智等都是極其難得的,很大程度上並非美國移民國家所能具備的。

美國與其盟友之間其實不過是利益上的裙帶關係,缺乏真正的心心相印,為了利益,美國不擇手段,為了權威,隨意干涉盟國內政,從而形成了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如何能讓盟友臣服?而一旦曉以大義,這些盟友必然紛紛脫離美國的牽制,消極對待美國的旨意,則美國也就孤家寡人一個,何足掛齒?

再說,普京本人儼然集智慧、果敢、韌性於一身,是國際政治家中的佼佼者,美國看似強大,悉數在其掌握之中,這樣普京自然有底氣。

鑑於此,美國頂多是個龐然大物,令人敬而遠之,其實只要“小試牛刀”,美國也就黔驢技窮,普京派兵前往敘利亞、委內瑞拉就是再好不過的證明。美國可怕嗎?在硬漢普京眼裡,不足道也。

點贊太容易,評論顯真情,歡迎關注、留言,等你評論,等你『一鳴驚人』!

江淮聖手


1.普京性格強勢。普京被稱為“鐵腕總統”,與他強勢的作風息息相關,面對強敵,普京從來不妥協。1999年,剛剛擔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就力排眾議,堅持武力解決車臣問題,出動80000大軍,以傷亡7000多人的代價,最近消滅了車臣叛軍的主力;2000年,剛剛成為俄羅斯總統的普京就簽署了總統令,將全國分為7個聯邦大區,徹底杜絕了地方分離勢力的幻想;2008年,面對格魯吉亞軍隊的挑釁,普京毫不猶豫的出動70000大軍,乾淨利落的打贏了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2015年,為了幫助阿薩德政權,普京派出了俄羅斯最具戰鬥力的70000大軍,甚至包括阿爾法特種部隊。處處硬氣的普京,怎麼可能對美國人不硬氣呢?

2.普京的外交策略。普京從1991年就開始擔任聖彼得堡市副市長,擁有豐富的政治經驗。蘇聯解體以後,北約不但沒有解體,反而繼續東擴,將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等東歐國家紛紛納入麾下,就代表著美國打壓俄羅斯的戰略。前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對美國的態度倒是十分友好,結果呢?俄羅斯採用美國人的“休克療法”,經濟總量縮水三分之二,想要加入北約,卻被無情的拒絕。有成熟政治經驗的普京很明白,不論他對待美國是客客氣氣還是特別硬氣,美國都不會放棄打壓俄羅斯的戰略。既然如此,硬氣的對待美國,既能夠獲得俄羅斯民眾的支持,又能夠樹立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大國形象,何樂而不為?此外,普京的硬氣還是有分寸的,更多是軍事演習的示威與外交上的硬碰硬。

3.俄羅斯的雄厚國力。儘管俄羅斯的GDP總量排名已經從巔峰時間的第8名滑落到第12名。但是GDP僅僅是衡量國力的一個標準。俄羅斯還擁有雄厚的重工業基礎,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鐵、煤炭、銅、森林等等資源儲量,只要採用合適的經濟政策,俄羅斯經濟潛力巨大。此外,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即使美國也要忌憚三分。俄羅斯擁有200萬武裝力量、29000輛坦克、50000多門火炮、4000多架作戰飛機,還有用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薩爾馬特重型洲際導彈、圖-160戰略轟炸機、7000多枚核武器。俄羅斯依舊雄厚的國力,是普京對美國硬氣的底氣!

最後,美國人是商業民族,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根本不會用對俄羅斯動武。既然美國不會對俄羅斯動武,普京更加有了硬氣的理由!


美國觀察室


一些答主的觀點,七師弟不認同。在政治上,我們講,這叫底線設定和政治空間。

一旦在國際事務之中,其他國家觸及了一國的底線或者其底線設定,這個國家就一定會硬氣到底,因為底線的設定來自於國家根本利益以及該國人民的集體意志,一味地出讓底線,國家利益就會持續受損,而這個政權在該國人民之中的合法性和威信也會持續下降,這是哪個政府都不會做的事情。


七師弟給大家梳理幾個常見的國際問題底線:核不擴散、恐怖主義、韓美軍演、南海主權、耶路撒冷、克什米爾、薩德部署、庫爾德人等等;


與此同時,還有政治空間,我們談政治空間是一個國家在國際舞臺以及陣營之中所處位置所需要的空間,一旦這一空間遭到擠壓,那麼國家政府一定會表現得強硬或者所謂的硬氣。


我們也梳理下典型的政治空間:比如英美聯盟之中英國的地位、俄羅斯在中亞東歐的話語權、伊朗的正常能源貿易、德法在歐盟之中的主導地位、南美國家的正常經濟發展、非洲國家的穩定與發展等等。


基於此,我們來談談俄羅斯所謂硬氣的原因。


人民的意志體現

從國際關係建構主義理論來看,俄羅斯雖然已經和蘇聯不再是一個輿論場,但是不得不承認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文化傳承,這種傳承是既是主動的也是被動的,比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科技傳統、軍事傳統、文化傳統,這是俄羅斯能夠保持軍事強國的核心內容,而這些傳統的來源恰恰來自於當年蘇聯的自強和冷戰時期的國家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形態在蘇聯解體之後,仍然以社會和家庭等為介質在一代又一代人之中傳播,加之美國在冷戰結束之後,出於軍事假想敵考慮,在政治、軍事和文化上,也一直對俄羅斯出於非友好狀態,所以造就了美國在俄羅斯人民心中的拙劣形象,這也是為什麼強硬的普京,在遭受美國連番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人依舊用歷史高票的做法表明了他們對於普京的支持與依賴。所以俄羅斯對於美國的硬氣,不單單是普京的硬氣,更是俄羅斯人的硬氣。




地緣經濟因素下的強硬

當前俄羅斯在對歐盟能源貿易方面,處於較好的順差地位,而能源崛起的美國,也試圖使用自己的影響力,將天然氣和石油的訂單搶到自己的手裡,雖然美國由於地理位置太遠而不具備影響力,但是在天然氣和石油依舊吃重的未來,俄羅斯和美國的能源拉客大戰不會停歇,這是涉及真真實實的鈔票博弈,況且對於俄羅斯來說,能源貿易已經成為該國財政的重要支柱,所以俄羅斯在面對美國之時不會軟弱,否則在能源貿易之中很可能陷入價格和談判被動,這對於俄羅斯來說顯然是不利的。另外一個強有力的客戶群就是軍火,我們知道,無論是陸海空的前沿武器,俄羅斯製造與美國製造在一定程度上雖然有點差距,但是相較於其他國家已經綽綽有餘,所以許多反美、非親美國家的國防裝備需求,需要依靠俄羅斯,比如土耳其、敘利亞、伊朗、委內瑞拉、中亞多國等等,如若俄羅斯服軟,那麼只能證明其軍事實力軟弱,那麼軍火的訂單可能也會直線下降。




地緣政治因素下的強硬

俄羅斯雖然地大物博但是出海口卻比較少,敘利亞是俄羅斯在地中海的重要盟友,甚至有人歸結為南大門也不為過,一旦鐵桿盟友敘利亞倒臺,俄羅斯的出海口便只剩下比較雞肋的北極和目前相對穩定地東亞,成為一個瘸腿出海口國家,這對於高傲的俄羅斯是不可能答應的,況且地中海的東歐地區,由於人種和歷史原因,俄羅斯的話語權一直不小,如若失去地中海的掌控,那麼俄羅斯將被美國大範圍包圍,在烏克蘭和波蘭等國一邊倒向美國的情況下,情況已經不容樂觀,所以俄羅斯的硬氣也是理所應當,一旦波蘭和烏克蘭兩國徹底美國駐軍化並部署薩德系統和高端防空系統,俄羅斯依託軍事能力獲得的國際地位也將一落千丈,屆時中亞多國是否還會跟隨俄羅斯也將是一個問號。



所以,七師弟一句話總結,不是普京要強硬,而是俄羅斯人硬氣,普京硬氣,俄羅斯這個國家,不得不硬氣。


七師弟


以前的俄羅斯並不是一個好戰民族,在蒙古西征之前,俄羅斯並沒有統一,而只是幾個小的大公國。所謂的大公國,就是中間一座中心大城市,周圍一些小的城鎮村落擁簇著中心城市,他們幾個公國之間,平時幾乎互不打擾,相對平安無事,在面對蒙古軍隊時,也是以守為主,和今天的俄羅斯戰鬥民族比,有點弱雞。



第一,血統。

俄羅斯很多人都有蒙古血統,包括俄羅斯很多高級軍官,政客等,所以他們遺傳了蒙古人的勇敢,當然,還有一個就是他們也遺傳了一個習慣,就是嗜酒,俄羅斯人愛喝酒愛到什麼程度?因為俄羅斯經濟不景氣,很多人失業,所以窮困潦倒之下,想喝酒卻買不起,只能去喝帶有酒精成分的沐浴露,洗髮膏之類的東西,還因此造成中毒,所以作為俄羅斯戰鬥民族,普京的骨子裡就是屬於比較狠唳的。



第二,工作原因。

俄羅斯曾經是前蘇聯的特工,出身於世界四大情報機構的克格勃,當年東歐劇變,當時正在做間諜的普京,向上級求救,沒想到上級也無能為力,當時情況非常危急,千鈞萬發的時候,他一個人阻止了遊行人員衝入使館的災難後果,作為一個特工,必須硬氣。



第三,身份使然。

除了因為克格勃出身外,作為俄羅斯總統,對待任何天大的事情,都必須得是俄羅斯的主心骨,而且越是強硬的領導人,在本國內的支持率越高,更何況是自詡為戰鬥民族的俄羅斯人?普京要是軟了,還不得被整個俄羅斯人給罵死?特別是對於和俄羅斯有夙願的美國,俄羅斯必須作風強硬。



第四,軍事實力。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當年美蘇冷戰時期,蘇聯絕大部分的武器,其軍事實力自然不容小覷,如果自身實力不強,就是想硬也硬不起來,還是有底子在,有硬的實力。

退後一步說,俄羅斯就算服軟又怎麼樣呢?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看到俄羅斯這麼“慫”,俄羅斯會被捏成軟柿子的,服軟只會讓人越來越想要上去踩一腳,從中獲利,普京怎麼可以不硬?


風雲一點通


普京上臺的時候也是俄羅斯被美國欺負最厲害的時候,美國為首的北約直接逼到了家門口,俄羅斯雖然一心靠攏美國,但是熱臉貼了個冷屁股,根本不被接納。當初俄羅斯示好西方,試圖融入西方,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但是美國不是這樣想。美國的想法很明顯,那就是徹底的打垮俄羅斯,永遠不給其翻身的機會,從而除掉一個最大的霸權挑戰者。

普京上臺之後,認清了美國的戰略圖謀,所以選擇了走向強硬路線。普京當初誓言,給我20年帶回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現在普京執政已經快到了20年,雖然現在的俄羅斯遠遠不是強大的俄羅斯,但是已經比起接手時好多了。當初的俄羅斯經濟被寡頭控制,民眾苦不堪言,軍隊更是陷入混亂之中。通過五日戰爭等俄羅斯發現了軍隊中存在的巨大問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改革之後的俄羅斯軍隊更加順暢,加上敘利亞戰爭的磨練,可以說戰鬥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高。現在普京的硬氣,主要是因為其有了相應的實力和底氣。當然普京硬氣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因為不硬氣就永遠沒有硬氣的機會,美國不會有任何的同情。普京用自己的血性與強硬幫助俄羅斯贏得了尊重和尊嚴。


深度軍備


主要是普京的個人定位使然。他以強硬、不妥協的形象示人,並因此贏得民眾的支持,因為在俄羅斯人看來,這是“國家骨氣、民族性格”的體現。

當然,普京也知道,俄羅斯這麼大的體量放在這裡(還有先進的軍備以及數目龐大的核武器),美國人也不會輕舉妄動,畢竟結果會是兩敗俱傷的。但是,普京也有底線,在一些問題上不會過於挑釁美國,知道適時收手——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人多次被美軍“誤傷、誤殺”,普京不也就僅僅是譴責,而沒有進一步作出強硬回擊麼。

所以,政治家有政治家的藝術,知道如何獲得民眾的支持,知道如何不失身份的妥協,知道什麼時候在什麼問題上強硬起來。

但是,普京的硬氣為俄羅斯換來了什麼呢?經濟發展緩慢、地緣環境險惡、盟友流失、敵人增多、國內反對派不斷做大、民眾生活改善停滯、政府貪腐現象嚴重……這些不都是這些年俄羅斯所面臨的問題麼。所以一味地強硬是好事麼?

或許有人認為一旦俄羅斯軟下來就會被“圖謀不軌”的大國蠶食,會喪權辱國。這就是太低估俄羅斯的國民性了,什麼時候見過俄羅斯吃虧呢?它所需要的正是適當的“柔軟”,而非怒懟一切。

【小溪解局,聚焦時政問題,分享個人觀點,敬請關注】


小溪解局


普京對於美國的強硬更多隻是表現在言語上,這種強硬不過是一種表面現象,事實上普京唯一忌憚的國家也只有美國。原因很簡單,因為美國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綜合國力都遠遠在俄羅斯之上,而普京是一個只相信自己拳頭的人,所以當面對比俄羅斯強大的國家,他還是會有所收斂。
(俄羅斯總統普京)


上個月26號,日本首相安倍原計劃與普京舉行會談,然而普京卻出人意料地遲到了48分鐘,對此他的解釋是因為自己跟下屬有一個會議,所以耽誤了一點時間。普京在與他國領導人舉行會談期間遲到是常有的事情,就是從來沒有在跟特朗普進行會談的時候遲到。普京對於安倍提出的北方四島問題始終表現地非常冷淡,他的態度也十分強硬,甚至聲稱日本與俄羅斯不存在領土爭端。從普京對於安倍的輕視和傲慢態度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那些實力沒有俄羅斯強大的國家,普京是真的非常硬氣。

至於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雖然普京在面對美國的時候會選擇保持克制,但是相比於世界上其它大多數國家的領導人,以及他的前任總統葉利欽和梅德韋傑夫來說,普京依然算是一個非常強硬的總統。而普京之所以敢於對美國表現出強硬,主要可以簡單概括為以下兩個原因。
(普京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1.普京對美國表現出強硬,這首先是跟普京的個人性格和行事作風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普京無論是在俄羅斯國內還是國外都為自己樹立了一個姿態強硬的硬漢形象。普京在冷戰時期曾經擔任過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的特工,這段特殊的經歷鍛鍊了普京堅強和果斷的性格。自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普京正是藉助於自己鐵腕式的政治手段才維持了俄羅斯政壇的相對穩定。

另一方面,在對外關係上由於普京並不欣賞西方的價值觀,他更推崇一種威權式的政治治理體系,於是他拒絕向西方國家妥協,堅持走俄羅斯自己的發展道路。面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普京只有選擇以強硬對強硬,這樣反而可以為他爭取到更多國內民眾和政治家的支持。普京正一如既往地將自己強硬的作風貫徹到底,因為對於他個人來說強硬能夠為他獲取更多的政治加分。
(普京和特朗普)


2.普京對美國之所以表現出強硬,這還跟俄羅斯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有關。俄羅斯是當今世界第二軍事大國,其軍事實力的強大主要包括常規軍事實力和毀滅世界的核力量兩部分。美國的綜合軍事能力雖然遠在俄羅斯之上,但是俄羅斯畢竟是軍事大國,俄軍可不是伊拉克和阿富汗之流所能比擬的。美國如果跟俄羅斯爆發衝突,就算美軍能夠獲得勝利,那必然也會是一場慘勝。

更重要的是,俄羅斯擁有跟美國實力不相上下的核武器庫,這些核武器具有毀滅世界的力量。美國就算不怕俄羅斯的常規部隊,但是看在核武器的面子上也必須得相應地給俄羅斯面子。普京非常清楚自己手中的核密碼箱的分量,只要他掌握著核武器的發射按鈕,那麼他就能夠在美國的面前有恃無恐,這也是普京敢於對美國表現出強硬的一個重要原因。
(俄軍核導彈)


總之就是,普京在行動上對美國始終還是比較剋制的,但是他的很多言語表態對美國是毫不客氣。而他對於美國所表現出來的強硬不僅僅是跟他個人性格有關,也和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實力有很大的關係。當然,普京是一個比較識時務的人,他不會一根筋地跟美國死磕到底,該低頭妥協的時候他也會巧妙地為自己找個妥協的理由。


李姓先生


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也有其他國家比俄羅斯更富裕,人口更多,軍事能力也差不多,意識形態與美國也完全不同,但卻沒有普京這麼硬氣。為什麼對美國,俄羅斯卻這麼硬氣?這個話題回答好了,確實很有意義。


不過木叔先表明個態度,俄羅斯對美國是強硬中又靈活。美國要是強硬,俄羅斯也強硬;美國要是示好,俄羅斯也跟著示好。比如最近普京說美俄高層討論會晤的事情就是一例。如果只會一味盲目強硬,普京就不是普京了。

在木叔看來,普京的硬氣來自內部與外部兩點。外部原因佔更多,內部的需求是其次。

先說說內部原因。

不知道各位是否有機會來俄羅斯駐華使館看看,裡面的很多裝飾或許會讓很多人吃驚。比如吊燈上竟然還會有蘇聯時代國旗的鐮刀錘頭樣式,就如俄羅斯每年閱兵式也會保留著個旗幟一樣,但這更有意義,因為作為外交部門每天走在面對,而不像閱兵式的旗幟只拿出來走一陣子而已。

(圖為木叔拍攝的俄羅斯使館吊燈裝飾)

木叔舉這個小例子不是想透露俄羅斯使館的“小秘密”,而是以此給各位網友傳遞一個信息——俄羅斯人骨子裡還有蘇聯的影子,也就是那種曾經與美國面對面PK過的大國尊嚴與能力還在俄羅斯人心中念念不忘。

這不只存在於高層,在民眾中也是如此。木叔去莫斯科的時候,紅場上有賣俄羅斯傳統套娃的,套娃從彼得大帝開始,一層一層套上去,蘇聯時代的很多領導人最多,直到普京。賣套娃的老人說,普京就是現在的彼得大帝,就是現在的列寧和斯大林。這可都是懟西方的俄羅斯歷史名人啊。因此俄羅斯普通人的這個看法,無疑反映了俄羅斯社會的普遍心態。

普京作為統治者自然要抓住這種社會主流意識形態,才能維護其統治。因此有意無意會塑造出與美國對抗的姿態,既可以籠絡和抓住老百姓求強求大的大國心態,也可以把這個作為對美國的民意牌,為自己的施政提供更多籌碼。

再說說普京敢於懟美國的外部原因。

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是美國已經把俄羅斯逼到了不能後退的地步。再退步不僅影響俄羅斯的利益,連普京的執政地位都可能保護不了。因此普京懟美國本質也是保證自己能夠在國內獲得足夠的支持地位。

美國對俄羅斯做了什麼?一句話大幅度壓縮俄羅斯的國際戰略空間。比如在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伊朗核問題、獨聯體關係問題等一切與俄羅斯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上,美國乃至西方都步步緊逼。

(圖為西方制裁俄羅斯的漫畫)

烏克蘭以及北約東擴等問題是在壓縮俄羅斯在歐洲的存在感。美國利用將俄羅斯利益排除烏克蘭、對白俄羅斯分化瓦解、對波羅的海以及東歐國家進行大力援助,乃至用軍事手段部署威脅俄羅斯的戰略武器,使得俄羅斯歐洲部分面臨嚴重的外部威脅。這是俄羅斯的本體,普京當然不能後退,於是極端的例子就來了——吞併克里米亞,以超強硬對強硬,維持當地脆弱的戰略平衡。

敘利亞和伊朗核問題,本質上西方是壓縮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俄羅斯海外軍事基地只存在於敘利亞,也在伊朗核問題上能有一點發言權,此外對一些遜尼派國家等則沒有太多影響力。從這點入手打擊兩國,等於對俄羅斯中東戰略釜底抽薪。因此俄羅斯也只能用超強硬的政策——軍事介入敘利亞問題來維護本國權益。

歐洲和中東是俄羅斯國際關係重點維護的地區,因此普京無路可退,只能懟美國。這也是目前俄羅斯能採取的對本國海外利益維護的最好方式。但普京當然不願意與美國一直僵持下去,畢竟俄羅斯無論國力還是能力與美國不能同日而語。未來美俄關係出現一定程度改善應該是個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