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大額存單按月付息3.85%,到期還本付息4.2%,應該如何選擇?

小車說理財


50萬大額存單年利率在3.85%——4.2%,應該是3年以上才有的存款收益率。大額存單作為存款類產品,在流動性方面更好的按月付息產品應該是相對來說划算一些的,雖然單從利率上看收益確實不如到期還本付息的更高一些,但是流動性更好的產品可以增加資金突發使用的應對,總比提前支取時按照活期利率計息損失大筆利息強多了。


大額存單為什麼有按月付息的產品

大額存單發行的產品都是認購起點比較高的門檻,一般最低20萬元,最多的認購起點到了200萬。大額資金的存儲固然利息所得是高一些,但是對於長期大額存單的期限,誰也說不好三五年內用不到這筆存款。為了鼓勵客戶多存大額存單,吸收大額資金存款,銀行就發行了按月支付利息的產品。按月支付利息為了增加大額存單的流動性,客戶可以用利息當作生活費用,或者繼續投資其它產品、也可以繼續存上當作複利。

一般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門檻比到期付息的更高一些,最少都是50萬的認購起點,大部分為100萬,這樣的超大額資金利息按月支付也是一筆不菲的獲利,而且都是3年以上的期限,這也是一種穩固超大額資金存長期存款的好辦法。

兩種情況的收益比較

兩種收益的比較來看,自然是按月付息的收益不如到期還本付息的收益高,這是所有理財產品的一個共性。只要是產品一有了流動性,指定沒有流動性差的收益高。

來算一下50萬的按月付息年利息有多少:3.85%x500000=19250元,每月利息可以達到1604.16元。

而還本付息的年利息可以達到500000x4.2%=21000元,一年利息相差1750元。

大額存單的不同產品划算與否取決於個人實際

其實按月付息和到期付息兩種大額存單,是否合算取決於個人的實際情況。

有的人對閒置資金相求相對寬鬆,存上三五年的期限,短期內用不上這筆錢,直接存個長期的期限,收益還高,這是客戶從收益的角度看還是覺得這樣存划算;

但是客戶站在流動性的角度上看,選擇按月付息的產品,每月得到一筆利息,又可以當生活費,不支取的話又能當複利,繼續存起來,都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安排其他投資事項。


總結

個人建議還是選擇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產品更合適一些,不能總看利息高低,還是全方位的關注,看一下流動性和收益性誰結合地最好,選擇誰比較划算一些。


財富公元


50萬元起存的大額存單業務,面對按月付息型的3.85%和到期還本付息的4.2%兩種產品,應該如何選擇呢?這個也比較簡單,只需要分別計算以下這兩款不同產品的年化收益就一目瞭然了。


但是,在計算利息之前,我們還是先抓緊時間瞭解一下什麼是按月付息型的個人大額存單?

相信大多數投資者都已經熟悉大額存單,我們就不做贅述。今天主要還是說一下大額存單的新玩法:即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指的是客戶可每月提取利息的業務,銀行按月根據約定利率給付利息,產品到期後給付本金。

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與一次性還本付息大額存單一樣,納入存款保險保障範圍,同樣可以質押且利息按月領取不受影響。但它最大的優勢是,投資者可以將每月利息再投資,比如定投或者其他較高收益類的理財產品,可實現以利增利。

舉個例子,某股份制銀行推出的大額存單可每月提取利息業務,存一筆50萬元的三年期大額存單,每月都可以提取利息1562元。那麼,客戶自然就可以使用利息再投資賺收益。


那麼,針對題主說到的兩種業務,按照到期還本付息4.2%利率和按月付息3.85%利率計算:

1、到期還本付息型的年化收益為:

500000*4.2%=21000

2、按月付息型的年化收益和月利息分別為:

500000*3.85%=19250

19250/12=1604.17

比較之下,我們發現到期還本付息的年化收益要比按月付息高出1750元。但是,按月付息型的每月提取1604.17元,只要你有其他適合自身的投資渠道,選擇再投資就有機會取得超過1750元的收益。這正是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業務的複利部分。以上供您參考!


總而言之,在這種利息可每月計提的新業務中,投資者提前享受本金利息帶來的收益。如果投資者將每月收益通過基金定投、智能存款等產品再投資,可以實現複利。但最大的不足就是,按月付息型大額存單在提前支取規則上一般不支持靠檔計息,而是按照支取日銀行的活期掛牌利率計息,而且必須是一次性全額支取。


東震木


大額存單按月付息,有高於3.85%的,沒必要糾結這


浮生如夢999


這收益,存個毛線阿,支付寶放放算了。什麼時候想用都可以。

理財最起碼要求也得跑的贏通貨膨脹。同樣一年投資我客戶的收益是11% 。 可不可靠?每天都有3-5億的成交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