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平凉与穆桂英的传说

传说|平凉与穆桂英的传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养子寨,隶属崆峒镇太统村,依泾河之水,傍龙首山之脉,佑崆峒圣境。这个坐落于平凉城西西川中央三面环山的寨子,横亘西南方的太统山、养驾山(现名杨家山)屏障,将来自大阴山的寒气隔挡,西北望驾山、龙首山阻隔了西北寒风的侵入,温暖的阳光照在西川之上,四季分明,冬暖夏爽。小西川堪称江南小阳川,缓缓的泾河水,浇灌着平展展的农田,因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油菜、麦类等作物生长茂盛,且较之其他地方均早熟数日,该寨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宽阔的崆峒大道穿村而过,全村百十户人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相传,北宋仁宗年间,宋、夏连年战争,夏主李元昊向大宋下战表,率兵进犯渭州(平凉),在渭州城西摆下三道天门阵,诱宋军深入,渭州城告急!渭州经略使差使星夜兼程,将战书送往东京汴梁,仁宗皇帝阅战表龙颜大怒,下令调遣镇守山西雁门关的杨家将前往渭州解围。杨家将六郎延昭接诏率子杨宗保及身怀六甲的儿媳穆桂英率领三千精兵催马扬鞭疾驰渭州。杨延昭及子杨宗保、媳穆桂英带兵驻扎渭州城内,老百姓杀猪宰羊,备酒夹道欢迎。他们催马来到西城,伫立城楼向西观望,只见黑压压的夏兵夏将,在城西十里之内布下三道天门阵。一群夏兵夏将挥舞狼牙棒在城门下呐喊叫阵。杨宗保、穆桂英见状,策马持枪冲入敌阵与夏兵展开激烈的拼杀,杨延昭伫立城楼助阵,夏兵将一看穆桂英肩上的“穆”字令旗,目瞪口呆,几经交战,个个败下阵去。霎时,布防严密的第一道天门阵被穆桂英杀出一道豁口,夏兵夏将退出天门阵败逃,穆桂英破阵收兵回营。

传说|平凉与穆桂英的传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二天门老照片

穆桂英率兵马在城内休整数日。一日,又有夏兵立城门下叫阵,穆桂英带精兵良将出城门,策马前往二天门迎敌破阵,在阵前几个回合,夏兵将那里是宋军的对手,穆桂英持佛母紫金枪杀得夏兵阵脚大乱,哇哇乱叫退回三天门。穆桂英见敌弃阵败退便乘胜追击,夏军败兵如山倒,横尸遍地,宋军杀得天昏地暗,穆桂英一举大破三天门阵,夏兵惨败,越过泾河绕龙首山向三关口、瓦亭峡撤退,穆桂英策马追击至距泾河南岸不远处一寨前,忽觉腹中胎儿翻动,肚子一阵阵隐隐作痛,穆桂英勒马前往寨中,在寨子一土墩生下令子杨文广。

翌日,六郎杨延昭,子杨宗保带焦赞、孟良率兵马追击夏兵,夏主李元昊据守三关口天堑,屯兵瓦亭峡。六郎杨延昭及子杨宗保大胜元昊于三关口,令焦赞、孟良屯兵筑城安国镇,欲与元昊展开决战。

这些优美的故事都是养子寨与杨家将之间的历史传说而已。

无独有偶,在宁夏蒿店六盘之下、平固之交,有三关口,谷依群峰,关临深谷,两山加峙,形势险要。传说为“杨六郎镇守三关口”即杨六郎延昭把守之三关口。三关口旧有六郎庙,山门塑白马二匹,有碑二,新中国成立初尚在,现已荡然无存。由三关口向东,至安国镇东有座古城墙遗址,俗名为“焦赞城”、“孟良城”,谓是焦赞、孟良抗夏所据而守。在平凉城西,依次有二天门、三天门、养子寨,谓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和穆桂英生产杨文广之地。这些传说都是由于西夏的侵入掳掠和宋、夏连年交战,百姓负担沉重,后世渴盼百姓休养生息,国家强大以及对杨家将、穆桂英英雄形象的敬拜而杜撰之,均无史实记载。在此,养子即妇女分娩生产,其词汇有别于现代法律意义上的养子也!

据史料:北宋仁宗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从此,围绕渭州宋夏边境长达3年之久的宋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战争全面爆发。

北宋宝元二年(公元1040年)三月,西夏景宗元昊进攻宋朝。元昊一面率军佯攻北宋的金明寨(今陕西安塞南部),一面送信给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范雍,表示愿意与宋和谈,制造假象,以麻痹范雍。范雍却信以为真,立即上书朝廷,对延州防御也松懈了。

同年七月,元昊派大军包围了延州。宋朝大将刘平、石元孙奉命增援。当他们到了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时,遭到西夏军队偷袭,遇到西夏军队重重包围。刘、石二人率军与夏军苦战,西夏军队损失十分惨重。但是宋军因为寡不敌众,只好退守三川口附近的山坡。西夏又增援了大量军队。元昊多次写信劝降刘平,但刘平宁死不屈。

最后,西夏军队猛攻宋军驻守的山坡。由于宋军人数太少,刘平、石元孙被俘。后来由于宋将许德怀偷袭元昊得手,西夏军队才被迫撤离宋朝境内,延州之围才得以缓解。三川口之战中,虽然宋朝成功抵御西夏军队的入侵,但是损失太多,而且宋朝甘陕青宁边境的防御也处于被动地位。

传说|平凉与穆桂英的传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三川口之战以后,宋仁宗深感西夏强盛,下令封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共同负责迎战西夏的事务。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二月,西夏景宗元昊再次率领十万大军大举南下攻宋,把主力埋伏在好水川口,另一部分攻打怀远(今宁夏西吉东部),声称要攻打渭州(平凉),诱宋军深入。但由于当时宋朝有足智多谋的范仲淹在,所以西夏军队不敢轻举妄动。但是,韩琦不听范仲淹劝阻,固执己见,派环庆副都署任福率军五万余人,自镇戎军(今固原)抵羊隆城(固原西南部),出夏之后,伺机破西夏,殊不知西夏伏兵正等着他们。任福率军到达怀远城,正遇上镇戎军西路巡检常鼎与西夏军队战于张义堡南(西吉境内),杀死几千西夏军队,西夏也不断增援。任福军赶到当地支援,于是夏军佯败,任福中计,随尾追击。宋军由于长途追击,粮草不继,人困马乏,已是十分疲惫。追至好水川,遇元昊的西夏军队主力伏击,宋军溃败,任福等大将战死,几乎全军覆灭。好水川之战,宋朝再度失败,宋仁宗闻知后震怒,贬韩琦、范仲淹。从此,由于没有范仲淹,西夏进攻宋朝就轻松多了。

范仲淹、韩琦被贬谪以后,西夏又开始商议攻宋大计。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谋臣张元向元昊献计。张元认为,宋朝的精兵良将全部都聚集在宋夏边境地区,而宋朝关中地区的军事力量却十分薄弱,如果西夏大军牵制宋朝边境地区的军队,使宋朝无暇估计关中地区,然后即可派一支劲旅乘机直捣关中平原,攻占长安(今西安)。元昊采纳了张元的建议,派遣10万大军兵分两路大规模进攻宋朝。一路从刘燔堡(今隆德)出击,一路从彭阳城(固原东南部)出发向渭州发动攻击。宋将王沿闻知急忙派葛怀敏等人率军增援刘燔堡,宋军在定川寨(今固原西北部)陷入西夏军队的重围,宋军大败,葛怀敏等15员将领战死,宋军九千余人近乎全军覆灭。但西夏另一路遇到宋朝原州(今镇原)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西夏士兵全军覆灭。西夏李元昊直捣关中的美梦就此破灭。

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3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虽宋在屡败之余扬言要重整决战,但实际上想与西夏握手言和。西夏虽屡胜,但所掠夺所获却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宋夏民间贸易所得的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此外,由于西夏元昊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国库空空如也、民间贸易中断后,西夏货币上涨,百姓十分困苦,四处怨声载道。同时,西夏与辽国出现矛盾等各种主观原因,使西夏不得不与宋和谈,因此,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六月,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文贵前往宋朝京城东京议和,宋仁宗表示愿意接受西夏议和建议,并将谈判的全权交给太师庞籍。双方自第二年开始进行正式谈判,史称宋夏庆历和议,宋夏第一次战争结束。

(武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