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殲-6飛機和平年代擊落過哪些類型的敵機,它為何服役時間最長?

jucicy


殲-6是我軍實戰戰績最出色的機型,近距格鬥能力非常突出,但其服役時間長完全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殲-6戰鬥機是我國根據前蘇聯米格-19進行仿製和發展的戰鬥機,當年我國引進了米格-19P的生產許可以及圖紙,該機1958年12月首飛成功,1960年開始生產。殲-6機長12.54米,翼展9.2米,空重5.44噸,最大起飛重量7.56噸,最大飛行速度1.43馬赫,配備兩臺渦噴-6發動機,單臺最大推力3.25噸。

作為仿製對象米格-19,是前蘇聯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其本身就是亞音速戰鬥機米格-17基礎上改進而來,帶有相當大的過渡機型影子。這也是該機在蘇聯空軍服役時間非常短的原因之一,蘇聯也沒有認真進行開發和挖潛,很快就被更加經典的超音速戰鬥機米格-21所取代,總產量也就2172架,後大部分援助送給其他國家。

但是我國由於只獲得米格-21樣機,沒有獲得詳細圖紙,依靠測繪等手段對米格-21進行逆向仿製生產殲-7相當不順利,殲-7在1966年進行首飛,一直到1973年的3改殲-7I才真正開始批量生產。並且受制於工業化水平,一直到中越自衛反擊戰也才生產了一百多架。所以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初的困難時期,完全是殲-6支撐起共和國的天空。到1986年停產,共生產了4500架以上戰機。

而殲-6也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在這段時間先後21次空戰,,擊落美、臺高空偵察機、RF-101A、F-104C、RA-3D、A-3B、F-105雷公、F-4鬼怪、A-6入侵者等各類戰機22架,自身未被擊落1架,取得22勝0負的不敗戰績。這一方面是米格-19&殲-6實際上有相當的開發利用空間,當時世界各國普遍注重高空高速,較忽視亞音速性能,導致米格-19&殲-6亞音速性能非常出色。殲-6最大問題在於航程短,機內載油量只有1.8噸,卻要供給兩臺高耗油量的渦噴-6甲發動機,實際上是不折不扣的“機場圍牆保衛者”,但在本土防空作戰中,這個問題可以被忽略。而忽視航程因素外,殲-6可以堆出高達0.98的空戰推重比,再加上本身輕巧,翼載荷只有260公斤/平方米(當時F-4E鬼怪戰鬥機翼載荷達到380公斤/平方米),使得殲-6水平盤旋性能非常出色。這實際上是有點類似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只不過殲-6是犧牲航程來減輕重量。

F-4E鬼怪是殲-6打下過最先進型號的戰鬥機

另一方面則是當時人民空軍飛行員那種“大無畏”精神,那個年代是精神豐富的激情燃燒的歲月,飛行員真的可以說是人形高達。例如1965年3月18日空戰中,高長吉駕駛殲-6戰鬥機3分40秒的過程中連續做了16個高難度的動作,從11000米高空追到2000米,在迎頭超音速情況下,在600米至480米距離開炮擊落對方,臺軍始終不相信有飛行員可以在這種情況下開炮(超音速近距離開炮,即使擊中後飛濺的碎片極容易打中自己),認定為機械故障。RF-101巫毒偵察機

1965年9月20日,海航殲-6飛行員高翔駕駛戰機應擊侵入領空的美國F-104C戰鬥機,高翔距離敵機291米處開炮,一直打到29米!將其F-104打得凌空爆炸,創造了空戰史上超音速戰鬥機開炮距離最近的記錄,真正意義上的“空中拼刺刀”。“人操火箭”的F-104是第一種達到2倍音速的戰鬥機

1967年8月21日,空軍殲-6起飛應擊入侵廣西領空的美軍A-6A攻擊機,飛行員用殲-6戰鬥機做出8.2G(當時沒有抗負荷服)的斜筋斗反轉動作,將飛機拉到美機尾後,抵近至500米開炮,將其擊落。A-6入侵者攻擊機

此外殲-6在那個年代作為對外援助戰機,在國外也取得相當輝煌的戰機。我國在在1966年至1968年無償援助北越70餘架殲-6戰鬥機,北越將其投入到對美國的越南戰爭中。從1972年開始,北越空軍殲-6戰鬥機共升空作戰39次,遭遇美機13次,一共進行了空戰8次,擊落美國F-4“鬼怪”重型戰鬥機7架(美國承認3架),美方宣稱擊落4架(北越承認2架)。

在美國確認被擊落的三架F-4戰鬥機分別是,1972年5月10日空戰中被擊落的F-4D(編號65-0784)和F-4E(編號67-0386),以及1972年5月18日空戰中被擊落的F-4D(編號66-7612),均被北越空軍裝備殲-6戰鬥機的第925團擊落。

另一個戰績貢獻是巴基斯坦,在第二次印巴戰爭中,美國為了拉攏印度,拖延、暫扣了巴基斯坦訂購的武器裝備。這個時候我國緊急向巴基斯坦援助殲-6戰鬥機,之後一共提供了270架殲-6,成為巴基斯坦這一段時期的重要戰鬥機。巴基斯坦的退役殲-6,中巴兩國國旗塗裝展示當年特殊友誼

在1971年12月的印巴第三次戰爭中,巴基斯坦空軍的殲-6戰鬥機主要是作為對地攻擊機使用,摧毀了印度大量坦克、裝甲車和火炮。先後出擊945架次,空戰中擊落印度戰機8架(包括一架米格-21、8架蘇-7和3架獵人),自損4架。

特別是1971年12月8日,巴空軍飛行員哈斯米中校駕駛殲-6飛機,以一敵二,用45秒時間擊落印度空軍兩架蘇-7戰機,讓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大為不解,為何被米格-19這種落後機型輕易擊落。蘇-7戰鬥轟炸機是蘇霍伊的翻身之作,該機飛行速度和加速性能要好於殲-6

但是殲-6戰鬥機畢竟設計基礎太老舊了,特別是注重高亞音速機動性能的第四代戰鬥機服役後,殲-6這種屬於全方位碾壓。上世紀80年代,美軍F-16前來我國進行飛行表演,靜不穩定佈局、機身邊條翼身融合設計、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電傳操控系統帶來令我們驚掉下巴的機動性能,殲-6被F-16全飛行包線碾壓!全方位的劣勢!從此開始以打到F-16為目標,開始艱苦的追趕道路。而殲-6從1992年開始退役,到2006年推出空軍作戰序列,再到2010年最後批航校的殲教-6戰機退役,至此殲-6時代徹底結束。


五嶽掩赤城


殲-6,是沈飛根據蘇聯米格-19仿製而成的空軍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自1964年首批戰機服役開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空軍的主力戰機,主要執行國土防空和奪取前線局部制空權,也可用於一定的對地攻擊任務。

此型戰機,不僅是我軍裝備數量最大的戰機,總產量超過5000餘架,也是空戰成果最輝煌的戰機,到2010年上半年全都退出現役,在歷次本土防空作戰中,殲-6戰機共擊落擊傷20餘架各型戰機包括無人機,但自身卻無一架戰損。

殲-6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除了空軍飛行員飛行技能高超,敢於空中拼刺刀以外,與殲-6的優異性能不無關係。

憑藉超越時代的推重比,所造就的加速性和機動能力,以及氣動外形佈局,所賦予的優秀盤旋能力,擁有在1分06秒內,爬升到1萬米高度,非常強悍的飛行能力,殲-6取得了空優戰績。

從網上可搜尋到的資料,殲-6機長14.64米,翼展9米,高度3.89米,空重5.5噸,最大起飛重量7.56噸,載彈量0.5噸,最大飛行速度高空每小時1500公里,作戰半徑680公里。

殲-6裝備3門30毫米機炮,後期配備了霹靂-2和霹靂-5空空導彈,兩邊機翼可各掛2枚,空中續航時間2.03小時。

殲-6飛機尺寸小、重量輕、推重比大、機動性好,適於近距格鬥空戰;且飛機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價格便宜。

從1964年開始,到1968年止,人民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各類不同型號的殲-6戰機,擊落擊傷了美製戰機22架包括無人機,包括F-4、F-104等戰機,作戰性能都在殲-6戰機之上。

其中,海軍航空兵殲-6在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作戰4次,以劣勢裝備擊落美海空軍戰機4架,導致對方誤擊自毀1架,取得空中較量的完勝,美在侵犯我領海領空的行動中,並沒有佔到任何便宜。

隨著新型戰機的不斷服役,機內燃油不到2噸,高油耗發動機導致航程有限,滯空時間太短,只適合本土防空的殲-6戰機,自2006年開始成建制地退役。

到2010年6月全都成建制退出訓練部隊序列,當然,不排除仍有作為教練、觀測、偵察等用途的少量殲-6,留存在各部隊零星服役,老兵飛離遠去,只剩引擎的轟鳴聲。


國平軍史


殲-6型殲擊機可謂是人民空軍服役期限最長,裝備數量最大,生產量最多的機型了,而且也是極具戰果的機型之一。

殲-6型殲擊機是我國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在蘇聯米格19噴氣式戰鬥機基礎上仿製而成的一款國產戰機,採用機頭進氣、雙發單垂尾大後掠翼的氣動佈局,擁有超音速飛行能力,仿製成功後隨即進入到大批量生產中,截止了八十年代中期停產,累計交付了5000多架。

殲-6在人民空中和海軍服役期間曾經多次參加實戰,捍衛了國家主權,取得了一系列優異的戰果,具體戰果型號大致如下:

1、F-104戰鬥機,這是美國第二代戰鬥機,而殲6屬於第一代戰鬥機,在廣西沿海我人民空軍憑藉殲6將來犯的美軍F-104戰鬥機擊落;

2、F-4戰鬥機,這是堪稱二代機經典款的重型戰鬥機,殲六也曾經打下來過,而且是美軍的;

3、A-3艦載攻擊機,這是美國海軍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攻擊機,在廣東雷州半島上空附近被我國殲6擊落;

4、A-6艦載攻擊機,和A-3類似,也是在廣西上空被擊落的。

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些美製的無人機和偵察機被殲6擊落,在1964至1968年間,殲-6累計擊落擊傷美製飛機近20架,自身無一損失,可見殲6當時的國內應用方面還是不錯的。

除此之外,殲六也曾經大量出口或者外援到埃及、阿爾巴尼亞、中東、巴基斯坦、坦桑尼亞、贊比亞、越南等國家,在各個局部戰爭中也曾經取得不錯的戰果。

比如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F-6(殲六)對抗印度空軍時,就曾經擊落過蘇-7、米格-21、英國獵人戰鬥機等型號。

但是也有的國家應用殲6效果就比較差,比如埃及空軍,基本上用殲6來進行對地攻擊為主,面對以色列空軍時就顯得乏力。

所以,戰鬥力核心因素還是人,裝備是第二位的,兩者合二為一,才能發揮出最佳狀態。

OK,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老鷹航空


殲-6自1964年服役以來,殲-6在之後的國土防空作戰期間取得了輝煌戰果,服役4年間,海空軍航空兵用殲-6共擊落敵機22架,包括偵察機、無人機、戰鬥機、攻擊機等機型,殲-6擊落的來犯之敵並非是平庸之輩,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國F-104C星戰士,F-4C鬼怪,A-6A入侵者等多種名機,自己確沒有一架被擊落。


殲-6是中國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機,曾是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裝備數量最多,服役時間最長,戰果最輝煌的國產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殲-6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我國主力殲擊機,並且沈飛也對該機進行了改進,但由於設計的侷限性,中國航空工業技術儲備不足,使得殲-6服役時間比較長。

2010年6月12日,中國第一代超音速戰鬥機殲-6飛機,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這批飛機完成就地拆卸工作,地面轉運至空軍編余飛機儲存中心後組裝封存,作為空軍編余戰鬥力繼續儲備和未來的靶機使用。


秦皇見漢武


殲-6戰鬥機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後,知道2010年左右才退役,直到現在還有一部分殲-6保持了能夠飛行的狀態,所以殲-6在我國整個的服役時段都未經歷大規模戰爭,都可以說是和平年代,但是在其服役時段內也經歷過多次小規模的外敵入侵和對臺鬥爭,擊落擊傷過多架敵機。

從1964到1968年,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殲-6擊落擊傷各型美國戰機22架,包括RF-101、A-3B、A-3D、A-6A,以及性能遠在殲-6之上的F-104、F-4B、F-4C,還有多架無人機。這個時間段是美國進行越南戰爭的時段,其海空軍作戰飛機多次入侵我國領空,這時我國的空防主力就是殲-6戰鬥機,裝備數量較大,性能較為先進,自然是開始服役後立即成為空防主力,是攔截入侵之敵的頭號選手。

殲-6也多次擊落臺灣入侵大陸的偵察機和戰鬥機。1965年殲-6攔截RF-101的戰例就是世界上首次超音速空戰,而1967年臺海最後一場空戰,也在殲-6和臺灣F-104之間爆發,至今雙方說法不一,撲朔迷離。


對於殲-6來說,服役時間之長世界罕見,但這也實屬無奈之舉。殲-6的性能在其問世的時期還是不錯的,機體輕小,推重比大,爬升率大,機動性好,火力兇猛。所以在服役後的國土防空作戰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是殲-6的性能在世界上迅速落後了,機頭進氣影響了火控雷達的安裝,無法使用更先進的空對空導彈。而且機體過小,航程短,載彈量差,速度也不高。只不過殲-6的技術被我國吃透,能夠大量批量生產和裝備,在當時嚴峻的國際環境下,大量裝備殲-6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選擇。殲-7對於當時我國薄弱的航空工業來說還未來得及完全消化,其它型號大部分都是鏡花水月,沒有一種能夠實際投產。可以說,直到90年代才吃透殲-7,殲-8,數量稀少,性能未實現跨越性的發展,殲-6不得不繼續扛大樑。


好在隨著殲-8II批量服役,引進SU-27,才解決了空防面臨的燃眉之急,到殲-10這些國產先進戰機大量服役後,殲-6終於可以功成身退了。


航空君


殲六的戰績有個特點——都是在國土防空作戰中取得的,作戰空域都是中國領空。這種作戰掩蓋了殲六自身的很多問題。比如航程短、沒有機載雷達、沒有火控系統、不能攜帶空對空導彈、缺乏導航設備。空軍的訓練問題也被掩蓋了:飛行員不能自主決斷,要聽從地面命令,只能白天作戰。

所以雖然殲六擊落過F-104、F-4,但是不等於殲六就可以勝任國土防空作戰。因為同期有相當多的殲五殲六也被擊落。只不過報喜不報憂。

1967年6月26日,海航6師16團王桂書和呂紀良在海南島空中巡邏待機,在F-4C進入領空時將其擊落。

1969年5月20日,海航4師10團高翔、黃鳳生在海南島海口上空擊落史密斯駕駛的F-104。

海航四師王鴻禧在浙江路橋和空18師高長吉也曾擊落過兩架美國給臺灣的RF-101偵察機。

1967年1月13日,空24師胡壽根擊落臺灣楊宗敬的F-104。

殲六服役時間長的原因是很無奈的。中國沒有其他戰鬥機。60年代剛剛引進的米格-21使用起來很不順手,機載導彈也不可靠。幾次攔截高空無人偵察機都失敗告終。而且米格-21採用超音速進氣道,操縱動作忌粗猛,否則容易空中停車。而中國的飛行員訓練水平不高,操縱殲五這種皮實的飛機習慣了。殲七早期也沒有同型教練機。

中國本來希望用1000架全天候的米格-21MF替換殲六。但是仿製的殲七III性能與原裝型差很多。仿製基本上失敗了。不得不用白天型的殲七替換殲六。而同期的米格-21早在1985年就已停產。殲七能出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正版沒有了。


天明遙遙山海關


殲六原型為米格19北約代號農夫,20世紀60年代瀋陽飛機制造工業公司研製的一型超音速戰機。2010年6月12日正式退出空軍編制序列。越南戰爭擊落過F4鬼怪戰機,在中國擊落過A3 A6 F4 RF101等戰機,印巴戰爭中擊落過米格21 蘇7等戰機。


大表哥2647


戰績輝煌,文革鬧的中國戰機研發緩慢,空軍司令吳法憲曾言殲六要打天下幾十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