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船體登陸艦比單船體登陸艦有什麼過人之處?

獨行者老黃


阻力低、航速高

採用雙體船的運輸艦艙室的容積和整船阻力實現瞭解耦。一般來說船越“胖”,阻力就越大。雙體船卻不是這樣,艙室增大,阻力並不會明顯增加。正因為有這個優點,雙體船可以做的長寬比較小,水下的雙體採用穿浪體,減小興波阻力,航速比傳統運輸艦高了很多。所以雙體船適合做運輸艦,甚至登陸艦。比如美國海軍的HSV雙體穿浪運輸艦,在實驗中跑出過48節的航速,這個速度比很多導彈艇都要快。

HSV運輸艦

運行平穩,舒適性好

雙體艦由於船體分佈在兩側插入水中,使得船體恢復平衡的力矩大,很難引起傾斜。因此乘坐舒適性是很好的。

抗沉性好

雙體船吃水線以上的部分被命中,並不不影響浮力;比如當年被胡塞武裝命中一發C802的HSV-2高速運輸艦,艙室被炸爛,但居然還可以浮在水面。雙體船在水中一側船體進水後,通過封閉艙室減少進一步進水,並通過另一側適當減少浮力,可以實現船體平衡,防止側傾,這也是單體船沒有的優勢。


我國海軍最早嘗試的穿浪雙體船是022導彈艇。022導彈艇採用噴水推進,最高能達到50節;吃透了這個構型後,漸漸的開始在更大噸位的艦艇上採用雙體構型:

北調991雙體水聲測量調查船,比起022噸位大了很多。這船不用於軍事用途,但是採用了雙體構型+綜合電力推進,對軍艦的研發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可以提供寶貴的評測數據。

三體船的缺陷

但是,雙體船最大的問題就是沒辦法做的太大,民用的還好,軍艦因為要能面對海況和戰場上的惡劣情況,需要經常做大S彎的機動規避導彈、魚雷的襲擊,對轉彎性能要求很高。這對船體強度提出很大挑戰。雙體船的強度天生不如單體船,因此在大型補給艦、運輸艦、登陸艦、兩棲攻擊艦甚至航母,短時間內不可能採用雙體船構型。目前最大噸位的多體戰艦隻有美國的“獨立級”瀕海戰鬥艦,為了艦體強度採用了三體船構型,排水量2700噸。之前提到的運輸艦更是隻有2400噸,運力十分有限。


紙上的宣仔


雙體船最出色的功能就是穩定性。

首先穩定性好。同等海況下,雙體船穩定性是同樣排水量的單體船穩定性的若干倍。穩定性好就保證沒有經過正式訓練的人士兵暈船的幾率和程度大大降低。

其次甲板面積增大。同噸位下,雙體船和單體船相比,由於其甲板面積增大很多,所以其甲板可以安置更多的設備,載重量也有了明顯的提升。作為登陸艦使用,可以更多用於停機坪車位等設置。

第三隱身性好。雙體船相比常規軍事船水線以上高度較小,另外雙體船可以把排煙口放在兩個船體之間,利用船體擋住紅外輻射,使整船紅外輻射大幅減少,這些優勢是常規船隻不可比擬的。

當然 雙體船的劣勢也較明顯。

首先雙體船壽命較低。受結構設計和工藝水平影響,一般連接兩船體的板面承受了單體船根不存在的應力,使得雙體船的使用壽命和常規船隻相比大大縮減。

其次建造成本加大。畢竟還不是特別成熟事物,雙體船生產成本十分高昂,幾乎是相同排水量單體船的二到三倍左右。此外建造耗時大,建造一艘雙體船的時間完全足夠建造同樣噸位的常規船隻三艘以上。這些都是貴的原因。

未來雙體船登陸艦的發展還要綜合衡量雙體船的優缺點。









下雨啦16


優點:

1. 雙船體的穩定性好。對於登陸作戰老說,成建制的運送陸軍登陸作戰是非常必要的。對於不常在海上行走的陸軍來說,穩定性好的登陸艦簡直一大福音,戰士狀態好就是戰鬥力。

2. 雙船體速度快。一般來說,雙船體軍艦的速度要遠超單船體軍艦。搶灘登陸過程中,速度快意味著在敵人岸防火力下暴露的時間就越短,可以大大減少登陸過程中的傷亡。

3. 雙船體甲板面積比較大。現在登陸作戰偏向三棲登陸,垂直登陸比搶灘登陸理念更先進,也逐漸成為現在登陸作戰思想主流。雙船體寬大的甲板可以搭載更多用於垂直登陸的直升機,這對登陸作戰至關重要。

缺點:

1. 價錢好。雙船體不論是建造還是維護,成本都比單體船貴很多,而且使用壽命比較短,進一步增加了雙體船的使用成本。

2. 船體壽命。由於雙體船中間部件承受的應力比較大,金屬疲勞比較嚴重,船做的越大,金屬疲勞就越嚴重,所以現在雙體船多見小的快艇,運輸船。

3. 船塢問題。登陸艦一般需要比較大的船塢,用以運送主戰坦克在內的陸戰裝備,雙體船這樣的造型,註定做不了滿足登錄需要的船塢,船塢做得太高艦船重心,裝備上下船都是問題。

4. 吃水。雙體船吃水和載重關係很大,近海登錄一不小心擱淺,再加上本來就是不很堅固的船型,解體的命運跑不了。

綜上。雙體船現在多用於小型艦艇,大型艦艇,如登陸艦,航母等,並不適合。(航母如下圖,問問這玩意結實嗎?機庫在哪?)




施琅先生


目前,我們很少見實體的雙船體登陸艦的存在,但據一些船舶研製學者的推測與實驗,雙船體登陸艦一定比單船體登陸艦先進、優越。一是雙船體較之單船體在海洋中的航行穩性好、航行平穩、起得住風浪,航行適應性強。二是雙體船體量大,裝載多,通常可裝載物品及武器數萬噸,兵員數幹人,坦克和車炮幾百輛至上千臺。三是兵員及陸戰隊員乘坐雙體登陸艦在航渡過程中,由於船體具優越的抗風浪性,人員不易暈船,能長時間保持戰鬥力。四是由於雙體登陸艦肚量大、甲板寬,可以設計和配備比單體登陸艦更多的防空和反艦武器及裝備,有利於增強航渡中自身防禦能力,還可以為登陸兵提供登陸時的搶灘支援火力,比如可根據甲板餘地多裝載遠程大口徑火箭炮,這樣可為登陸兵提供強大的火力掩護,大大減少登陸兵的傷亡率。雙體登陸艦雖然優勢多多,但也有不足,那就是造價高、成本高,建造時間長,維護費用較單體船要多。


南疆軍旗


目前,用於直接搶灘登陸的艦艇是單體船平底船結構,但是型體阻力大航速慢。雙體船結構雖然有比較高航速的優點但由於吃水比較深不利於靠岸。

兩棲作戰,搶灘登陸是關鍵環節,裝備的優劣關係到作戰效果。現代化海戰的裝備也要與時俱進!登陸艦要有速度,要能長途奔襲快速反應、動升力模式航行不吃水以方便靠近灘塗。使用原始創新的技術打造一款氣泡墊動升力登陸艦是現代化海軍的首選裝備。可以通過專利方式轉讓。(還有兩頭戰艦技術)


賣專利


雙體船特點是吃水淺,水線面積大,抗風浪能力強,穩定性好!缺點是根據伯努利流體原理水面高速運動時雙體船的吃水線下結構會相互吸引,嚴重時甚至會破壞船體結構。


A能量與信號


謝謝,不太瞭解。專業領域不符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