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治玉的時候需要哪些工具?

Heavn123


【文藏來答】從《詩經》裡就可見端倪。

《詩經·鶴鳴》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為錯。」「錯」:礪石也。《詩經·國風·衛》則有:「如切如磋、如硺如磨。」切、磋、硺、磨四字,概括了骨、牙、玉、石的施治方法,尤其是琢磨二字,更說明了自古以來玉器的製作方法,即非刀削,亦非刻劃,而是石的硺和磨。

這個「石」應包含兩層意思:一種為治玉的石質工具,石砣、石刀、石鑽、拋光用的磨石等等,主要應用於史前與商周早期,金屬工具未普遍使用之前。一種就是治玉必不可少的媒介—解玉砂。

圖1

目前考古工作者從距今兩萬年左右的山頂洞人使用的磨製骨針和佩戴的穿孔石珠中推斷,先人們就是在鑽孔時(尤其是利用管鑽鑽孔時發現了砂子的神奇作用。管鑽鑽孔使一些質地較軟的材料,如竹管、骨管得以藉助砂子帶著水將堅硬的石器鑽穿,從而開闊了先人們的視野。從此工具的軟硬不再是問題,以硬碰硬被軟硬兼施所代替,麻繩、皮條、竹管、骨器等各類質地較軟的工具都可以成為治石及治玉的工具。

早期的解玉砂,就是普通的砂石,裡面含有較多的比玉硬的石英砂顆粒,在與玉接觸過程中帶著水起到磋磨去料的關鍵作用。解玉砂在生產實踐過程中也逐漸分離、精選,唐宋以後,已有某地產砂優質的記載,清代更有記述治玉的不同工序需要不同的解玉砂:黑石砂、紅石砂、黃石砂、石榴子石砂、寶石砂、金剛砂等等。

圖2

玉雕藝術是我國古代最早產生併成熟的藝術門類之一,時代可以追溯到距今八千年以前,她萌發於石器工具製作中,新石器時期沒有玉石之分,美石就是玉!我國已考古發現了多處的新石器時期的石制工具。

新石器晚期,即有了青銅的冶煉,雖不排除此時個別玉器已使用了金屬工具製作,但是,石質硺玉工具完全被金屬工具代替,生產力的進步應在商晚期至西周時期,銅石並用的治玉工具階段可能經歷了上千年。

雖然到商周為止,目前專家們還很難斷定治玉工具已完成由銅到鐵的替換,此期玉器也依舊能找到青銅工具製作的痕跡,可以說銅、鐵工具並用的時期亦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但是漢代玉器的製作完全可以說是鐵質工具了。

古代治玉工藝是一門純粹的手工藝,從石質工具到青銅工具再到鐵質工具,經歷了幾千年,期間受到地區發展不平衡和經濟水平的限制,更何況,中國古代一直有著:「工之子,恆為工;農之子,恆為農」的制約,使得玉器製作侷限於口耳相傳,秘不示人的家庭式作坊內;並且古代玉器製作工匠們一直都有「傳沙(解玉砂)不傳藝」的規矩。技藝的保守性決定了治玉工具更新緩慢,其中最重要的治玉工具—砣機就是在緩慢發展中逐漸變革的。


圖3

根據史籍以及考古發掘的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專家達成共識的中國治玉砣機大致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現於史前,紅山文化、凌家灘文化等都有可能使用,南北同時或略有先後,為坐式或地下式的原始砣機,橫軸立砣旋轉,多人分工合作共同操作。砣具以石、木、骨、陶等自然材料製造而成。

第二階段:為幾式砣機,夏商周時期使用,改用青銅砣頭,操作上漸趨成熟。

第三階段:仍為幾式砣機,秦漢至南北朝使用,改用鐵砣頭。

第四階段:為高桌式砣機,使用鐵砣頭,從隋唐至一九五〇年,一人操作,足踏旋轉,即明清使用的水凳。

第五階段:為現代砣機,自一九六〇年迄今,砣機在逐步由木質改為鐵質,由足踏改為電動,解放了玉工的雙腳,砣頭改為人工金剛砂膠的膠砣,用自流水冷卻和琢磨。


文藏


1砣機2解玉沙3、4、5砣具6線具7金屬片狀工具8管具9桯具。。。。。。











賞玉軒收藏鑑賞


曾經下載的一些圖,這個比較直觀,估計沒什麼人想仔細研究











石專25760586


古代制玉工具及工序

根據目前出土的玉器來看,國人制玉的歷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這麼看來,古時,這個範圍就太寬泛了,姑且理解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漢代吧。

我國有著悠久的制玉曆史,關於玉雕工藝技術的文字資料卻很匱乏,直至明清時期才有少量著作提及,諸如《天工開物》、《玉作圖》。

《玉作圖》提到的制玉十二道工藝:“搗沙、開玉、札砣、衝砣、磨砣、掏堂、上花、打鑽、透花、打眼、木砣、皮砣”。

古玉作坊遺址至今尚未發現,只能在相信玉器製作為一脈相承、世代傳承,慢慢演進的狀態的前提下,根據明清時期至民國時期制玉使用的工具、資料,以及古玉表面殘留的痕跡推演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漢代的制玉工藝。

簡單說說製作的工具與工序。

一、工具:

1、制玉機器

砣機,又名“水凳”。

2、解玉砂

由比玉石硬度高的礦物碾磨而成,粗顆粒用於切割成型,細顆粒用於紋飾雕琢。工具需配合解玉砂使用。

3、砣具

最常見的工具,可用於切割、鏤空、鑽孔和打磨。

4、線具

主要用於切割。

5、金屬片狀工具

主要用於切割、片料。

6、管具

用於打孔、高浮雕紋飾的減地,鑽磨玉璧的外廓。

7、桯具

一種實心的錐狀工具,常用於打孔,孔成上大下小的喇叭狀。

二、製作工序

以蹄形器、玉璧、玉琮的製作為例。

1、蹄形器

①以桯具打孔

②穿線入孔

③沿器沿拉切,取出中心玉料。

2、玉璧

①管具鑽孔,取出中心玉料

②砣具切割成圓

3、玉琮

①切磨外形

②管具鑽孔取芯

③砣具去方成圓

三、紋飾的雕刻

以蒲文璧為例

①使用砣具雕琢三對平行線即可。

關於玉器的製作

這得從兩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時期說起,在周口店遺址中發現了原始的獸骨飾品、貝殼和石頭珠,其中一些甚至還有染色工藝,可見兩萬年前原始人類就已經掌握了石器的鑽孔技術。

舊石器時期的獸牙珠子,能看到原石的手工鑽孔。在舊石器時期,人們就有了佩戴飾物的習慣,那時候的就開始有意識的在一些漂亮的石頭上鑽眼穿繩佩戴。當時用的是獸齒、石頭鑽頭,為了增加鑽頭的使用壽命,會加入硬度更高的細沙。當時人們只能用雙手轉動帶石頭鑽頭的木棍來打眼,表面也只能簡單的打磨方式製作簡單的形狀,比如磨圓或者磨成方的。


香爐坳上人


砣機,解玉砂,砣具,線具,金屬片狀工具,管具,桯具


zz90822


解玉砂。金剛石。坨,還有用線切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