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今天我們研究的這家公司,是一家賣零食、飲料的公司,它的畫風是這樣的: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小麵包

它的主攻三四線城市,深得農村市場的喜愛,大家耳熟能詳的達利園、好吃點、可比克、和其正、樂虎,均出自它之手。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些產品都是採取“跟隨戰略”,甚至有人將它稱為“食品界的騰訊”。本案,名為:達利食品(3799.HK)

儘管產品並不怎麼高端,可業績,卻輕鬆秒殺國內其他休閒食品行業公司。來,感受一下數據:

2015年-2018年中報,營業收入169.09億元、178.87億元、198.52億元、110.47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7.15億元、29.26億元、31.90億元、19.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0.57億元、34.12億元、24.04億元、30.96億元。

注意,不僅營收體量高達200億元,而且投入資本回報率也相當高:2015年-2017年,ROE分別為46.78%、24.35、24.84%。這個ROE是什麼概念?已經能和很多一線龍頭站在一起,比如恆瑞醫藥(23%)、雲南白藥(20%)、美的集團(26%)、福耀玻璃(20%)。

業績體量雖然大,但只需要簡單一掃,我們就能發現其中的問題:業績增速下滑、ROE回落。這樣的數據下,股價表現也從頂峰逐步下殺,其前復權股價先從上市後的4.48元上漲至7.68元,上漲65%,緊接著,又從7.68下跌至區間最低的5.03元,下殺34%。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2,股價圖(單位:元)

好,股價圖和基本面數據粗略一對比,幾個必須弄清楚的問題就來了:

1)快消食品領域,各種各樣的品牌琳琅滿目,這門生意,究竟是什麼樣的經營邏輯?核心護城河又在哪裡?從價值分析的角度來看,什麼樣的商業模式更具備研究價值?

2)達利食品,可以說是食品行業的一個“另類”,其不斷開闢新品類的擴張邏輯,到底是怎樣的?

3)如今,達利食品股價在經歷高達30%的下殺、持續一年多的大幅震盪之後,如今的估值,究竟處於什麼位置?到底是貴,還是便宜?

今天,我們就以達利食品為例,來研究一下休閒食品行業的特徵。對食品領域,我們之前研究過有友食品、絕味食品、雙匯發展、涪陵榨菜

韭菜請移步他處

— 01 —

食品巨無霸,如何進化而來?

達利食品成立於1989年, 2015年11月港交所上市。其控股股東為許世輝家族,實控人為董事長許世輝,直接和間接持股85%,股權結構較集中。

達利食品成立於1989年, 2015年11月港交所上市。其控股股東為許世輝家族,實控人為董事長許世輝,直接和間接持股85%,股權結構較集中。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3,股權結構(單位:%)

本案,是一家從事快銷食品生產與銷售的企業,其主打產品有達利園蛋黃派、可比克薯片、好吃點餅乾、和其正涼茶、樂虎功能飲料以及豆本豆豆奶。產品的主打特點為口感好、價格低。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2015年-2018年中報,營業收入169.09億元、178.87億元、

198.52億元、110.47億元,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7.15億元、29.26億元、31.90億元、19.7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額為40.57億元、34.12億元、24.04億元、30.96億元,毛利率為34.49%、38.34%、37.67%、39.39%,淨利率為17.22%、17.54%、17.30%、17.83%。

從業績增速來看,近三年營收年複合增速為8.4%,淨利潤年複合增速為8.6%。

從達利食品的收入結構來看,其分為食品和飲料兩大塊業務,其中食品為收入主要來源,佔比為50.37%,其次為飲料,佔比為43.43%。

我們把它的營收拆細看,其收入結構較分散,產品多元化,共有500多個單品,主要包括:糕點類(達利園)、薯類膨化食品(可比克)、餅乾(好吃點)、功能飲料(樂虎)、植物蛋白含乳飲料(豆本豆)、涼茶(和其正)五大細分賽道。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5,收入結構(單位:%)

從產業鏈上看,其上游為原材料、包裝材料供應商——包裝材料(聚酯切片、硬紙盒)佔成本比例最高,約為28%,其次為原材料,主要包括糖(11%)、雞蛋(8%)、麵粉(6%)、棕欖油(3%)等。

這些主要原材料(例如麵粉、糖及棕櫚油)為大宗商品,其價格一般隨著市況波動。達利食品擁有16個生產基地,合計32個食品飲料工廠,通過就近採購原材料來節約生產時間並控制物流成本。

其銷售模式以經銷為主,下游主要為經銷商,佔比90%以上。並且其下游較分散,約有4225家經銷商,前五大客戶佔總收入僅有2.4%,而第一大客戶則佔0.6%。整體來看,對上下游話語權均較為強勢。

達利食品,位於快消品產業鏈的中游——食品飲料加工製造,其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如下圖,紅色為中游利潤佔比,灰色為上游利潤佔比,金色為下游渠道商利潤佔比: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6:產業鏈利潤分佈圖來源:銀河證券

之前我們分析過多次,在快消品賽道里,決定企業的盈利能力的兩個核心決定性因素是:品牌和渠道。根據側重點不同可劃分為品牌拉動型、渠道推動型。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7:產業鏈利潤分佈圖來源:銀河證券

品牌驅動型生產商——由於品牌強勢,在產業鏈上定價能力強,渠道費用低,因此毛利率、淨利率較高、低應收賬款、高預收賬款。

典型的品牌驅動性企業,就是貴州茅臺。其財務特點表現為:賬面現金多,毛利率高達90%淨利率高達50%,應收賬款佔收入比重僅有2%,預收賬款佔收入比重高達24%。

渠道拉動型生產商——例如:桃李麵包。由於品牌較弱,需要通過經銷商大面積快速鋪貨佔領市場,因此渠道在產業鏈利潤分配較高。

達利食品屬於第二類,其品牌效應較弱,毛利率偏低,約為37%。對比同行業品牌龍頭來看:飲料龍頭維他奶(毛利率為52%)、中國旺旺(毛利率為43%)、世界最大食品飲料製造商雀巢(毛利率為50%)、餅乾龍頭奧利奧製造商億滋國際(39%)。

同時,預收賬款佔收入比重較低,為1.69%,應收賬款佔比為7.7%。

縱觀本案基本面發展歷史,大致可分為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13-2016年(遭遇瓶頸);第二階段:2017年至今(戰略調整);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8,ROE、ROIC(單位:%)來源:併購優塾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9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0,淨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單位:億元)來源:併購優塾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1,營收及淨利潤增速(單位:%)來源:併購優塾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2,毛利率、淨利率(單位:%)來源:併購優塾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3,資產結構(單位:億元)來源:併購優塾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4,股價、PE(單位:元/倍)來源:WIND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5, PE(單位:倍)來源:WIND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6,ROE對比圖(單位:%)來源:優塾團隊

綜合來看,如果要吃透本案的基本面,必須深挖以下幾點細節:

1)達利食品2015年IPO上市,上市當年ROE高達47%左右,這樣超高的數據,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2)第一階段,ROE/ROIC大幅下降,營收增速、淨利潤增速下滑,各項指標都出現下降,這是為什麼?第二階段ROE/ROIC收跌、小幅上升,導致其轉折的因素是什麼?未來這樣的上行,是否能夠持續?

3)第一階段,為什麼ROE大幅下降,毛利率、淨利率卻逐年上升?第二階段,ROE小幅上升淨利率卻小幅下降,這是為什麼?

4)從毛利率、淨利率來看,達利食品為什麼毛利率上漲幅度明顯高於淨利率,中間的缺口是什麼導致的?

5)從資產結構來看,2015年資產總額大幅上升,是因為什麼?2017年後,應收賬款放大,又是因為什麼?

6)從股價來看,2015年-2016年上市兩年股價基本沒變,2017年後股價從2.86元/股暴漲至最高點7.67元/股,上漲3倍。同時,估值也從16倍左右上升時20倍左右,股價與估值上升,是什麼驅動的?

帶著以上問題,我們挨個來複盤。

— 02 —

多元化巨頭,怎麼弄的?

達利食品2015年上市,上市時ROE和ROIC分別為46.78%、41.75%,2015年後ROE、ROIC持續下降。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7,ROE/ROIC(單位:%)

上市當年高達47%的ROE,這是什麼概念?同屬於食品飲料賽道的兩大超級巨頭,海天味業,上市時ROE也只有29%,貴州茅臺,上市時ROE也只有40%左右。

一個重要的問題來了:達利食品,一個非品牌驅動型的食品製造企業,是怎麼達到如此高的ROE的?

根據杜邦分析,當時的銷售淨利率為17.22%、權益乘數為1.33、總資產週轉率為1.49。

首先,17.22%的銷售淨利率,對比當時的億滋國際(24.60%)、維他奶(10.14%)、康師傅(3.07%)、中國旺旺(15.73%)、恰恰食品(11.11%),這個淨利率水平一般,但是與一線品牌相差不遠。

其次,1.33的權益乘數,對比億滋國際(2.24)、維他奶(1.74)、康師傅(2.18)、中國旺旺(2.03)、恰恰食品(1.56),明顯比同行業都低。

再次,1.49的總資產週轉率高不高?與同行業比起來,維他奶1.42、康師傅1.04、中國旺旺0.85、洽洽食品0.74、億滋國際0.46。

很明顯,達利食品的優勢,在於總資產週轉率高於同行業。那麼,這樣的總資產週轉率,又是如何做到的?

第一,後發戰略、多品牌佈局。

達利食品的戰略是不自主研發新品類,而是看到市場出了哪一款爆款產品,便立刻推出類似競品。

這種“模仿+跟隨+超越”的商業模式,和早年騰訊採取的策略類似,幾乎每一款爆款遊戲都是後發制人。QQ軟件(原名OICQ)上市之前,國外就有ICQ;開心農場風靡後,很快就有了QQ農場。

這樣的思路有其獨特的優勢——尋找那些經過市場考驗,並且出過大單品的賽道,這可大大節約新品的研發週期,直接越過市場培育期,以更短的時間讓產品放量。

回到本案,在產品端也是類似的策略。幾款明星產品幾乎都能在市場上找到對標的產品,並且價格遠低於對標產品:

2002年,推出達利園蛋黃派,對標的好麗友派;

2003年,推出可比克薯片,對標樂事薯片;

2007年,推出和其正涼茶,對標加多寶;

2010年,推出達利園花生牛奶,對標銀鷺;

2013年,推出樂虎,對標紅牛……

幾乎每一年都有新爆款推出,拉動收入增長。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8,產品圖(單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細節是,騰訊早年的產品戰略之所以能夠成功,是依靠強大的流量支持(QQ)。那麼,達利的跟隨戰略能夠成功,關鍵在於什麼?

答案:渠道。

達利食品的生產基地戰略性分步在全國各地,原材料直接從工廠當地供應商採購,並且每個工廠均臨近主要的的經銷商、直營商超及終端市場,提升鋪貨效率。從下圖來看,主要的飲料、食品生產基地對應的經銷商數目高達上百家。

年營收200億!食品行業首屈一指巨頭!可股價綿綿陰跌,啥情況?

圖19,渠道分佈圖(單位:%)

達利食品,其傳統銷售渠道(以個體戶、夫妻小作坊、小賣部)佔比高達97%,主要的市場集中在三四線城市鄉鎮。

注意,這也是護城河,在渠道方面有巨大優勢——每款新產品的推出直接以子公司為基點發散,通過的經銷體系下沉到縣鎮村級別。每推出一款新品,都可以通過全國性的分銷網絡在1個月以內到達各個村鎮級網點。

綜上,總結達利食品特殊的商業模式:爆款跟隨+快速鋪貨,這種模式為其帶來了高週轉率。那麼,接下來還有另外一塊問題需要解決:它又是如何在定價比對標商品低一半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不低的淨利率?不低的淨利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