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魯是個怎樣的國家?

hugh007



說起沙特、巴林、文萊這些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國家,很多人都很羨慕。只需依靠這些“黑色黃金”,其國民無需辛苦勞動就可以享有大量財富。然而很少有人會去思考,如果這些國家的資源被開採一空,國民們又會面臨著怎樣的結局?事實上,這並非危言聳聽。在當今世界,就有這麼一個資源嚴重枯竭的袖珍小國,它曾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如今卻面臨亡國威脅,現在正準備舉國遷徙澳大利亞。

▲巴林王國首都麥納麥

這個悲催的國家就是南太平洋島國——瑙魯,領土面積原有24平方公里。這個只相當於我國一個普通鎮規模的島國,自大航海時代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英國殖民地,直到1968年才正式獲得獨立。

▲瑙魯地圖

在人類涉足這片地區之前,曾有大量海鳥在此島棲息,並在島上留下了數量驚人的鳥糞。經年累月,這些鳥糞形成了一層厚達10米的有機優質肥料,人們稱之為“磷酸鹽礦”,而瑙魯全島有五分之三以上的面積都被這些磷酸鹽礦所覆蓋。由於磷酸鹽用處頗多,大英帝國就曾專門派遣一隻開採隊進行勘探。二戰期間,瑙魯不幸被日本佔領,日軍同樣派駐數千名士兵負責開採其國內稀缺的磷酸鹽,並修建了大型的軍事基地。

▲鳥糞形成的磷酸鹽礦

二戰結束後,大英帝國治下的各殖民地紛紛獨立,瑙魯自然也不例外。在成功獨立後,磷酸鹽礦的開採權回到瑙魯國民手中。為快速致富,瑙魯舉全國之力開採磷酸鹽礦,結果遇到了國民人數過少、開採效率低下的問題。最終,瑙魯從國外引進上萬勞工進行開採活動,短短几年間,這個小島上的人口就從3000人暴漲到3萬人。在如此不知節制的開採下,瑙魯每年的磷酸鹽產量高達幾十萬噸,國民很快致富,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一度位於世界第一。

▲瑙魯環島高速

窮慣了的瑙魯有錢後開始肆意揮霍,先是在面積狹小的島內建立起了機場,高價購入了5架飛機。接著,瑙魯政府又修建了豪華的高爾夫球場、環島高速公路等。此外,作為“暴發戶”的瑙魯人逐漸開始懶惰起來,不再親自勞作,紛紛將許多工作承包給外國勞工,自己躺著享受就好。誰也沒想到,由於過度開採,瑙魯的磷酸鹽資源迅速枯竭,瑙魯民眾的好日子沒過幾年就結束了,現在這個島國基本靠聯合國提供的援助度日。

▲瑙魯居民

更可怕的是,由於瘋狂開採磷酸鹽礦,瑙魯全國的海拔在十多年內就下降了10多米,如今平均海拔僅僅只有20多米。隨著全球氣溫日益上升,再加上南北極冰川融化,很多地區的海平面不斷上升,島國瑙魯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隨時可能被海水吞沒。

再加上長年累月的過度挖掘,該島地塊已經非常鬆散,在海浪不斷打擊下,瑙魯國土面積逐漸縮小,目前僅有21平方公里。短短十餘年就縮減3平方公里,照此速度,恐怕不要多久,瑙魯島就會消失在地球上。

▲開採後裸露的石灘

無奈之下,瑙魯在本世紀初就開始準備舉國遷徙,由於澳大利亞地廣人稀,他們便想方設法遷移至澳大利亞,不惜在澳建立一棟能夠裝下全體國民的摩天大樓,想著要是哪一天國家真的消亡,那這棟樓就能成為他們的避難之所。這個想法倒是不錯,就是不知道澳大利亞是否允許出現一個“國中國”。

參考文獻:

《瑙魯》


趣觀歷史


瑙魯是一個很可悲的國家!

歷史上:多次被他國佔領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它的歷史!瑙魯本事是一個島國,一個珊瑚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瑙魯人在島上的生活歷史也有上千年。但是在歷史上卻是多次被他國佔領。1888年被德國吞併,淪為德意志帝國殖民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僱傭澳大利亞遠征軍佔領了島嶼,德國統治結束。1919年國際聯盟將瑙魯劃歸澳大利亞、英國和新西蘭共同託管。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瑙魯被日本佔領。1945年,澳大利亞又佔領瑙魯。1947年瑙魯再次成為聯合國託管地,有澳、英、新共同託管。直到1968年,瑙魯共和國獲聯合國同意宣佈獨立!

經濟上:從全球首富到“首負”

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周邊300公里內只有這麼一個島嶼,所有鳥類只能在瑙魯島棲息繁衍,日積月累島上的鳥糞就堆積了十多米厚,經過長期日曬雨淋產生了大量的磷酸礦鹽,而磷酸礦鹽又是食品、醫藥、建材等多領域的必用材料之一。於是瑙魯人開始瘋狂開採。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瑙魯人均收入一度排行全球第一,有錢就會揮霍!這正是它悲哀的地方!在總面積不過24平方公里的島面上修建高速公路,和機場。優越的收入讓瑙魯人民紛紛從澳洲進口豪車,還花費大量運輸費購買建材修建豪宅。到了90年代,瑙魯人就發現,曾經美麗的島嶼被開採成為一片廢墟,後期挖地20米也沒有找到絲毫的磷酸鹽。最後就直接導致人們開車連油都加不起了。


政治上:與中國死磕

去年,在“太平洋島國及論壇”上處處難為中國代表團,不讓我們發言,事後反過來指控我們是霸權國家,並要求我們道歉....甚至某些西方媒體認為瑙魯政府很有骨氣,為其不怕中國“霸凌”叫好。真的是可悲至極!


石青802


瑙魯(Nauru):坐吃山空

它是大洋洲的“一島之國”,英國人稱之“快活島”,獨立後靠磷酸鹽享樂20多年,可好景不常在,單一資源耗盡其前路茫茫。

瑙魯共和國位於澳洲東北4000公里、密克羅尼西亞東南部的太平洋上,北距赤道50多公里,為單一珊瑚島。它長6公里、寬4公里,周長19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

這裡得天獨厚的資源是磷酸鹽礦石,高峰時覆蓋全島的5/6,厚達6—16米,平均含磷量37%,儲量逾億噸,它既可用來製造優質磷肥,又是重要化工原料。太平洋上另有基里巴斯和法屬波利尼西亞兩個鳥糞島,但規模和品位均不及瑙魯。

瑙魯人口1.3萬(2016),卻有多個不同族群,其中瑙魯人佔58%(瑙魯國名即以民族名稱而來),其他為南太平洋島民(佔1/4)、英國人(礦產管理)、華人(經商)等,基督徒和天主教徒各佔60%和40%,講瑙魯語和英語。瑙魯人先民來自基里巴斯,他們控制著國家政治和經濟,享有土地所有與繼承權,外來島民多從事磷酸鹽開採、漁業和服務業,各群體間關係和睦。在磷酸鹽工業開採和國際交換下,當地大部分傳統文化已趨消失。

藍底瑙魯國旗中間橫貫一條象徵赤道的黃帶,上、下藍色寓意天空和海洋,左下角綴一顆12角白星,代表島上12個先民部落。島國先民居住史應有千年,文字歷史從英國人“發現”開始,1798年,英船“獵人號”停泊該島,船長驚歎其村落整齊,人丁興旺,諸部落各據一方,和睦相處,遂起名“舒適快活島”。此後,該地成為歐洲船隻的補給站。1888年,英德劃分太平洋勢力範圍時,該地併入德屬馬紹爾群島殖民地,並恢復瑙魯名稱。

1895年,一位海員在瑙魯撿到一塊花紋岩石,送給澳洲朋友,經檢驗確認為高品位磷酸鹽礦石,而澳洲土壤恰恰嚴重缺磷,1906年起,德國與英國共同在島上開掘,然後賣到澳洲。一戰爆發後,遙不可及的德國失去大洋洲所有殖民地,國際聯盟委託英、澳、新三國共管瑙魯,由澳行使職權。

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的1942年,垂涎於磷酸鹽的日軍以4000兵力洶湧登島,面對的只是1700名當地居民,日軍放逐全部原住民到1750公里外的島上服勞役,殘忍地將40名瑙魯麻風病人船運海上再擊沉之,同時從其佔領地掠來新勞工開礦。1946年1月31日,被放逐的737名倖存者返回故土,這一天成為瑙魯“解放日”。

戰後原三國“馮婦重來”,他們一度財迷心竅,通過聯合國提議將原居民全部遷往澳洲東海岸一島嶼,遭到瑙魯人堅決反對。1968年1月,瑙魯以共和國贏得獨立,同時留在英聯邦內,並於1970年完全收回磷酸鹽礦的產權。

磷礦在手,財源滾滾,憑藉每年開採150萬噸磷酸鹽,換匯9000萬—1億美元,瑙魯曾富得不得了,1987年人均GDP達1.6萬美元,外來勞工開礦,從事體力勞動,本地居民工作由政府負責,大部分是白領,清閒保收且免稅,各種福利保障俱全,到國外讀書、看病享受津貼等。

國內基本建設一如既往,長期只有一條環島公路、一條鐵路,商店、郵局、旅館、港口各一個,外加兩個飯店。居民家家有汽車,戶戶電器全,19公里長的公路上兜風一圈僅一刻鐘,而自行車和步行不過1小時和3小時。

心寬體胖,好逸惡勞是人之常情,而瑙魯人飲食結構同樣問題不少,缺少蔬菜、水果,喜食煮糯米外加澳洲鹹牛肉,並以大量啤酒相伴,結果又出世界之最:全球最胖國,體重指數34—35(體重/身高平方為BMI指數,18.5—23.9為正常),比東南亞和撒哈拉非洲高70%!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發病率亦居世界之首,全國只有1.3%的人能活到60歲。

坐吃山空,資源耗盡,上世紀90年代瑙魯磷酸鹽開採已見“地頭”。政府不是沒想辦法,它先後置辦海運、航空和漁業公司,在周邊數國經營旅店,在墨爾本建起52層的“鳥糞大廈”,只不過這一切如同磷酸鹽收入的使用,均在保密範圍。據估計其財富基金投資最高時在7億美元以上,由於經營不善和管理混亂,一度縮減至1億美元,2016年該國實現GDP1億美元。1968年1月,瑙魯以共和國贏得獨立,同時留在英聯邦內,並於1970年完全收回磷酸鹽礦的產權。

窮則思變,瑙魯政府“不走尋常路”以求生財。1990年代,瑙魯變身避稅天堂和洗錢中心,遭到西方國家“棒喝”後“歇菜”。1991年,它把澳大利亞告上海牙國際法庭,索賠數億美元以償昔日掠奪式開採造成的環境破壞,最終達成和解獲得1.07億澳元。2002年,它與建交22年的臺灣斷交,在與中國建交併獲得援助後不到34個月又與臺復交。2005年起,瑙魯接受澳政府援助,以建立拘留所處理非法入澳難民作為回報。

天助自助者,自己努力如斯,上帝怎會幫忙?




ruixuezhaofeng


瑙魯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呢?

瑙魯(naolu)是一個彈丸之地、也是一個沒有禮義廉恥的、唯利是圖的國家,聽小編來分析。

說實話要不是前幾天國內各大媒體、各大公眾號連番的報道,我是真的不知道有這個國家的存在。2018年9月4日請大家記住這個日子,記住這個無恥小人的嘴臉,地30屆太平洋島國會談在瑙魯舉行。應論壇的秘書長的邀請,中方出席了會議。瑙魯作為主辦方不顧國際會議的慣例和會談的規定阻撓中方代表講話,對此中方當即提出嚴正交涉,並以提前退場以示抗議,出席會議的其他國家也紛紛離場,來表達對瑙魯的不滿。事後瑙魯盡然還成“中方是一個欺負弱小的國家”。

看完這個新聞小編不自主的覺得,這不是扯淡是什麼。是你不讓我中方人員講話,然後你說我中方欺負了你。那麼你是說其他的與會代表是“算命”的嘛?其他國家為什麼會離場呢?我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無論大小國家在我國面前都是一律平等,什麼時候欺負人了?你有什麼東西值得我欺負你的? 在我國的外交面前“國無大小之分,但是你要自尊自愛”。不能國家小也不懂得禮義廉恥,那麼你就真的“眾叛親離”了。說不定哪一天一場颱風你就沒了。

小編本來想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國家,但是查了好多資料典籍,發現寥寥無幾,還真是“小國”啊。瑙魯太平洋島國面積21.1平方公里,人口13049人。還有沒中國的一個鎮子大,欺負你有必要嗎?作為候鳥的棲息地打起了“鳥糞”的主意。磷酸鹽給瑙魯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人均GDP一度達到了世界第二。可是後來磷酸鹽開採完了,自己沒錢花了怎麼辦。


接下來就是瑙魯的作死時間,通過“另類”賺錢方式來換錢。 1990年瑙魯與臺灣省建交,2002年與臺灣省斷交同年與大陸建交;05年不顧大陸的阻撓與臺灣省建交,大陸隨即與其停止一切外交關係。這麼做就是為了去賺取臺灣省的“外交費”。所以一個把外交當兒戲的國家就不可能知道禮義廉恥。當然了這裡面還有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影子在裡面。

2000年中東戰亂大批的難民來到澳大利亞避難,但是一下接受不了這麼多的難民以及擔心難民中夾雜著恐怖分子。所以澳大利亞就給瑙魯咋了幾十億讓他們搞難民營,對於“鳥糞”賣完的瑙魯來說是一樁不錯的買賣。如今瑙魯財政的三分之二都是澳大利亞提供的。 看到這大家都因該知道為什麼瑙魯這次當眾讓我們出醜了吧。背後就是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我們的蔡省長之流搞得鬼。估計又是沒錢花了。

在我看了,我們根本沒有必要為這“鳥不拉屎”的國家生氣。歷史大勢“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相信我們的黨、相信我們的國家,能把我們帶向偉大復興,把失去的拿回來!


樹先生776


瑙魯是世界上第三小的國家,面積僅僅大於梵蒂岡與摩納哥,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珊瑚島國,面積不過21平方公里,被稱作“太平洋上的圖釘”。

瑙魯雖然孤懸海外,卻以“鳥糞立國”與“避稅天堂”而在世界上小有名氣。


鳥糞立國的奇葩,曾經土豪如今落魄

瑙魯雖然面積不大,人口也不過1萬多人,但卻曾經是大洋洲最富有的國家。而瑙魯發家致富的路子卻相當特立獨行——依靠鳥糞。

千百萬年裡,大量的海鳥在瑙魯島留下了厚厚的鳥糞,經過千百萬年的礦化作用,在瑙魯島形成了厚達10米的磷酸鹽,覆蓋了整個島嶼70%以上的地區,總儲量超過1億噸。

上個世紀,因為全球農業現代化的推行,對於磷酸鹽的需求大規模上升,瑙魯憑藉大量的磷酸鹽出口,迅速積累了驚人的財富,最高峰時期瑙魯人均GDP超過1.5萬美元。那時候的瑙魯,全民施行免費的教育、醫療等,甚至於出國旅行、留學也是不需要私人掏腰包的。

然而,礦產資源始終有限,隨著時間推移,瑙魯島上的磷酸鹽資源迅速減少面臨枯竭。世紀之交,瑙魯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迅速衰減,從世界上最富有國家之一成為了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

走投無路,病急亂投醫

因為資源匱乏導致的經濟衰退,瑙魯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另外,瑙魯是個非常特殊的地方,珊瑚島的構造使得瑙魯島無法存儲淡水,加上土地礦化,島上幾乎沒有農業產出,幾乎所有生活必須的資源都需要進口。

為了生存,瑙魯被迫變成了“避稅天堂”,利用小國的獨特優勢吸引大量的外資,然而好日子沒過多久,瑙魯被歐美髮達國家列入了黑名單。因為過去的富有,瑙魯人的肥胖率也是全球知名的,幾乎所有的瑙魯人都是圓柱體的體型。隨著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瑙魯島越來越不適合生存,瑙魯也在考慮舉國搬遷。


澹奕


國與國之間的差距真是蠻大的,就拿瑙魯來說,這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國土面積只有21平方公里,人口1.1萬人,和一座大點的行政村差不多。


所以,你們覺得這個國家的領導人水平和一個普通村長的水平誰更高一點呢?

在我看來,一個普通的村長來到瑙魯,一定會把瑙魯經營成太平洋上的明珠,而不是今天這個樣子。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瑙魯遠離現代文明國家,在過去3000年裡一直過著原始部落生活,直到被西方人發現後,才被強行拉入現代文明社會。好在那個時候西方人已經不搞大屠殺 ,這個小島上的土著才活到今天。

3000年曆史的島民

早在3000年前的時候,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就登上了這座小島,這些人來到小島後就以當地的椰子和魚為食物,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

(瑙魯在地球上的位置)

由於生產力水平極低,島上的人不多,一直維持在1000人左右,和世界各地一樣,當人口超過土地承載能力後,就會爆發大規模戰爭來減少人口。

1789年,一個叫做約翰的英國人發現了這座島嶼。此後,他就把這座小島當做補給淡水和食物的基地。瑙魯的美麗風景讓約翰著迷,於是他把這座島嶼稱為“可愛島”。後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裡。

(美麗的瑙魯海岸)

作為當地的土著來說,西方人的到來給他們的生活非常大的改變,比如說他們開始接觸到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火槍。

這種武器比傳統的長矛、弓箭威力更大,對於還處在原始社會時期的瑙魯人來說是一種神奇的大殺器。

所以,很多人想辦法從西方人那裡交換火槍,到1878年的時候,島上的男子已經幾乎人手一槍了。

可能是瑙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三分之一人口死去

1878年,在一場婚禮上,因為雙方對禮儀的爭執,讓一個賓客開槍打死了一位酋長。瑙魯的文化中,殺人償命,所以酋長所在的部落開始對兇手進行報復,然後兇手所在的部落再報復回來。

於是,島上爆發了大規模戰爭,戰爭持續了10年,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殺。

致使島上人口迅速從1500人銳減到1000人。

這個時候德國人來了,1888年10月1日,一支由87名士兵組成的軍隊駕駛炮艇登陸瑙魯。並在10月2日抓住了島上的酋長們。德軍指揮官告訴各部落必須交出所有火槍才能放人,否則將這些酋長處死。

第二天早上,島民們交出了765件武器和幾千發子彈。連續十年,遍及整個瑙魯的這場大規模戰爭終於結束。

此後,瑙魯一直在德國人的統治下直到一戰爆發。1914年,澳大利亞以大英帝國的名義接管這裡。

瑙魯曾經很富

除了二戰期間短暫被日本佔領後,在1968年獨立之前瑙魯一直被澳大利亞管轄。

獨立之後,瑙魯迎來了發展機遇期。由於島上遍佈磷礦,讓瑙魯在獨立之後不久就依靠出口磷礦成為世界上人均GDP最高的國家。

在最高峰的時候,瑙魯的人均GDP為5萬美元。

(正在挖礦的機器)

現在的瑙魯很窮

好景不長,磷礦的資源畢竟有開採完的時候,瑙魯也沒有別的產業支持經濟,所以最近這些年的經濟就開始不行了,並且一度成為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就拿2007年來說吧,這個國家的GDP是2000萬美元,人均GDP大約為2000美元。目前,瑙魯的失業率為23%,有工作的人裡,95%是政府公務員。從這個比例就能看出,瑙魯基本上沒什麼產業。

為了增長經濟,瑙魯政府也想了不少辦法,比如開放沿海漁場,現在每年國外的漁船要在瑙魯沿海捕撈大約5萬噸金槍魚,讓瑙魯獲得了幾百萬美元的收入。

目前瑙魯的人均GDP為8000多美元,低於世界人均GDP,早已經不再有當初世界第一人均GDP時候的風光了。

而且,瑙魯每年需要從海外進口1億多美元的各種商品,超過瑙魯本國的GDP總額,這讓瑙魯政府非常頭疼。所以,8000多美元的人均GDP過的要比絕大多數國家艱難。

(幾乎所有商品都是海外進口)

政府不靠譜,為了援助沒有下限

說實話,瑙魯這種彈丸小國也就是在現代文明社會沒人搭理他。要是放在100多年前,不知道要被多少人揍了。

瑙魯自從傳統的支柱產業挖鳥糞(磷礦)做不下去後,政府的收入日減。不得已只好求助國外的支援,好在附近的澳大利亞比較有錢,在財政和技術方面對這個國家幫助不少。

但是,對不會過日子的瑙魯政府來說,幫助還是不夠,這個國家就開始利用聯合國會員國的身份獲取利益,對於他們來說什麼都是可以賣的。

2009年,瑙魯為了得到俄羅斯5000萬美元的援助,成為第四個承認阿布哈茲的國家,雖然他對外聲稱這和俄羅斯的援助無關。

總之,瑙魯這個國家是很不靠譜的。

老百姓都是吃貨,全世界數他最胖

別看瑙魯沒錢,政府也不靠譜。但是老百姓仍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最起碼沒有影響到人們的食慾。

目前,瑙魯的平均體重為100公斤,是世界上最肥胖的國家。

瑙魯人的肥胖和他們久坐不動和喜好吃高糖高脂肪的飲食是有關的。自從獨立之後,瑙魯人的生活忽然變好,他們就開始摒棄傳統的飲食,轉而去鄰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買好吃的。

再加上他們不需要怎麼工作,只要坐等政府分紅就可以了,整天就知道吃。後來沒錢了,也沒改掉養成的壞毛病,結果就成了世界上最胖的國家。

在瑙魯55-64歲的人群中,由於肥胖,人們的糖尿病發病率高達45%,遠超世界平均水平。

所以,現在瑙魯衛生局告知瑙魯的老百姓沒事多出去走兩步。

(圖為在機場附近散步的瑙魯人)

以上!


歷史風暴


瑙魯比想象中要小的一個國家,其實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島國,面積21.1平方公里。21平方公里相當於家鄉大村子那麼大。



瑙魯總人口一萬多人,在我們鄉下一個村也差不多一兩萬人。在深圳一個村住三、四萬人。瑙魯有行政機關駐地,但是不設首都。 瑙魯島上的人就靠賣鳥糞生存,發家,島上沒有農業,也沒有工業,等。




你可能要問鳥糞誰要?由於瑙魯島地理上獨特,是鳥兒們長年棲息,停留的地方,所以在島上到處拉的都是鳥糞,這些長期積累下來的鳥糞通過化學反應變化,形成了磷酸鹽,厚度達數十米,我們有煤礦,他們有鳥糞礦。





至於磷酸鹽的作用就是一種食物保鮮劑或添加劑,真說不定你還吃用鳥糞來保鮮的食品,不過到了現在,由於氣候變化原因,瑙魯的鳥糞越來越少了,你說它該以後怎麼辦?


牛頭馬面兩鬼


本人今年6月來到瑙魯🇳🇷,與瑙魯共同吃住了兩個月,對於瑙魯🇳🇷真的非常瞭解。這個國家的政府腐敗透頂,老百早就對政府不滿,瑙魯🇳🇷百姓其實希望瑙魯喝中國建交,也明白建交後中國會為瑙魯帶來什麼好處,但是島國人的生活非常安逸,造成當地居民根本不需要為明天考慮,也都是懶洋洋的。想了解瑙魯的朋友關注我的抖音87388539











保告努


是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國,面積不過一個村子那麼大,主要以旅遊,漁業為主的國家。


我覺得我認為


耳屎大的小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