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系真的遇到危機,4.2光年之外的星球真的值得我們投奔嗎?

破爛酥皮


比鄰星是最近的,但不是最好的去處。

(太陽系“附近”三維天區圖)

α半人馬座“三劍客”之一的比鄰星距離太陽4.24光年,是宇宙中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它據說也是劉慈欣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的大本營。2016年8月24日行星比鄰星b被發現之後,它更是吸引了眾多天文愛好者的關注,因為據推算,比鄰星b正好處於恆星的宜居帶內,它的溫度可以保證水可以處於液體狀態,這就意味著比鄰星b上有可能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比鄰星真的宜居、真的適合作為人類未來新的家園嗎?

比鄰星,英文名Proxima Centauri,是α半人馬座三顆恆星之一,另兩顆恆星分別為α半人馬座A和α半人馬座B。仰望星空,我們通常比較容易找到α半人馬座A和α半人馬座B,但卻幾乎看不到比鄰星。

(比鄰星暗淡無光,必須用紅圈圈起來)

比鄰星是一顆紅矮星,它的直徑只有太陽的1/7,質量也僅有太陽的1/8,它的總光度是太陽的0.17%,又因為它85%的輻射功率是不可見的紅外波長,所以我們能看到的比鄰星亮度僅為太陽的0.0056%,幾乎是看不見。

體積比太陽小,亮度比太陽低,這些問題都不大,靠近些就好了。

問題是比鄰星的暴脾氣一點也不小,比太陽可是厲害多了。

(比鄰星內部能量的對流示意圖)

比鄰星是目前已知最活躍的耀斑星之一,由於它的質量很小,恆星的內部是完全對流的,通過等離子體的物理運動而不是通過輻射過程將能量傳遞到外部。這種對流意味著氫核聚變留下的氦不會在核心處積聚,而是在整個恆星中循環。比鄰星耀斑爆發所產生的X射線比太陽要強烈得多。

現在你明白了,為了獲得一點溫暖而湊到比鄰星身邊,那純粹是找死。

(比鄰星b表面的假想圖)

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和計算後認為,比鄰星b距離比鄰星692萬公里,處在比鄰星的宜居帶上,這個宜居帶相比於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要近20倍。所以比鄰星b不僅需要承受強烈的紫外線和X射線的照射,還需要承受比地球高2000倍的太陽風壓,如果比鄰星b沒有強大的磁場保護,它的大氣層將被比鄰星猛烈的離子流一掃而光,上面這張圖片的景象將成為夢想。

(唯有強大的磁場才能保證生存)

事實上,由於比鄰星b過於靠近母星,它很可能已經被比鄰星潮汐鎖定了。就像月球一樣,它總是有一面朝向母星,而另一面則是永久的黑暗。因為沒有自轉,比鄰星b很可能沒有旋轉的內核,也就失去了產生行星磁場的條件。

在這個遙遠的行星上是否真的存在生命活動,到目前為止仍是個未知數。

比鄰星不值得我們去投奔。


周志宏glee


如果太陽真的遇到危機了,在人類宇宙飛船的速度沒有達到很快之前,4.2光年外的星球是不值得我們去投奔,在人類還沒有掌握快速進行星際旅行技術之前,或許能值得我們去的就只有太陽系內的其它星球。

比鄰星是1915年在南非發現的,這顆恆星距離地球4.2光年,是一顆紅矮星,因為亮度如此低,我們的肉眼是觀測不到的,所以直到1915年才被天文學家發現。比鄰星形成與48.5億年前,因為其質量太小,其質量剛好比氫融合的臨界質量大一些,因此科學家估計其壽命有上千億年(或許未來吧,等太陽真的變為紅巨星的時候,人類科技也足夠發到,這時候也許可能是個選擇)。歐洲天文學家也宣佈過在比鄰星發現了一顆質量和地球相仿的行星,不過這顆行星因為離恆星過近,正受著高溫的炙烤,所以比鄰星也許真的不適合我們投奔所以說這顆星球是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至於比鄰星周圍的其它星球,目前我們的技術也還探測相關信息。

比鄰星距離地球約4.2光年,這個是個什麼概念呢?也就是說用當今最快的宇宙飛船去到那裡,也需要十幾萬年的時間,這十幾萬年的時間,人類的壽命才不到一百年,顯示這是不太顯示的。所以說在人類宇宙飛船沒有達到很快之前,這是不值得我們去投奔的。


星空最前線


我們太陽系人類的生活環境確實是太安逸了,除了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地球后再沒有發生過什麼危機


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大量智慧文明,那麼我們地球的空間環境絕對是最好的那一批,太陽還有長達50億年的壽命,月球和木星又為我們擋住了絕大部分小行星撞擊,我們的地球實在是太安全了。

如果我們人類真的遇到太陽氦閃之類的危機,那麼4.2光年外的比鄰星確實算不算什麼好歸宿,因為現實中的我們無法制造地球發動機,而且地球的地質結構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推力,流浪地球只能發生在小說和電影中,現實中是不可行的。



如果太陽系真的發生危機而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我們最好的歸宿是建造超大型太空城來離開太陽系,流浪地球裡的人類本來也可以建造超大型太空城來進行逃亡,但他們沒有大規模人造生態循環技術,不得已才帶著整個地球去流浪。

現實中的人造生態循環雖然還處在起步階段,但是運行一年還是沒問題的,將來運行時間只會越來越長,因為沒有理論表明人造生態循環是不可行的,只要我們一直研究,突破總會產生。



只要我們掌握了大型生態循環技術再加上可控核聚變技術,巨型太空城和人造太陽就能變成現實,擁有人造太陽的人類並不需要再前往4.2光年外的比鄰星。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流浪地球》的成功引發了大家對太陽系命運的關心,但總的來說,地球周邊的太空環境真的是太好了,太陽系遇到危險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太陽終究是會老去並“死亡”的,它會在50億年以後成為一顆紅巨星,並會膨脹到地球的軌道上吞噬掉地球。

如果人類還存在,並擁有了遠航宇宙的能力,去投奔4.37光年之外的半人馬座α星可以嗎?答案是不可以!

半人馬座α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也就是說,它由三顆恆星組成:半人馬座α星A、B、C。其中A和B星組成了一個雙星系統,之間最遠距離只有太陽與冥王星這麼遠。C星在離它們0.21光年的地方運行。

圖:半人馬座α星A和B的實際運行軌道和看上去的軌道

圖:半人馬座α星的三顆恆星與太陽的比較


半人馬座α星A和B的質量分別是太陽的1.14倍和0.92倍。看上去數據不錯,但是它們的年齡比太陽老10億歲左右。如果太陽都已老化了,這兩顆恆星也就差不多了。

半人馬座α星C是一顆紅矮星,質量只有0.12個太陽質量。這使得它的壽命長達千億年。但紅矮星並不適合生命居住。由於紅矮星比較暗淡,它的宜居帶差不多隻有地球到太陽距離的5%(0.05個天文單位),而紅矮星的耀斑比太陽耀斑爆發還亮10倍,這會導致它宜居帶上的行星大氣層被恆星風破壞。

所以,半人馬座α星並不是一個好去處。但是,如果在不遠的將來(1萬年),有一顆如木星大小的星際行星(不圍繞任何恆星運行的,有行星質量大小的天體)要闖入太陽系,它會擾亂太陽系行星的軌道,這會給人類文明帶來巨大的災難。那麼,移居半人馬座α星A、B這個聯星系統或許是一個好的想法。

圖:流浪的星際行星,它們的數量是恆星的數倍


講科學堂


好好珍惜地球,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適應和順應宇宙規律,這才是正確的科學觀。

移居永是科幻。人類在宇宙之間太渺小,沒等太陽系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人類已經是史前文明瞭。

生命的誕生是在宇宙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又在大環境下滅亡。

宇宙中如果有生命,也是適應此時此刻的宇宙環境的,生命形式也許是多種多樣,我們現在是地球人,不要用地球環境,地球人生存的條件去尋找類地球,即使有這樣的類地球,人類即使移居,也不能生存。我們現在對宇宙瞭解知之甚少,大氣,溫度和水也不是泛人類生存的全部條件,比如人類的免疫系統,即使是地球上不同地方,也不能對地球生物全部免疫,非洲一隻蚊子咬一口,一箇中國人也許命喪九泉了。外太空環境裡有我們太多不知道的事情,移居其他星球,這只是幻想。

槓精一族會反駁,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為什麼不能移民?人類文明的發展進步,是會更多的瞭解太空和宇宙,但是有生有滅,才是宇宙的真理。人在進步的路上,早已經毀滅。如果說人類起源來源於外太空,那一定也不是移民而來的,應該是生命基本物質來到在地球上,地球環境造就了人類,

地球環境是母親,外太空生命物質最多是父親。


紅色微平臺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的故事情節讓很多人陷入到無盡的遐想當中!但遐想之餘,需要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用科學的態度去思考,而不是陷入到科幻中不能自拔!

如果太陽系現在就遇到危機,比如所謂的“氦閃”,已經不是值不值得投奔的問題了,即使值得,也要有讓我們覺得值得的“資本”,即使4.2光年外的比鄰星有一顆無地球完全一樣的星球,人類也完全沒有可能飛過去,結果只能有一個:死亡,人類文明滅絕!

4.2光年外的比鄰星系統確實有一顆紅矮星,亮度和溫度比太陽都低,壽命很長。這個系統裡有一顆行星比鄰星b是類地行星,有可能存在水,位於恆星系統的宜居帶,不過到底適不適合人類居住我們不能確定!

因為宜居帶只是最最基礎的一個條件,位於宜居帶與適合人類生存相差太遠!4.2光年的距離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完全確認是否適合人類生存!

幸運的是,太陽系遭遇危機會是很遙遠的事情,太陽成為紅巨星數十億年以後才會發生,人類有足夠的時間為此做好準備!


宇宙探索


換個角度考慮問題,人類大可不必為未來擔心。

1.人類有足夠的時間讓可控核聚變變為現實,人類不用為能源擔憂

2.人類科技的發展完全有時間,有能力開採除了地球以外的核燃料,足夠讓人類使用數十億年。

3.行星發動機,即使可行,也完全沒有必要讓地球停轉。完全可以安裝兩極地區。在不影響地球自轉的情況下,實現與地球逆向同步旋轉獲得定向推力。

4.地球逃往另一恆星的成本過高,週期過長。可控核聚變實現後,人類完全可以依賴,人造太陽繼續人類繁衍。如果可以讓地球擺脫太陽系,人類可將月球變為人造太陽。地球將在人類的操控下帶著月球一起流浪。


JackLin160150263


太陽系大概還有幾億年的安全期,如果人類不被別的因素毀滅的話,幾億年後人類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4.22光年的距離對於人類已經是小菜一碟。

因此,那個時候人類已經完全瞭解了4.2光年這個目前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值不值得去早就有了結論。但現在的人類目光還很短淺,即使用最高級的太空望遠鏡或者射電望遠鏡也觀測不清楚那裡的狀況,只能隱隱約約知道那裡有一顆紅矮星,而且半人馬座a星是一個三星系統,比鄰星是其中的一顆。

通過引力擾動和遮光現象,人類知道在比鄰星引力範圍有至少1顆行星,這顆2016年發現的行星被命名為比鄰星b,質量為地球的1.3倍,是一顆類地行星,距離比鄰星只有700萬公里。由於比鄰星很小且熱度亮度較低,因此可以認為這顆行星在比鄰星的宜居帶以內。

科學界認為這顆行星很可能有液態水存在,至於有沒有生命存在尚屬未知數。一般認為由於紅矮星的體量和熱量亮度都較小,宜居帶會靠的很近。而紅矮星本身由於沒有輻射層,中心核聚變的巨大能量會直接與表層氫氣對流,使紅矮星早期表面活動遠遠比黃矮星暴烈得多,噴射到空間的熾熱氣體和帶電粒子流就會猛烈很多,生命和文明孕育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比鄰星b距離恆星才有700萬公里,是不是時常有被烈焰燒烤的可能呢?

但紅矮星壽命超長,在漫長的歲月裡紅矮星會越來越穩定,因此在紅矮星生命中期,生命或者文明孕育的可能性會很大,有人認為紅矮星是生命的搖籃,這也不為過。比鄰星年齡比太陽還要大幾億年,現在可能穩定多了。

至於4.2光年遠的那顆比鄰星,或者半人馬座a星的另外幾顆恆星值不值得人類去投奔,這個很不好說,因為我們人類對那裡的瞭解還很淺薄。但過了若干年,人類文明達到二級文明後,就會了解得比較清楚了,那個時候去那裡值不值得,就完全清楚了,或者想去更遠一些的地方也是有條件了。

就是這樣,歡迎大家共同探討。


時空通訊


如果太陽系真的遇到危機,4.2光年之外的星球真的值得我們投奔嗎?

就如《三體》中形容的人類所處的空間環境條件實在太過安逸,以至於從來都沒有危機感!但《流浪地球》和《三體》都告訴我們,人類所處空間條件並不會永恆持續,前者是太陽危機,而後者是地球被人高等但所處條件惡劣的文明覬覦,當然這些都是科幻小說中所描繪的場景,那麼正如這些小說中聳人聽聞的災難,太陽系真的會發生嗎?如果發生了人類又有何處可以容身?

這個和太陽系遙相呼應的半人馬座α三星系,果真值得太陽系在發生嚴重危機時投奔嗎?那麼來看看有哪幾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拋棄自己的家園投奔比鄰星?

一、太陽系有可能發生哪幾種我們人類絕不敢想象的災難?

1.如《流浪地球》中描述的太陽氦閃,太陽級別的恆星無法逃避的一個階段,確實會嚴重影響太陽系的宜居環境,值得人類移居其他星系!

2.大質量的白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闖入太陽系,這種流浪天體四處晃盪是極其危險的,比如低質量的恆星級黑洞,如果沒有吞噬物質的X射線確實難以檢測,而中子星則相對比較容易,但無論哪個如果不請自來的話,我們並沒有好手段驅離,當然“你不走那麼就我走”,同樣值得人類背井離鄉!

3.傳說中的太陽黑暗伴星迴歸,與中子星等結果是類似的,只不過後果會稍稍輕一些,也許可以製造環太陽系堡壘暫避!

二、比鄰星值得我們投奔嗎?

這絕對是一個問題,我們捨棄一切到達比鄰星卻發現並不是理想之地,那麼花了太大的代價和太多的努力還有無盡的時間成本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為這是人類文明的未來,如果不合適極有可能斷送文明!那麼比鄰星真的合適嗎?

比鄰星行星上的落日,人類總是對於未知世界想象的非常美好!

但事實上比鄰星還真不合適,但並不如各位想像的三體問題,而是其作為一個低質量的紅矮星並不穩定!而這是比鄰星毀滅其宜居帶內行星宜居條件的罪魁禍首,人類到達比鄰星系後,要面對的是脾氣無常的比鄰星,將會在母星的威懾下瑟瑟發抖!

三、除了比鄰星還有哪些恆星值得我們投奔?

半人馬座α星A和B不合適,因為兩顆恆星相距比較近,很多朋友認為是巴納德星,其實比鄰星質量12.5%太陽質量,巴納德星質量15%-17%太陽質量,一樣不穩定,比較穩定的範圍是60%-80%之間,其實這個範圍就比較小了,天狼星質量是太陽的2.2倍,儘管不會有氦閃,但未來紅巨星時代一樣是個過不去的坎!

天苑四看上去比較合適,但它的質量是太陽的85%,在會發生氦閃的範圍內,並且它是年齡只有10億年,活動非常強烈,超過太陽的30倍!明顯不是一顆理想中的恆星!

看起來只有天倉五比較合適,它的質量約為太陽的70%-80%,表面幾乎沒有活動,非常穩定,而這個質量剛好是燃燒比較穩定而且不會發生氦閃的階段,確實理想中的目的地!但它距離約為12光年!

四、我們要如何到達12光年外的天倉五呢?

在中子星闖入太陽系的偽紀錄片《撤離地球》中已經為我們設計了一種方案,而且還是基於現實狀況考慮的!

對這個方案還是比較有興趣的,動力方式是暴力型的投放原子彈,也許氫彈的不好駕馭,但10天后達到光速的7%實在有些疑惑,這個加速度也很恐怖了,那麼假如按7%的光速我們多久可以到達天倉五?171.43年,比流浪地球速度快多了,看起來這個還是非常有誘惑力,不過可惜“諾亞方舟”的裝載能力極為有限,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上船!這也許真的到了船票時代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現在人造太陽已經有突破性進展,20年絕對能研發成功,到時候不要太陽都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