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戈蘭高地為以色列主權,敘利亞部署了30萬軍隊,會導致第6次中東戰爭嗎?

幸福地帶2


敘利亞千瘡百孔,別說籌集30萬大軍打第6次中東戰爭,就是統一全國都辦不到

經過7年多的戰爭之後,敘利亞已經很找不到一個完整的城市,巴沙爾面對經濟崩潰、民生凋敝且時局不穩敘利亞,怎麼可能考慮對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呢?可以肯定地說,所謂的30萬大軍陳兵戈蘭高地都是假的!當然,敘利亞和它的盟友們加強在戈蘭高地的軍事存在是真的,但這絕對不是為了對以色列動刀,而是為了防止好不容易解放的德拉省再次亂起來。

德拉省被認為是敘利亞危機的發源地,這裡緊鄰戈蘭高地和約旦,後者有吞併德拉、蘇偉達兩個省的野心;西方支持的以色列更想永遠佔據戈蘭高地的1800平方公里土地,因此有意支持德拉省分離出敘利亞,再加上這個省並不屬於阿拉維派,因此對大馬士革不感冒給了外部勢力機會。一旦將德拉分離戈蘭高地就只剩下一小段與大馬士革相連的邊境了,敘利亞想再索要戈蘭高地將難上加難。

巴沙爾好不容易掃平南部反對派,不能再讓以色列或者約旦影響德拉和蘇偉達,因此有必要加強戈蘭高地上的駐軍力量。

去年5月,敘利亞政府軍集結5個師的部隊,包括精銳的第4裝甲師和老虎部隊,冒著以色列在戈蘭高地上的炮火威脅戰鬥十幾天,才剿滅德拉和蘇偉達兩個省的反對武裝,再加上對耶爾穆克難民營和東古塔進攻的勝利,大馬士革周邊終於歸於平靜。但是,巴沙爾肯定不敢對近在咫尺的以色列掉以輕心,為了避免以色列再次攪亂德拉省,有必要加大在戈蘭高地上的軍事部署,甚至一度有伊朗和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到來。

以色列面對德拉的失敗和重回戈蘭高地的敘利亞軍隊也是提心吊膽,總統內塔尼亞胡一度改變立場,緊急訪問俄羅斯聲稱:不謀求推翻巴沙爾,時至今日戈蘭高地的緊張局勢已經降級,敘利亞撤回了部分伊朗武裝,並將邊境哨所交給俄軍駐守(俄羅斯軍隊還在清理哨所時發現了一輛T-34坦克,高興地運回加去了),因此說,基本不存在第六次中東戰爭的可能性。

敘利亞的當務之急是解決北部、東部問題,而不是和以色列過招。

巴沙爾是個很有理智的人,因此它肯定不會傻到去招惹以色列!目前政府軍的敵人應該是佔據伊德利卜省的敘利亞民主軍和賴在阿夫林地區的土耳其軍,巴沙爾從去年解決德拉問題之後,多次集結重兵包圍伊德利卜省,但都因為土耳其的勢力存在而不得不罷手!與此同時,東部幼發拉底河流域被庫爾德控制,這裡是重要的農業區和石油產區,對巴沙爾戰後重建工作至關重要,在美軍撤離敘利亞之後,庫爾德正逐漸降低要求與巴沙爾談判,甚至還讓出北部重鎮曼比季交給政府軍表明立場。

考慮到敘利亞的庫爾德人僅有200萬不到,主要分佈在與土耳其的邊境地帶,儘管在美國支持下佔據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廣闊地區,但誰都知道美軍撤離之後它根本保護不了自己!庫爾德也不存在與土耳其合作的可能!因為土耳其境內有1400多萬庫爾德人,埃爾多安不會允許靠近自己的地方出現庫爾德武裝。這給了巴沙爾拉攏庫爾德解決伊德利卜問題的機會。只要在邊境地區劃出一塊庫爾德自治區,就能將這股勢力引向土耳其,給埃爾多安製造麻煩,待其自顧不暇就能重新控制伊德利卜省。當然,這一切的根本前提就是敘利亞南部保持和平,招惹以色列還是等等吧。

美國宣佈以色列擁有戈蘭高地主權只是總統的想法,而且背後的陰謀未必對以色列有利,也不符合聯合國法律,整個阿拉伯世界也不會同意,只要耐心等待特朗普任期結束,一切都能恢復過來,而戰爭不是選項。

聯合國每年都會對戈蘭高地歸屬以及以色列管轄權是否合法進行投票,甚至還有公然要求以色列結束佔領的決議進行投票,美國在2018年之前都會選擇棄權,因為它不敢公開來支持以色列也不方便反對,這說明美國內部的政客並不認為以色列佔據戈蘭高地是合法的。但是,在去年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即將卸任時竟然對類似決議投了反對票,今年特朗普又公開承認以色列佔據戈蘭高地52年後應該享有主權,可見這只是他一個人的想法而已!

特朗普承認戈蘭高地現狀無疑會引起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不滿,以色列甚至有可能捲入到敘利亞內戰中去,當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矛頭集中起來對準以色列時,庫爾德武裝也就安全了!也就是說用戈蘭高地問題拉以色列下水,是美國撤出敘利亞之後的一個選項。內塔尼亞胡會因此捲入敘利亞戰爭嗎?他之前已經表態不再謀求推翻巴沙爾,因此很難下決定,只要巴沙爾保持克制一切都很好說,畢竟特朗普輸掉了中期大選,在連任選舉中能否勝出還很難說,等他下臺一切就會恢復原狀,收回戈蘭高地還需從長計議。


兵器世界


戈蘭高地是敘利亞西南部的一塊戰略要地,自從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被以色列佔領以後,至今一直處於以色列的實際控制之下。雖然敘利亞一直想收回戈蘭高地,但是由於敘利亞打不過以色列,所以至今未能收回。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25日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見證下籤署公告,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美國宣佈正式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的前幾天,敘利亞國防部長宣稱不惜使用武力奪回戈蘭高地,雖然敘利亞有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但是實際上困難非常大。

第一、敘利亞連續8年內戰,國力衰落。

在過去50年敘利亞都沒通過戰爭方式奪回戈蘭高地,現在敘利亞經過8年內戰,國內戰事還未全部完成。內戰造成敘利亞國內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敘利亞實力大不如以前。而以色列這些年可謂是養精蓄銳,不管是國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得到加強,因此在雙方實力上,以色列更勝一籌,敘利亞要想戰勝以色列絕非易事。

第二、敘利亞內戰幾盡結束,收復戈蘭高地擺上議程。

敘利亞經過8年內戰,敘政府軍已經收復全國絕大部分領土,那麼在其他地區戰事結束以後,西南部的戈蘭高地就成為敘利亞下一步要收復的目標。

以色列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點要求美國承認其對戈蘭高地的主權呢?

主要是時間緊迫,如果戈蘭高地還是敘利亞的領土,那麼即使敘利亞進攻戈蘭高地,那麼也是敘利亞在收回自己的領土,這就是敘利亞的正義戰爭。而一旦國際社會承認戈蘭高地是以色列的領土,那麼敘利亞進攻戈蘭高地就不是收復領土那麼簡單了,就是直接攻擊以色列領土了,那麼以色列就可以進行全面反擊,至少在道義上以色列認為自己的國土被攻擊了。所以,以色列搶在敘利亞對戈蘭高地採取行動以前,運作讓美國率先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先將戈蘭高地是以色列領土這件事坐實。

第三、那麼第六次中東戰爭的可能性有幾何?

雖然敘利亞內戰快結束了,但是單純以敘利亞的軍隊實力,要想收回戈蘭高地困難非常大,畢竟以色列現在中東“小霸王之稱”。如果俄羅斯和伊朗提供軍力支持,那麼敘利亞收回戈蘭高地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但是,以俄羅斯和以色列的關係來看,俄羅斯不可能參與敘利亞對以色列的戰爭,因為以色列和俄羅斯兩國的交情也不淺。就連以色列頻繁空襲敘利亞政府軍目標和伊朗在敘軍事目標,俄羅斯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所以俄羅斯不可能冒著得罪以色列的風險參與敘利亞收復戈蘭高地的戰爭。

伊朗和敘利亞巴沙爾政府都是什葉派國家,自從敘利亞內戰發生以後,伊朗不但向敘利亞提供武器裝備援助,而且還派了數萬軍人參與敘利亞內戰。而且美國承認以對戈蘭高地的主權時所用的直接理由是,伊朗和真主黨等組織在敘利亞南部採取行動,試圖把戈蘭高地變成對以色列發動襲擊的場所。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都曾幫助巴沙爾政府打內戰,如果敘利亞決定收復戈蘭高地,那麼與以色列是死對頭的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很有可能會參與作戰,這無疑會增加敘利亞獲勝的籌碼。但是,如果美國全力支持以色列在戈蘭高地的作戰,那麼敘利亞一方取勝的機會還是不大。

綜上,戈蘭高地是敘利亞領土,即使美國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但是也改變了這個事實。敘利亞目前要想武力收回戈蘭高地難度很大,即使有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助陣,勝算希望也不大。所以,儘管敘利亞很想收回戈蘭高地,但是近期通過戰爭收回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第六次中東戰爭發生的幾率比較小。


銘蘇先生


戈蘭高地自從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被以色列佔領至今,已經過了52年。在這52年的時間裡,戈蘭高地一直牢牢處於以色列的實際控制之下。敘利亞即使在最完整最強大的時候,也沒能從以色列手中奪回戈蘭高地。現在,敘利亞已經被內戰搞得四分五裂,元氣大傷,談何發動戰爭奪回戈蘭高地,談何引發新一次中東戰爭呢?



可能有人覺得,巴沙爾政權在俄羅斯和伊朗幫助下,已經恢復的比較強大了。但是,即使再強大,也比不過戰前統一的時候。現在敘利亞北部有庫爾德武裝佔據1/3的領土,西北部有土耳其控制的武裝反對派,再加上美國、法國、俄羅斯、伊朗、黎巴嫩都在敘利亞有軍事力量。這些國家各懷鬼胎,沒有幾個是真心希望敘利亞統一的。巴沙爾政權自身難保,哪來的精力去跟以色列抗衡,奪回戈蘭高地呢?



戈蘭高地在以色列的長期佔領之下,進行了相當深入的同化和猶太化工作。典型的阿拉伯穆斯林已被驅逐殆盡,剩下的德魯茲人首鼠兩端,並不完全支持巴沙爾政權。多數阿拉伯國家已經開始跟以色列進行深度的戰略合作,不會真正支持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以色列和美國正是看中了這些條件,才敢斷然公開的宣佈以色列對戈蘭高地擁有主權。



儘管美國和以色列的做法是赤裸裸的侵略,是對美國主導的二戰以來的國際體系規則的公然背叛。但是,敘利亞又能怎樣?


高尚濤


戈蘭高地或許會引發第六次中東戰爭,但絕不會是當下。

◎戈蘭高地。

其次,敘利亞在戈蘭高地一側部署了30萬軍隊,這種表述是錯誤的,實際上當下在敘利亞,拋開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系軍隊,巴沙爾政府實際擁有的軍隊不足20萬,而且這都是包括敘利亞各地方親政府民兵的。

當下,敘利亞政府主要把戰略重心投放在伊得利卜地區和河東庫爾德武裝控制地區,說白了,一是試圖拿下伊得利卜地區以將敘利亞核心經濟區全線打通,二是防止土耳其南下,在敘利亞北部從阿夫林地區到河東和伊拉克接壤地區整個土敘邊境500裡邊境線建立30公里的緩衝區。

◎土耳其對敘利亞的野心。

所以當下實際上在戈蘭高地一側防止以色列得寸進尺,對敘利亞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是伊朗系軍隊,這就是為何伊朗部隊一直在戈蘭高地一側持續滲透,建立軍事基地。俄羅斯當下也是在戈蘭高地替敘利亞政府承擔以色列壓力的重要一方,俄羅斯維護部隊已經入駐戈蘭高地以敘實際控制線附近,進行維和。實際目的就是防止以色列突然進入敘利亞,對巴沙爾政府進行戰爭。

要知道,以色列從戈蘭高地坦克集群俯衝,80公里以外就是大馬士革。

美國也是因為知道敘利亞政府當前無暇顧及戈蘭高地,所以才無所顧忌的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但該事件已經將戈蘭高地問題激化,敘利亞一旦實力恢復,勢必第一時間要反過來對以色列開戰。即便無法奪取戈蘭高地,也要以戰爭手段表明其對戈蘭高地的合法主權。
◎藍色雙線條既貝卡谷地走廊,是以色列除戈蘭高地外進攻敘利亞的最關鍵走廊。為了自身安全,黎巴嫩的敘利亞同盟和敘利亞政府也必須共同在戈蘭高地問題上發力。

但是,以戈蘭高地問題爆發的第六次中東戰爭,恐怕在具體戰爭參戰國方面就和以往不同了。

以往都是阿拉伯世界對抗以色列,但現在和可預期的將來,恐怕圍繞戈蘭高地爆發的戰爭,則將是什葉派陣營和以色列之間的對壘——伊朗系勢力、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的對抗。


中評中語


美國的特朗普目前是“老年痴呆”了。3月25日發了個超級紅包給內塔,真乃“別人的娃娃不心疼”。可他不亦樂乎的大筆一揮,一把利劍高懸在猶太人的頭上。敘利亞30萬大軍虎視眈眈,從地圖上抹掉以色列這個“小霸王”的時刻快要到了。不是第六次,而是第七次中東戰爭。戰場上先進的裝備不能決定最後的勝利,而是人。美國牛吧,強吧,隨從多吧。怎麼樣18年啦,阿富汗的塔利班怎麼越來越猖狂呢!


六次中東戰爭已經在2006年結束了。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逐出巴解組織為由頭,派軍入侵黎巴嫩南部,佔領大片領土18年之久。因為那時候的真主黨還不夠強大。

2006年7月12日,真主黨所屬軍隊展開了一項代號為“誠實許諾行動”的軍事行動。突襲以色列北部,打死8名以色列士兵,俘虜2名。引發中東地區情勢不安,導致全球油價上漲,黎巴嫩稱“七月戰爭”。最後結局,以色列軍人死113人,平民43人,戰機5架,梅卡尼主戰坦克被毀20輛左右,一艘護衛艦受重創。小霸王不認輸,但從此後不敢輕易招惹真主黨,以軍徹底撤離黎巴嫩。這該是“第六次中東戰爭”吧!真主黨113波哈秋莎火箭彈襲擊以色列北部,總共發射4407顆火箭彈。

目前敘利亞境內,敘政府軍13萬人,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有7萬(真主黨約2萬,伊拉克什葉派民兵近2萬,阿富汗民兵1萬人,巴基斯坦效忠伊朗民兵6000多,哈馬斯4000多,伊朗革命衛隊教練近6000人。)這些均是伊朗革命衛隊精挑細選的戰鬥精華。因此,敘利亞組織30萬大軍同以色列幹一仗沒問題。

敘利亞方面——真主黨有伊朗供給的20萬枚火箭彈和迫擊炮彈,哈馬斯2萬枚,敘利亞政府軍有多少可想而知。加上伊朗在敘利亞境內部署的中短程彈道導彈,主要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伊朗就在敘境內建設地下導彈發射場,美國和以色列均都無法確定有多少,五角大樓評估即便有準確位置鑽地炸彈也無能為力。這些都是最後送以色列回老家的近距離玩意兒。

以色列五次中東之戰均大多同遜尼派作戰,與什葉派沒有交手,伊朗的什葉派之狐成氣候了。多年的征戰,血與火的考驗洗禮。小霸王敢嘚瑟,後果很嚴重。因而,以色列仗勢欺人的時代結束了,敘利亞真有能力和以色列PK一把呢!六次中東戰爭很有可能打響。


何由之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也就說明它要付出比政治手段更多的代價。顯然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敘利亞根本不具備與以色列一戰的物質經濟條件。多年的內戰,讓敘利亞經濟幾近崩潰,老百姓早就厭倦了戰爭,對和平的渴望前所未有。敘利亞政府目前雖然在內戰中佔據了上風,但是並沒有徹底消除反政府武裝的威脅。加上美國的插手,迫使敘利亞政府不敢輕易放鬆。目前敘利亞政府急需要做的事情是一方面繼續圍剿反政府武裝,直到取得內戰的最後勝利,另一方面就是著眼於戰後重建,維持國內的穩定。這兩件事對於敘利亞政府來說才是眼下必須要解決的,否則政權不保。美國此時拿戈蘭高地開刀主要有兩個用意,一是為了以色列即將到來的大選,為利庫德集團成功連任打下基礎,進一步推動美以關係的發展。另一方面,打亂中東局勢,分散俄羅斯等國家的注意力,重新掌握主動權,也就是所謂的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切敘利亞和國家社會都明白,但也清楚目前就算阿拉伯國家再次聯合起來,發動一次新的中東戰爭也無法戰勝以色列,到時反而會得不償失,所以最為明智的做法就是在外交上堅決做鬥爭,儘量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讓這一決定愛國際法上站不住腳,自己在政治上取得主動。 其實這也是不得已的做法。美國和以色列清楚這一點,他們也不想要戰爭,政治目的大於實際利益。

總之,美國承認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主權的確會引起地區和國際社會的關注,抗議和譴責聲不會少,但敘利亞通過中東戰爭來收回戈蘭高地,與以色列正面交鋒的可能性是很小的。這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充滿了無奈。


詹思丁


首先問答問題,此次紛爭不會引發第6次中東戰爭,同時敘政府軍能用於防禦以色列的士兵也沒有30萬。

眾所周知,戈蘭高地作為敘固有領土,一直承擔著防禦西南方向鄰國以色列的重任,在歷次衝突中,敘以兩軍都在該地展開了殊死搏殺,其中以軍由於戰術得當、且裝備較為先進,在整體上略佔優勢,但仍沒能完全實質性地控制過該地區。

而敘戰爆發後,特拉維夫也僅僅趁著式微的巴沙爾疲於應戰之際,做過幾次試探性的進攻。如今,白宮突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宣佈高地的歸屬權,除了發洩一些此前在敘戰場的不得志以外,更多的是想以此問題來牽扯巴沙爾,特別是其背後的俄羅斯,從而分散其他方向的壓力,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首先,目前國際社會上絕大多數聲音都對高地的歸屬權有一致認同

那就是該地區屬於敘利亞,即便華盛頓以其我行我素的風格行走慣了,也不可能在沒有盟友支持的條件下挑起事端,短時的武力解決,很可能演變為一個曠日持久的泥潭。

其次,現今敘政府軍在西南方向的德拉、庫奈特拉兩省兵力大概有十萬之眾。

體量上當然還說的過去,但以其一己之力恐怕難扛以色列三位一體的進攻,倒是倘若俄羅斯能有意無意得支援敘軍,戰局或許還能打個平手。

第三,儘管敘利亞目前的鐵桿盟友不多,但個頂個的都是好兄弟。

其中與以色列懟的最兇的,就是連華盛頓都不放在眼裡的伊朗,所以這也是以軍至今未能大範圍跨過邊界行動的原因,他們真正擔憂的是伊軍各種型號、射程的數千導彈,一旦開戰後果很難想象。

最後,如今的中東早已是一盤散沙。

沒有了一個堅定的反以軍事聯盟,如果美以真的決定要動手,衝突也只能是局部性的,不可能擴散至整個地區,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你們認為呢?


精英出鞘


就像上次給耶路撒冷確權一樣,一陣風浪之後,一切就又歸於平靜。

因為相比較而言,戈蘭高地只是敘利亞與以色列之間的問題,而敘利亞從2011年至今在阿拉伯世界都是處於孤立狀態。就目前的態勢而言,敘利亞根本無法改變美國和以色列的決定,但因為有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也算是一個安慰。

個人認為,沒有第六次中東戰爭。

首先阿拉伯世界已經被嚴重分化,即便敘利亞真的與以色列因為戈蘭高地問題開戰,阿盟國家支持敘利亞的也很少,而敘利亞與以色列單打獨鬥的話必輸無疑。其二是,敘利亞國內矛盾尚未解決,東部的庫爾德控制區,北部的土耳其控制區和伊德利卜省的衝突降級區,都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截至目前,敘利亞政府軍與親政府的準軍事部隊總數在19萬左右(正規軍在11萬左右),而不是題主所說的30萬軍隊。

在經歷8年多的內戰和反恐戰爭之後,敘利亞的空軍幾乎喪失殆盡。與以色列之間的綜合軍事實力差距進一步拉大。毫不客氣的說,戈蘭高地已經被以色列割走50多年,2011年之前敘利亞沒有能力奪回來,現在就更沒有希望了。

戈蘭高地問題對敘利亞來說只能是一個需要中長期擱置的問題,好在有一個聯合國決議為敘利亞“撐腰”。雖然於事無補但總算面子上可以過得去。

相比已經沒有任何希望的戈蘭高地,敘利亞只希望,阿夫林、阿勒頗北部地區、伊德利卜和幼發拉底河東部地區,別在被外部干涉勢力給惡意分割出去,就燒高香了。


高峰軍事觀察


用最笨的道理想一想——戈蘭高地在以色列手中50年了,敘利亞巴沙爾父子都沒敢用武力奪回來,在如今巴沙爾國內局勢還在動盪,打了8年內戰元氣大傷的背景下,他們敢對以色列開戰?

除非巴沙爾做總統20年,嫌時間太長,想換換地方了。

因此,不要說敘利亞部署30萬大軍,就是巴沙爾把敘利亞所有軍事力量都集中起來,也不可能對付得了以色列,更何況身後還有個美國支持。

所以不要擔心因為戈蘭高地問題引發所謂的新一輪中東大戰。

不僅打不起來,而且過幾天有關戈蘭高地的風波就會風平浪靜,一切恢復如初。

舉個例子——

大家記得一年前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搬遷大使館的事情吧!

當時預測這麼嚴重那麼危險,結果一年過去了,美國怎麼了?以色列怎麼了?阿拉伯人怎麼樣了?

該怎麼樣還怎麼樣。美國以色列不僅沒事,以色列和阿拉伯多國的關係還在秘密進展和接觸呢!

阿拉伯人反對,但誰敢到耶路撒冷把美國使館給毀了?

戈蘭高地的問題也會和耶路撒冷問題一樣,不會產生什麼大影響的。

因為這裡已經在以色列手中,和平了50年。

當地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有咖啡館、滑雪場、還有農家樂的生態遊項目等。敘利亞或許都沒有真實的願望能有一天收回這裡。

而特朗普的承認,不會對以色列佔有戈蘭高地有任何影響,對敘利亞想收回戈蘭高地,更沒有現實影響。這只是一種對以色列示好,對敘利亞的伊朗勢力警告的表態。


木春山談天下


不會導致六次中東戰爭,所未30萬人純屬是"烏合之眾。巴沙爾連敘國內的問題都了沒完全擺平,敘"百廢待興"更本不具備和以色列打仗的任何條件。伊朗和俄羅斯也沒有財力支持支掙敘進多一場大規模的現化戰爭。

常識都知道和以色作戰,是諸兵種的配合作戰。贖罪日的第四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在蘇聯的武裝下準備了六年。六年中無數的訓練,進攻中所需器械的撐握運用,防空導彈的各種技術的使用技術的熟練。裝甲兵和步兵,炮兵和步兵的配合,後勤供給的保障都經過了精心的佈置。而且通過了軍演迷域以軍,達到了隱蔽突襲的目的。埃及,敘利亞,約旦,伊拉克,巴解組織。出動兵力近50萬,坦克近3000輛。從3個方向在以色列沒有任何情況察覺的情況下同時發動了進攻。以色的空中反擊被強大的防空網所額制,在頭兩天以色列傷亡慘重,最後以軍全國動員快速增援反擊,兵指大馬士革,兵指埃及本土亞力山大。蘇聯總理柯西金直飛開羅,拿出衛星拍攝的戰場態影相勸薩達特接受聯合國停火倡議。蘇聯不支持再打下去了,薩達特感到被蘇聯出賣。低下了高仰的頭簽訂停火協議,敘,約旦也約簽約。此戰徹底瓦解了,由納賽爾領導的"泛阿伯民族之義"運動的終結,阿拉拍反以同盟"分崩離析"。隨後埃以簽署了和平協議,以色以歸還佔領埃及的領土,西奈半島,而後埃,以建交進而關係正常化。隨後不久約旦和以色列也建立了外交關係。

現在不說30萬大軍,就是一百萬也不可能發功對以色列的戰爭,一群烏合之眾。缺發訓練整合,武器裝備的配置,進攻的突然性,統統都不具備。以埃及當年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天時,地理,人和,現在的伊朗更本不可比。埃及大家公認了的阿拉伯世界的領袖地位。何況現在的俄羅斯比起往日的蘇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俄羅斯的軍事底子大多是蘇聯留下那鍋冷飯。敘利亞最強大的時侯是贖罪曰戰爭失敗後。巴沙爾老爹阿薩德,興起阿拉伯復興運動,敘八年投資28美元,武裝40個薩姆防空導彈連。近2000輛坦克,戰機300多架,正規軍35萬。染指黎巴嫩,支持巴解,敘一躍為阿拉伯世界的軍事強國。那時伊郎更本沒有發言權!82年以色動手了,把敘在黎的基地先後投入的28個導彈連全滅,空戰擊落敘米格戰機80架。隨後又撲向敘國內轟炸,將敘的防空導彈基本摧毀,戰機大批消滅。阿薩德服氣了不敢再叫板了,阿薩德的阿拉伯復興運動一地雞毛。還想當阿拉伯國家領袖跟薩達姆爭復興運動權。把國家搞成現在這番境地!看埃及的軍力,看約旦的發展。

所以說網上自媒體整天神吹亂奏,脫離軍事常識,把伊朗,俄國不可能的參與的行動,妄加定義。埃及和以色列接壤都不能完成的任務。伊朗能完成嗎?蘇聯那麼強大都望洋嘆的問題,普京能實現嗎?關健打鐵還得自身硬。像敘利亞的現實就是大羅金仙也救不了他,去把弋蘭高地靠武力拿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