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烏尼莫克(譯)

作者:咖加用戶-阝東月月鳥宇

“你長大之後想幹嘛?”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每個人年少之時都會被問起這個問題。對於這個難以答覆的問題,我們找到了一個完美的答案,你不用去嘗試不同的職業,也不用聽職業諮詢師跟你瞎幾把吹,你只需要一臺Universal-Motor-Gerät(萬能機械工具,簡稱Unimog),也就是咱們口中的烏尼莫克。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儒雅隨和的烏尼莫克或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臺可以勝任任何工作的全能戰士。在過去的七十年裡,她被套上各種外殼,用於在惡劣環境下的運輸工作。她可以適應任何地形,任何天氣,可以搭乘農民,亦可作為特種部隊的戰車。所有的工作她都可以勝任。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如果一臺工具車不是你想要的,你還可以把烏尼莫克改造成任何你想要的車:拖拉機,皮卡,賽車,卡車,你想要啥烏尼莫克就可以給你變出啥。通過鬆開幾個螺栓和斷開幾個液壓軟管,烏尼莫克就可以變成環衛車、消防車、掃雪機、施肥機、起重機、火車頭、割草機和好萊塢巨星。烏尼莫克的多功能之多,就像是一把瑞士軍刀一樣。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從1946年開始,烏尼莫克一直都是一個全能戰士。二戰時候,德國前途未卜。按照摩根索計劃(Morgenthau Plan),德國將剝離軍工產業,大有成為一個農業國家的趨勢。德國的工程師們無比迷茫,不知何以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戴姆勒-奔馳公司(Daimler-Benz AG)飛機發動機設計部門前負責人弗里德里希(Albert Friedrich)就是這些工程師之一,他想設計出一種可以勝任各種工作的拖拉機。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在他的“蠱惑”之下,他的前同事海因裡希·羅斯勒(Heinrich Rossler)也被騙上了上了賊船。他們日思夜想,直到實用主義的傑作以一臺烏尼莫克的形式呈現出來:四個輪子尺寸一致,四輪驅動,前後均有差速鎖,全地形門門式橋,前後橋都可輸出動力來驅動外接設備,以及一個可以運載貨物和裝備的小平臺。初代原型車於1946年亮相時,人們對這臺仿如外星戰車的大腳怪充滿了期待。她可以輸出25匹馬力,極速50km/h,搖臂帶有阻尼,兩座駕駛艙,頂棚和擋風玻璃可以摺疊,座椅帶有填充物和加熱,先進的前後配重比(前2/3後1/3)。在當時,她簡直就是一臺未來之車。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這個星球上有接近50萬臺烏尼莫克,或許你沒怎麼見過她們,但事實就是英國烏尼莫克的保有量甚至高於福特福克斯RS。她們就像大腳怪和吸血鬼一樣,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出沒:她們在荒無人煙的郊外作業,她們在深山老林裡伐木,她們在地表之下打掃隧道和下水道,她們馳騁在全國10274英里的鐵軌上。當我在英格蘭中部的一個停車場看到這麼多烏尼莫克同時出現的時候,我激動得像個兩百斤的孩子,我也有幸可以駕駛一下烏尼莫克們。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烏尼莫克總體來說分為兩種車體風格:一種是改裝了各種專業設備的作業車,一種是用於惡劣地形運輸的高機動性純種越野車。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根據載重能力的不同,這些烏尼莫克又被細分為不同的系列,200系可載重10噸,而500系可載重16.5噸。後兩位數字則表明該車型的馬力。正是這些雜七雜八的分類和不同的加裝設備,烏尼莫克擁有上千種不同的版本。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那麼烏尼莫克開起來又是怎樣一種感受呢?

在烏尼莫克10尺之軀的襯托之下,駕駛員就像個嬰兒一樣小,進入駕駛倉的動作準確來講應該是手腳並用的攀爬。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她的駕駛艙極其簡陋,UHE版本更是直接開了個舷窗來架設機關槍。點火啟動,你或許會擔心這臺286匹馬力的直列6缸柴油引擎對於烏尼莫克這隻歌利亞般的巨人而言是小馬拉大車。但當你放下手剎,踩下油門,一切的擔憂都隨排氣管吐出的黑煙而去。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首先你得將右邊的撥杆扭到Drive上,差不多就是普通奔馳車開關雨刷的那個位置,然後這1100N·m就會通過16個擋位的咬合驅動烏尼莫克前進。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當然了,這只是烏尼莫克的標配,如果你真的對“擋位”有種蜜汁喜愛的話,你還可以加點專門負責蠕行或者乾重活的擋位,或者搞個特製的液力變矩器來拖動鐵軌上的千噸重物。這對於要拿烏尼莫克下地耕種的人來說再好不過了。實際上16速變速箱只是烏尼莫克最基礎的配置,只要你想要,她可以提供最多24個前進擋和24個倒擋。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但烏尼莫克變速箱的工作方式和我們平日裡開的小車完全是兩回事兒。如果你已經習慣保時捷PDK或是ZF自動變速箱那種快如閃電的換擋,烏尼莫克的換擋就像是一下子將你打回冰河世紀。當你需要下一個擋位的時候,那換擋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魔鬼筋肉男在拿變速箱擼鐵。當前的擋位就像是阿特拉斯之石一樣難以挪動,離合器好不容易分離了,那動靜大得讓你往後一仰。但你還得等變速箱思考幾秒人生才會進入下一個擋位。不幸的是,由於烏尼莫克擋位太密集,這樣的體驗每隔幾秒就會重來一次。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烏尼莫克得涉水深度有1.2米,加之其車載氣泵和門式橋帶來的巨大離地間隙,你開著這臺車幾乎可以無視所有障礙。我也找了塊場地來體驗了一下烏尼莫克的能力。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她尺寸巨大的輪轂和輪胎讓你產生了一種她可以在惡劣地形下平穩行駛的錯覺,事實上即使是最細小的起伏也會讓烏尼莫克搖晃得像是正在經歷疾風暴雨的摧殘一般。當你被晃得坐都坐不穩的時候,平穩的油門控制也是很困難的,或許你的腳踝需要兩個關節才能穩住油門。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為了讓烏尼莫克的懸掛避震工作得更有效率,至少還應該給她加上3噸的負重來壓一壓。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當我們開民用越野車的時候,維持動能是避免陷車的第一要義。但在烏尼莫克上,似乎有沒有動能都無關緊要。她先進的電腦會選擇所需的擋位並分配合適的扭矩來保證車輛一直動起來。當你有足夠的扭矩,低速擋,差速鎖,還有大號輪胎的時候,前路總是無比平坦的。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你可能會覺得烏尼莫克這麼大的尺寸,停車肯定是噩夢。實則不然,她的視野是無可挑剔的好,完全就是個全景視窗。她還有各種不同的後視鏡和攝像頭來幫助駕駛員克服盲區。事實上開烏尼莫克甚至比開一些外形設計發力過猛的小車更輕鬆。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我衝進一團泥漿,想表演個看起來很牛啤的名場面。烏尼莫克的底盤和車身雖說有三個連接點,但前部的那一個是鉸接式的,這也就使得它們的工作幾乎是各自獨立的,懸掛行程也極長,接近角,離去角,以及通過角都很可觀。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再厲害的車都是無法突破重力的限制的。我將烏尼莫克停在泥濘坡道上,心想她這麼大的噸位,肯定會像牙買加雪橇一樣滑下去【譯者注:此處牙買加雪橇可能有兩層含義:1.索契冬奧會上牙買加雪橇隊的墊底表現。2.電影《Cool Running》中牙買加雪橇隊在土坡上練習雪橇的場面,總而言之是指的是比較滑稽的下坡姿態】。而烏尼莫剋剋服重力的訣竅正是發動機制動。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只需一個按鈕,烏尼莫克排氣中的蝶閥就會關閉以阻塞氣流,從而減慢車速。她的速度控制是非常精準的,並且絕不可能出現抱死的情況。發動機制動有兩種速度可以選擇,這就意味著正常行駛的時候也可以使用發動機制動,你每次收油的時候蝶閥都會關閉,這樣以來你不僅可以更輕鬆地讓這個大塊頭停下來,還可以減少剎車的磨損。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烏尼莫克的魅力不僅在於她是一臺可以帶你跋山涉水的末日之車,更在於她有種讓你重返童年的魔力。烏尼莫克一瞥驚鴻,將你的記憶帶回小時候的第一臺玩具車模型。而這臺大模型是可以坐在裡面駕駛的,你可以開著她修剪籬笆,可以開著她在農田裡施肥,可以開著她救人性命,可以開著她去滅火,可以將她變成火車頭,變成反恐戰車,變成壓路機,變成灑水車。她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無窮無盡的改裝和選配。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如果讓我選一臺烏尼莫克的話,自然是變形金剛裡的探長了。若是末日災難結束,她將會是開著去宜家採購並陪我度過劫後餘生的完美車型。說不定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事真的發生了呢?

末日戰車 - 奔馳烏尼莫克(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