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複利思維?如何把複利思維應用在生活中?

鼎峰勵志


什麼是複利

複利=本金*(1+收益率)^時間

根據公式,我們可以看到收益率、時間、本金是複利的三要素。

(1)收益率

長期來看,我認為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15%,是一個比較合理的值。也許你會覺得15%這個值並不高,但目前世界上公認最厲害的投資大家巴菲特,在55年的時間裡,年化收益也只維持在20%。所以說,我們投資理財的長期年化收益率如果能夠做到百分之十幾,已經很不錯了。

不過,年化15%並不是說每年都能賺到15%,而是在一個長週期內你的累計收益折算回來,相當於每年賺了15%。投資理財的收益並不是線性增長的。

什麼意思,可以看下面這張圖:

這張圖是中證500從2007年到2017年的每年收益圖,從2007年到2017年,中證500的年化收益折算回來是11%,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這11%並不是平均每年都是11%,它每年的收益率是這樣的:2007年是大牛市,它的收益接近150%,2008年金融危機,虧了60%,2009年賺了131%,2010年的時候賺了10%。

(2)時間

對於投資,我們總是在強調長期,至少要在3-5年以上。因為,大家在上圖也知道了,投資理財的收益並不是線性增長,收益通常是在一兩年內爆發的,但是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一兩年什麼時候會來。所以,我們需要時間去等待,去降低我們的投資風險,去獲得那個合理的收益率。

我們總說投資要趁早、理財要趁早。因為投資越早,可以獲得的投資經驗也會越多,資產的上漲空間也會越大。另外,有效的投資理財邏輯是需要紀律執行的,而自律的行為能夠輔助我們的成長。

(3)本金

再來看本金,複利可以讓本金在長時間週期中,找到一個可以持續獲得的合理收益率,並通過耐心的等待,換取本金的成長空間。隨著時間的拉長,複利效應會越發的明顯,這也是我們資產增值的根本。

我們很難像股神巴菲特一樣達到收益率平均年化20%,但我們只要按照合理有效的投資方式,遵守投資紀律,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其實也能夠獲得不錯的成績。本金不一樣,本金需要我們自己通過不斷努力去增加,這個並不是投資能夠幫助到你的。所以,不要讓投資佔據你太長的時間,應該努力工作,通過自己事業的成長,去獲得更多的本金。

只有讓收益率、時間、本金共同發揮作用,才會讓我們的投資理財變得更有成長空間,才有可能在未來讓我們的投資理財收入超過我們的工資收入。

在生活中,可以用複利思維來投資c

長期投資賺錢的邏輯之一就是複利效應,很多人對複利效應有一個很大的誤解,以為複利的核心在於回報率,但其實複利真正的核心在於時間。所以,那些我們三、五年內都用不到,也沒有什麼明確目標的錢非常適合用來做長期投資。因為時間拉得足夠長的話,高風險資產的賺錢概率大大提升,所以我們可以投資於這類產品(例如股票類資產),通過複利效應,幫我們賺取更高收益。

我見過很多人,聊起投資的時候,都明白不能一夜暴富,也都隱約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會說:“等我先快速翻個倍,然後再正確的投資吧”。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亞馬遜的CEO貝索斯問巴菲特:“你的投資體系那麼簡單,為什麼你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別人不做和你一樣的事情?”

巴菲特回答說:“ 因為沒人願意慢慢變富 ”。多數人總想著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時間追求最快速的財富積累,追求過高的回報率。但是,高回報率往往和高風險相伴。真正的智者追求的是財富穩步增長,平衡好回報率和時間。

要知道,即便是年5%的回報率,運用複利思維來看,100年後,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對於複利效應的運用,其實很簡單,就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

總的來說,對於投資,不管你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一定要趁早。同時,要做好資金規劃,把真正能夠長期投資的錢始終放在市場上。我想十年之後,你一定能感受到投資給你帶來的非常大的變化。

要相信,時間是一位偉大的作者,它帶來的回報一定超過你的想象。


且慢管家


什麼是複利思維?如何把複利思維應用在生活中?

我們做一個投資項目,如果投入的本金為10萬元,年收益率為5%,則一年後,利潤為5000元,它是資金投入一年所得,稱為單利。若把本金10萬元和利潤5000元繼續投資,假定接下來還按5%的年收益率進行,又過了一年後,10萬元再得到5000元的單利,而投入的5000元,也可獲得250元的利潤,這是利滾利的結果,故稱為複利。經過兩年,10萬變成了110250元。若按這種收益率滾動下去,開始投資的10萬元就越滾越大,這樣的想法就是所謂的複利思維了。

為什麼要舉年利潤率5%這個看起來就不是暴利的例子?因為有很多公司的利潤率就是這樣,甚至更低。如果還能有穩定的利潤,即使不起眼,也能促使一些人年復一年堅持下去,此時複利思維還是有積極的一面的。

但若連5%都不可持續,甚至本金的安全都成問題呢?最近很多互聯網理財平臺相繼出事,內情很複雜。但讓很多人願意拿出大筆資金出來購買這些不靠譜的“理財”產品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銀行利率實在太低了。對金融、證券方面的各種陷阱瞭解太少的人,最容易上當,再來談複利思維,就變成一種笑話。你看中的是複利,人家盯著的是你的本金。

股市也一樣,到處在宣傳巴菲特,好像誰都能搞價值投資。想想幾十年的複利,多麼激動。但如果每年的利潤率是負的,那長線持股就可怕了。在一堆價值嚴重高估的股票前,只有投機,不能投資。

當然,每個時代都有不少投資項目利潤率更高,甚至還能逐年加速增長。這樣的複利機會,要不就被壟斷起來,要不就被眼光獨到的企業家或投資大師把握住,芸芸眾生還是難以企及的。《公司理財》的教科書中乾巴巴的對複利的描述,誤導了多少人!貨幣的時間價值如何充分發掘出來,其中的艱辛驚險,是複利思維太簡單者無法理解的。


JohnTim2019


複利,又稱利滾利、以利生利、驢打滾、息上息。複利本源是個經濟學、金融學的名詞。但如果把工作、學習、生活看作是一項投資,向著目標每天進步一點點,長期堅持,就能獲得出人意料的成功,這就是生活中的複利思維。

具體我們可以看下列幾個算式,之所以選擇22,是因為我想不起來指數怎麼輸入了😂😂:

(1+0.01)²²=1.2447

(1+0)²²=1

(1-0.01)²²=0.8016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即使每天只有百分之一的差異,經過長期的積累,也能產生顯著的差距。所以,複利思維的核心是正方向和堅持。所謂,不怕慢,就怕站。

我曾與幾位學神家長交流學霸的特質和學習習慣,我覺得學霸的養成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了一種複利思維:

1.不透支,不追求快

有趣的是這些家長無一例外以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開場😊。確實,任何事的成功靠的都不是一蹴而就,學習也一樣,日積月累,積流成河,聚沙成塔。

2.目標明確

有目標才有奮鬥的正方向,內心有源源不斷的原動力的驅使。

3.專注、堅持

有一顆靜得下來的心,心無旁騖,不浮躁。勝不驕敗不餒,在成功和失敗中一次次成長,其實也是堅持。

4.注重總結

認真對待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從不敷衍,用盡全力。對發現的問題,認真思考,並整理成專門的糾錯本,反覆複習,直至掌握。不盲目刷題。

很多學神、學霸是住校生,學習、生活都能安排地井井有條,並不需要家長過多操心。所以,學霸的養成,最重要的是學習習慣(學習複利思維)的培養。有了好的學習習慣,成績水到渠成。


小黑小黑Luo


複利,金融學名詞。原意指把利息當本金,繼續產生利息,俗稱利滾利。通過時間的威力,像滾雪球一樣,把資本越滾越大。比如巴菲特的證券投資,每年20%的回報率。很多投資高手、股神可能覺得小case,沒什麼牛x的。但老巴堅持了幾十年,成了世界大富豪,投資大牛。關於複利的好處,有很多故事和雞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看看。

在此,談談複利的另一面,關於複利的誤區和解決辦法。理性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有些投資者,幻想著複利的威力,期望利滾利、錢生錢,快速致富。比如一些新手投資者,買了股票,開始賺了30%,覺得賺錢好簡單。開始計算,投5萬,保守估計,月賺10%,年底變15萬,再過一年,就變45萬。還有人算的更好,每天不多,只賺1%,一年按200個交易日,年底就是7倍,10萬變70萬,幹兩年,可以買個大房子了。眼前彷彿飄滿了毛爺爺。於是開始繼續投入資金,賺來的錢也繼續投入,從不考慮放慢下腳步。事實呢?靠大幹快上成功實現財務自由的,鳳毛麟角,而且也是經歷了九死一生。而普通投資者的財富,大都在這種變本加厲中損失慘重,煙消雲散。

原因何在?

一個是忽略了複利的前提,時間的威力和收益的可持續性。要麼急功近利,短時間投入大量資本,使風險度超過自身承受能力;要麼沒有金剛鑽就急著攬瓷器活,剛接觸市場,賺了點錢,嚐了甜頭,就大肆追加資金,而沒有問問自己,這種盈利能否持續下去?

另一個是沒有資產配置意識,把大部分資產都做了高風險投資。收益與風險正相關,是投資的不二法則,也是常識。但很多投資者在看到高收益後,就忘了高風險;或者被別人忽悠說沒有風險,就信以為真,被高收益的噱頭誘騙,生活中屢見不鮮。因此,不能把家庭資金和收益,都持續投入高波動性市場、高收益品種,如股票、期貨和金融衍生品,還有至今雷暴不斷的p2p市場,更有很多投資者,因為貪心高收益被各種詐騙。

因此,為實現投資的複利效應,要注意三點。

一是自身定位。投入的資金量要與自身投資能力相匹配,不能投入超過自身承受和管理能力的資金。10萬到100萬到1000萬的資金,管理方法是不同的,需要的投資能力也是不同的。不能急於求成。慢即是快!開始接觸一個投資市場,用較少的資金去做。並耐心學習相關知識,總結市場經驗。根據自身投資能力的提高,逐步增加資金。

二是資產配置。安排好日常生活和應急資金,然後把閒置資金按市場風險度分類,投入不同比例,尤其高風險市場,不要投入過多。

三是盈利變現。高風險市場的盈利,除了再投資,實現複利增長;還要經常取出一部分,做低風險投資、儲蓄,或用來消費,才是真正的盈利。否則,操作失誤,又還給市場,空悲切!






金融小邏輯


什麼是複利思維?如何把複利思維應用在生活中?說實在的,要問我什麼是複利,我還真能解釋一下。什麼是複利思維,我的理解是以複利計算為原理的思路吧,我自己定義的,呵呵。

複利如何計算,我就不想過多解釋呢。我也有錄製有相關的視頻,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觀看一下。\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e09d87cabe17417ea4036346cb5f8f35\

龍門賬


複利,也稱複合利息,俗稱“利滾利,息生息”,指的是計算利息的方式,利息除了會依據本金計算外,新產生的利息會加入到下一個計算週期,形成本金的增大,越來越大。計算的週期越短,產生的收益會越多。一般理財產品會以年化計算收益,我們把每年產生的利息,不取出,繼續投入,下一年收益的計算標的,就會是原來的本金加利息部分所產生的累加收益,隨著年期越長,複利和單利的收益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複利除了應用在理財上,複利型的思維,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對於剛踏入社會,有良好基礎素質的年輕人,複利型的成長之路,更有助於邁向成功,對家庭以及就職的企業,都非常有前景。對於在職學生,好好學習,日後的回報不僅是考入好的大學,更能接觸到更高的工作層面。對於我們,每月工作的收入,不亂揮霍,堅持長久投資,日後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融資理財頻道


複利思維本質上就是俗語所說的“利滾利”,本身並沒有多麼高深,因此也就無需贅述。

而對於如何運用複利思維,我們如果隨便搜索一下也可以看到諸多的論述,併兼有巴菲特、愛因斯坦、吳曉波等等眾多名人作為這一思維有效性的證明。只是,這些論述在強調堅持、專一的同時,往往忽略了一點——複利其實是微不足道的,它通常僅有本金的千、萬分之一,而我想這才是運用複利思維的關鍵。

基於此,我認為要利用複利思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我們要儘可能增大本金的規模。本金大足夠,複利也會相應變的很可觀,甚至你的複利會遠超大部分人的本金。

其次,要有利用複利的意識。對於擁有足夠多本金的人來說,複利再大,其與本金相比終歸微不足道。而對於原本本金就不多的人來說,複利就更是微不可察。但是,運用複利思維就要求我們必須看到這些相對來說並不大的複利,並儘可能的使其達到最優配置。

最後,要選準方向。複利思維要用在正確的方向上,否則,利用越多,危害越大。


信託小兵


複利是理財當中的概念,也就是“利滾利”的意思。

其實所謂複利思維運用在生活當中,你可以理解為強化自己現有的優勢,從而實現強者恆強。

但是並沒有複利公式那樣的誇張,因為人本身就是有極限的,並不是你想就能提升。

複利思維是雞湯當中常用的忽悠人橋段,有一段雞湯是這樣的:

假設現在自己的水平是1,每天進步1%或者退步1%,則1年後:

每天進步1%的成果:1.01^365=37.78

每天退步1%的後果:0.99^365=0.025

這下差距看著很大了吧。

這個段子的意思是,每天看似不起眼的小進步或者小退步,日積月累,可以帶來超乎想象的巨大變化。

當然並不是說這樣的雞湯不對,偶爾看一下激勵一下自己是可以的。但是生活當中和單純的數字不一樣,再天才的人,不吃不睡一年能提升37倍?那十年,二十年?


靈異故事周易解讀


驢打滾,利滾利,滾雪球,良性循環,管道,直銷,傳銷。

有人拿這個賺錢,有人拿來學習,有人拿來給人洗腦,讓人上當受騙,有人深信不疑成了炮灰。

小心別有用心之人宣傳他的商業模式或某些金融產品,沒辨別能力一不小心就成炮灰了。

炮灰的後果是失去財富,失去親朋,失去自信。



華強實戰教育


其實就是滾雪球嘛,雪球越大,滾起來就會沾更多的學雪,然後不停的重複重複,最終會越來越大,大到難以置信!生活中很簡單啊,比如堅持每天看書,跑步,只要你重複不間斷去做,時間長了效果就會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