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祕

胡哥專注發現古村落之美。請點擊關注。

胡哥原創首發,侵權必究,已授權維權騎士全網維權。內容轉載授權請點擊(https://rightknights.com/material/author?key=F82ED45ED46DD68B530ADFC67D549978)

春暖花開日,胡哥訪古時。趁著長臨高速還在免費期,胡哥這一次驅車前往臨汾市尋幽探秘。

臨汾市位於山西西南部,因地處汾水之濱而得名,在過去長臨兩地之間不通高速的時候,去一趟得四個多小時,現在好了,一上高速,車如飛矢,輕快地跑在春天裡,到臨汾只需要一個半小時。

此行目的很明確,利用兩天的時間,就近尋訪一下洪洞縣的三個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的古村。今天先帶領大家看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臨汾市洪洞縣曲亭鎮上寨村。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上寨村民居窯洞。

上寨村位於黃土高原與太嶽山交界處,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山村。這裡有層巒疊嶂、有峽谷溪流、有層層梯田、有山道彎彎。在一片喧囂的城市化進程中,這裡罕見地仍保留著原始樸素的自然風貌,靜謐而安詳。

這裡也有悠久的人文歷史,人才輩出,有晉商李興的祖宅、有鹽運使的母親張氏節孝牌坊。人文古蹟保存至今,曾經的顯赫家族早已沒落,只留下青磚灰瓦土窯洞,無言述說歷史滄桑。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帶前廊的窯洞院落。

從甘亭收費站下高速,距離目的地只有十來公里,開著導航一路向著上寨村而去。剛過中午,春陽和煦。看到路邊一座高大的牌坊,導航提醒說,上寨村到了。

從路邊看,你絕不會想到路邊的山巒之下,藏著一座古樸寧靜的山村。陶淵明有詩云: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用來形容這裡十分貼切。

車進入村道,水泥路面路況很好,但是很窄,一路下坡,而且坡很陡。這期間,還要經過一個U形非常陡的上下坡。彷彿由此進入一個世外桃源,轎車七拐八拐,最後一路下到坡底。

車行途中,能看到遠處的梯田層層疊疊,有絲絲綠意。眼前的村莊猶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光影重疊中,以土黃色為基調的古老村寨展現在眼前。如果有可能在空中俯瞰,你會發現,那層層梯田十分壯觀。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古民居獨特的門樓。

寨上村因為在古代時候四周有城牆包圍,用以防患外敵和野獸侵襲,村民居住在城寨的上面,故稱為上寨村。現在所見到的基本都是清代遺留建築,不乏保存相對完整的院落。

這裡的清代建築有著鮮明的黃土高原特色,既有窯洞,也有窯樓。窯洞簡樸,窯樓豪華。村南一條小河流淌而過,最奇特的是這裡有一口礦泉水井,富含稀有元素鍶,含量全國第二,據說是臨汾市水質最好的一眼泉水。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古民居門樓。

停穩車,胡哥一行從坡上緩步進入古村。午後時光,村民稀少。街道還很乾淨,左顧右盼,都能看到高高的奇特窯樓。有幾院非常明顯的是三層的窯樓院子。青磚筒瓦,依坡而建,前後開門,奇特無比。

上寨村的主要街道就是兩條,交匯成一個倒丁字形。最南邊是東西向的河流,河岸上一排房屋,屋後是東西主街,街中心是往北上坡的進村道路。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觀音廟後牆。

從這條南北路,我們一路下行。坡底東邊是一座古觀音廟,孤零零立在街心的臺階上。門朝南,三開間,屋頂已破損,正脊是弧形上翹狀,這種形制比較少見,兩端的鴟吻、中間的兩條行龍、寶鼎保存比較完好。從背後看,根基是八九層的砂條石壘砌,將近一米高,堅固結實。

坡地西側是小學校,學校的最北邊是一院清代磚瓦窯樓院,非常壯觀氣派。院子南房已經不存,北房東西一長溜一字排開,主房高大,三層。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規模最大的三層窯樓。

一層是三間窯洞,一門兩窗都是拱券形,層高很高。二樓開三個窗,兩邊是八角形,中間是拱券形,很奇特。三樓兩邊開兩個圓形窗戶,正中間是四扇隔扇窗,窗下部是磚雕鏤空花牆,中間是壽字圖案,兩邊是如意八卦。兩邊屋簷下還有精緻的磚雕墀頭。屋頂是整排的荷花脊瓦。

整體遠看,房屋的圓形漏窗最引人矚目,八角形的漏窗成對出現在主房,其他好幾處窯樓院都是如此,也是別處難以一見的。這還不算,主樓西側間隔兩間房的位置,同樣是一座三間三層窯樓,但每層的高度都比主房低。二樓是圓窗,三樓是拱券窗,又有不同。

兩房之間是一座二層窯樓相連,最東邊是一間窯樓,頂部塌毀,原貌不可知。你以為門都是在窯洞這面嗎?錯,二三樓只說了窗戶,沒說門。原來二樓北面開門,朝向北坡。巧妙地借用了地勢的高差。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傳奇的九間樓。

這僅僅是一個典型的富貴人家的磚瓦窯樓院。上寨村最出名的要數九間樓。其實從胡哥看到的情形看,和前面見到的三層窯樓類似,形制也差不多。傳說是建築結構暗含九五至尊之意,說是明看是五間,實則是九間,所以叫“九間樓”。

胡哥數了數,上下三層共九間,也沒看出怎麼個“明看五間房”的意思來。所以當地傳說的皇子微服巡遊在此遇難得救,后皇帝賜建的說法,只能存疑。倒是主房兩側原有二樓或者三樓,已被拆除,只剩平頂。房主人說,當年可氣派了,村子裡也是首屈一指的。

數百年歲月滄桑,原來的青磚窯樓外牆已是黃塵滿面,看起來是一水的土黃色,和晉城市的皇城相府的色調相仿,這也從一個側面見證了上寨村的古老。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張氏牌樓。

不去說那一院院窯樓院歷經風霜保存至今的艱辛,也不去說李自成馬踏出神泉的傳說,只給大家介紹上寨村最知名的古建築——張氏節孝牌坊。

牌坊大家都知道是過去皇帝旌表節婦烈女的,材質有木有磚有石,樣式具都精美異常,充分顯示了古代工匠的精湛雕工和建築美學意義。上寨村的張氏節孝牌坊就是一個例證,而且因為它有屋頂和斗拱,稱作牌樓更準確些。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張氏牌樓側面。

村西河岸古道上,離村子三四里地的樣子,有一座牌樓。單門三間三樓式,裡外八字形,中間高兩邊低,屋頂是九脊歇山式,等級較高。拱券門,上面七層之多的圖案,每層都不同,有人物、花卉、吉祥圖案等,正中磚雕斗拱下,嵌一塊石牌,上刻“聖旨”二字,兩面都有。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牌樓正面坊額。

下面據說是御筆題寫的坊額,朝西的那面是“榮增翟茀”,東邊是“操凜冰霜”,下面還各有一塊石匾,內容是“旌表誥贈奉直大夫李作棫之妻誥封宜人張氏節孝坊”,兩邊一樣。這說明表彰的是奉直大夫李作棫妻子張氏節孝行為的。

門兩側還有石刻對聯,兩側八字磚跺上,同樣有記錄此事件的洪洞縣令的題詞,胡哥就不細說了。需要說明的是,兩側上部同樣有四排人物、鳥獸、花卉磚雕,突起在磚牆上,雕工精湛,神態各異,圖案無一雷同。

黃土高原上的世外桃源,山西臨汾上寨古村探秘

牌樓側面的浮雕

如此繁複的裝飾,無一不是為了凸顯張氏的節孝賢良品德。其實在如今的時代,除了研究牌樓的文化含義、建築美學等價值外,還應該在家風傳承上下功夫。一座牌樓,記錄了一個家族的道德操守與家風傳承,它屹立數百年,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村子的民風。

牌樓的雄偉與精美,難以用詞彙一一形容,所幸有圖片為證。就一個古村莊的文化美,留存它的記憶,也有機會讓見到她的人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古村之美,盡在回味。


喜歡胡哥文章的請加關注,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