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鄭春華在雍親王府被王掞罵死,臨終前鄭春華為何說謝謝?

忠肝義膽嶽老三


《雍正王朝》終究是一部男人政治權謀的大戲,有關女人最好繞道走開。可偏偏鄭春華走進來了,她就必將成為男人們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鄭春華是可憐可悲之人,可憐是是她的遭遇,可悲的是她與太子胤礽發生了不倫之戀,且最終為胤礽所出賣。要知道,她是康熙的妃嬪,這就註定了這段家醜會成為各方政治博弈的籌碼。

1.論鄭春華。鄭春華本是康熙的一個侍女,因為康熙在斥責太子胤礽的時候為太子說了一句公道話被康熙另眼相看,並擢升她為妃嬪。康熙此舉大概有兩層意思。一是鄭春華有主見,機敏正直,所以對她另眼相看,擢升妃嬪。二是康熙深知自己兒子胤礽的秉性,估計也早就發現了鄭春華與胤礽有曖昧的苗頭,所以納為自己的妃嬪,想以此斷了胤礽的念想。哪知道康熙不僅僅沒有斷了他們的念想,他們的交往更加緊密,鄭春華還懷了胤礽的孩子。這不是嚴嚴實實給康熙戴了一頂大綠帽嗎?這是發生在皇家的醜事。更因為是與太子胤礽有莫大的關係,所以一旦為人掌握,就必定成為一個政治籌碼,以此對付太子胤礽。

太子的兩次被廢,看起來與這件事沒有多大關係,那是因為康熙不希望這件醜事外傳。但是這件事如果不是康熙心頭的一塊心病,那還真說不過去,一個是自己的兒子胤礽,還是太子,一個則是自己的妃嬪,無論換做是誰,都難以忍受這種有違人倫的關係。所以,太子的被廢,你當康熙真的不介意這事嗎?肯定不是。

鄭春華最終成為一個燙手的山芋。如果她活著,對太子不利,所以,兩廢兩立的太子胤礽最終拋卻了當時和鄭春華的溫情,執意要殺害了她,就是害怕成為老八的把柄。胤礽選擇了出賣鄭春華。

俠義十三郎胤詳則在太子和俠義之間,選擇了俠義,保護起了鄭春華。正如康熙所說,胤詳心底是光明和俠義的,所以,他對鄭春華的保護無關於政治。

老八集團則時刻關注著鄭春華,是因為他們為爭奪帝位,希望自己手裡握著一張王牌,在關鍵的時候打出去,既可以置太子於死地,也可以讓康熙老爺子無話可說,他們的目的就是這麼簡單。

老四胤禛,在老十三被圈禁後,因為答應了老十三,只好又把鄭春華保護起來,成為鄭春華的關聯人,其實老四心裡明白的很,這個鄭春華,遲早會成為自己奪嫡的絆腳石,所以也是恨不得早早除之。

所以,鄭春華是這樁醜事王牌的主角兒,誰與之關聯,誰就會倒黴。並不是說她本身有這個能耐,而是因為她深陷政治漩渦,無法獨身而出。只有死,才是她的最終歸宿。

鄭春華自己有這個意識嗎?當然有,第一次太子復立胤詳去看鄭春華的時候,鄭春華就表明了這個意思,但是胤詳俠義心起,不讓鄭春華死。如果那時候鄭春華就死了,這張牌沒了,也就沒後面什麼事兒了。

2.論王掞。這位太子老師祖上就是皇家的老師,可以說是世代的老師傅,連康熙都十分敬重他。但是太子胤礽的操守實在是讓人失望,作為老師,自然也是失望之極。王掞希望自己培養出一個有用的帝王,為自己光宗耀祖,很多人說王掞是《雍正王朝》裡面最老謀深算的人,其實不然。王掞此人雖說只是一位老師,但是他對於皇家對於大清的那股忠誠勁兒,像他這樣的人,只要是遇上像康熙一樣的明君,就一定會受到非一般的禮遇。正所謂萬金難買忠誠,這也是康熙對他禮遇有加的重要原因。

但是王掞混在高層,對於政治局勢的把握也一定十分清晰。太子胤礽到底是不是可造之材他心裡必定比誰都清楚,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明知道鄭春華在哪裡卻遲遲未動,到了最後關機時刻跑去老四那裡羞死鄭春華的原因所在。在此之前那麼多時間,他幹嘛去了?明知道是太子的掣肘之牌,為什麼不去羞死她?所以說王掞隨老,但是卻是一塊老薑,他對於鄭春華的動向其實時刻都關注著,就等一個有利的時機出手。

他知道鄭春華實際也是老四頭疼的一個絆腳石,所以最後關鍵時刻,親自跑到老四府上,為他除去這個絆腳石,讓老四無事一身輕,這也是老四胤禛所希望的。投其所好,恰到好處,王掞的政治功力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知道,老四登基後,不會虧待他的家族,不會虧待他的家人,因為這件功勞堪比天大。

3.為何鄭春華說謝謝?在經歷了若干起事件之後的鄭春華,要不是老十三的保護,可能早就死了,她自己深知這點。其實要去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說死就可以死,關鍵問題是你想死還是不想死。鄭春華有死的念頭,但是卻心存僥倖,她也知道自己已經深陷漩渦不能自拔,甚至她自己都知道自己只有死路一條,才能挽救眾生(老四)。她需要的是最後一點勇氣和信心,有人說是王掞羞死了鄭春華,估計王掞羞鄭春華言辭也十分不客氣,鄭春華作為女人幹出的事兒也實在心中抱愧,但要說真能羞死一個人,尤其是鄭春華這樣機敏之人,皇帝的妃嬪,估計不是所有人都能辦到。

所以說,王掞羞死鄭春華,只不過是讓鄭春華最終下定決心,讓最後一根稻草壓死鄭春華的心理防線而已。也正是鄭春華的正直機敏,才最終了卻了她內心的僥倖心理,隨著一根白綾而去,免了眾生的煩惱。

她的那句謝謝,感謝的是王掞也不是王掞。說是王掞,是因為王掞幫她下定了最後的決心,說不是,是因為自己早該意識到,唯有死,才是她最終的歸宿。


青燈問史


在《雍正王朝》中,正是鄭春華在雍親王府,被王掞罵死前說的那句”謝過了,王師傅”,最終要了王掞的命。


鄭春華原本是康熙一個並不受寵的嬪妃,但是她是一個可憐又可悲的人。因為同情胤礽的身世,最終兩個可憐人成了同床之人。但是也因此無辜捲入了複雜的政治鬥爭之中。她的一時心軟,成為了康熙最大的心病,最終成了各方勢力博弈的籌碼。

她和胤礽偷情被康熙意外撞破,導致了胤礽與康熙之間出現了嫌隙。也最終使得老十四胤禵的那封“假太子手諭”大顯奇效,導致了胤礽第一次被廢。

但是她對胤礽的愛,並沒有得到胤礽對她的回報,反而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當胤礽第2次被複立的時候,胤礽第1件事情想到的就是將鄭春華殺人滅口,奈何自己無法動手,便讓忠於自己的胤祥去殺鄭春華。

當對鄭春華也存著怨恨的胤祥,準備去處理鄭春華的時候。卻意外發現鄭春華臨死前,還惦記著胤礽,她對胤礽的愛是真愛,而不是投機想當皇后,賺取榮華富貴。

知道真相的胤祥像吃了蒼蠅一樣,鄭春華為了胤礽可以去死,而胤礽卻要鄭春華去死。這導致了胤祥開始對胤礽產生了懷疑。最終胤礽竟然還要用殺鄭春華這事要挾胤祥放任季安和劉八女,這徹底導致了胤祥對胤礽徹底失望,倒向胤禛。

於是鄭春華並沒有死 ,被藏到了胤禛的雍親王府上。可以說胤禛將鄭春華藏在自己府上,目的並不單純。他這是做了兩手準備,進可以拿鄭春華扳倒胤礽;退可以在胤礽繼位後將鄭春華獻給胤礽。這筆買賣無論如何都不吃虧。

但是在王掞的眼裡,鄭春華可是一個大災星,蘇妲己一樣的人物。


她害了胤礽,使得自己悉心培養出來做了40多年儲君的胤礽徹底無緣皇位。而如今他明確知道康熙屬意胤禛,而鄭春華此刻卻又突然出現在胤禛的府上,關鍵是胤禩他們已經知道了這個情況。所以此刻的鄭春華不但不是胤禛的殺手鐧,反而是一顆定時炸彈。如果康熙知道鄭春華在胤禛府上,胤禛弄不好就會步胤礽的後塵。


所以王掞請命胤禛,去羞辱死鄭春華。讓這個“害人精”徹底從人間消失。主動請纓的時候,王掞是站在非常高的道德高地上的,在他的眼裡,鄭春華就是一個狐狸精,就是一個蘇妲己。自己去羞辱死她,是替天行道。

他的心態和胤祥一開始的心態是一模一樣的,鄭春華是該死之人,自己是義舉。

但是,當他得知真相之後,發現鄭春華本身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過錯,而造成這一切的恰恰都是因為胤礽,都是因為其他人的慾望。而鄭春華根本不稀罕什麼榮華富貴,活著只是因為她愛胤礽。


而死對於鄭春華而言則是解脫,所以,鄭春華臨死之前對王掞說了一句”謝過了,王師傅”。感謝他告訴自己胤礽還活得好好的消息,你感謝他成全自己,讓自己解脫了所有煩惱。


王掞作為一代大儒,臨走時只是簡單說了句“四爺,老臣走了”。但是內心感到了深深的羞愧。他被震撼了,自己也曾打著”愛”胤礽的名義,卻把胤礽變成了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人。而如今,卻還親手逼死了鄭春華這樣的一個可憐而至善的人。於是回到家老頭啥都沒說,一條白綾把自己就掛了起來。


炒米視角


鄭春華臨死之時,也就是王掞走時,鄭春華說了句:謝謝了,王師傅!其實她這句謝謝更多的是即將解脫後的輕鬆!



鄭春華是真的愛胤礽,願意為他承受一切罪責。她與胤礽私會被康熙發現時,是她主動唱曲告訴康熙坦承自己。後來去做苦役時,當著十三爺也說是自己的錯,孩子被粗暴的強行打下時,她除了要承受身體的痛苦也要忍受心靈的折磨,那個求她把孩子生下來的人連一句關心的話也不託人捎,後來還要殺了她,唯求自保。可是她依然關心他的安危,當十三爺告訴她胤礽好好的時,她如釋重負!


可惜胤礽不爭氣,復位後變得扭曲而乖張,沒多久又被廢了。師傅王掞也對他徹底失望,在這一過程中,王掞與老十三胤祥都從力挺胤礽中改變了態度,胤礽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兩人最後都支持四爺胤禛,八爺黨自然要對他們使絆子,而當初是四爺與十三爺私自保著護著鄭春華,現在自然要用鄭春華這張牌鬥四爺。

所以,王掞要羞死鄭春華。鄭春華知道自己的存在對四爺是個威脅,其實就算王掞不來找她,她也還是會選擇自盡。她活在這個世界還有什麼意義?還有什麼眷戀?除了屈辱,無恥還要給別人帶來麻煩!



鄭春華註定就是要以悲劇收場,就算胤礽沒有被再廢,她活著對他也是個汙點,以他無情無義沒心沒肺的樣子是不會給她留活路的!


尋桂子


鄭春華可能並不知道,她的存在已經成為諸子奪嫡的重要籌碼。

鄭春華最初是康熙帝的貴妃,但作為皇帝,富有四海,女人只不過是他征服天下之餘的點綴品,所以任何一個女人在皇帝看來不過是過眼雲煙,新鮮勁兒一過就只能獨守冷宮。

鄭春華也是一樣,但她又和其他獨居深宮的女人不一樣,她又得到了太子胤礽的青睞。二人常私下做出亂倫之事,甚至還有了孩子。



在熱河狩獵期間,康熙發現了二人之事。但為了維護皇家的體面,康熙選擇了隱忍,對胤礽則是廢了又立。對於鄭春華,康熙選擇將其秘密墮胎,然後罰入辛者庫為奴。

但是被康熙復立的胤礽卻不念舊情,他怕自己因此落下把柄,用陰損手段迫使十三爺胤祥幫他去除掉鄭春華。胤祥見到鄭春華後,鄭春華絕口不提自己的苦,只是想念和擔心胤礽,並表示自己早就該死。結果,善良的胤祥被她的痴情所感動,救下了鄭春華。

太子胤礽徹底倒臺後,胤祥因助太子暗殺鄭春華,被康熙圈禁。在被圈禁前,胤祥將鄭春華交待給了四爺胤禛。胤禛覺得愧對胤祥,遂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但他深深知道,鄭春華這個燙手山芋遲早會被兄弟們發現,成為打擊他的關鍵罪證。



就這樣時間過了十多年,康熙年老病重,即將駕崩,而皇位繼承人仍舊虛懸。此前為胤礽復位而一再奔走的太子老師王掞看透局勢,認定康熙內心屬意的人選就是四爺胤禛,也明白只有胤禛繼位,才能有利於國家社稷。

但王掞卻不知通過什麼途徑知道了一件事,這件事就是:八爺胤禩早就瞭解到鄭春華的下落了,一直隱而不發的原因就是,他要在關鍵時刻打出這張牌,徹底搞掉胤禛。

於是王掞親來探訪胤禛,對胤禛言明,胤禛雖然心有忌憚,但仍舊沉吟不決。王掞則讓胤禛放心,他自己去找鄭春華,用言語羞死她。



王掞找到鄭春華,沒想到鄭春華早就料到王掞會來。她說自己是個禍水,是個壞女人,牽連了胤礽不說,還一直苟活到了現在。對她而言死才是一種解脫,所以她才要對王掞說一聲謝謝,謝謝她替自己做出了應該做的決定。

隨即,鄭春華接過王掞送給她的一條白綾,自殺而死。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鄭春華依舊是那個心思單純善良的女人。她痴情於胤礽,卻又間接將胤礽拖下深淵。其實這一切都跟她沒有任何關係,無論有無她的存在,胤礽都不會成為一個稱職的皇帝,更不會成為一個負責的男人,她不過是男人們政治鬥爭的一個犧牲品。


達摩說


這個問題,我分兩個小問題來答:

1、王掞為什麼要替老四胤禛羞辱死鄭春華?

王掞確實是一個好老師,可惜沒有教好太子胤礽,如果說第一次被廢之前的太子胤礽還有繼位希望的話,第二次被廢之前的太子已經喪心病狂了。

王掞作為太子老師也經歷過了心理激烈的鬥爭,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時,他可是以死向康熙帝抗爭。當然最後他的計策在張廷玉和康熙帝的雙重打擊下,宣告失敗。

但是太子胤礽剛剛復立就大肆打壓群臣,連老師王掞的話都不聽,這也讓王掞開始變心。不要以為後來舉薦大將軍王的時候王掞還蹦出來舉薦廢太子胤礽就說他還不死心,其實那時候的他已經開始輔助老四胤禛了。

他舉薦廢太子胤礽這個荒唐的舉動,無外乎就是告訴康熙帝,他們舉薦老八胤禩跟我舉薦廢太子胤礽是同樣的荒唐。

老九老十都說帶兵不過是坐橐兒,那我王掞給舉薦一個更合適的人選,而且明眼人一看就是荒唐的。這一下子就杜絕了老八胤禩當大將軍王的可能性,最後老四胤禛不適時宜的跳出來舉薦了老十四胤禵。

所以說,從那時起王掞就開始偏向老四胤禛了。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也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奪嫡的關鍵時刻,王掞找到老四胤禛的府上,告訴了他目前的處境。原來鄭春華在雍親王府上的事老八胤禩已經知道,正等著關鍵時刻當武器攻擊老四胤禛。而老四胤禛在老十三胤祥被圈禁之時答應過要好好保護鄭春華,那麼通過王掞解決掉鄭春華,再合適不過了。

畢竟王掞沒有從始至終,所以後來的他選擇了自殺,臨死前說了自己走錯一步棋,也走對了一步棋,算是給自己總結了。

2、鄭春華被羞辱致死,為什麼還向王掞說了聲謝謝?

其實作為非雍親王府的王掞一來,鄭春華就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按照她自己的想法,當初在辛者庫就該死了,能拖到現在,已經是非常幸運了。

她沒有什麼牽掛,唯一的牽掛就是太子胤礽,如果說太子胤礽被複立之時她還有些許期待的話,等到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她已經沒有任何的希望了。

即使王掞不羞辱她,她也是會自尋短見的,這從她最後說的一聲謝謝可以得知:

首先,那個時候的女人,還頂著這麼一個屈辱的帽子,別說過去,就是現在的話,也是生不如死。王掞的羞辱,反而讓她堅定了信念,也終於解脫了。

其次,王掞能進入到雍親王府裡羞辱她,自然也得經過老四胤禛的同意,這一點,鄭春華不會不知道。而她在雍親王府待著的這段時間,也不可能看不到,聽不到一些事情,能讓自己體面的死亡,而不是毒死或者殺死,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從賜白綾這一點上她還是幸運的。

最後,她之所以一直沒有死,也是因為不能辜負老十三胤祥的一片好心,對她來說,老十三胤祥和老四胤禛都是她的救命恩人。如今恩人有難,而解決的方法就是自己死亡,那麼也算是以自己的死報答二位恩人,這也讓她從心底裡感謝王掞,給了她一個報答的機會。

而老四胤禛在高毋庸面前還在裝無辜,明知故問鄭春華自盡難道就沒有什麼徵兆?這種裝作不知道的城府也算是給老十三胤祥一個交代吧!

於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鄭春華,就這樣死在了王掞的“羞辱”之下,也結束了她那悲慘的一生。


楊角風發作


我們先不說太子胤礽師父王掞為何在罵死康熙帝嬪妃鄭春華之前為何鄭春華說“謝謝”王師傅,簡單說說這位鄭春華的來龍去脈。

太子胤礽與康熙帝的嬪妃鄭春華私通,嬪妃有錯的懲罰有很多種,罰去內務府的“辛者庫”算是比較幸運的刑罰,可鄭春華不行,她是四阿哥胤禛與八阿哥胤禩爭奪皇位繼承人的一杆槍,是徹底扳倒太子胤礽的重要籌碼,掌握住鄭春華,太子胤礽就有被廢黜的可能。
【太子胤礽師父王掞】

鄭春華在辛者庫被十三阿哥胤祥救了出來藏在了雍親王府,四阿哥雍親王胤禛以為密不透風,實際上在皇位繼承人的競爭對手八阿哥胤禩眼裡已經不是秘密,皇位繼承人爭奪戰到了白熱化程度,太子胤礽再次被廢黜。

在明眼人眼裡這個皇位繼承人只有在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十四胤禵這三個人當中產生,這三個人的哪一位都不能在此刻馬虎,一旦出岔就會與皇位繼承人失之交臂,悔恨終生。

太子胤礽既然被廢黜,這個藏在雍親王府的鄭春華已經毫無用處,不但無用,而且是麻煩,是炸彈,可四阿哥胤禛答應了十三弟胤祥要保護鄭春華就不能失言,可如今鄭春華怎麼辦?
【王掞看好的四阿哥胤禛】

王掞這位太子師父在康熙帝眼裡還是有位置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演繹把王掞演成了老字輩,其實不然,百度百科是這樣說的:

王掞shàn(1645~1728)清朝官員。字藻儒,一作藻如,號顓庵、西田主人,江南太倉人,明代首輔王錫爵曾孫。康熙九年進士,授編修,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康熙六十年,請重立胤礽為太子忤旨,應謫戍,以年老由子代行,尋致仕。

那麼我們權且按照電視劇《雍正王朝》來解說:王掞看好了四阿哥胤禛是皇位繼承人的不二人選,也掌握了鄭春華就藏在雍親王府,而且八阿哥胤禩就想在關鍵時刻拿鄭春華給四阿哥說事。【王掞要把鄭春華羞辱死】

在封建社會,如果女人做了不乾淨的事那是沒有立足之地的,可這位康熙帝的嬪妃鄭春華卻被藏在雍親王府苟且偷生的活著。王掞師父首先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然後看好了只有四阿哥胤禛繼承皇位才是真心幹事的人。

王掞師父說了:她要不想死我就羞死她。這鄭春華本就是該死之人,哪經得起王掞師父這位文人墨客的辱罵,看來鄭春華必死無疑!

實際上作為四阿哥的雍親王胤禛正是此意,但礙於十三弟胤祥的面子不好私自處置,巴不得王掞師父的到來幫助自己做個了斷。
【鄭春華望著三尺白綾說謝謝】

從心理說:鄭春華真的應該感謝王掞師父給她留個“全屍”,否則鄭春華一定會向高福一樣被毒死,或者身首異處也未可知。

鄭春華本就是康熙帝的嬪妃,說起來身份高貴,哪受得了王掞師父這般羞辱,只好望著三尺白綾自盡,臨走還得說一聲謝謝了“王掞師父”。鄭春華何等精明,王掞師父的到來她鄭春華明白了自己的死期已到,從心理謝謝王掞師父給她一個囫圇個的死法。

(圖片來自網絡影視資料)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堅持原創!《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帶你繼續解剖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第210期總268期)


日堯居


在說王掞罵鄭春華,她為啥說謝謝之前,咱們先來聊聊王掞為啥要去罵死鄭春華?按道理,王掞與鄭春華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理應連見面的機會都沒有,可世事難料,兩人不僅見面了,且還發生了“人命”的大事。

鄭春華的出現,是因為她與太子胤礽的事情,一個是康熙的嬪妃,一個是康熙的兒子,甭管怎麼講,兩人發生男女之事,都實屬不該,但事兒卻還是發生了,暴露之後,胤礽被盛怒之下的老子被廢除了太子之位,幹了這不乾淨事情的鄭春華也被處罰到了辛庫者去做了個洗衣服的奴才,甭以為從此天各一方,就此走完餘生的兩人,卻還是發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其一,太子胤礽既然可以再次復位,其二,鄭春華既然被老十三從辛庫者裡給搞了出來。更為意外的是,老十三將鄭春華弄出來的原因既然是太子要老十三去殺了她,老十三覺得太子這人不咋地,不想按照太子的意思辦事,所以,將鄭春華給“保了”出來。



說完“前傳”,咱們就該說說這王掞與鄭春華是如何聯繫上的了。話說太子胤礽雖說復位了,但德不配位,好景依舊不長,康熙萬般無奈,只得再次廢除,廢除之後的康熙嚴禁各大臣再次提起立太子之事,儲君之位空缺,各皇子開始蠢蠢欲動,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胤禛,胤禩和胤禵是排在前三的爭奪者。

此時,王掞出現在了胤禛府上,老道的王掞坐下沒多久就與胤禛開誠佈公的談到了鄭春華,胤禛吃驚之餘承認老十三將鄭春華“保”出來之後,確實藏在胤禛府上,王掞表態,此事不僅他知道,八爺黨們早就知道此女的存在,現在不表態的原因,正是想在關鍵時刻,通過鄭春華扳倒胤禛。

王掞意思明瞭,儘快除掉這個鄭春華,太子再次被廢,鄭春華的存在不僅起不到好的作用,相反,只會害了胤禛的前程,在胤禛表態自己答應老十三要照顧好她之後,王掞“請纓”自己願前往幫助胤禛解決此難事。

王掞的苦衷非常明顯,自己年事已高,時日不多,本想扶持太子,誰曾想太子是攤爛泥,白費了王掞這幾十年的辛勤付出,此時此刻,為自己的兒子及後代找好靠山,是王掞此時該做的事兒。

說完王掞與鄭春華產生聯繫的原因,咱們則回到主題:鄭春華為啥要謝謝王掞?



王掞帶著“使命”來見了鄭春華,鄭春華深知自己活著是個累贅,死不足惜之後,明白了王掞來見自己的目的,當王掞遞給鄭春華白綾之後,鄭春華向王掞說了聲謝謝,其原因在於:

1.解脫了。甭說是那個年代,就是放在現在,一女的幹出如此之事,即使活著也是苟延殘喘,毫無尊嚴,活著是件非常痛苦之事,胤禛與胤祥的“照顧”,讓鄭春華“死不得”,王掞的出現,讓鄭春華解脫了。

2.曾一百次想過自己的死法,沒想到如今真要死了,卻如此“輕鬆上路”,皇帝的嬪妃幹這事,被罰去洗衣服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兒,沒多久又被“保”出來,活到現在,值了,也賺了,沒有在發配邊遠地區的路上被折磨死,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運?

3.沒有阻礙到自己的“恩人”,不管怎麼說,鄭春華還是想活的,當她聽到太子被複位後,她還是抱有幻想的,只可惜她輕信於小人,倘若換成別人,不是老十三,鄭春華的下場真的就是“暴斃”。但鄭春華幸運的離開了那,老十三是鄭春華的恩人,同樣老四亦是,當王掞說明一切後,還好,鄭春華沒有對老四產生啥影響。就此了斷,也算是對“恩人”的一種報答。

所以,一句簡短的謝謝,卻道出了鄭春華這一路走來的心酸路程啊。

謝謝大家,我是酒翁,希望你會喜歡我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