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值不值得收藏?現市場的升值空間有潛力嗎?

MiSs_C


以下是鴻璐的一些淺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糧票承載著中國人很多記憶,集體經濟的年代是多少年輕的記憶!糧票在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歷經40年之久,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退出了歷史舞臺!雖然糧票不流通但是卻在收藏界一直名不見經傳!



糧票種類繁多收藏有難度

糧票在中國服役40年不僅與中國人們記憶緊密連接的同時它自身也是種類繁多,除了全國糧票還有地方糧票,種類繁多收藏起來極為困難且糧票存世量大、發行量大,存世40多年的流通並且是當時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貨幣!每家每戶或多或少都有!



糧票製造工藝落後造假容易

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製造糧票的工藝沒有十分精湛,所以現代造假仿製也是特別容易,所以就形成收藏範圍大且真的糧票還難收!


糧票收藏市場不規範

糧票收藏是比較小眾的收藏且收藏圈子還不好找,糧票這個東西要不是真喜歡還真沒法堅持收藏,首先指著糧票升值的空間不大,收就沒幾個錢更別提賣了,最主要是賣給誰?玩糧票的圈就那麼大,其次糧票在服役期間利用率極高所以品相自然無法保證,品相好的又不見的真!因為收藏者不多所以糧票收藏市場並不規範!




結語

糧票最為愛好收藏收集是不錯的,因為承載著那些年人們的記憶,但是糧票升值的空間並不大,基本屬於有價無市,都說很值錢但是沒人賣!所以糧票更偏向於情懷收藏,不計價值只為了追憶過去!


鴻璐宣


糧票是20世紀50年代至85年代中國在特定經濟時期發放的一種購糧憑證。 中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有著“生命第一票”、“第二貨幣”之稱的文物票證。糧票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經過長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複製性的票證日漸稀少十分珍貴。

那個年代,我國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按戶籍人口定量供應。“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此組糧票共199張/組,數量龐大。包含北京、江蘇、上海等地的糧票種類,以及全國通用糧票;種類規模大。規格不一,品相完整,邊式、底紋、背紋精巧細緻,這些特色,是其他票證難以比擬的,值得珍藏

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成為收藏者的新寵。糧票自身是沒有價值的票證,但憑糧票可買到國家牌價糧食,實際上糧票成了一種有價證券。糧票的面值等於國家牌價糧價與市場價之差。1993年後中國已取消使用糧票,糧票很快進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近兩年在香港、澳門特區和歐美一些國家高價購買競相收藏中國糧票中的珍品。


九州琥珀首飾


解放初發行的,文革中發行穴,最大額度,最小票幅,最大票幅,軍用票,特供票等等,都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南孔古藏


糧票肯定有值得收藏,那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也是說明那個年代史實,糧票我認為有升值潛力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對收藏意識淡薄,物以稀為貴。


kyju-liu


大部分糧票存世量過多,極個別品種相對稀少,目前玩糧票的人不多,手裡有一定要保存好,紙製品玩的就是新,有褶,缺角都會影響品相。升值空間肯定是有的,畢竟糧票也代表了一個時代。


老銀元的故事


個人覺得糧票固然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但如果不是這領域的愛好者 可以考慮瓷器 字畫!收藏價值高,集大成! 花同樣多的時間精力 投入產出比應該更高!


天寶博物館


這些可以代表歷史的東西都值得收藏


曾經擁有丶是過去


值得收藏,有一定的升值空間。


天濟古空間8


量太多,沒有太大的升值空間,當成自己一種收藏愛好還是不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