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驚天大逆轉》在一部國產片中成功再現了韓國類型片的工業水準,《捉迷藏》又為翻拍驚悚類型片樹立了標杆,這不禁讓人開始重新審視“韓國”在中國類型片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時光網訊 近兩年中韓合拍或翻拍韓國電影的國產片成績都不理想,大多絕對夠得上“爛片”標準。犯罪動作片《驚天大逆轉》跑出了黑馬之姿,緊接著《捉迷藏》又為翻拍驚悚類型片樹立了標杆。前者由中國導演李駿和韓國製作團隊合作,在一部國產片中成功再現了韓國類型片的工業水準,後者則是文藝片名導劉傑的首次類型片嘗試以及首部翻拍作品。似乎讓我們尋找到了中韓電影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驚天大逆轉》終極版預告片

因為炒快錢熱錢的心態,之前出現了不少不盡人意的中韓合拍片(相關專題"韓國導演來華緣何頻繁撲街?"點擊查看),但對於踏踏實實做電影的韓國電影人,實在不該一棒子都打死。然而劉傑導演最近還是因為“翻拍韓國作品”這件事不被理解而倍感無奈。

對於翻拍《捉迷藏》,劉傑導演形容就是“趕巧了”,趕巧自己看過原版還很喜歡,趕巧和製片方很投機,趕巧大家都說這片子不應該接,導演坦言有逆反心理作祟,但同時也讓他能更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進行一次全新的“冒險”。劉導坦言他就是想拍一部標準的驚悚類型片,為此他甚至捨棄掉了個人風格。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捉迷藏》終極版預告片

“類型片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是商業市場上很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在中國太難了,但是還是需要有人去做,需要提供合格的產品,一直做下去,進而拓展審查尺度,還有就是培養類型片觀眾。”劉導如是解釋了他的創作初衷。

對於為什麼不去找一個原創劇本,而是選擇翻拍,劉傑導演肯定的表示“因為想找一個出色的原創驚悚類型片的劇本並不容易”。於是通過翻拍韓片學習積累拍攝國產類型片的經驗,以及培養可以創作類型片的人才和欣賞類型片的觀眾,似乎成為了發展國產類型片最便捷的一條路。

在韓國電影研究專家範小青看來,之所以選擇韓國,是因為兩國的文化最接近,從情感上、操作上都是最便利的。而對於快錢熱錢過多的中國市場,目前很難能有人靜下心來打造一部原創作品,還不如像劉傑導演這樣選擇翻拍,風險小還能練手,就這樣邊學習,邊等待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和法規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國產類型片發展滯後


《驚天大逆轉》和《捉迷藏》兩部影片,讓我們找到了中韓合作的突破口,利用韓國電影成熟的類型片經驗助力國產類型片發展,似乎才是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什麼是類型片?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韓版《捉迷藏》海報:驚悚類型片無論在韓國還是好萊塢,都是頗受歡迎的類型電影

類型片是好萊塢電影在全盛期形成的創作方法,是藝術產品標準化的規範。類型片僅存在於故事片分類,比較常見的有西部片、歌舞片、喜劇片、恐怖片、科幻片、災難片、戰爭片等等。在好萊塢製片制度的影響下,電影創作不再是一種個人行為,而成為了可以流水線批量生產的模式化商品。這有利於提高電影製作效率,降低製作成本,所以類型片可以說是電影產業化的必然結果。

國產類型片現狀

類型片是相對商業而言的,在資本主義國家,它是一種商品,但在社會主義國家,電影是意識宣傳的工具,而非商品,它需要作用到最大多數的國民,不需要分眾。然而商品是需要分眾的,也就有了電影受眾根據年齡而劃分的等級。所以電影在中國是不需要分眾的,也就沒有了類型片的傳統,不過這只是在電影產業化之前。

中國電影從06、07年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經過10年的發展,如今的中國電影市場已受到全世界的矚目,電影產業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11月7日剛剛發佈的《電影產業促進法》也將於明年3月正式實施,中國電影產業很快將進入“法治時代”。

在過去十年間,中國的類型電影經歷了一定的發展,目前來看,主要還是以喜劇、愛情、動作類型為主,以及一直都存在的恐怖類型和IP大火之後異軍突起的魔幻、奇幻類型。因為分級制的缺失,中國電影人對犯罪、驚悚、懸疑類型的碰觸少之又少,因為沒人願意去投資、拍攝既有審查風險,又有受眾侷限性的電影。此前大獲好評的《白日焰火》和《烈日灼心》雖然具有懸疑、犯罪類型元素,但依然是更偏作者向的電影。

為什麼要發展類型片?

《電影產業促進法》頒佈,很顯然我們要走電影產業化道路,因此不可避免要對電影類型進行細分,也就是要有類型片,也需要分眾,而分眾就意味著對分級制產生訴求。

由於類型片的發展滯後,觀眾接觸的類型片有限,對類型片的認識也並不成熟,然而只習慣於劇情片的敘事套路,也會有礙類型片的發展。而要培養類型片觀眾,更需要大量的類型片進入市場。同理,類型片創作人才也十分稀缺,想解決這一問題,還要通過拍攝製作類型片來積累經驗。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韓國喪屍片《釜山行》在海外頗受歡迎

而中國影片想在輸出海外,只在體量上升級遠遠不夠,以類型片尋求突破才是最正確的途徑。只有當我們的電影符合一種國際通用的固定格式,達到一定的工業標準,才能吸引更多的國際關注。類型片發展足夠成熟的韓國就是一個積極的例子。每年韓國都會有大批的本土電影到海外電影節賣片,像今年《小姐》《哭聲》《釜山行》《密探》等影片都行銷全球上百個國家,有機會登陸北美和歐洲市場。

另外,在一個成熟的類型片市場當中,影片的宣發成本也會大大降低。片方擁有明確的目標觀眾,而成熟的類型片觀眾非常清楚什麼樣的影片才是適合自己的,這樣就省去了很多廣撒網式的宣傳策略。

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韓方僅供技術支持

《驚天大逆轉》再現韓電影工業標準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驚天大逆轉》由中國導演帶領韓國幕後團隊拍攝完成

由中國導演李駿執導、韓國班底製作的國產片《驚天大逆轉》,意外成為了今年暑期檔的驚喜之作。這部彙集鍾漢良、李政宰兩大男神,線下預算僅有2500萬的電影,各種犯罪懸疑元素齊備,片中環環相扣、峰迴路轉的情節,讓人直呼腦洞大開。而更重要的是,這部影片呈現出了很高的工業水準,這當然還要歸功於在各種韓國類型片劇組摸爬滾打多年的韓國幕後成員的共同努力。 去年7月,《驚天大逆轉》在韓國開機,導演李駿隻身前往韓國,沒帶一兵一卒。在此之前,他已經和韓國團隊用視頻和郵件整整溝通了一個月,每天要回答團隊提出的各種問題,甚至詳細到男主角在某場戲拿什麼樣的槍,道具副導演都會給出十幾種選擇,足見韓國電影從業人員對待工作的專業與認真。

即便前期已經有過頻繁的電郵溝通,李駿剛到韓國時,還是總能感受到團隊在禮貌之下的諸多疑惑。所幸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雙方都對彼此放心了,後面的合作也越來越順暢。李駿導演評價韓國團隊“節奏非常好,專業程度很高,只要你反應快,他們的反應也足夠快。”

韓國類型片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繁盛,至今有著將近60年的發展軌跡,技術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工業標準,放眼全球都稱得上是十分職業化的幕後班底。曾經與韓國班底合作《我是證人》的某製片人就感嘆“韓國人的工作效率更高,標準更嚴謹。”

當記者問及與中國團隊和韓國團隊合作的不同感受時,參與《捉迷藏》製作的某業內人士直言如果不強調細節,只強調情節的話,韓國團隊會更便利,“第一他們很熟悉類型片,他們的事前製作非常充分,現場換場效率特別高,演員也不會太累,等待的時間很短,比如燈光導演會說現在1點,1點半開始下一場,那三十分鐘一定就換好了,因為他們前期分鏡都已經做好了,一進場所有工作人員都知道機器該架在哪裡,燈光什麼樣,分鏡腳本就畫在旁邊,一個一個對照避免漏鏡頭,這就是工業標準。但有一個問題就是還是少了靈光一現的東西,即興的東西會少很多。因為要按照標準去做。”

暴露問題:語言不通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當年《集結號》就曾邀請韓國團隊做技術支持

借用韓國的技術團隊拍攝國產片,從馮小剛導演拍攝《集結號》邀請韓國特效團隊開始就一發不可收。如今的《驚天大逆轉》,整支現場拍攝團隊都能為中國導演所用,在一部國產片中呈現出與韓國本土片犯罪片相當的工業水準,從結果來看是令人驚喜。

在韓國,就算是學電影的在校生,在上學階段也都會開始跟組,都有著豐富的現場經驗,即便在學校學習的是藝術電影創作,一旦走出校門都能直接進組。所以韓國的劇組成員都有著多年的從業經驗,這可是一時半會學不來的,也是無可替代的。而唯一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

李駿導演通過這次《驚天大逆轉》經歷,總結了出了一個經驗。“我覺的兩個不同種族和語言的人越多,就會增加溝通程序的複雜性,而如果僅僅就是我一個人,其他人之間沒有溝通障礙,要發生誤會也是我一個人跟所有人的誤會,溝通解釋起來反而方便些。”這番話似乎多少能打消一些中國導演想和韓國團隊合作的顧慮。

而劉傑導演在拍攝《捉迷藏》的時候也僱傭了韓國的音樂和動作團隊,在談到這次的合作感受時,他表示,雖然有語言障礙,導致這一次溝通不夠充分,但如果下次還和同樣的人合作的話,默契度一定會有提升。

翻拍韓片摸索類型套路

《捉迷藏》樹國產驚悚類型片標杆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捉迷藏》翻拍了韓國同名驚悚類型片

《捉迷藏》翻拍自2013年的韓國同名電影,是年輕導演許政的長片處女座,以2000萬的製作成本獲得本土600萬人次的票房成績。劉傑導演在被製片方找到之前就看過電影,並且很喜歡這樣一部帶有現實主義的類型電影,這也就有了後來他與製片方的一拍即合。 但是作為一個文藝片導演突然要轉戰驚悚類型片,而且還是翻拍韓國電影,劉傑導演承認這是一個“冒險的行為”,但同時他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考量:“所有創作者和公司唯一能比對的就是前例,如果我們能做出一個標準更高的商業類型片前例,對整個行業發展都是有利的。”

在影片開機之前,劉傑導演做出了一個決定,為了讓電影更符合類型片的標準而放棄了個人風格。他當時給組裡所有人下達的指令是,如果能做到比韓國好,就改,不能做到,和韓國一樣,我不介意。劉傑導演甚至不否認《捉迷藏》就是一個工業化的複製,一個工業化的產品。

但事實上,說是做一個“工業化的複製品”,但劉傑導演和他的團隊並沒有放棄再創作,《捉迷藏》的劇本改了有六七稿,參與創作的業內人士感嘆影片從立項到成片耗時三年,難度不亞於原創一部電影。期間編劇顧小白(《神探亨特張》、《心理罪》)、任鵬(《催眠大師》《重返二十歲》)也曾經嘗試過做一些稍大的改動,但都折損了商業類型片的味道,而更偏向於中國觀眾習慣欣賞的劇情片,這讓劉傑導演不能接受,“如果做出來一個劇情片,我做這件事就沒有意義了。”

所以最終我們看到的《捉迷藏》就是乍看照搬了原作,但是細節上進行了大量本土化修補的一部國產商業驚悚類型片。並且劉傑導演在肢解研究原片後,將原片的1850個鏡頭增加到了2300個鏡頭,以求用更快速的節奏牢牢抓住觀眾。而在技術上,我們還看到了圈內的知名美術、攝影師與《思悼》的配樂師、《大叔》的動作指導這些韓國高手們在藝術創作上的有機結合。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的版權目前已賣至全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在中國同樣四五千萬製作成本的商業片中還是首次。

韓國電影研究專家、影評人範小青評價《捉迷藏》“作為心理驚悚片,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有參照價值的類型電影了。雖然它基本是照著原版拍的,但放在當下靠浮躁快錢運作的內地市場當中,可謂是很不錯的商業片”。

最後劉傑導演還自信的告訴記者,“現在就算我做原創,我也能做個好東西出來,我都熟了,這是個套路,中間有很多葵花寶典,怎麼嚇唬你,怎麼製造懸疑,製造驚悚,這個套路我都懂了。”而這番話似乎也更揭示了這次翻拍電影更深的意義所在。

暴露問題:

1,類型片發展的最大障礙-審查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捉迷藏》由不少鏡頭頗為驚悚

因為劇本中有賭球和體育場爆炸的情節,修改幾稿都未能過審,李駿導演不得已帶著《驚天大逆轉》轉戰韓國拍攝。而《捉迷藏》從原定的中秋檔推遲到大片扎堆的11月上映,問題也出在了審查上。但即便是可以為拍類型片放棄個人風格的劉傑導演仍然有自己的堅持,“按照修改要求能過審的話,基本上和現在會有很大差別,會削弱很多,所以我只能選擇不上,去和廣電溝通,用時間換尺度。”

談到審查,頗有“經驗”的劉傑導演直指問題的根源,“它讓拍攝(驚悚)類型片成為一個撞大運的事情,一旦被斃就會血本無回,這在本能的要去規避風險的資本層面就阻礙了類型電影的發展。”

而審查對藝術創作造成的影響,似乎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捉迷藏》被罵最多的當屬片頭片尾被加上的“定義精神病”的字幕,談到此事,齊製片頗為無奈的表示:“我們也沒辦法,你不加過不了呀!”對此,範小青也說出了大部分觀眾的心聲,“雖然韓國電影社會批判力度很大,但是在中國是做不出來的,電影的前後字幕的處理,很可笑,故作嚴肅,但是沒辦法。”

但後來範小青還是樂觀的補充道:“慢慢產業化走到一定程度,就會迎來不得不分級的時候,等以後好萊塢電影全放開了,中國電影不起來,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有條件的分級制也不是不可能。”

而與廣電打慣了交道的劉傑導演對此則十分坦然,在他眼中,審查就是一個持久戰,除非真的有分級制出臺的那一天。

2,類型片發展需循序漸進:翻拍不是原罪

時光策劃:中韓合作的正確打開方式?

《捉迷藏》片場,劉傑導演為霍建華說戲

因為近兩年大量翻拍爛片,以及中韓合拍爛片的湧現,讓影迷們開始“談韓色變”。

劉傑導演在決定接拍《捉迷藏》時就被眾多友人好言相勸,而在電影上映以後,更是有許多看過原版電影的觀眾對他“照搬”韓版的做法嗤之以鼻。對此,劉傑導演回應道:“原片很好了,所以想做顛覆性的創新,沒有必要,也不太可能。”而參《捉迷藏》製作的業內人士則認為很多人對翻拍有誤解,覺得就是照著拍,但實際上翻拍不見得就比原創簡單,“劇本本土化,說起來是一個概念,但執行起來就是一個一個的細節。”

對於影片得到的不少差評,範小青一語道破了問題癥結,“翻拍電影,拍得差不多比較容易,但想超越原片可是難上加難。也就是說拿到六七十分不難,但75分以上就很難。而要想在影評人心中得到高分,因為這不是你的創意,你拍出花兒來他們也不會滿意。”

當下全世界都在翻拍電影,好萊塢都要將《奇怪的她》拍成黑人喜劇了。翻拍韓國電影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僅僅停留在熱錢快錢驅使下的低水平復制那就是大問題。

然而,翻拍並非終點,而是起點。在發展類型電影的道路上,我們的終極目的是拍出自己優秀的原創作品。範小青就表示“《捉迷藏》的翻拍是學習,是照貓畫虎,畫著畫著就知道了,就有感覺了,就要開始做自己的東西了,但是電影最大的生命力就是創意力,翻拍是沒有的,但是作為學習階段,這樣做是可以的。”而劉傑導演也坦言這是一個繞不開的過程,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