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畝產量如何?一人能管理多少畝面積?

手機用戶6437065850


小龍蝦養殖畝產能做到多少斤?正常的話一個人能獨立管理多大面積?

小龍蝦畝產究竟能做到多少,我感覺這個是多方面因素的,比如技術因素、水質條件因素、肥水用藥產品質因素、飼料因素、水草因素、季節氣候因素等方面都會受影響,更重要的是技術與投入必須兼顧平衡,才能達到理想的收益,小龍蝦的養殖風控核心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但是管理招聘來的預防意識往往缺失。具體我就以每年4-5月小龍蝦養殖高峰期為例子,分析一下畝產能做到多少或者說需要做哪些工作和措施。

一、小龍蝦畝產400斤所需要做的工作

目前來說,以湖北蝦城潛江單季產量而論,最高可以做到400斤的產。

1.確定投苗時間,分階段準備工作:3月20日以前完成投苗工作。能夠拉長養殖週期,在高危期和養殖期以及上市行情三者之間做到最大化平衡。(投早苗)


2.改底解毒:投苗前4天改底解毒,氧化底層有害物質,保證底層有一個健康的小龍蝦棲息環境。(八控底康和解毒120靈相對好一點)


3.培菌培藻。投苗前2天培菌培藻,增加水體活性,打開水面張力,降低水體硬度,確保池塘溶氧生產系統健康穩定,預防青苔問題復發,防止陰天雨天缺氧,爬坡上草等應激性反應。(綠源多肽+肥多多)


4.按標準尾數投苗,控制投苗係數,預留足夠生長空間。667平每畝投8000尾,100尾規格蝦苗投80斤;150尾規格蝦苗投55斤。

5.規律性堅持補鈣,確保小龍蝦正常吸收並固鈣硬殼。每7天補鈣一次,確保小龍蝦自身吸鈣以後能夠迅速蛻殼硬殼,快速生長並降低傷害幾率;規律補鈣能豐富和滿足池塘內水生植物類細胞壁營養吸收,促進水生植物繁殖效率循環。

6.定期使用複合碘殺菌消毒。池塘長年養殖,糞便、殘餌、養殖動物屍體等大量腐爛滋生細菌,青苔藻類老化死亡排放大量毒素,全部沉入底部後,需要定期消毒殺菌,防止小龍蝦底層爬行活動時感染細菌病毒,滋生細菌病毒病隱患。

7.堅持每天少量多次投餵飼料。小龍蝦飼養,很多人為了省工,每天下午只投餵一次,很多人總是希望少付出多產出,這都是違背養殖規律的,小龍蝦的攝食規律基本接近人的攝食習慣,精細管理合理投餵才能超出預期。其實小龍蝦在4、5月時,每天早上6點和下午5點是最佳投餵攝食時間,這個時間段溫度適宜,小龍蝦比較歡食,水體溫度條件和池塘溶氧比例都是最佳選擇。


二、一個人專職來說能夠管理多大面積

這個問題各有說法,沒有完全的量化。我舉1個潛江的例子。

就說交投集團。交投集團一共1萬多畝蝦塘,飼料藥品苗子統一採購,具體蝦塘管理從社會招聘任用,每人管理30畝的池塘管理3個,3年後交投這種模式年年虧損,全部轉手外包,主要是採購的大量飼料,管理人員根本沒有投入蝦塘,被大多數工人私自外賣賺取外快,還有部分人晚上私自起蝦銷售賺錢等問題。所以蝦塘如果管理需要依託外招的話,我覺得大部分會虧損,因為這個管理漏洞太多,很難迴避。比如效率督工問題、效益管理均衡問題等等,都很難確定詳細標準。


所以我認為,養殖小龍蝦如果規模很大,除非你有非常厲害且忠心的管理負責人,能夠運籌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到事無鉅細,投入那麼大,交給別人管理,尤其是45月的高風險期,還是要認真慎重才是。否則還是自己經營個120畝左右的面積為最好,很忙的時候自己再臨時找人做零工,也是能夠做好的。小龍蝦的養殖屬於精細化管理,需要付出真實的感情和仔細的大量工作,需要平時仔細觀察池塘的詳細動態,做出積極的應變措施才行,招聘的管理人員是很難做到這些細節和風險管控的。

當然,如果你引入股份分紅制也許不一樣,能夠激發責任感,認真的程度會截然不同,效益和結果也不一樣。

【多多蝦談】專注於三農領域的各種疑問解答,有疑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後私信我保持一對一溝通,記得點贊喲!!


多多蝦談


龍蝦畝產量如何?一人能管理多少畝面積?

龍蝦畝產量如何?這個問題一要看一畝有多少平方?二要看採用哪種養殖模式。農村人都知道,“畝”的概念很模糊,有667平方的、有800平方的、有1000平方的,甚至有1200平方的。這裡以標準畝667平方來計算(下同)。目前的小龍蝦養殖,主要採取蝦稻共作和池塘專養兩種模式。蝦稻共作相對比較粗放,一年可以收穫二季蝦。上半年收穫親蝦和蝦苗,下半年收穫成蝦。一般畝產在300斤左右,波動幅度在200~400斤。池塘專養要求精細管理,循環養殖、輪捕輪放,一年可以收穫二到三季。一般畝產300~500斤,高的可達600斤以上,低的幾十斤都有。這個跟環境條件、養殖水平有很大關係,風險太大。所以新手想要入行,不要聽別人說的天花亂墜,盲目投資。實在要養蝦的話,最好先選擇蝦稻共作模式,求穩為上。

一人能管理多少畝面積?也要分模式來說。蝦稻共作模式勞動強度稍低,一個人最多可以管理80畝。上半年以養蝦為主,捕蝦的時候是最忙最辛苦的,每天凌晨三點就要開始起地籠,實在忙不過來需要請臨工。下半年以水稻種植為主,有條件的可以機耕、機插、機防、機收,勞動強度大大減輕。池塘專養模式需要精細化管理,勞動強度就大了,一個人最多管理50畝。全年循環養殖,清塘、種草、放苗、投食、消毒、防病、調水、改底、捕蝦、賣蝦,一刻不得閒。還必須掌握好技術,最忙的時候也得請幫手。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你要偷懶就難得有回報。





蝦稻共作發明人劉挺


龍蝦畝產量如何?一人能管理多少畝面積?這個問題我來說下。

龍蝦畝產量如何?這個說到底還是需要拼經驗、拼技術,技術越好,產量越高,收穫也多。目前小龍蝦的養殖模式有精養、共養、蟹蝦共養等模式(具體還可細分),其中以精養模式產量最高,以畝產500斤x2季(大部分,少數的能產3季),大概在畝產1000斤左右。而稻蝦共養,只產一季蝦,產量在200~400斤左右,而蟹蝦模式的小龍蝦畝產在100~200斤左右。由於養殖模式不一樣,技術也是參差不齊,以上的數據只能作參考。對於網上那些吹噓畝產3000斤的,大家看看就好。


一個人能管多少畝面積?這個就看你是使用哪種養殖模式了。如果是自己的,家裡人管理,大概一個人能管理20~30畝左右。但是在現實中,我見有的養殖戶會給打工者提成,比如養殖小龍蝦定的目標畝產400斤,而打工者或學徒特別好學,又勤奮,結果畝產上500斤,養殖戶就會和打工者二一添作五,分另外五十斤錢給打工者,這樣能大大提高打工者的責任心和積極性。

總之,經驗技術才是小龍蝦能夠高產的關鍵,真的到了需要請人的地步,再請人手不遲。因為在養殖中有許多可控或不可控的風險,保護成果降低風險,才是最理想的。


壞男人2576


國人對小龍蝦的喜愛超乎想象,在大大小小的餐桌上小龍蝦足以組成一片紅海,未來這又將是一片“藍海”,因此,在未來5到10年內小龍蝦都將是朝陽產業。

一般來說,一畝地可以產小龍蝦500-600斤,但如果精養的話,產量相對會高點,相應投入也要比較大。投放的蝦苗密度和蝦苗的大小與水的深度有關,放苗密度取決於苗種規格、蝦塘面積、池水深淺、池底狀況、換水條件、餌料種類、飼養方式、生產技能和管理水平,還應參考養蝦者提出的產量要求和規格指標來確定。具體投放可參照以下估算:

放苗量= (計劃苗產量(公斤)×要求養成1公斤的尾數)/ 預計成活率

其中:計劃畝產量可參照鄰近地區歷年產量;養成1公斤蝦的尾數,可按30~50尾(體長12~15釐米)計算;成活率以50%~70%計,中間培育蝦苗以85%計算。

一般情況下,精養蝦塘在蝦苗質量好、換水條件優越、餌料有保證、飼養管理水平高的條件下,每畝放苗量可在2萬尾左右(不宜超過2.5萬尾)。經過中間培育的蝦苗(體長2.5釐米左右),每畝放苗量控制在8000~12000尾之間。

小龍蝦的人工管理成本相對比較低,如果是養殖戶自己家庭式小規模養殖的話,都不用再請人了,基本上日常工作養殖戶自己都能搞定,如果是請人專職管理的話,請多少人這得看你養殖多大規模,一人管理10-20畝為宜。


生活娛默


小龍蝦養殖現在最多的還是蝦稻田養殖,這樣可以最大的降低養殖風險,而且還可以獲取最大的利益。畢竟蝦稻它們共生期間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

對於蝦稻田來說,養殖的密度並不是特別的大,通常每畝投放蝦苗在6000-8000尾左右,而小龍蝦的養殖時間也是比較短的,一般在4錢左右就開始捕撈上市銷售了,所以,小龍蝦的週轉是比較快的,也就是說可以一邊捕捉大蝦,一邊投放蝦苗,這樣可以養殖更多的蝦苗,獲得更高產量。

不過,對於蝦稻田來說並不是無限量的循環投放,因為這裡面牽扯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比如天氣、水體、病害以及蝦苗是否充足等。一般情況下蝦稻田可以投放兩批蝦苗進行養殖。在正常的情況下,每畝蝦稻田可以產出成蝦在100-300斤左右。這個產量的是有很大變化的,主要是跟養殖戶的技術、經驗有很大關聯,當然也包括一些運氣成分在裡面。

至於一個人能夠管理多少畝的面積,這個就真的不好說了。因為在小龍蝦的生長高峰期每天都需要投餵,要經常性的換水底改,這需要很大的精力。一般一個家庭主要勞力兩個人,清水塘認為可以管理蝦稻田10-20畝。太多就會精力不足而導致管理疏忽,最後容易出現意外情況。


贛南阿峰


龍蝦畝產量如何?一人管理多少畝面積

小龍蝦養殖現在最多的還是蝦稻田養殖,這樣可以最大的降低養殖風險,而且還可以獲取最大的利益。畢竟蝦稻它們共生期間有著相互促進的作用。

對於蝦稻田來說,養殖的密度並不是特別的大,通常每畝投放蝦苗在6000-8000尾左右,而小龍蝦的養殖時間也是比較短的,一般在4錢左右就開始捕撈上市銷售了,所以,小龍蝦的週轉是比較快的,也就是說可以一邊捕捉大蝦,一邊投放蝦苗,這樣可以養殖更多的蝦苗,獲得更高產量。

不過,對於蝦稻田來說並不是無限量的循環投放,因為這裡面牽扯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比如天氣、水體、病害以及蝦苗是否充足等。一般情況下蝦稻田可以投放兩批蝦苗進行養殖。在正常的情況下,每畝蝦稻田可以產出成蝦在100-300斤左右。這個產量的是有很大變化的,主要是跟養殖戶的技術、經驗有很大關聯,當然也包括一些運氣成分在裡面。

至於一個人能夠管理多少畝的面積,這個就真的不好說了。因為在小龍蝦的生長高峰期每天都需要投餵,要經常性的換水底改,這需要很大的精力。一般一個家庭主要勞力兩個人,清水塘認為可以管理蝦稻田10-20畝。太多就會精力不足而導致管理疏忽,最後容易出現意外情況。

大家覺得呢?


洞庭清水塘


一個季度 偷懶點 500.-700斤


鵬鵬的牧場物語


稻/蝦共生是比較好的,

在稻田一頭弄個蝦池,

或者單純用風電,水輪機制造流水和增氧,可以增加一畝氧殖量和產量。


AUTUYT


沒養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