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宣太后為什麼要殺義渠王?

Heavn123


【文藏來答】

西周以後,建國於渭水流域的秦國也悄然崛起,長期和鄰邦的戎、狄不斷髮生戰爭。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救助和護駕有功,平王封他為諸侯,賜地岐山,並賦予征討西方戎、狄之全權。到了秦穆公時,任用百里奚等將相,打敗了晉國,被中原諸國一直視為戎、狄的秦國聲威大振。公元前624年,秦穆公又採用從戎人那裡招來的大臣由余的計策,攻伐北地義渠,“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秦穆公稱霸西戎後,野心勃發,時刻想“問鼎中原”,但當時晉國的勢力也很雄厚,象座大山一樣阻擋著秦國東進的道路。於是,秦國就想先廓清自己西北的地域,便把進攻矛頭轉向義渠。公元前444年,秦伐義渠,“執其君以歸”。義渠戰敗後,吸取教訓,厲兵秣馬,通過14年時間的養精蓄銳,於公元前430年(秦躁公十三年),傾全力攻秦,從涇北直攻到渭南,不但收復了過去的失地,而且把疆域擴大到20萬平方公里。它的地域東達陝北,北到河套,西至隴西,南達渭水。此後數十年內,是義渠國最強大的時期。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為國君,昭王母宣太后攝政。她改變正面征討義渠國的策略,採用懷柔、拉攏的政策,以墮其志。義渠國大敗後,也想與秦重修舊好,以休養生息。義渠王就利用昭王剛即位的機會,親自到秦國去朝拜。《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

那麼宣太后為什麼在與義渠王相好三十年後誘殺了義渠王呢?

史料記載,正因為宣太后犧牲色相,籠絡住了義渠王長達三十年之久,使得秦國能夠毫無後顧之憂,騰出手來增強國勢,並且在諸侯國間征戰不休,屢有斬獲。三十年後,秦國已隱然成為諸侯國間的老大,國勢大強,已經不用畏懼戎狄的威脅了。於是宣太后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將情夫誘到甘泉宮去“度假”,然後就在溫柔鄉中突然發難,將義渠王殺掉,並立刻派兵滅掉了戎狄,將甘肅寧夏一帶原屬義渠王的領地全部收入囊中。

據太史公司馬遷說,宣太后在與義渠王來往的三十年中,還為義渠王生下了兩個兒子。但是這兩個兒子後來如何卻不見下文。若是被以宣太后為首的秦國殺死了的話,一定會見於史籍,以此進一步證明“秦乃虎狼之國”。而竟不見記載,可能這兩個孩子早在父母來往的三十年間就已經夭折了,鑑於當時的醫療生活條件,這個可能性更大——兩個兒子居然都沒能養成,宣太后自己也不可能再生育,以血緣懷柔的政策失敗,她才終於向義渠王下了殺手。

除了義渠王外,在《戰國策·秦策》上,還記載了宣太后的另外一段風流韻事。

話說宣太后在六七十歲的時候,看上了秦國大臣中的一人,此人名叫魏醜夫,然而此人名字和真人恰恰相反,天生一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的模樣,很是讓女們人迷戀。秦宣太后有事沒事就會把魏醜夫叫進宮來“聊聊天”。

在當了四十多年的老太后之後,宣太后的人生軌跡終於走到了盡頭。但是,就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還念念不忘自己的這位老情人,並且還特意下了一條命令——“在我下葬的時候,我要魏醜夫陪著我,給我殉葬(為我,必以魏子為殉)。”

還好,魏醜夫平時的好哥們、大臣庸芮出面幫他解了圍。

庸芮先是問了宣太后一個關於神學的問題,那就是人死之後有沒有靈魂和感知?

宣太后回答表示沒有。

見此,庸芮便又接著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既然太后明知人死後沒有感知,卻又讓自己的心上人白白去死,豈不可惜了(明知死者之無知矣,何為空以生所愛葬於無知之死人哉)?再說了,假如人死後有感知,這幾十年來先王看到你的所作所為,肯定早已經積攢了不少的怒火(他還真敢說這句話),你要是去了下面,彌補自己的過失還來不及呢,哪裡還有時間與魏醜夫談情說愛呢(若死者有知,先王積怒之日久矣,太后救過不贍,何暇乃私魏醜夫乎)?

宣太后表示出了贊同,魏醜夫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小命。

從為子奪位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宣太后不是一個“弱質女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個三十歲上下的成熟美婦人一躍成為封建社會里后妃掌政的鼻祖。秦國尚武,而武功最盛大的時期之一,就是宣太后掌政的三十六年(也有說是四十一年的)。

為了鞏固幼子的王位,她用了世上最直接的方法:聯姻——也就是為自己的兒子迎娶楚國的公主為王后,同時也將秦女嫁與了楚國。與此同時,執掌了大權的宣太后開始任用自己的親信,被稱為“四貴”。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從此再無後顧之憂。


文藏


宣太后,也就是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羋月傳》裡羋月的原型。她原本是楚國的宗室遠支,羋姓,後來作為秦楚兩國政治通婚的“籌碼”,被楚王送給了秦惠文王為妾,封號“八子”。因此,一些史籍也稱之為“羋八子”。因為妾的地位,她的兒子屬於庶出,原本秦國的王位與她的兒子是沒有關係的。但是,秦惠文王的繼承人秦武烈王年少氣盛,在周王畿舉鼎絕髕而亡,身後無子。於是,一場王位爭奪戰展開了。最終,宣太后在其手握重兵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協助之下,成功擊敗其他對手。她的兒子公子稷成功上位,成為了秦王,也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實際上,宣太后最初想立的是她的另一個兒子公子芾,後來在趙武靈王的干預之下,才最終選擇了秦昭襄王,這裡就不鋪開說了。秦昭襄王即位之後,宣太后和她的兄弟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及另外兩個兒子公子悝、公子芾掌權,幾乎架空了秦昭襄王,時人稱之為“四貴”並曰“只識四貴、不識秦王”。而宣太后與義渠戎王的愛恨糾葛就發生在這之後。



義渠地處秦國西北部,與關東六國對秦國形成了夾擊之勢。但凡秦國東出與關東六國爭雄,義渠總會從背後偷襲秦國,藉機劫掠、發筆橫財。歷代秦公、秦王對此頭疼不已,也多次對義渠用兵,但是成效甚微,雖然重創了義渠,卻始終未能徹底解決義渠這來自背後的威脅。宣太后掌權之後,一改秦國往日強勢的對義渠戰略,大行懷柔之道,甚至不惜以太后之尊色誘義渠戎王。就這樣,義渠戎王徹底拜倒在了宣太后的石榴裙下,長期居留秦國的溫柔鄉,並且和宣太后生下了兩個兒子,義渠戎王的鬥志也逐漸被消磨殆盡。自此,義渠對秦國的威脅達到了歷史最低谷。但是,宣太后籠絡住的只是一任義渠戎王而已,將來他去世之後呢?義渠對秦國的威脅並沒有完全消除。



晚年的宣太后又一次以政治家的理性作出了一個重大抉擇,誘殺義渠戎王於甘泉宮。此後,秦國趁機出兵,一舉平定義渠,在義渠故地設立郡縣,義渠對於秦國的威脅徹底消除!三十年的感情,而且還生了兩個兒子,宣太后為什麼這麼狠心要殺了義渠戎王?



首先,政治和感情歷來就不是一回事,宣太后作為一位政治家,更加不會將政治和感情混為一談。更何況,當初宣太后色誘義渠戎王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策略而已。不可否認,三十年時間,二人肯定會建立一定的感情。但是,這種感情的基礎是建立在政治目的之上的,也註定了它最終要為政治讓路。其次,宣太后誘殺義渠戎王之時,實際上秦昭襄王已經和范雎聯手向宣太后奪權了,如果宣太后徹底失勢,義渠戎王和新掌權的秦昭襄王並沒有什麼情分可言,還不會不堅守對宣太后的承諾,很難說!與其留著這個定時炸彈,宣太后倒不如幫兒子提前解決問題。再其次,宣太后替成年的兒子掌了三十年的大權,母子之間的矛盾和隔閡是必然存在的,在兒子奪權的當口,宣太后出面幫兒子徹底解決義渠問題,而不是利用義渠勢力繼續和兒子爭權,實際上也是在給兒子遞上“和解書”,“兒子,媽終究和你還是一頭的!”這實際上是宣太后在為自己和兄弟、兒子謀求一個善終。事實也的確如此,秦昭襄王驅逐“四貴”、正式掌權之後,並沒有對宣太后和“四貴”進行進一步清洗,或許和宣太后的這紙“和解書”有著很大關係。



總之,宣太后無論是從國家戰略層面、還是與兒子秦昭襄王的關係層面來講,誅殺義渠戎王都是必須的!這是政治大前提。在這個大前提之下,一切私人感情都必須讓路,親兒子他爹也不行!更何況,這個親兒子他爹還是潛在的敵人。不得不說,宣太后不愧為理性的政治家!但是,真正能做到這一步的人並不多。也難怪戰國後期那麼多女性,就只有宣太后配得上“政治家”的稱號了。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