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如果阿里和騰訊只有一家能夠留在全球十強企業榜單,你認為會是誰?為什麼?

莫問劍出鞘


全球十強企業,是以哪個為標準?如果指的是市值的話,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都超過3500億美元,已經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十家企業之一。不過股市漲跌是正常的事情,我們是很難預測的,可能用不了多久阿里巴巴或者騰訊的市值飆升,成為全球第一或者大幅下跌跌出全球前十都是有可能的,更何況是未來十年了。我們以蘋果為例,去年8月份,蘋果市值達到頂峰的1.1萬多億美元,然而不到半年,有誰會想到,現在蘋果市值已經縮水至7000多億美元了。



當然,我們還是以《財富》公佈的世界五百強企業排名為標準吧。目前阿里巴巴和騰訊距離世界五百強前十名還遠著呢,未來十年它們也未必能夠進的了,所以題目說只有一家能夠留在全球企業十強,關鍵是你先得進去十強啊!我們看看《財富》公佈的全球十強企業有哪些,如下,2018年世界五百強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的沃爾瑪,其2017年的營收高達5003.43億美元,而排名第十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營收也達到2421.37億美元。

那麼阿里巴巴和騰訊在世界五百強企業中的排名如何?如下。2017年阿里巴巴的以377.7億美元的營收位列五百強企業第300名,而騰訊則是以351.79億美元的營收位列331名。總的來說,它們與全球前十的企業相差甚遠。所以未來十年它們也未必能夠趕上。

如果說未來十年阿里巴巴和騰訊誰更有希望進入全球前十強企業的話,那小編還是更看好阿里巴巴,就目前的發展速度而已,阿里巴巴已經連續多個季度的增速在50%以上,而騰訊近幾個季度的增速已經開始逐季的放緩,增速已經趕不上阿里巴巴了。


錦繡中源


首先,10年跨度太大了,我們很難去預估10年之後的事情,看下2007年vs 2017年的市值top 10,幾乎是煥然一新的變化。見下圖:

那麼,未來10年,阿里巴巴和騰訊,誰能更強一些?

我個人偏向於騰訊。


騰訊目前是一家遊戲公司+社交公司+投資公司。

阿里巴巴是一家金融公司+零售平臺公司+物流公司+智慧城市公司。

從當前佈局來看,阿里掌控的生態鏈遠遠好於騰訊,阿里在其佈局的幾個領域幾乎是遙遙領先的存在。除了目前的現金流電商和金融之外,高潛領域的菜鳥、阿里雲和智慧城市也是逐漸成為阿里的現金奶牛。阿里巴巴在東南亞也做的風生水起,加之美國上市和馬雲的副球級屬性,歐美國家對阿里的熟悉程度可能是國內第一。

騰訊相對阿里,業務佈局遜色太多了。騰訊的核心收入還是來自遊戲,騰訊的核心競爭力還是QQ+微信,儘管從之前的模仿到現在的投資風格轉變,但投資主體跟自己是否能保持一致步調還值得懷疑(如美團出支付功能,騰訊投資了滴滴但美團也有打車),另外投資對象的可持續增長甚至還不如騰訊自己(唯品會等)。所以,目前來看騰訊的弱項太多太多了。另外微信用戶量基本見頂、遊戲收入增長放慢、微信全球化幾乎沒有進步,可見騰訊已經如大象但步履蹣跚。


為什麼我更看好騰訊?

1、騰訊社交地位無人撼動,阿里的電商不算很安全

微信+QQ,這個護城河太寬太深了。微信可以直接孵化出拼多多這樣的千億級別的公司,理論上還有太多可能;

反之,阿里的本命電商,一直處於拼多多、京東等小強追趕狀態,來不得半點大意。稍有不慎,可能瞬間垮塌。儘管圍剿的這些都是蝦兵蟹將,但要知道第一名一旦出現某個維度的掉隊,輿論的影響是超級可怕的。(參考當前蘋果市值)


2、騰訊是全球遊戲的大鱷,而阿里電商在全球範圍還有亞馬遜的貼身肉搏

現金流的遊戲,全球範圍內,一旦有出頭的,一定會被騰訊盯上。代理、收購、投資,很容易進入;而阿里電商目前只能在亞洲滲透,在歐美很難,亞馬遜直接對標,且亞馬遜更為龐大。

儘管電商規模更大,但電商的利潤未必比遊戲好多少。


3、阿里的金融比騰訊好很多,10倍可能都可以下定義。

但是,金融是沒有邊界的。金融是基礎設施。金融是錢生錢,管錢,用錢。別說騰訊了,即便美團京東蘇寧,金融力量也不可小視。所以即便目前阿里金融=騰訊金融x10,但動態來看10年後呢?未必吧。誰也不會小視騰訊金融的爆發力。


4、阿里的一些超前佈局,騰訊自己未必做的好,但目測騰訊可以依賴合作伙伴和投資對象搞定。比如京東物流,比如京東金融,比如永輝超市等等。

騰訊在這些方面一直是阿里的小弟,但小弟跟的太緊了,一直在模仿,從未超越。但模仿和跟隨本身就是一種策略,不是麼?萬一大哥犯錯呢?


5、個人影響。

假如馬雲.失.勢/退休/曝光少,阿里一定還能如此超前佈局麼?目前是不是還是太依賴馬雲的腦袋了?儘管十八羅漢和其他領導層都很優秀,但是不是真的都能如此天馬行空?未必吧。馬雲對阿里巴巴的影響力遠大於馬化騰對騰訊的影響力。10年之後呢?


6、想象空間

市值目前由幾大因素決定:銷售額、理論、增速、想象空間。阿里想象空間非常大,但隨著佈局越來越清晰,想象空間在哪裡?只能拼營收了吧。

騰訊呢?目前想象空間真有限,但也正如此,只要各方面跟隨做到位,10年的想象空間不會小。


簡歷牛


這個問題提的很有深度,因為阿里和騰訊始終在努力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優勢。

就目前世界發展方向看,阿里和騰訊都是頂級和尖端的。

作為未來世界的發展方向,

一個是智能領域,一個是信息領域。

而這兩個領域偏偏就是阿里和騰訊的強項👍。所以這個預判無需多想,十年決沒人超越。

就是出現一些影響,也是十年以後甚至二十年後的事了。

如若非要讓一個出現停滯或下滑那一定是出了大問題,只有出現下面幾種問題才會使得他們未來難料。

第一、出現新型的對一家有針對性的世界貿易大戰,影響到其中一家的發展。

敵對勢力一直以來從未對我國和我國企業停止窺竊和阻擋。

第二、團隊管理上出現致命問題,內部出現分化和解體。

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在一定條件下一個錯誤的規劃,一個無法扭轉的決策可能就會使一個企業下滑。

第三、世界出現新格局。

一個新興的產業具有超強的改變替代性格局的能力。已經退出舞臺的照相機被手機替代彷彿就是昨天的事。今天的世界創新思維此起彼伏,飛速發展,十年就會天壤之別。必須做最前端的,搞最先進的。

就聊到這,大家可以下方討論


仁厚難得


我認為是阿里巴巴

原因是貿易的市場更大,也更容易全球化;而社交帶有強烈的文化屬性,也就帶走了地域屬性,能夠把文化推廣成全球屬性的目前只有美國,中國短時間內文化的軟實力和經濟的硬實力是不匹配的。

1、阿里巴巴的核心是電商,電商的核心是貿易,這也是為數不多的我們實現彎道超車的領域,因為我們沒有在百貨、超市、便利店完全普及的情況下直接跨越到電商經濟,帶動了國際貿易和國內商品貿易經濟的發展,一個區域經濟的發展首先體現在商品貿易/交換的機制上,經過20年的發展,以阿里巴巴為首的電商企業已經完成了這一個環節。

並帶動了物流的快速發展、支付的跨越式發展(在信用卡沒有普及的情況下實現了虛擬信用卡的普及,實現了無現金的支付。)。

也改善了整個商業誠信體系的建設。商品貿易在不同文化的地域交流中總是扮演先鋒角色,2018年中國經濟總量突破90萬億,在全球經濟體量中的比重進一步上升,未來和各國的貿易交流會進一步加深,所以阿里巴巴更容易走出去。除了國內市場在國外還有更廣闊的市場。中國市場的從無到有,基礎建設、物流建設從無到領先,這些經驗是很多國家需要的。



2、反之騰訊做的是社交,社交就是文化,微信在國內做得很好。有了超過10億的用戶,但是推廣到國外,依然困難重重,本質還是文化的差異帶來的融合的困難,美國的文化和價值觀更容易被其他區域的文化所接受。

所以未來10年,全球500強企業中如果阿里巴巴和騰訊只能留一家的話,我認為阿里巴巴更有可能。


10年後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中國的經濟會達到美國的總量水平,那麼必然也會誕生一批走出去的世界頂級的企業,阿里巴巴是其中最優秀的之一。騰訊當然也非常優秀,經濟實力和力量的上升,文化的影響力也會慢慢提升,雖然有滯後,但是給到足夠的時間,總會跟上,放在20年以上的時間長度,中國也會誕生文化類的大公司,這個時間量帶來的技術變化是目前無法預計的,在社交領域未來領頭羊是否還是騰訊也未可知。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主做股權設計/激勵、併購,業餘股民,愛好搏擊。


壹號股權


阿里與騰訊。

一個是電商類的佼佼者,一個是社交類的領軍者。

不同行業不存在正面競爭的關注。

我們從人們日常需求的角度出發,我們需要購物吃穿同樣需要社交聯絡。

那麼本質上不存在核心競爭關係的兩者,雖然有跟多領域有重疊和碰撞,但兩者的核心業務是沒有必然聯繫的。如果一定要分出一個倖存者。

我認為是各佔50%的機會。

阿里的用戶群是相當龐大的,同樣騰訊的用戶群也是巨量型的。

那麼在得用戶即得天下的今天。

有著如此恐怖的用戶數量的企業,做什麼軟件,涉足哪些市場都會有著天然的優勢。

而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還在不停的收購,吞併,發展和淘汰。

兩艘鉅艦一樣的怪物。

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希望看到更多的正面競爭,有競爭才有發展。

社會的進步離不開競爭。

當然,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阿里,畢竟購物方便許多,支付,理財,保險甚至日常生活的大量應用都用得到。

而騰訊在遊戲方面下的功夫不小,但是遊戲到底是能促進少年兒童的進步還是拖累。

我不表態。

希望大家能共同進步吧。

歡迎大家和我分析和討論,謝謝。





風吹落葉處


騰訊的可能性大些!阿里電商太超前了。歐美政府正在反思全球化。誰知道中國政府會不會反思電商太超前。畢竟阿里聯繫著中國大部分企業和商品,如何在未來讓中國製造有競爭力!這必須由政府來主導。但是,阿里又和中國製造業牽扯太深,阿里也在探索出路,阿里的問題是既是中國經濟的引領者,也是參與者。阿里必須不能出錯,一旦出錯,不光市場會懲罰,政府也會懲罰。甚至政府會主導糾偏,會連帶很多政府對電商的反思。十年時間那麼長,能保證阿里不出差錯,好像有點難,阿里前路已經是沒有人走過,必須在試錯中前進。所以,阿里的前路挑戰的困難和危險比騰訊大。


海平之星


估計這兩家都會在這榜單上,有可能十年後互聯網被封殺,有可能阿里會走向世界!中國這兩家是大頭!如果中國法律不跟上,中國商家的誠信度不加強,專搞坑蒙拐騙的事,中國的互聯網就會毀在這些商家的手裡!中國如對互聯網要加稅的情況下互聯網就沒有人搞,中國如不加強管理,管理了要收費,那十年後也說不定互聯網會不存在!所以中國對互聯網的發展,要對電信,移動的流量加緊免費,讓互聯網暢通,讓互聯網收費為零的基礎上互聯網才會更好的發展!現在已出現互聯網坑人,互聯網害人!互聯網騙人的事出來,今後的互聯網公司壽命也不會長的!所以在中國要開放互聯網所有的流量免費,平臺節構免費,進入互聯網免收任何稅,這樣互聯網公司會更好更新,更廣範的為人民服務!這樣互聯網十年後還會存在,否則不要五年,大家都會恨這個互聯網系統,害人的互聯網!信不信十年後就會知道!所以現在要加強管理,不要一管理了就要收費,要收稅,這就是阻止了互聯網公司的發展!


手機用戶50873537831吳樂平


大家為什麼一定要拿阿里和騰訊做比較呢?為什麼一定要讓這兩家企業比個高低,打個你死我活呢?兩馬都是中國偉大的企業家,在中國和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互聯網,我們中國有這樣的兩家大型企業不好嗎?我們在世界互聯網市場上佔有一席之位不好嗎?我們沒有感受到這兩家企業的好嗎?聊天可以天天用微信,購物淘寶,支付有支付寶嗎。兩家企業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影響了一代人。

未來十年,我希望在全球互聯網10強中這兩家企業都在上面,中國多一些互聯網上榜的企業,像京東,今日頭條都能上榜,不單單這兩家。在中國和在世界上這兩家企業的市場地位,任何互聯網公司都很動憾動。兩家山一樣的企業,推不動的,這家的產業到處都是。都在早早的開始佈局了。但是兩家企業,阿里受歡迎一點的,阿里創造企業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成長,幫助個人創業的,愛很大,企業家朋友,各國元首都願意和馬雲交朋友。化騰呢?遊戲是最主要的賺錢模式,本身不太受歡迎,但是在商言商也沒有做錯什麼。

我只能這樣講,馬雲未來的個人成就比化騰大一點。在若干年後,在歷史書中有記載的。


溫州守信者石德華


預測未來10年,阿里和騰訊只能一家留全球10強企業榜單,那就得看兩家企業良心循環狀態而敲定!

響鼓不用重鍾敲;牆倒眾人推。這兩句話就能代表企業生存的命運!

個人觀點:阿里靠馬雲智慧佔80%,沒有馬雲的阿里就呵呵(馬雲的格局農工商齊進軍,無論怎樣確以善當先,貼近百姓贏民心聚財,無刺可挑)!

騰訊品種單調,專賺年輕人的錢,開發遊戲娛樂利弊眾人所知,再續年激起民憤聲浪高。玩物喪志,虧了一代人!

中國人的夢想是什麼?是要開創新天地,昌盛的祖國才有語權!




阿一v丶


我認為會是阿里。從長遠來看,阿里的格局明顯比騰訊大的多,騰訊一直都是靠抄襲、打壓競爭對手而生存下來的,從這次王欣、字節跳動以及老羅三者推出了社交軟件卻遭受了騰訊的封殺,就可以看出騰訊的格局太小。而阿里的格局就大多了,從馬雲很看好拼多多就可以看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