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扶風絳帳鎮前進村“張氏”來源

絳帳鎮前進村“張氏”來源

寶雞:扶風絳帳鎮前進村“張氏”來源

第一節:張姓來源

據《通志:氏族略》和袁桷的《張氏宗譜序》說:“張姓出於姬姓”該姓人起初世代在晉國當官,後來晉國三分,又世代在韓國當官。晉國有一個人叫解張,字張侯,後來用字張侯中的張字作了姓。

另外,《通志:氏族略》還介紹了張姓的另一個來源,即皇帝的孩子上昊青陽氏的第五個孩子,揮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箭”主祀弧星,被賜姓張氏。

從以上的兩個記載判斷,無論張姓來源出於哪一說,都是皇帝宗族後裔之說,軒轅皇帝本姓姬,一說張姓出於姬姓,姬姓是周文王姬昌的祖先,周文王又是皇帝的第十九代後裔,出於姬姓亦是皇帝宗族後裔。

第二節:種家村及南張村祖先來源

種家村位於陝西關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之中,扶風法門寺佛塔之南,秦嶺太白山之北,隴海鐵路途徑的絳帳鎮之南。

寶雞:扶風絳帳鎮前進村“張氏”來源

種家村(前進村一組)

據扶風《清順治•乾隆志》記載:南張村人氏明朝天啟年間由外地遷來。在地圖上標為齊家裡南莊。以後人口繁衍逐漸增多,形成了村莊,行政區劃變更,乾隆志地圖改為小馬裡南張村。

寶雞:扶風絳帳鎮前進村“張氏”來源

▲南張村(前進村五組)

據村老人傳說,祖先是從絳帳火車站東北方向的雙廟村遷來定居,在雙廟村留有土地,租給當地人種,清明時期村裡老人每年去雙廟村收租子。據縣誌記載和口傳,本村第一代祖先由雙廟村遷來。

根據歷史資料敘述:

明朝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至崇禎(1644年)的六十七年間,關中連遭天災人禍,人民流亡過半,部分地區路段人烯。據清乾隆志記載,明朝萬曆六年(1578年),扶風全縣只有3431戶,52785人。大部分土地被棄耕,但皇糧國稅未漸,不少人因逃避天災、人禍而棄業逃生。再加雙廟村前又有長安通往寶雞的大道,兵馬常來常往,拉夫搶糧,殘害百姓。我們的祖先外逃不出乎以上原因。

南張村起初位置在距離種家村正南約一華里處,今之渭河北防洪堤以南,大片土地在今河床以南和眉縣林場至清水河一帶。幾百年來,因渭水肆虐,逐年要衝毀一部分土地、莊稼。到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一河洪水,鋪灘該地,整個田園莊地付之東流。村民四處逃荒投宿,在臨村種家、於家、灘上、眉縣槐芽鎮鄧家寨等地定居。

寶雞:扶風絳帳鎮前進村“張氏”來源

▲原(南張村)位置,位於種家村正南約一華里處,現已被農田覆蓋,因河水氾濫不斷向北擴張,原住民才落戶現居村莊。

今日之南張村、灘上村部分張姓者,與種家村張姓者的祖先均是(原南張村)居民張氏的後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