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每一所大学都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负重前行,传承诠释大学精神,为学校的创建、发展、壮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学校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在西北政法大学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倾心笃志育桃李,芳华无悔献杏坛。要追寻他们的足迹,还要从西北政法大学的悠久校史说起。

1937年为了培养抗日干部,党中央决定成立陕北公学,校长是成仿吾,副校长是罗迈(李维汉),校址定在延安东门外。陕北公学办学4年,抗战时期与"抗大"齐名,她强烈地吸引着千百万全国各地和海外的进步青年奔赴这里。陕北公学开创了党办高等干部学校之先河,为党的干部高等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培养了13000名干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9月,经党中央研究决定,陕北公学与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校址在陕北公学原址。1943年,延安"鲁艺"、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1944年行政学院依次并入延安大学。

1949年为了培养适应新中国政权建设所需的各类干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迁到西安,改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陕西省政府主席马明方兼任校长。1949年民大校部和二部迁驻高陵县通远坊;一部、三部迁驻泾阳永乐店。

1953年3月,为了提高西北地区政法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改组西北人民革命大学,成立西北政法干部学校。1954年,更名为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校址由通远坊迁至西安南郊。

1958年8月,经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西北大学法律系调入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成立西北地区第一所高等政法院校——西安政法学院。1962年,西安政法学院、陕西财贸学院合并为西安政治经济学院。

1963年8月,国务院作出把西安政治经济学院分为西北政法学院和西北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的决定。同年9月1日,西安政法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到"文革"前,成为全国著名的四所高等政法院校之一。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文革"期间,我国的法制事业遭受了重创,西北政法学院也未能幸免,甚至于1972年被撤销。直至1978年8月,国务院批准西北政法学院在原校址复办。1979年,学校开始招生,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管。

1980年以后划归司法部主管。90年代末,学院形成法学为主、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2005年12月西北政法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更名大学的评审,2006年11月正式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基本奠定了如今的面貌。

西北政法大学历经岁月沧桑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深厚的积淀,这都离不开那些如今已是耄耋高龄的老西法大人,在当年付出的艰辛努力,他们在1979年第一时间回到学校,投身重建工作。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27年出生现年92岁,后来担任学校法律系法制史教研室主任,兼任司法部中国法制史师资班班主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政协第五、六届委员、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法制史学科主要创建人的方克勤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26年出生现年93岁,后来担任学校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主任、法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自学考试委员会法律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作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科主要创建人的刘振江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34年出生现年85岁,后来担任学校理论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陕西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学科主要创建人的杨文汉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29年出生现年90岁,后来担任学校政治理论系、行政法系主任,兼任陕西省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总干事,陕西省法学会行政法学会总干事,作为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行政法专业的主要创建人的武步云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35年出生现年83岁,后来担任学校政治理论系主任、经济法系副主任、经济贸易系主任,兼任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陕西省经济学会理事等职,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学科主要创建人的郭志琦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29年出生现年90岁,后来担任学校西北政法学院副院长、院长兼党委书记,兼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法学会理事、陕西省法学会会长、中国劳动法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作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学科主要创建人的穆镇汉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37年出生现年82岁,后来担任学校法律系法制史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等重要学术职务,作为西北政法大学法制史学科主要创建人的杨永华教授。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1926年11月出生现年93岁的马朱炎教授,从1949年2月起,先后在延安大学韩城分校、西北人民革命大学、中央政法干校西北分校、西安政法学院工作,为西北政法大学贡献了长达69年的岁月年华,是学校法学基础理论学科主要创建人。

正是他们在那些艰苦岁月里的默默守候,凭着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开拓创新,为西北政法大学埋下了深厚的根基,缔造了今日的辉煌,指引了未来的方向。

最小82岁,最大93岁,西北政法大学向这8位教授致以最高敬意

为表彰他们为学校做出的巨大贡献,2018年11月,西北政法大学决定授予马朱炎、方克勤、刘振江、杨文汉、武步云、郭志琦、穆镇汉等7位教授(以姓氏笔画排序)"西北政法大学功勋教授"荣誉称号,授予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获得者杨永华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终身成就奖"。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西法大人承载着光荣与梦想,历经沧桑,初心不改,在建设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法律工作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资料来源: 西北政法大学官网、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