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的提高小麥畝產量?

農友君


小麥蛋白質含量豐富,營養價值高,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產量高,但受價格不高、投資增加等因素影響,小麥的種植效益比較低,可以通過提高單產來增加收益。以下幾項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小麥畝產量:

1、選擇優良品種。小麥要高產,品種是關鍵。小麥品種特別多,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當家品種,在選擇小麥品種時要選擇適應性強,抗凍、抗旱、抗倒伏、抗病蟲綜合性狀好的小麥品種,選擇這樣的品種是提高產量的前提。

2、選擇高產土壤。小麥喜歡熟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酸鹼適宜、有害物質含量低的土壤,並且應該地面平整,排灌方便。這樣的土壤有利於形成壯苗,抗旱抗澇。

3、科學配方施肥。小麥生育期比較長,產量高,需肥比較多,在施足有機肥的前提下,畝施氮磷鉀含量為15—15—15的優質複合肥50公斤,硼砂0.5—1公斤,硫酸鋅1公斤,以上肥料全部作為基肥,在拔節期趁雨畝撒施尿素5—10公斤。

4、適時適量播種。小麥適播期比較長,但最適宜的播種時間是在寒露節氣前後,播種過早,容易出現旺長,抗凍能力下降,播種過晚,有效分櫱不足,畝穗數減少。根據小麥籽粒大小、分櫱能力強弱、播種時間早晚、土壤肥力高低等因素,合理確定小麥播種量,保證小麥有足夠的穗數,而又不至於田間幽閉。

5、嚴防雜草為害。小麥田間雜草比較多,常見的有薺菜、黃蒿、野燕麥等,雜草不但與小麥爭肥爭水,還嚴重影響小麥的光合作用,造成小麥生長瘦弱,難以形成大穗,還容易發生早衰,籽粒不飽滿。


6、及時澆水。小麥對水分需求比較敏感的時期是起身期至拔節期、灌漿期至成熟期,有水澆條件的,在這兩個時期遇到乾旱年份,要進行澆水。促進形成大穗,提高穗粒數和千粒重。

7、病蟲害防治。危害小麥主要的害蟲有紅蜘蛛和蚜蟲,危害最嚴重也最常發生的主要病害有紋枯病、鏽病、和赤黴病等,這些病蟲害造成的減產常常非常嚴重,要在危害初期及時防治,保證小麥能夠健壯生長,防止小麥植株早衰。

8、預防乾熱風。小麥在灌漿至成熟期常常遭遇乾熱風,造成小麥植株早衰甚至枯死,不能完成灌漿和充分成熟,造成小麥籽粒瘦癟。在小麥成熟期,要噴霧0.2%的雲苔素內酯和0.5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促進小麥快速灌漿和成熟,促使小麥籽粒飽滿,提高千粒重。


五穀豐登農業


我們今天來分享一套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哈,此栽培方法適用於中等肥力水澆田或高等肥力田。

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是一套高產,穩產,低耗,經濟效益好的栽培技術,它通過降低基本苗,依靠分孽成穗為主,並運用綜合配套栽培技術,從而達到麥穗足,穗大,粒多,粒重,高產的目的。

1.選擇包衣的優質麥種,如濟南17,濟麥22等,因其分孽能力強,成穗率高,緊湊,抗逆性強,豐產性好,有利於精播高產栽培。

2,土壤整理,要深耕細耙,要求深耕23-25釐米,並做到隨耕隨耙,耙細耙透,地要平整,土塊少,上松下實,促根系發育。

3,足墒播種,提高播種質量,要求田間溼度達到75-80%,下種均勻,播種深度3-5釐米,行距23-26釐米。

4,精播栽培的小麥合理苗數是:畝基本苗是8-12萬,也就是說畝播種量8-12斤。

5,培育壯苗首先要施足底肥,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農家肥畝施4000公斤,過磷酸鈣25-50公斤,氮肥20-25公斤,一般不追冬肥和返青肥,起身期追施25公斤左右的氮肥,開溝劃入。

6,澆好越冬水,重視拔節水和揚花水,可根據土壤墒情決定。

7,做好病蟲害和雜草的防治工作。在揚花後5-10天內,每畝用20毫升的豐優素➕30公斤的水葉面噴施,可起到增粒重,延長穩定時間的作用。

8,小麥乳熟期至收穫期適當控制水分,抽穗期不再澆水,可在開花期和灌漿期分別用1公斤尿素➕30公斤水葉面噴施,增粒重,延長葉面的功能期。


努力就好123456


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產量應該把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應該可以提高的。

小麥種子

好的種子是高產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好的小麥品種得選擇合適我們種植的土壤和環境的。比如我們這裡的小麥高產品種有周麥系列,存麥系列,還有豐德存的。這幾個品種都是我種植過的,一般每畝地的小麥產量在1050斤左右!我的那三畝地是火旱地。

拌種劑,播種時間,以及水肥管理!



現在種植小麥我們老百姓基本上都會選擇把用拌種劑了,播種的時間在陽曆十月中旬,施底肥現在說實話真正有農家肥的很少,我是每畝地一袋小麥專用的三元複合肥加一袋有機肥。如果冬天的時候天氣比較乾旱的話應該及時澆越冬水,並且每畝地撒施尿素15斤左右。也可以噴施一遍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的葉面肥。打除草劑最好在冬季的時候氣溫在10℃的時候噴施,控制旺長的農藥也可以在冬季的時候噴施一遍,用量減半!過完春節在氣溫回升到12℃的時候及時返青水並施肥每畝地30斤左右。並及時噴施一遍控制旺長的農藥,比如多效挫或者甲哌鎓!並且噴施一遍預防白粉病,葉枯病,赤黴病肥農藥。在小麥揚花期和灌漿期間要及時噴施小麥的一噴三防!如果天氣比較乾旱的話,在現在揚花期間要及時的澆水!




灌漿期間要噴施兩遍磷酸二氫鉀和微量元素肥,防止小麥倒伏!


豫東小農


小麥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和戰略性糧食儲備品種,小麥生產直接關係到我國的糧食安全和小麥產區的農業增效與農民增收。小麥也是新疆第一大糧食作物,小麥生產在我區政治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冬麥生育期較春麥長。根據試驗測定,單產500-600kg/666.67m2的滴灌冬麥,吸收氮磷鉀養分從分櫱到越冬高於返青期,吸收量從拔節期劇增,到孕穗期和開花期達最高峰,以後逐漸降低。根據試驗結果,冬麥拔節期到開花期氮素吸收量佔整個生育期總吸收量的61.83%,磷佔69.03%,鉀佔到72.89%。由此說明,滴灌冬麥要保證苗期營養,更要注重拔節期到開花期化肥的施用量。

春麥生長期短,生育階段進程快,春麥需肥特點吸肥高峰來得早,需肥時期較集中,生育中前期是施用化肥的關鍵時期,因此應重視拔節期到孕穗期前化肥的施用量。

乾旱區畝產小麥籽粒500-600㎏目標產量,低肥力區,氮肥推薦施用量為17-19㎏/666.7㎡,磷肥(P2O5)為7-8㎏/666.7㎡,鉀肥為3-4㎏/666.7㎡。中等肥力區,氮肥推薦施用量為15-17㎏/666.7㎡,磷肥(P2O5)為6-7㎏/666.7㎡,鉀肥為2-3㎏/666.7㎡。高肥力區,氮肥推薦施用量為13-15㎏/666.7㎡,磷肥(P2O5)為5-6㎏/666.7㎡,鉀肥為1-2㎏/666.7㎡。氮、磷、鉀肥(純量)施用比例範圍為1:0.35-0.45:0.10-0.20

根據多年試驗和測試結果,乾旱區灰漠土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施用硼肥、鋅肥和錳肥。通過對麥田土壤和小麥植株中B、Zn和Mn的測定,依據滴灌小麥微肥的施用臨界指標確定微量元素肥料施用的種類、用量和方法。土壤微量元素嚴重缺乏以土壤施(基施或隨水滴施)為主,輕度缺乏以葉面噴施為主。隨水滴施微量元素肥料必須選擇螯合態或絡合態的化合物,以免被土壤固定。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麥的畝產量?基本上農民種植戶想要將自家的小麥畝產量增加的話,從各方面的管理和選擇上做起,因為小麥的產量增高,從生長髮育各方面進行正確的管理養護很有必要,這樣大家才能更好的養護和利於自己小麥的高產和長勢。

首先從小麥的品種選擇做起,因為小麥的優質品種很多,所以農民朋友選擇高產的小麥品種沒有錯,但是要根據自家土地的適應性進行做起,這樣小麥的品種土壤比較適合的情況下更利於高產,所以選擇適宜的小麥品種要根據自家的土地進行正確的管理才是關鍵。

然後小麥的畝產增加,從追肥和水分管理很很有關係,對於現在的季節進行及時的補水,要是小麥的長勢和生長髮育比較缺水分的情況下,要及時的進行補水作業,因為小麥的長勢和水分的補充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也比較利於小麥的高產,所以及時的澆灌水分很有必要。

還有就是追肥料,大致可以在春季的時候進行追肥,因為小麥的春季屬於長勢期,因為土壤不能及時的補充所需的大量肥料的情況下,會造成小麥的減產和葉片發黃的現象,所以及時的補充小麥在不同時間所需的肥料很有必要,因為這樣小麥的產量才能得到最大提高。

最後,基本上小麥的管理和養護應該從追肥和水分管理以及農藥噴施的情況下做起,這樣的管理養護才比較適合小麥在生長週期的各方面管理,最終有效於小麥的畝產量得到最大值,希望能對農民朋友能有所幫助。


農事百態


制約小麥畝產量的因素很多,提高小麥畝產量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始,一、選品種,選擇適應當地種植的審定品種,具有抗寒,抗病,抗倒伏的高產品種。二、澆水造墒,足墒播種是決定小麥出苗好壞的關鍵一環,過乾旱不宜播種。三、施足底肥,平整土地,這是小麥獲得高產的基礎,把要播種的土地深耕細耙,同時把底肥施足。四、把準備好的麥種進行藥劑拌種,以防害蟲、預防病害,利於出苗。五、適期精量播種,一般在10月中下旬進行精量播種,根據時間定小麥種子的播量,過多過少都不好。六、平畦鎮壓,七、及時查苗、補苗,防凍,防牲畜、羊啃苗吃苗。八、過年春天及時澆好返青水,施足返青肥。九、及時除草管理,防蟲,防病,防倒伏,防乾熱風,防治蚜蟲。十、澆好孕穗水,灌漿水,適時收穫。做到以上幾點,小麥就能獲得有效高產!


alhqqcom我是揚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麥畝產量?

要想小麥高產沒有捷徑可走,原則上說還須遵循毛主席說的農業八字憲法,即水、肥、土、種、密、保、工、管。即使做不很到,起碼得做到以下幾點:

一、施足底肥。一般每畝使用小麥專用複合肥最低100斤及以上。

二、整地保墒。精細整地,秸稈還田的,秸稈要越碎細越好,深耕、化肥、碎秸稈才能摻,勻,(更深20公分即可),墒情好,麥收胎裡富,底墒好,才能保苗全苗壯。



三、選種。要選擇多抗性的優質麥種,播種前藥物拌種,根據氣溫,確定播種量及早晚時間。確保一播全苗。


四、管理。適事澆灌冬水、返青水、孕穗水。適時打除草劑,打藥防治病蟲害,在澆返青水和孕穗水時,適量增施追肥,並在拔節孕穗期,補充1~2次微肥,可在防治吸漿蟲、蚜蟲時按使用說明,一噴三防。

做到以上幾點,加上老天風調雨順,一般畝產1000~1200斤,是很輕鬆的事。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如何有效的提高小麥畝產量?

說農村提高小麥畝產量前,我先舉個不恰當的例子。種麥子就像養豬,養牛一樣,一個人養一頭豬和一個人養一群豬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那如何提高小麥的畝產量,就需要弄明白小麥高產需要肥沃的土壤,優良的好品種(從自然選擇優勝劣汰來看,良好的基因真的是太重要了)。

農村小麥種植管理:

農村同樣一塊地,同樣的小麥品種,人家的畝產1200斤,有的人家僅僅收穫800斤,這就跟個人的管理技術有很大的關係。從開始撒底肥,到犁地,到播種,出苗後看看是否乾旱缺水?尤其現在冬季,一定不要讓冬小麥長勢過快,容易倒春寒,或者造成死苗現象。在我們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們去麥田裡放風箏,或者讓小羊羔們吃點麥苗都是可以的。

開春後,乾旱了及時澆灌,注意施肥一般以農家肥,尤其是可以從養雞的雞場裡,買雞糞或者牛糞,長勢過旺還需要打控旺的農藥,注意病蟲害的發生,這樣可以從種植管理上達到一個滿意的狀態。

購買正規的小麥品種:

購買小麥品種一定要去正規的種子公司購買,這樣從源頭上能保證種子的真實性。尤其要買一些抗病蟲害,抗倒伏,高產的品種,具體的可以諮詢當地的種子公司。

農村種麥子一般播種量都足夠了,小麥分櫱能力也很強,補苗現象很少見。

農村人種麥子大家都會,主要還是要用心。看似簡單的播種,施肥,澆灌,打藥等幾個步驟,做好了確實不容易。只有做什麼事情用心,才能有更多的收穫,您說呢?


最三農


小麥要增產麥子的品種很關鍵,不同的麥種有不同抵抗自然災害作用,有的小麥品種耐旱,有的抗倒伏,自然災害小麥最怕養花時候下雨了,還有就是雜草,野燕麥,豬殃殃,都是很厲害的雜草,如果不及時打除草劑,小麥就會減產。還有就是防蟲,一般麥子出穗的時候需要打治蟲的農藥,麥子一般都很耐旱,但是在麥子起身的時候如果天特別旱的話,一定要及時的灌溉,一般麥子養完花就不需要灌溉了,還有就是化肥了這個是必須的,上多少,上什麼肥,根據土地的情況了。


小村故事123


1、 選用好品種。品種要適合當地氣候與種植技術條件等。同時還要具備高產優質及抗病蟲等特點。進而保障了高產基礎。

2、 科學施肥。提倡測土配方施肥和氮肥後移技術,避免偏施氮肥,根據小麥長勢等及時追施返青肥、拔節孕穗肥及粒肥,以保持養分持續供應,最大滿足小麥對養分的集中需求和持續供應,以利壯稈大穗,粒重增加。

3、 適期播種,根據小麥品種特性適期播種,避免過早播種越冬凍害,影響壯稈大穗,或播種過遲不能形成壯苗越冬,影響基本苗數及有效穗數、穗粒數等。

4、 合理密植。根據小麥品種特性、土壤肥力、播期早晚、播種方式、土壤溼度及整地質量、小麥芽率等因素,綜合考慮小麥播種量、一般播種早、土壤溼潤、整地質量好播量要少,播種晚、土壤乾旱要增加播量,機條播播量少,撒播要增加播量。土壤肥力高田塊播量要少,土壤貧瘠,水肥不足田塊要增加播量。

5、 提高播種質量。土壤要深翻細耙,整平,土壤墒情較好時機條精量播種,適當增加行距,播種不宜過深或過淺,以3-5釐米為宜,具體可以結合土壤類型和天氣情況綜合考慮,確保一播全苗。避免缺苗斷壠。

6、 水分供應要均衡。搶墒播種,以利出苗,同時在小麥分櫱期、越冬期、返青期、拔節孕穗期、灌漿期等需水量較多生育關鍵時期,要及時澆好分櫱水、越冬水、返青水、拔節孕穗水、開花灌漿水和麥黃水,以利保證分櫱,有足夠苗數、並形成壯苗大穗,減少灌漿期間乾熱風或水分不足脫肥早衰影響,增加粒重,通過產量。同時也有注意做好清溝瀝水,避免雨水較多時田間積水,引起病蟲害發生或根系不好,進而影響產量。

7、 及時做好田間病蟲草害防治。病蟲草害防治好是確保小麥高產的關鍵技術措施。注意選用吡蟲啉、噻蟲嗪、戊唑醇、苯醚甲環唑、咯菌腈、硅噻菌胺等單劑及其復配劑藥劑拌種或包衣處理,預防紋枯病、白粉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種傳、土傳病害及地下害蟲為害,地下害蟲常年嚴重地區結合選用毒死蜱或辛硫磷土壤處理防治。可以小麥初花期及時選用氰烯菌酯戊唑醇、氰烯菌酯己唑醇、氰烯菌酯和戊唑醇福美雙等藥劑噴施預防赤黴病。另外注意防治小麥鏽病、蚜蟲、麥蜘蛛、麥葉蜂或吸漿蟲等病蟲害,具體可以結合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選用對路藥劑防治,或結合小麥一噴三防,一噴多治,減少防治成本。

8、 適時收穫。小麥正常成熟時,臘熟期至完熟期粒重為最高,也是收穫的最佳時期,過早收穫影響產量,過晚收穫產量與品質都會下降,如果因天氣或機械不足影響,可以適當提前收割,以減少產量損失,並防止雨水過多引起穗發芽,影響品質。種子生產田最好在晚熟初期收穫,以免過晚降低種子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