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論華山時洪七公和黃老邪真的對郭靖放水了嗎?

張芳永


正兒八經的華山論劍其實只有第一次,也是最有公信力的一次,第一次華山論劍奠定了五絕江湖大佬的地位,是所有武林人士一致認可的,這份榮耀一直伴隨到五絕去世。比如到《神鵰俠侶》後期,那時候距離第一次華山論劍已經六七十年了,金輪法王提起中原武林代表人物,還是第一次決出的五絕,足見影響力。第一次華山論劍的江湖地位也不是空穴來風,首先它有一個好的主持者王重陽,即使沒有華山論劍,大部分人也認為他武功天下第一,其次有一個好的彩頭,那就是武林人士為之瘋狂的武學秘笈九陰真經。

本來一論之後大家約好二論,雖然五絕之首王重陽已經離世,但是有著裘千仞和周伯通加入,依舊會很精彩。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周伯通因為瑛姑沒參加,南帝出家當了和尚,西毒逆練九陰真經瘋了,裘千仞幡然悔悟,拜入南帝門下。真正可以正常參加的只有東邪北丐,這樣一來,華山論劍已經沒了意義,畢竟兩個人有啥好比的,而且這倆人還是參加過一次的老選手。所以實際上第二次華山論劍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各路江湖人士對這次華山論劍也不在意,比如後面從來沒有人拿這一次的華山論劍說事,因為實在沒有說頭。

那這次華山論劍如何收場呢,是武林新秀郭靖跟東邪北丐以三百招為限比武結束的。東邪是郭靖岳父,北丐是郭靖師父,都是一家人,所以這次的實質是一場家庭切磋,是長輩對後輩的提點之戰,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名譽之爭了。


黃藥師是郭靖岳父,但兩人壓根不是一路人,雖然看在女兒面子上接納了郭靖,但要他去多關心一下郭靖那是萬萬不能。而洪七公呢,他傳授給郭靖的主要是降龍十八掌,後來洪七公被歐陽鋒暗算重傷,他也沒有更多心思去指導郭靖武功。他兩人對郭靖武功的最後印象是在煙雨樓一戰中,當時不止是他們,周伯通、歐陽鋒、全真六子等多人俱在場,郭靖那時候武功已經頗具火候,比如他跟黃蓉聯手可以跟裘千仞硬抗,此等表現已經遠高全真教的老道士了,但是要跟五絕比,那還是相差甚遠。

郭靖這時候全真教內功,降龍十八掌日益精湛,九陰真經也開始習練,正是武功提升的關鍵時刻,這時候最好就是有一位頂級高手不停的提點鞭策他。就在這時候,歐陽鋒因為九陰真經的緣故纏上了他,歐陽鋒知道想得到九陰真經必須找郭靖,他跟郭靖不停追打卻又不敢殺了他,如此錘鍊,郭靖的功力和實戰能力突飛猛進,逐漸有了質的飛躍。他想打贏歐陽鋒是不可能,但足以在歐陽鋒手底下自保。


而黃藥師和洪七公呢,對郭靖的印象還停留在煙雨樓時的水平,那個水平自然不放在眼裡。黃蓉卻知道郭靖經過和歐陽鋒的陪練,隱然已經可以跟五絕硬抗,所以她才提出三百招比武的建議,一來是讓郭靖露臉,二來是讓兩位長輩再提點一下郭靖。黃藥師首先跟郭靖動手,他印象裡是煙雨樓水平的郭靖,自然沒必要用全力,卻不知郭靖遠勝當初。而且黃藥師是走招式精妙的路子,郭靖則是剛猛一路,黃藥師一開始沒壓住郭靖,後面想要反制都很難,最後三百招都沒能擊敗郭靖。洪七公是大宗師,郭靖跟黃藥師一交手,他就看出郭靖進步神速了,但是自忖跟自己比還是差了一點,關鍵黃藥師三百招沒贏,自己也是剛猛武功,一出手把郭靖擊敗那不是打黃藥師臉嗎,於是他決定先迂迴兩百招再伺機取勝。卻不想因為自己之前重傷初愈體力不支,郭靖又會左右互搏堪稱作弊的招式,三百招依然拿不下郭靖。


黃藥師洪七公本來就不是重視虛名的人,郭靖又算得上兩人至親,何況這次華山論劍本來就人員不齊,已經失去了論劍本身的意義。這次比鬥完全就是長輩考較後輩功夫,這樣來說真的不是放水。倘若一開始黃藥師洪七公都下重手,那非得把郭靖打傷不可,那也就沒多大意思了。

值得稱奇的是,黃藥師和洪七公都算是天賦異稟的武學奇才,他們取得武學大成就時都已經三四十歲了,反而郭靖這個他們口中的傻小子,二十多歲已經隱隱有一代宗師的氣派。對於這一點,他倆老人估計也只能豎起大拇指誇讚了。


一覽眾河小


第二次華山論劍郭靖是小輩,可是這個後進生卻相當不簡單。

因為此時郭靖已然繼承了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老頑童的“空明拳”和“雙手互搏”,再加上他被歐陽鋒纏著大半年的時間,每日苦練《九陰真經》,這段時間他的進展極大。

有人一直覺得郭靖很笨,其實郭靖的武學天賦極高,他能夠將“降龍十八掌”和《九陰真經》領悟到如此高深,並且將二者相結合,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這實在是了不起。

在與歐陽鋒交手的這段時間裡,郭靖的武功也是進展最快的時期,在之前他肯定不及歐陽鋒,可是到了後來,他的武功逐漸能夠與歐陽鋒支撐很久。

由此可見,郭靖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已然具備與東邪西毒交手的實力,只是他的閱歷和功力有一些欠缺,不及他們自是正常,但是這種差距也是極小。

嶽老三認為,在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郭靖與他們的差距主要是體現在功力方面,至於武功招式方面,郭靖其實並不吃虧。



黃藥師和洪七公約定與郭靖比試,只比試三百招,看誰在三百招裡面先將郭靖擊敗。

黃藥師先上,剛開始黃藥師有心想讓,因為他想成全女兒女婿,所以只使了七成力。但是,一交手黃藥師就後悔了,因為他沒有想到郭靖的武功早已今非昔比,進展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黃藥師的想象。

所以,在前一百招之內甚至黃藥師都被壓制著,他連換十多種掌法拳法都未能扭轉局勢,直到一百招以後黃藥師才佔據上風,可是要想擊敗郭靖卻也找不到任何的漏洞和破綻。

而後,黃藥師就使出絕技,他用十多年時間練成的“奇門五轉”。這門絕技就像狂風暴雨一般,郭靖應接不暇,卻也苦苦支撐。

最後,三百招結束,郭靖已然被轉的暈頭轉向,差點兒摔倒。

畢竟黃藥師內力的後勁極大,人雖退開,拳招餘勢未衰,郭靖竟然定不住身子,只得彎腰俯身,右手用力在地下撥動,藉著“降龍十八掌”的猛勁,滴溜溜的向右打了十多個旋子,腦中方得清明。可見,郭靖還是最終能夠頂得住這門絕技。

當然,郭靖的如此造詣讓黃藥師都甚為震驚,他才覺得郭靖的實力實在是非同小可。

這一戰,黃藥師著實沒有存心想讓,黃藥師也是佩服郭靖的真實本領。



輪到洪七公和郭靖師徒大戰,這一戰相比與黃藥師之戰,有些懈怠一些。

洪七公和郭靖武功太過熟悉,故而他要郭靖使用兵器,剛開始郭靖也是不習慣,後來郭靖不用兵器,而是使用老頑童傳授給他的“雙手互搏”和“空明拳”,竟然也讓洪七公難以一下子將其擊敗。

而且,二人在交手的過程中,洪七公的勁力逐漸衰弱,而郭靖的功力卻是強勁。

這樣此起彼伏其實對洪七公很沒有優勢,故而在最終一掌二人都是使出畢生功力發出“亢龍有悔”,二人掌力相交,郭靖竟然能夠藉助洪七公強大的掌力。

這完全讓洪七公都沒有想到。因為洪七公這一掌也是凝聚畢生之力,他發出以後內心也在後悔,生怕郭靖承受不住,可是郭靖竟然接住了,功力也是相當強勁。

可見,洪七公內心對郭靖也是甚為歡喜。

實際上,黃藥師也好,洪七公也罷,二人在前期都想放水,可是與郭靖交手幾招以後,並沒有放水,因為他們發現郭靖的武功完全不可小視,後來都是盡全力與郭靖較量,即便如此,彼此交手,也都沒有分出勝負。

可見,第二次華山論劍之時,郭靖的武功已然與兩位前輩差距不是很大,實力之強非同小可。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285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在第二次華山論劍的時候,由於洪七公剛和歐陽鋒打過,氣力損耗了一些,黃老邪不願意趁人之危。

這時候黃蓉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讓郭靖和兩人分別過招,看誰能以更少的招數擊敗郭靖,便為天下第一,如果在300招內不能擊敗郭靖,天下第一的就是郭靖。

洪七公和黃老邪都明白黃蓉的心意,是想讓郭靖成為天下第一,一個是她的師傅,一個是她的父親,做長輩的自然希望成全她,於是還沒開打,兩人都暗暗想要放水了。

黃老邪vs郭靖

黃老邪希望成全女兒的心意,但是又害怕不能比洪七公,先擊敗郭靖,其實心裡是有些猶豫的,過後用了兩招試了試郭靖的武功,沒想到郭靖都能輕鬆化解,讓黃老邪大驚,黃老邪心裡想:

這傻小子的武功怎麼竟練到了這個地步?我若是稍有容讓,莫說被他擋到三百招之外,只怕還得輸在他手裡。

知道了郭靖的實力,黃老邪再也不放水,決定用全部實力擊敗他,出手越來越快,掌力也越來越足,郭靖雖然一直在防禦,卻也沒有落敗的跡象,用了自己練了10多年的“奇門五轉”,把郭靖打得連著好幾個轉才緩過來,到了300招,卻仍然沒有擊敗他,按理說,郭靖這個時候的功力,確實不弱於黃老邪了,這場比賽贏得是公平的。

洪七公vs郭靖

洪七公先前被歐陽鋒暗算,武功盡失,又靠九陰真經恢復了一些功力,雖然比不上先前,但是仍然了得。洪七公不想讓黃老邪丟人,決定在200招之後再擊敗郭靖,這樣黃老邪臉面也能好看一些。

殊不知郭靖現在的武功已經大有精進,隨著對九陰真經的理解加深,他的武學修為已經非常之高,在200招內,竟然不能擊敗郭靖。

洪七公心下大驚,郭靖右手用空明拳,左手用降龍十八掌,剛柔並濟,洪七公漸漸有些吃不消,隨著招數越來越多,到了299招,洪七公使出畢生功力打出了一招亢龍有悔,郭靖也使用相同的招數還擊,想不到兩人竟然非常焦灼,看不出誰勝誰敗。

洪七公心裡已經非常高興了,郭靖的武功如此之強,自己做師傅的同樣開心,心裡想讓一招,成全了徒弟,沒想到還沒打完,歐陽鋒便又出現了,所以這最後一招是輸是贏,很難界定,若是歐陽鋒沒出現,恐怕應該也是打平作為結局。

總結:

這次華山論劍,不可否認,開始的時候黃老邪和洪七公都是準備放水的,但是郭靖功力的進步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如果不是出全力,都未必能勝得過郭靖,可見郭靖當時的武功有多強。

最後郭靖雖然算是贏了黃老邪和洪七公,但是300招之外,在鬥下去,勝負也未可知,畢竟郭靖歲數還小,功力不夠他們精純,但是在同齡中,郭靖的武功應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了。


金庸的小迷弟丶


洪七公和黃老邪對郭靖放水,其實是金庸在對郭靖放水。

第二次“華山論劍”不是真正的比武,而是一次象徵性的比武,作者想暗示郭靖的武功將來會是天下第一,因此才有黃老邪和洪七公的放水。



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郭靖身兼各種上乘武學,北丐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全真教內功心法,周伯通的“空明拳”和“左右互搏”,完整版的《九陰真經》,因此可以說未來郭靖的武功應該是天下第一。

周伯通與郭靖拆了一會招,見他武功在不知不覺中已自大進,心想那真經中所載果然極有道理,日後他將經中武功全數練成,自己多半不是他對手,只怕他功夫更要在黃藥師,洪七公之上了。—《射鵰英雄傳》。

可是,此時的郭靖才20歲左右,這個年齡武功天下第一?就連一代宗師王重陽,張三丰也達不到如此高的成就,因此作者不可能把此時郭靖的武功設定為“天下第一”。

金庸巧妙設定誰300百招內打贏郭靖,誰是天下第一,這裡面已經是對郭靖放水了。



剛開始交手時,黃老邪低估了郭靖的武功水平,以至於處於下風。洪七公也是一樣,都沒想到郭靖武功進步如此之快。所以在與郭靖的比試中,兩者毫無疑問都放水了,試想絕頂高手對決都是傾盡全力來戰勝對手,哪有太多的想法?

雖然兩者對郭靖放水了,但是在這300招的對決中,也表明了20歲左右的黃老邪和洪七公的武功水平遠遠不如郭靖,也暗示了郭靖的武功會是天下第一。


我是一個小書蟲


讀金庸,品武俠。獨特見解,堅持原創。大家好,我是睢州居士華強哥。


第二次華山論劍,周伯通被瑛姑嚇跑,裘千仞被洪七公一番言語點悟,皈依佛門,南帝已經出家,無心爭強好勝。華山之巔只剩歐陽鋒、洪七公、黃藥師、郭靖和黃蓉。

歐陽鋒和洪七公率先開打,不過因黃蓉在旁邊搗亂,言語相激,致使歐陽鋒被洪七公打中天靈蓋,落荒而逃。

因為洪七公和歐陽鋒剛教完手,黃藥師不願意趁人之危,執意要等到洪七公恢復體力之後再打,於是黃蓉想出了一個三全其美的方法,就是讓郭靖分別和黃藥師、洪七公對打,在三百招之內誰先打敗郭靖誰就是天下第一,當然如果在三百招之內,兩人都沒有擊敗郭靖,則推郭靖為天下第一。黃藥師和洪七公是何等人物,黃蓉一說出這個想法,兩人就知道黃蓉有意讓郭靖成為第二次華山論劍天下第一。做為前輩,提攜後人也是應該的,所以兩人也沒有異議。

那麼黃藥師和洪七公在和郭靖的對陣中,有沒有放水呢?

答案是毋庸置疑,黃藥師和洪七公對郭靖都有放水。下面我們來看看三人對戰的場景。為了相對的公平,第一戰先有黃藥師對郭靖。其實在這一戰剛開始,郭靖和黃藥師都有遲疑,郭靖是在想到底讓岳父和師傅誰得天下第一?黃藥師是在想,到底該多少招之內擊敗郭靖,畢竟接下來還有洪七公,萬一洪七公在過招中比自己先勝過郭靖,豈不是很沒面子?但是黃藥師又怕傷了自己的女婿,所以黃藥師一出手,只用了七成功力。結果沒想到,幾個月不見,郭靖武功已今非昔比,黃藥師險些著了道。於是在兩百招已過,黃藥師開始全力以赴,很快郭靖就落了下風,畢竟郭靖此時的武功和黃藥師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為時已晚,很快三百招已到,黃藥師甘拜下風。

此時郭靖已給逼得頭暈眼花,身不由己地向左急轉,接連打了十多個旋子,眼見再轉數下,就要摔倒,危急中左足使出了“千斤墜”功夫,要待將身子定住。可是黃藥師內力的後勁極大,人雖退開,拳招餘勢未衰,郭靖竟定不住身子,只得彎腰俯身,右手用力在地下撥動,藉著“降龍十八掌”的猛勁,滴溜溜地向右打了十多個旋子,腦中方得清明,呆了一呆,向黃藥師道:“岳父爹爹,你再出一招,我非摔倒不可。”

如果黃藥師不放水,出手就是殺招,相信一百招之內郭靖必敗。第二戰洪七公對郭靖,兩人更是不著邊際。洪七公覺得兩人比掌法毫無意義,畢竟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是洪七公所授,於是就讓郭靖用黃藥師的鐵簫,洪七公赤手空拳,這是真心實意比武嗎?要知道兩人都是以掌法成名。郭靖雖然也從九陰真經上學過一些劍法,但是畢竟不太熟練。不過洪七公考慮到黃藥師的面子問題,也有意在兩百招之內不勝郭靖。不過一遍一遍降龍十八掌打下來,洪七公也耗費了不少內力。待到兩百招一過,洪七公有心擊敗郭靖,但是已經力不從心,畢竟年紀太大了。即使這樣洪七公還是用計騙過了郭靖,用了八成掌力打在了郭靖肩膀上。結果郭靖毫髮無傷,也就是勝負未分,兩人繼續對陣,眼見就到三百招,洪七公好勝心頓起,但是又怕傷了愛徒,於是在出掌之前,提醒郭靖注意,郭靖硬接洪七公一掌,洪七公看到郭靖內力如此深厚,於是留勁未發,成全了郭靖。

既然是論劍爭奪天下第一,相信每個參加的人,都會全力以赴,但是看看郭靖和黃藥師、洪七公的對陣,跟鬧著玩似的,更沒有殊死一搏的決心。全程都是不敢使出全力,就算偶爾使出了全力,也是提前提醒或者中途手下留情。通過以上對陣我們可以看出,二次論劍的郭靖絕對不是黃藥師和洪七公的對手。只不過兩人有意成全,所以才讓郭靖獲得了武功天下第一。

不過話說回來,第二次華山論劍毫無意義,因為周伯通、裘千仞和一燈大師都沒有參加,歐陽鋒因為倒練九陰真經,也被黃蓉騙瘋。如果真要排名,也應該是歐陽鋒,畢竟黃藥師、洪七公和郭靖三人均被二次回頭的歐陽鋒打敗。


睢州居士華強哥


射鵰英雄傳中華山二論時,洪七公和黃老邪和郭靖的比武寫的精彩紛呈,要論真實實力,洪七公和黃老邪全力以赴,郭靖自然不是對手,但是郭靖和二位決定高手的差距其實並不大了,要說放水,二人還真不敢放,因為一個鬧不好,就破了三百招的約定,旁邊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看著呢,老臉還要不要。

我們看二論的過程,先是寫裘千仞利用蛇嚇得周伯通四處奔逃,然後以生平是否造了殺孽迫得一燈黯然退出,結果洪七公以大義相責,指出裘千仞違背了鐵掌幫上官劍南老幫主為國的宗旨,讓裘千仞黯然回首一生事業,確實違背了創派師祖的遺志。這是以理服人,既是比武過程,更是讓讀者明白,所謂武功高低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立志,是否符合道德。

但是他人若毫不顧忌大義,而且武功絕高呢?歐陽鋒這個只論武功,不管世俗道義的絕頂高手出來,和洪七公打了一個旗鼓相當。然後在黃蓉郭靖的幫助下,被黃蓉以智相擾,歐陽鋒終敗了一招。這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明確體現。有人不服道義,不理他人死活,但是本事高強,這個時候怎麼辦呢,需要的是同仁志士的齊心合力。經此二戰,讓旁觀的郭靖明白的武功修為,做人道理更深,也更把作者對讀者說的話安排的明明白白。

畢竟,郭靖作為全書主角,經歷過不斷的成長,我們也希望看到主角能夠在書末達到武功事業的頂峰。所以最後安排了黃藥師和洪七公通過郭靖來比拼武功,而且以三百招為限,使得劇情合理,而且風光旖旎,寄託了黃蓉的小女兒心思。我們看比武的過程,寫的也是十分的精彩。

先是因為洪七公劇鬥歐陽鋒,所以黃藥師先和郭靖比武。黃藥師為了洪七公面子好看,所以開始未出全力,結果發現郭靖進步巨大,居然百來招後無法佔先,所以只好使詐,搶回先機,而後眼見二百多招居然奈何不得,便使出生平絕藝,結果郭靖雖處下風,但是也能力抗到三百招。而後郭靖招數都是洪七公所知的,洪七公便和郭靖比兵器功夫,結果郭靖全是練的防守,而且左右互搏使出來讓洪七公居然壓力倍增,所以對郭靖只得使詐,而後更是降龍十八掌使得剛猛莫京,結果讓郭靖也撐到了三百招。雖然二人最後都在三百招獲勝。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過程裡,作者安排的前後對照,而且箇中原因合情合理,既能立住黃藥師和洪七公絕頂高手的形象,又讓郭靖的成長在書末來了一次期末考,表現讓人吃驚。若是由此讓郭靖拿下天下第一,其實力卻未免讓人不服。所以歐陽鋒以逆九陰奇峰突出,又勝過黃藥師和洪七公一招,結果卻失去神智,瘋了。可以說安排得既巧妙,又出人意料,奇峰突出,永遠讓人意料之外。寫作手法是十分高明巧妙的。至於武功,本來給郭靖的定位還未到絕頂,比不過是正常的,但是比武的過程安排的讓讀者欲罷不能。誰高誰低不過作者一念之間,其實最為簡單不過。但是能寫得曲折而又合理,而且毫不損其他人物形象,這個才是最難的,這也是金庸小說高出其他武俠小說的地方。做為讀者,看書看得爽了,想想為何作者能讓你得到爽點,其間技巧和筆力的優點,或有所得更為重要。


白石龍寄居蟹語


蓉兒才是天下第一,且聽我慢慢講來。

兩個老頭子小瞧了後輩,都選擇了放水。接著就後悔了,配角一輩子也不會知道主角光環威力有多大。

黃老邪已經認可郭靖,價值心疼愛女,放水無可厚非。

黃老邪這個人很邪,又傲嬌,他一個稱呼不同,就代表了對一個人看法不一樣。

他討厭郭靖的時候,客氣點直呼其名,狂怒時直接叫臭小子,當他認可郭靖的時候,稱呼是靖兒,有長輩對晚輩的慈愛。

這一點大概是在郭靖跟歐陽克比武時,就體現出來過,黃藥師第一次叫靖兒。後來因為各種誤會,又變成了臭小子傻小子。

直到這第二次華山論劍,黃藥師對郭靖說的第一句話:

黃藥師點點頭道:“這法兒不錯。靖兒,來罷,你用不用兵刃?”

讀者到這裡就可以安心了,靖蓉二人已經得到了師傅和父親的祝福,必定幸福一輩子了。

接著,黃蓉為了讓靖哥哥得到天下第一,講了一套規矩,被七公調笑女孩子胳膊肘朝外拐,這時候黃藥師的心理活動很有趣,先是體現了愛女心切:

黃藥師生性怪僻,可是憐愛幼女之心卻是極強,暗道:“我成全了她這番心願就是。”

然後又體現了自己的傲嬌:

當下說道:“蓉兒的話也說得是。咱兩個老頭若不能在三百招內擊敗靖兒,還有甚麼顏面自居天下第一?”

接著又表現出了東邪的邪氣:

轉念又想:“我原可故意相讓,容他擋到三百招,但老叫化卻不肯讓,必能在三百招內敗他。那麼我倒並非讓靖兒,卻是讓老叫化了。”

正在沉吟未決的時候,七公一把把黃藥師推進戰場,岳父和女婿的戰爭就此展開。

結果是,黃藥師用七分力和郭靖對了一招,心下大驚,萬萬想不到這個傻小子變得如此厲害,心想不出全力恐怕300招內就輸定了。

就此開始,黃藥師才用全力和郭靖打,結果自然是300招內沒拿下郭靖,黃老邪敗。

七公心疼徒兒,又要給黃老邪面子,故而未用全力

一開始,七公讓郭靖用兵器,因為郭靖的拳腳是七公教的,比拳腳不公平,這已經是讓了一著。

看到郭靖架勢拿得好,徒兒的進步師傅看到眼裡,自然開心,又想:

這孩子極有長進,也不在了我教導一場,但我若在二百招之內敗他,黃老邪臉上須不好看。過得二百招後,我再使用重手便是。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郭靖正值盛年,自己已經是一把老骨頭。

在七公時有時無的放水下,一直鬥到了299招,最後一招的時候,七公好勝心起,全力使出一招“亢龍有悔”,剛一發招就後悔了,明明是想讓郭靖贏的啊。

沒想到郭靖硬是把這一招接下來了。

洪七公見郭靖居然擋得住自己畢生精力之所聚的這一掌,不由得又驚又喜,憐才之意大盛,好勝之心頓滅,決意讓他勝此一招,以成其名,當下留勁不發,緩緩收力。

七公也沒有能在300招內拿下郭靖,七公敗。


當然,他們的如意算盤都沒打成功。

半路殺出個倒練九陰真經導致神志不清卻功力大增的西毒歐陽鋒,打得東邪北丐都沒脾氣,把天下第一拱手相讓。

要不是蓉兒古靈精怪,幾句話逼瘋了歐陽鋒,恐怕這幾個人還要遭受一番苦難。

所以,我大蓉兒才是天下第一啊。



也可自話


放水是肯定的,提攜晚輩而且是提攜一個敦厚老實無任何名利心的晚輩,相信洪七和黃老邪這兩個老江湖還是願意的。

江湖真的不都是俠義肝膽,更多的是名利之徒以及無恥小人,從金庸先生的《連城訣》可見一般,江湖一直都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說法,要不然武俠世界的武功怎麼會越來越差,金老先生也是考慮到這個因素的。

但對於郭靖,洪七和黃老邪不會吝嗇的去培養他,因為他們兩知道郭靖是不會欺師滅祖的,再加上黃蓉這個鬼丫頭的存在,連個老前輩肯定在二次華山論劍時對郭靖防水了,一個是郭靖的師傅,一個是郭靖的老丈人。提攜郭靖只會讓兩位老人聲望月來越高。拳怕少壯,這是自然規律,如果想要讓自己老年不受到外界的挑戰,郭靖就是最好的護盾和擋箭牌。

射鵰後期的江湖真的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大門派,郭靖一旦成長起來,這些長輩可以高枕無憂的安享晚年。因此華山二次論劍是比試更是授業,讓郭靖增加更多和高手過招的機會,從而更多的領悟九陰真經上的武功。

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除了西毒,東邪是郭靖的老丈人,南帝是黃蓉的救命恩人,北丐更是郭靖的師傅,中神通是郭靖的把兄弟。郭靖想不被提攜都難,歸根揭底是因為他命裡有個黃蓉,是黃蓉帶給了他今時今日的地位和武功,郭靖才不傻呢,呵呵


糖心天下


一、

可以明確地說,洪七公和黃藥師,都放水了。

但是,放水行為只存在於比武的初始階段。因為跟郭靖過了招之後,這兩大高手,尤其是黃藥師,就對自己的放水行為極為懊悔。

他們倆,都低估了郭靖的實力。



二、

傻小子從蒙古大漠來到中原,也才兩年多時間。武功竟然精進如斯,確實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

郭靖剛到中原時,還被黃河四鬼欺負。誰能想到這麼短的時間裡,他就能把功夫練到這程度。

黃藥師在二論的一年多前,曾在嘉興煙雨樓與郭靖交過手。那時的郭靖雖然已經相當了得,但跟東邪還是有不小差距。

要知道,武功越高,往上進步的速度就會越慢。所以,按照常理,郭靖的進境這時就應該開始逐漸慢下來了,二論時的武功應該比煙雨樓時強不了多少。


三、

可是煙雨樓之後,郭靖在西域的石屋裡,跟歐陽鋒一起住了一個多月。這一個多月裡,歐陽鋒每天逼郭靖練功,兩人不斷切磋較量。在歐陽鋒這個高級陪練的督促下,郭靖的武功突飛猛進。

這樣的奇遇,是黃藥師、洪七公都無法預料的。他們對郭靖武功水平的印象,還停留在煙雨樓那個時刻。

所以在華山二論中,郭靖全力以赴地盡情拼鬥、猛打猛攻時,洪七公和黃藥師都暗中叫苦不迭。


四、

剛交手數招,黃藥師心中就想:“我若是稍有容讓,莫說被他擋到三百招之外,只怕還得輸在他手裡”,於是立即全力猛攻。可是由於他一開始只出了七成力,被郭靖佔據了主動,牢牢壓制住。此時黃藥師再怎麼盡力,也扭轉不了守勢。

一直熬到一百多招時,黃藥師開始使詐,差點踢中了郭靖的腿,這才使得兩人變成勢均力敵之局面。

黃藥師當然不會滿足於跟郭靖打成平手。他趁機要力爭上風。可是郭靖堅守穩如磐石,黃藥師無隙可乘。

一直打到了二百多招後,心急如焚的黃藥師突然變招,什麼“奇門五轉”之類的壓箱底的功夫都拿出來用了,這才終於佔到了上風。

接下來該洪七公上場。洪七公怕自己出手剛猛,過快地將郭靖打敗,會讓黃老邪很沒面子,所以一開始也放水。

打到二百招後,洪七公的掌力開始衰減,而郭靖卻越來越強勁。洪七公不得不緊張了,也開始取巧使詐,賣弄破綻。


五、

東邪西毒雖然是前輩高人,卻不走那寧靜淡泊的路子。他們年紀越大,心越熱,好勝之心絲毫無減。畢竟“武無第二”嘛,既然學武,那就總得跟人分個高下。

當他們發現郭靖不是病貓,而是一頭精壯猛虎時,起初的放水心態就早都煙消雲散了。面對強敵,趕緊搶攻才是正經。


每日評說


個人認為是洪七公也許放水了,而黃藥師沒有放水,大概記得原著裡有這樣一段,郭靖和黃藥師先打第一場開始黃藥師有些小看郭靖一開場沒使全力讓了郭靖半招,結果就應為這半招一直沒郭靖壓著打一直被壓到一兩百招以後才使詐扳平回到最初的起跑線,最後擔心洪七公如果比他用的招式少就拿下郭靖會沒面子,更是用盡畢生功力使出奇門五轉郭靖略處下風但一直打到三百招也沒敗。打鬥期間黃藥師的內心旁白:想不到這傻小子功力如此深厚,開始讓了半招就一直翻不過來,這樣下去別說三百招之內勝不了他,搞不好還會敗在他的手下。重點是黃藥師是使詐板過來的,並不是用武功板過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