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職工現在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D丶Lei


我來分享下,我在國企的所見所聞。進來了三年,也看到了未來三十年。國企員工一直都是大家又愛又恨的對象,愛是因為他們工資待遇好,恨是因為只是少數人擁有的特權。



國企員工整體來講對外還是很團結的,他們喜歡集體報團取暖。以前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小區,有自己的社區醫院,有自己的社區幼兒園等等!大多數這些都只對內服務!九十年代以來這種生活習慣已經養成了,到了最近幾年,社區醫院撤銷了,小區也要被三供一業分離了,他們都會集體反對,可是這些都不能改變歷史的洪流,僅僅是徒勞無功罷了!

國企員工現在基層的工資,已經大概十年沒有變過了。或許說以前過得太優沃了,也可以說現在過得太寒酸了!所以下面員工經常抱怨工資待遇以及福利!經常聽他們老師傅講,以前廠裡除了媳婦兒不發,其他的都發。可想而知這其中差距多大!


以前九幾年的時候,他們們是五千到一萬塊就可以買一個五六十平的公司福利小房子。不過只能對內出售出租,相當於小產權房。所以國企員工一般有幾套房子也不稀奇!

國企員工的業餘生活很充實,特別是到了四五十歲的。每天晚上體育館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打羽毛球乒乓球的身影。週末還會有很多跑團騎行活動。畢竟很多崗位比較清閒不用加班,也有很多內退以及退休的員工,他們都很注重運動。
圖片來源網絡


時評五味野


這道題我可以回答,因為我是在職的國企職工,我會以嚴謹的態度來回答,也希望引起共鳴。

在國企就職20年的我,總得來說還是感謝國企的,因為當年技術院校畢業後趕上了香港迴歸,六月畢業的我七月就正式的參加了工作,三個月的實習期後拿到了人生第一筆工資:1200元。這是1997年三個月的實習期的工資,我那時很滿意,還了這幾個月欠的外賬,還剩下了300多元。

之所以感謝國企是因為,它讓我沒有感受到就業的壓力,學歷很低的我可以順利進入職場掙錢,起碼不用伸手向家裡要錢了。

在國企的頭10年,我混著就過來了,現在想想確實有些可惜。大好青春的回憶裡沒有事業,只有吃喝玩樂。不過我不後悔,各人有各命,自己做的事情自己就得承擔。最起碼我沒有作奸犯科、投機倒把,還是積累了一些財富,結了婚、生了子、有了房、有了車,那個年代,國企掙錢還是可以的。

30歲以後自己開始有了一點上進心,自學了大專文憑,考上了單位的技師。不過在國企沒有關係想憑自己的努力混出來,是相當的困難。30--40歲這十年裡,我很努力工作,雖然現在還在基層工作,但可以說是成為了單位的業務骨幹,總得來說我對自己的表現還是比較滿意。

現在人到中年開始感覺到了中年危機,而且國企的效益近些年來每況愈下,自己的本事離開了就職單位很難在其它領域生存。如今剛過40的年紀要談混工作,自己也覺得為時尚早,於是想著立足於崗位,再奮鬥十年,實在不行50歲再混吧。

國企裡的領導如今應該是焦頭爛額的,效益不好拿不出政績,收入方面更是大不如前。且不說以前有沒有灰色收入,光是工資這塊,領導的損失是比員工的損失要多的。再有如今國企改革,精簡管理層,很多幹部不是跳槽就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混日子了。

國企中層幹部也不好做,活兒越來越多,錢越來越少,想要升職只能等老傢伙退休再去“競聘”,估計得花費不少。圍上沒有錢,圍下也沒有錢,光靠一張嘴很難體現人格魅力,所以中層幹部經常受著夾板氣。

國企基層更別提了,就怕搞什麼減員增效,被裁剪的肯定是基數最大、老弱病殘的基層。有關係還好,拿著工資還能多混兩年,沒關係的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國企還是比較人性化的,通常是增員不增資,減員不減資的管理辦法。所以說在國企混還是相對容易的。

話說回來,國企的薪水現在差強人意,有經濟壓力的國企職工,如今可是熱鍋上的螞蟻了。要麼申請勞務派遣到外地工作,背井離鄉地只為每個月多出來的一、兩千的工資,要麼自己搞點副業當個滴滴司機賺點外快。

總之,現在國企正處在體制變革時期,能力強的也許會在將來大有作為,能力差的就註定只能拿著底薪繼續怨天尤人。

一家之言,不必蓋棺定論。國企那麼多,不妨多轉轉;留言那麼多,不妨多看看。最後希望你不論在哪,努力+勤奮總是不會差的。


平庸的大叔


是啊!

國企老總們拿的是年薪。

舉個實例,我所在的省管國企,哪怕虧損7.8年,老總們每年照拿20多萬的年薪,一線工人月工資不會超過3000。

大盈利了,老總們除了20多萬的年薪,還有上百萬的嘉獎,而一線工人月入不會高過3500。

單位招聘來的大學生,技校生5.6年下來全跑了。今年5到7月又招聘了畢業生,只有20多個技校生,沒得一個大學生。

1500多人的國企,職工平均年齡超45歲!

我快50了,技術上的工作沒問題,但是體力工作真的很力不從心了。

唉…

再給國企一線職工這樣的待遇,國企真的後繼無人咯。


獨善其身168799529


我04年復員,在國企工作至今,工資基本在我所在的城市算中游水平,我想說說上班總結的一些問題吧!1,升遷機制等於沒有,你再苦再累,乾的再好,沒人沒錢升職永遠輪不上你.2,工資的分配問題,一個乾的,兩個轉的,三個看的,還有三五個管事的,乾的領的工資是最少的,喝茶聊天的領的最多.吃苦是乾的,幹好是頭的,記得第一次被評為先進,要發言,我先感謝了一起工作的同事,又感謝了家庭的支持,最後才感謝了領導,然後發言稿要審閱,直接換了個順序,還把感謝家庭的支持給我劃了.3油水的問題,國企總有一些灰色收入,但是絕對輪不上沒人沒權的,實際上這些灰色收入到了哪兒,應該都理解.4,人員配置的問題,裁員肩負現在是好多國企改革的首要任務,可是在國企乾的都明白,真正的裁員是裁幹活的,那些轉的看的喝茶聊天的根本沒有這些考慮,我就見過一方面一線工人裁員,而另一方面後勤,辦公室還要進人,進來的是誰,裁掉的又是什麼人,大家心知肚明,這樣的改革真的能該好嗎?5領導的問題,好大喜功,國家的錢不是自己的,每一位領導都喜歡建設,發展一個新的項目,至於這些項目是不是掙錢,那不是我管的事情,項目建好了,掙夠了,也該升職走了,新來的領導繼續,還有升遷,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國企肯定是這樣,一位新的一把手上臺,那底下的小領導得換個遍,等都熟悉了工作了,也該又換了,週而復始,6面子工程的問題,檢查,督導,參觀,多如牛毛,和生產沒半毛錢關係可卻是投入精力和人力財力最多的,這可是關係到領導的升遷,再小的事情那也是大事情,甚至不惜停掉生產搞衛生,這種本末倒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幹活是為了領導,一線的員工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怎麼讓領導滿意!大家一起拍馬屁,拍馬屁才能升職加薪,至於你是不是能幹有本事那都是不存在的問題


風159415901


十六年!是我在國企曾經工作的年限。可以說,我對國企瞭解很深。雖然,我早已離開國企,但還有很多親朋好友在那裡工作。所以,國企員工的生存狀態,還是略知一二的。

我離開國企時,每月實發工資1750元,辭職進入私企後月薪一萬多。有一年,我們一家三口去肯德基。漢堡、薯條、雞塊、雞肉卷等點了一大堆。突然發現有個認識的女同事帶著孩子在角落坐著。孩子吃的津津有味,同事坐在對面靜靜的看著。我問老婆:她怎麼不吃?老婆說:這麼貴,肯定是不捨得唄。我恍然大悟。

相對於私企,大多國企的工資水平是比較低的。我辭職離開之後,雖然企業漲過幾次工資,但普通員工的工資也僅僅達到3000元左右。這點錢,在城市生活顯然是捉襟見肘的。於是,為了生活,很多職工不得不放下架子,下班之後去擺擺地攤、做做兼職。有時出去,在大街上經常看到擺攤賣包包、綠植和其他東西的老同事。還有的人,為了補貼家用,下班以後幫別人送貨,雖然辛苦點,但每月可以增加一定的收入。

前幾年,國企搞減員增效,35年工齡一刀切。去年,又搞了一次內退,男的50歲、女的43歲,強制離開工作崗位。內退人員工資很低的,每個月一千多元。於是很多人不得不出去繼續打工,有在飯店當服務員的,有在學校食堂賣飯的,也有賣服裝和保險的。有一個朋友,剛剛五十歲,就沒了工作,孩子還沒結婚,不得不想辦法做點小買賣,這也是無奈之舉吧。

在國企,中層以上領導的待遇還是不錯的。中幹普遍年薪達到十萬以上。副總級領導在30-40萬左右,總經理的工資還是令人咋舌的。前年我在網上看到,總經理的收入已經進入國有上市公司老總薪酬排行榜了,年薪80多萬!甚至比一些中字頭的銀行行長工資都高,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這就是我所瞭解的國企員工的生存狀態,雖然不見得完全正確,但還是比較客觀和真實的。一句話,國企領導日子不錯,但是普通員工就令人沉重和嘆息了。

溫馨提示:閱後如果喜歡,請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喲😄歡迎大家關注、點贊、交流、評論、收藏、轉發,謝謝



管理那點事


洛陽是重工業基地,國家一五計劃中,有7個重點項目放到了洛陽,洛拖、洛軸、洛礦、洛耐等企業,都是共和國工業長子,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國企工作是很榮光的。現在,很多國企日子都不太好過,國企職工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我慶幸,在國企幹了6年後,終於在46歲的時候離開了國企!

2年半前我就在山溝裡的國企礦山宿舍住,好在我是中層幹部,一個人住一間,有空調,冷暖的,還有wifi,條件還不錯,辦公室配備有臺式電腦,宿舍有筆記本電腦,辦公室配備有打印機、掃描儀、傳真機、攝像機和長鏡頭相機,因為我是國企專職秘書。但是我離職了。

我放棄了月工資3700元的國企工作崗位,因為什麼?我太清高了,看不起公司頭頭們整天吃吃喝喝乾不成事,普通職工僅僅拿月工資2000元左右。頭頭拿年薪,公司層面頭頭年薪30萬以內,配公車,單間宿舍,單間辦公室,職工2人一間宿舍。頭頭說走就走了,要麼出差,要麼回家。普通職工回一趟洛陽的家,要經過層層審批。

我所在的國企每況愈下,離職了很多職工,都是和我共過事的兄弟姐妹,他們有老有小,但是企業不跟他們籤勞動合同了,象徵性做了補償,沒多少錢的。

他們走了,全部經我手辦的手續。我一個人喝酒時,哭了好幾次。在國企就是頭頭升遷,普通職工幹再好都沒希望升職,頂多年底評先進給個名額,我幹了6年沒看到一個品行好有能力的普通職工升職,反而一無所能會喝酒巴結頭頭的人,被提拔成中層副職甚至正職。

我帶了好幾個大學本科生,通過各種潛移默化,把他們勸走離開國企尋找好的前程,現在有的幹不錯!我覺得我這個老師幹得漂亮,因為在國企沒關係沒嘴皮子根本升職無望!

好在我終於離開了這個國企,這個讓我失望的單位,就像我21年前離開擁有近3萬職工的特大型國企一樣,我看著國企沒落很痛心,辭職原因很簡單,單身宿舍長明燈長流水,有背景的調離生產一線,沒後臺的幹到退休只是工人一個。他們太辛苦了,我心都流血!

我半輩子幹了二家國企,一個特大型,一個市屬前五強。但是,我最終還是離開了國企!


老胡寫實


我在國企工作了十四年的時間,當過技術員,當過幹部,後來辭職開了,老實話對國企的感情還是很深的。

進入國企

我大學畢業就被分配到了一家鋼鐵廠實習,但是也沒有什麼概念,不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覺得都無所謂,反正反正都上班,是機器勞動,人不勞動,談不上辛苦與不辛苦,所以分到工廠後,感到很自豪,看到巨大的機器在巨大的轟鳴聲中生產,那種場面是極其震撼的,第一次讓我有了對國有企業的自豪感。

技術員的艱辛

一年後,我們由實習生轉變成正式職工,這種身份的變化並沒有帶來任何的喜悅,相反,反而有一些被困住的煩惱,因為生活久了就瞭解了很多的情況,首先是工資待遇不高,這個是有預期的,只是比預期的少很多,其次是單位裡面的技術員和老技術工人過於保密,因為都是自己手上的活,每個人都有一些長處,但是都不外露,那時候講究“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徒關係很緊密,只有到了老師傅快要退休了才能得到真傳。在這兩種情緒下,我開始變得焦躁不安,一方面收入太低,另一方面同行防備心很強。

艱難的突破

為了生存,我決定把學到的專業發揮出來,但是專業是理論知識,要轉變成實踐,就必須有自己第一手的數據,這個有時候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但是我就很倔強,一定要做好一件事情再說,不需要別人幫忙,從此,我一直喜歡在生產的現場,呆的時間多了,工人們就很自覺地過來和你聊天,接觸多了,就發現他們的淳樸,沒有高收入高福利一樣過得很快樂,說老實話,那段時光是我最快樂的,每天和工人在一起喝茶聊天測數據,很融洽,我也很懷念,就是憑著我這股勁頭在技術數據方面逐步有了發言權,在技術員的崗位上斬頭露角。

天降福利

突然有一天,廠長喊我談話,我不知道什麼事,其實說老實話,廠長姓什麼我都不知道,有幾個廠長我也不清楚,我也無所謂,大大咧咧的去了,結果一看好幾個人,都是廠領導吧,反正我也認不到幾個,無所謂,又沒有犯錯,怕什麼,進去後大大咧咧的坐下,聽他們說,原來是他們討論給我提幹的事情,我也無所謂,擔心的是幹不好,也沒有說什麼就回去了,回去後才知道,好多人競爭呢,難道撿了個落地桃子?後面的苦難等著我,這個提幹指標給我是兩派鬥爭相互妥協的產物,後面不說大家也知道,工作開展難上加難,沒人聽話。

脫穎而出

畢竟是有理論基礎,在實踐上認識問題的深度是不一樣的,相對老工人和老技術員而言,我們的思維和做法是一種新的方式,他們沒有見過的,幾次過招,我都欣然勝出,慢慢的他們就只有接受了現實,對我的排擠顯得沒有那麼明顯了,我也無所謂,即使不讓我快乾,只要那份收入給我我幹什麼都行,只有那份收入變成了我留戀的唯一原因,說出來嚇人一跳,我提幹後收入提高了四倍!

老油條辭職

國企的生活每天都是再重複昨天的故事,增加的插曲就是有工人打架,家庭不和,需要調解,真正用在生產的精力不多,那點技術活幹個兩年都明白了,基本上很少有創新,所以有人說國企穩定,是的,沒有什麼豐收年和災荒年,每年都一樣,每天都一樣,這個太不適合我的性格了,給領導反映了這個問題,繼續呆在原崗位會阻擋年輕人的進步,領導就是這麼過來的,告訴我,慢慢熬吧。我聽不進,直接辦了離職手續,做個自由職業者多好。

十幾年的國企生涯,有感情投入,有事業投入,但是收穫更大,工人的淳樸,幹部的相互排擠,其實最捨不得的是,偶爾在大街上,碰到一個緊緊握住你的手的老工人,他記得那一年幫他幹了什麼事情,其實我都忘了,只是覺得當時在職的時候應該多為弱者提供一些便利而已。


小區無大事


大學畢業在國企工作第十一年了。說實話,當時從農村出來上大學,畢業時也不知道什麼工作好。因為小時候聽說國企鐵飯碗,就選了國企。

進國企以來一直在基層一線。進來以後才慢慢感覺浪費青春啊。剛進來的時候充滿激情,什麼都好奇,什麼努力,積極表現賣力工作。可是後來才發現在這個大熔爐裡其實看中的並不是這些。你有沒有關係,會不會來事,領導對你的評價才是決定一切的。何況國企論資排輩很重要,年輕人總是被安排跟著先來的人幹活,你能力如何,工作怎麼樣完全看老師傅或者基層領導對上面的反映,領導一句話可以頂你所有的努力。而且國企大鍋飯,能力強弱根本不太重要,一起幹活的有那麼一兩個能力不錯的就行,其他混就可以。至於誰能力強,那是領導的評價。埋頭苦幹等提拔,又不會巴結領導是大多數農村大學生出來的本性,想改很難,因此像我們這種人很難。

工作十餘年,三十好幾了還在基層,但是國企這麼多年,除了剛畢業頭兩年學的東西別的啥也不會。混混日子,工資一年五六萬不高也餓不死,就快奔四了,出去找工作又不知道自己出去還會啥,因為現在這個工作太專業,社會上沒有什麼相似的。老婆孩子也有了,辭職還真需要點魄力。繼續幹吧又是混日子。哎,浪費青春浪費人生啊!


上山打老虎02345


黑龍江某縣聯通公司工作了二十多年了,現在歲數大了,不想忽悠年輕人,現在趁年輕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公務員,進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我2000年工資到手一千多福利待遇優厚,現在社會發展了,我們的工資還是一千多,基本沒什麼福利待遇,企業老齡化嚴重,多數人都身兼兩職,年輕人應聘到崗後都走了,像我們這樣四十多歲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走是走不了了,何況幹了這麼多年,對企業還是有感情的,改革已經改成這樣,還是抓緊改吧!70後們一定要挺住,家裡的老人等你們賺錢治病,孩子們等你們賺錢買房結婚,你們一定不能倒下,也不允許你們倒下。


獅子27055695


今年27歲,單身,座標深圳,國企。
早晨六點起床,看了半小時書後開始洗漱、做早餐,早餐是六個餛燉,一顆水煮生菜。
現在正在星巴克坐在落地窗前寫文章,標配是拿鐵、bose降噪耳機、MacBook Air。
答應朋友寫一篇關於借錢消費及計劃消費的文章,但是因為諸多友鄰諮詢我如何做到自律,所以先寫了這篇文章。
我認為我的生活狀態是很好很健康的,是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朝九晚五的工作,因為時間固定,自由時間較多,所以可以從容的安排工作以外的生活。

讀書、健身、旅行、寫字,每一樣都進行的不亦樂乎。


1、我為什麼要堅持自律?


因為國企生活較穩定,看看身邊的前輩們,如果我就放任自流,那麼四五十歲的時候勢必與他們一樣,平淡如常的生活,毫無新奇可言。


臨終之際,回憶這一輩子,豈是一個悔字可以形容的。


上班時間幹好自己工作之餘,我會看書或者寫文章。下班後直奔健身房,健身兩個小時後回家。


身邊一些同事在旁邊棋牌室定了一間包間,每晚下班去打麻將。貌似打了四五年,而我自打參加工作就堅持運動及看書。我想假以10年,那將是巨大的差距吧。


2、我為什麼堅持看書?


之前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不讀書的話我只有一種人生,讀書的話我將體驗不同的人生。



剛開始不知道讀什麼書,我就按照噹噹網銷售榜進行採購,慢慢的讀一本書我就會知道接下來十本書讀什麼。


從剛開始的世界名著、文學類、歷史類、人際交往類,到現在的投資理財、寫作類,其實閱讀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期間真的學到了很多東西。


一直以為閱讀就是簡單的閱讀,殊不知這種過程我的內在修為也在提升。


人際交往方面,我越來越理解不同的行為模式,不同的思維方式,甚至別人對於我的看法及意見。


閱讀了《人性的弱點》之後,我明白了人性是相通的,我在意的東西別人也會在意,那麼在相處的過程中就會比較在意對方的感受。


每天看書,搭乘交通工具的時候用 Kindle看書,休假或者週末可以集中的時間就閱讀紙質書。Kindle看書以文學著作類為主,因為精神並不能完全集中,紙質書以投資理財及寫作類為主。


3、定期旅行,國內國外:


每年走兩個國內,一個國外,年初就計劃好。經費提前預備,絕對不負債出行。自打13年10月份跟團去了張家界後,絕對不跟團遊。國內國外都是揹包自由行,第一次一個人揹包去廈門,到後來一個人揹包去暹粒,17年帶母親去泰國,剛開始的膽戰心驚及狀況百出,到後來的遊刃有餘與有條不紊。

我想旅行也是一種個人能力的體現,剛開始安排一個人的出行也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是現在我可以安排好一大家子的出行,這就是一種鍛鍊。

從泰國回來後,報名開始練習英文,也是為了往後去國外打好基礎。


4、開始投資理財,堅決執行計劃消費:


參加工作前三年,完全的月光族,且以月光為榮,因為我覺得自己符合大眾青年。買衣服、化妝品、旅行等等,喜歡刷信用卡透支,殊不知這種不健康的狀態持續了近三年時間,直到15年底一段時間因為不健康的財務狀況開始焦慮。


如果現在有一天我的父母突然生病,我拿什麼來給他們醫治。如果有一天,我突然出現意外,那麼他們如何面對以後的人生。痛定思改,開始著手學習理財。


剛開始只是開設了銀行的零存整取,讓一個月光族養成定期儲蓄的習慣,我用了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順便進行記賬,記錄自己一年的收入及支出,年底進行財務分析。慢慢的不該花的錢都不花了,學習理財的過程中也讓自己建立起了良好的財務基礎。


零存整取,到三個賬戶的建立(應急賬戶、投資理財賬戶、日常生活賬戶),基金定投,買賣股票。


投資理財讓我從一個敗家娘們兒變成了勤儉節約的女人,不購買奢侈品,不必要的東西不買。計劃開支,做好了節流工作,就努力開始著手開源工作了。


5、單腿走路後患無窮:


國企的最大特點是穩定,但是魚跟熊掌不能兼得。穩定之餘帶來的必然是過低的收入,況且較大型的國企招收的畢業生都是名校研究生,那麼從事的工作與能力不符也是普遍狀況。


單腿走路,即只有本職工作一份收入是非常有漏洞的收入情況。


試問:一旦這份工作出現狀況,或者你會說國企會出現問題?


那麼你可以參考90年代的東北下崗潮,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智慧化企業的推進,國企進一步改革勢在必行,機器代替人是企業的進步,那麼現在國企裁員一半也不是不可能。


試想:如果我就在這個裁員隊伍裡,該當如何?


僅靠這一份收入,不光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存在重大隱患,那麼開源勢在必行。


今年27歲的我已經開始開源節流,我想假以時日我必實現財務自由,繼而時間自由,最後達到人生自由的目標。


國企穩定低收入的工作有利有弊,就看你如何利用了。我現在很滿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之餘有大把時間可以開展自己的業餘愛好,給自己多一份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