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讓水稻快速發芽?有什麼好的方法?

田俊超白


『三月中旬到了,南方和一些雙季稻地區的早稻種植已經提上日程,俗話說:早稻要搶,晚稻要養,所以要早做安排,搶抓時機來安排早稻生產就很有必要。那麼第一個步驟就是水稻種子催芽,有什麼好辦法呢?』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可以獲取頭條號原生態鄉村的更多優質內容!」



在選好水稻種子後,在晴天將其放在陽光下進行適當晾曬,有利於促進種子結束休眠期,提高細胞活性,為快速催芽打好基礎,不過雜交稻種子因特殊性要避免晾曬或少晾曬。

根據種子的品種進行不同時間的浸種和消毒。一般常規稻浸種兩天,而雜交稻種子要提前半天,在浸種時同時用強氯精消毒,按每百克兌水四十公斤左右浸種三十公斤左右的比例,當然還有其他藥劑如抗菌劑401、多菌靈等,但需要根據藥劑說明掌握用量,以免造成藥害!一般先清水浸12小時,再用藥劑浸12小時後清水洗乾淨再繼續浸種催芽。

在農村,水稻浸種催芽都是按照老一套,農民都念著口訣:三起三落,就把芽催出來了,只要注意不連續用溫水浸種超過12小時,採用一浸多洗的辦法,基本上都能催出芽!



但是有時就是看事容易做事難,還是有不少農民年年浸種催芽,年年出洋相。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人,要不是現在流行起搞直播,還會年年到人家搞苗!

出洋相的原因主要是幾個方面,一是浸種時間過長,有時水都浸臭了才去理會;二是用的水溫過高,有的直接就將開水淋下去,認為穀子那麼多,要升溫就得水溫高,殊不知這不是在升溫,這是要煮飯的節奏!三是種穀打堆後疏於看護,因為經過浸種和一段時間的催芽,細胞活性越來越強,細胞的呼吸作用也加強,這樣谷堆就會升溫加快,一疏忽,堆內溫度就會過高!俗稱“燒堆”,燒壞了,這是想喝酒了!

說到快速催芽的辦法,我們曾經用過一種煤灰催芽的辦法,要比傳統的更快更安全,將煤灰過篩後,用開水均勻淋溼至手能捏成團、拋開就散的程度,與浸種後用溫水淘洗的種子拌和在一起,趁熱裝入木桶等容器,用稻草或薄膜蓋起來。一晝夜就能出芽,翻拌兩次後連同煤灰一起播!這特別適合用種量少的雜交稻,能夠更均勻地分佈到拋秧盤!煤灰和種穀的配比可以按1:1,因煤灰既有保溫保溼的作用,又有一定的間隙通風,讓種穀既保溫又不至於升溫過高,所以是安全快速的催芽辦法,被不少農民喜愛!



當然,有條件的可以選用溫室、恆溫箱等更科學的快速催芽手段!


原生態鄉村


水稻快速催芽,也是可以的。只不過需要一些設備才能滿足快速浸種催芽的條件,一般3-4天就能完成浸種催芽的過程。

常規的浸種催芽方法,催芽的效果比較好,出芽齊。但是速度較慢,在水溫10-12度的水裡浸泡10天左右,再進行浸種催芽的過程。其中破胸、催芽,可能還需要2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而且,期間還要關注水量、水溫,極其的熬人。



現在也有使用有氧快速催芽的技術,簡稱為“快催”技術,4天左右就能完成催芽的過程。過程也是比較簡單的,只不過需要使用有氧催芽器。將有氧催芽器放入容器中,用木板等將有氧催芽器和種子隔離起來。將種子放在有氧催芽器的上方,灌水。水層沒過種子10釐米為好,同時打開有氧催芽器,使用催芽器給水打氧,同時也打開有氧催芽器的加溫功能,調整到25-30度左右。通過25-30度的水溫提高種子的吸水速度,同時通過補充水中的氧氣來保證種子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氣。



這樣處理建議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同時也需要每天翻弄種子2次,主要是上下層和裡外的倒換,讓種子萌發的均勻。在水溫達到25度左右持續3天3夜就可以破胸了,這時需要提高水溫至30-32度左右,切記不能高過35度,否則種子容易高溫黴變。而且,在準備破胸的時候需要更換浸種水,此時的浸種水已經臭不可聞了。更換新的浸種水有利於種子的破胸和催芽。基本上調節溫度至30-32度大概一天一夜的時間,就能完成浸種催芽的要求了。這樣催出來的種子有機物消耗的低、芽的長度正好。而且,因為是在水中破胸、催芽,也減少了常規氣催、覆蓋催芽容易出現的發燒、黴爛的情況發生。



所以,使用“快催”技術完全可以滿足4天完成水稻種子催芽的要求。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怎樣才能讓水稻快速發芽?有什麼好的辦法?

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生前講過:只有學而知識,沒有生而知識。又一句:實踐出真知,真知出才能。

在人的一生中要想學會真本事,難啊。因為許多知識都在實踐中得來的。世界上許多五花八門誰能全部領受到呢,不可能。做工業對做農業就不慬,只有一門只帶一門色。作一行為一行,才能出真知識。

提問:怎樣才能讓水稻快要發芽?有什麼好的辦法?我記我年輕時代,到穀雨節要浸稻種,我父親將種子倒入水中,浸泡一天瀝乾,用袋子裝好,推芽,一天,兩天總是不出芽,我父親急了,拿到大太陽下去曬,晚上一看,出大問題了,全部燒壞了。眼看要下田的種子沒了,可我年輕不慬事,馬上用家中的種子重新浸泡,加點溫熱水,浸兩天後瀝乾,裝進袋子,奇怪,頭天瀝水,今天開始發芽,好快。當時有許多人在一塊閒談,什麼事只有作得老,卻學不老。從那時開始,我父親一到浸稻種,叫我去,當時想考察,將種子放在水裡三整天(中間換兩次水),取水瀝乾後,挖一個土坑,連袋將種子丟進去,再用土填滿,兩天後一看,使所有的人大吃一驚,種子發的芽齊全不說,正好下田。從那時許多學我的方式,都沒有失敗,反而成功。

現在農村也有許多實行科學育秧,許多人認為,如果要想種子發芽率提升是好,太快了也有壞處。如用育秧室育的秧,插到水田裡,一時難以成活(因為地土太涼,不適應秧苗生長,所以,要慢慢轉化)。

我現在育秧,還簡單,將稻種用袋子裝好,丟進河裡,因為河水長期流動,我想不用換水,兩天後拿出來瀝乾水,丟進土坑推芽,簡單,發芽率又好。這是我的實踐,不希要這種農藥或那種農藥。





農家樂786


放到有空調的房間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