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大逃殺」,比虛構故事恐怖多了

說到《飢餓遊戲》,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那是一個關於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故事。

這樣的“反烏托邦”電影還有很多,比如《大逃殺》《分歧者》《移動迷宮》等等,在這些電影裡,沒有道德和法律,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三個字:

活下來。

而我今天要說的這部“真實《大逃殺》”,可比那些虛構的故事恐怖多了。

《於特島7月22日》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2011年7月22日,挪威遭受兩次恐怖襲擊:政府辦公大樓前的汽車炸彈爆炸案,以及於特島青年團夏令營的大型槍擊事件。

兩次恐怖襲擊共造成77人死亡,被稱為“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挪威境內發生的最為嚴重的暴力襲擊事件”

該事件被拍成了很多部電影,比如《諜影重重2》《諜影重重3》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執導的《挪威7.22爆炸槍擊案》,以及這部《於特島7月22日》。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其中《於特島7月22日》非常與眾不同,因為它不僅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且採用了“一鏡到底”的手法。

一鏡到底的電影並不少,比如奧斯卡最佳影片《鳥人》,比如前幾年很火的《維多利亞》,但它們都是虛構的故事,像《於特島7月22日》這種取材於真實故事的電影卻很少見。

“一鏡到底”讓影片的敘事顯得更加真實,作為觀眾,全程都能感受到親歷者般的窒息感。

全片都圍繞小女孩卡佳展開,她是650個在於特島參加夏令營的年輕人之一,同行的還有她的妹妹艾米莉。

影片還採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換言之,電影角色和觀眾產生了互動。

只見卡佳對著鏡頭說道:你們永遠也不會理解的,你們只要聽我講就好了。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此時,卡佳已經得知汽車炸彈爆炸案的新聞,但她不知道的是,接下來自己也會被捲入其中。

與此同時卡佳正在找她的妹妹艾米莉,她叫了艾米莉,艾米莉也不答應她,只顧著往前走。

艾米莉聽到姐姐在叫自己,仍然默默回到帳篷拉上拉鍊,不搭理姐姐。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當卡佳走進帳篷,艾米莉也很不耐煩地玩手機,對姐姐愛理不理的。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原來,正是艾米莉的母親給艾米莉打了無數個電話她都不接,才只好叫卡佳去看看妹妹是什麼情況。

甚至艾米莉還就地亂扔垃圾,讓姐姐幫她打掃。

表面上這些只是無關緊要的瑣事,其實是很重要的鋪墊,這說明卡佳時刻在為他人著想,而艾米莉是一個很自私、很自我的人,不考慮他人的感受。

眼看艾米莉這麼不友好,於是卡佳走出了帳篷。

沒過多久,槍擊案便發生了。

卡佳和同伴們躲了起來,可是她仍然想著艾米莉,擔心艾米莉的生命安全,甚至想出去找她。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此時室內也已經不再安全,卡佳又和同伴們躲到了樹林。

但是在樹林裡,卡佳也仍然只想著妹妹。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最後,她不顧自己的安危,冒著生命危險跑出樹林,去看看妹妹在不在帳篷裡……

就這樣,“找妹妹”就成了影片的一個重要線索。

他們和罪犯演繹了一場貓鼠遊戲,先是躲在室內,又逃到樹林裡,後來又來到海邊,躲在懸崖峭壁下,但他們總是無法逃離罪犯的魔爪。

就算是躲在峭壁下面,有樹木遮擋,也並不意味著就安全了。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就是這樣的危急關頭,卡佳永遠都想著妹妹是否安全、有沒有受到槍傷,找不到妹妹她就肩負起營救他人的使命。

一個女孩跌倒了,她把對方扶起來帶著她一起跑;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一個小孩找不到哥哥了,她就告訴他自己先躲起來;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另一個女孩受傷了,她就脫下自己的衣服為她包紮傷口……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就這樣過了1個小時,卡佳仍然沒有找到妹妹。

終於,救援船出現了。

也就是在這時,卡佳在尋找妹妹的期間被罪犯一槍爆頭。

眼看救援船來了,之前躲在懸崖下的人們紛紛跑出來,抓緊時間上船逃生。

生還者中,艾米莉赫然在列,至於她之前躲在哪裡,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知道。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卡佳至始至終都一直在找妹妹,結果最後自己死了,而妹妹卻悄悄活了下來,這樣的對比實在太諷刺了。

卡佳躲在懸崖下時,和同伴說過話,還曾唱過歌,可是艾米莉為了不暴露自己,沒有站出來找她。

而卡佳正是為了找她,才暴露在罪犯的視線之內,因此遇難。

雖然不是艾米莉殺了卡佳,但卡佳卻因她而死。

你全心全意為Ta著想,然而你在Ta心中根本不重要。

我剛開始覺得卡佳過於聖母了,都這個時候了自己逃命不好嗎?為什麼非要去救別人。

可是當我看到結局,我才明白,導演所諷刺的正是艾米莉這樣的面對危險只顧著自己逃命的人。

我想起了《泰坦尼克號》,人人都想上船,結果把整個船都打翻了。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而傑克為了救羅絲,自己被活活凍死。

面對災難,他不願意苟活,把生存的機會留給愛人,這樣的舉動感動了無數人。

無論是《泰坦尼克號》還是《2012》,無論是《摩天樓》還是《末日崩塌》,但凡是災難片都會有這樣的橋段:一個人搶先逃命,結果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

無私謙讓不一定活到最後,但搶先逃命一定死得最早。

而《於特島7月22日》則是和以往電影完全相反,救死扶傷的卡佳最終遇難,自顧著自己逃命的艾米莉卻活了下來,這就是現實的殘酷。

壞人往往活得更久,因為他們為了活命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好人不一定有好報,正是他的好被別人所利用,因此遭到欺騙或中傷。

但是如果再給卡佳一次機會,她也一定不會後悔,仍然會做一個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人,因為她寧願光榮地死去,也不願意苟活。

2008年5月13日,人民教師譚千秋的遺體被救援人員扒出來。地震中,譚千秋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而他們的譚老師卻永遠地去了。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2018年7月30日,貴州小夥蘇威,為了拯救溺水女子,生命永遠定格在20歲……

這樣的新聞還有很多,好心人去救溺水/墜樓/火災/地震受害者,他把別人救出來了,自己卻犧牲了。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麼做並不值得,為什麼要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為他人的錯誤買單?

但是,如果沒有他們這樣的人,這個世界會變得多麼冷漠?

他們看到別人遇到危難時,毫不猶豫,奮不顧身,冒著生命危險捨己救人,成就了那些在天災人禍中的感人事蹟。

“挪威7.22事件”中共有77人遇難,99人受重傷,超過300人心理受到創傷。

像卡佳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正是他們捨己救人,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一個又一個生命,才使得傷亡人數減到最小。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如果每個人都像艾米莉只顧著自己逃命,遇難的人數只會更多。

文章來源丨電影爬蟲(ID:film5252)

「 關注劇角 」

搜索 劇角映畫 或 magilm_forever

關於電影,你總想知道更多

真实「大逃杀」,比虚构故事恐怖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