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京東當年沒有騰訊入股支持,今天會是什麼狀態?

白話大白話


關注我,獲取更多深度解讀

Bat佔據了互聯網流量的三大入口,從搜索到電子商務再到即時通訊,幾乎呈現壟斷之勢。

早起的電子商務市場被京東和阿里瓜分,騰訊推出拍拍,但是電商始終做得不好,無法形成規模化、差異化。


就騰訊入股京東這件事,是雙贏,兩家都不吃虧。

首先,京東以3C起家,但是流量池太小,在和阿里對抗中相當佔弱勢,後來和騰訊合作,開發了新的流量入口。

從某種程度上說,獲得了二次增長,也就是這次合作,促使京東奠定了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的地位。

14年騰訊和京東簽署過一份協約,在這份協約裡有很多限制條件。

第一,騰訊向京東導流,基本上騰訊系的產品購物入口都是提供給京東,尤其是QQ。

其次,騰訊自身在8年內不直接涉及電商實體(不限制投資,所以騰訊投了很多做電商的,蘑菇街、拼多多等等)。



騰訊不入股京東,至少,京東現在估值要跌一些,再則,京東的體量不會有現在這麼大,沒有騰訊的支持,京東挪不出那麼多精力來鋪陳產業鏈。

ps:有意思的是,現在拼多多一路高歌,雖然兩家的目標受眾重合度不高,但是,從劉強東和黃錚所接受過的採訪來看,兩家已經算是暗戳戳對上了,都是騰訊入股,但是又是競品,創始人你來我往,打機鋒。



2018財年,京東GMV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9.5%,而拼多多2018年的年度GMV4716億元,同比增長234%。

歐洲金融控股銀行發佈報告,曾提及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京東,還預計,2023年拼多多用戶年均消費達3823元,全面超越京東。

騰訊京東五年之期將至,後續將怎麼發展態勢不明,一級流量入口是仍舊留給老朋友京東,還是「後起之禾」拼夕夕。

說真的,東哥雖然表示戰略上藐視敵人,但是戰術上似乎已經在求變了,甚至有複製拼夕夕的慾望,推出了京東拼購、芬香。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原創不易,你的關注和點贊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吳懟懟


劉強東訪談中,認為自己不夠努力,不知道早投雲計算,移動支付。

十年前馬雲投資雲計算時,馬化騰,李宏彥笑話過馬雲雲計算是忽悠,不可能成功。

當亞馬遜憑藉雲計算成功扭虧為盈時,以亞馬遜為榜樣的京東慌了,因為自己沒有,不能再以中國亞馬遜去融資了。

最可怕的是阿里在馬雲堅持不懈努力下,一個讀心理學的人王堅帶領下,雲計算居然成功了。

阿里,支付寶才能全面轉型移動端,推出超級APP,全面甩開京東的競爭。

馬化騰也醒悟了,投資張小龍開發出了微信超級APP,全面轉型移動端。

而京東還停留在線下,無雲計算,也就無法推出京東超級APP,面臨兩馬二選一,最終選擇了馬化騰,讓騰迅佔大股,推出了京東超級APP,挑戰天貓。

因為有騰迅的幫助,京東才能在美國成功上市,不被低估,融到資。

如果沒有騰迅幫助,現在京東在不在都很難說,因為輸給了時代。


光芒萬丈34957


如果騰訊不入股京東,那京東上市絕對沒有這麼容易,甚至有可能已經從與阿里巴巴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不得不說京東物流前瞻佈局,也正是因為從農村孩子生長為操盤300億美金市值的大公司CEO,劉強東在美國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侵害行為。


一、騰訊投資京東,第一大股東

2014年3月10日,騰訊投資京東的15%的股份,在加上之前的投資,騰訊累計持股18.1%,成為京東第一大股東,不過投票權只有4.4%。

劉強東為京東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15.8%,合計有80%的投票權,所以京東完全是劉強東一個人說了算的。

騰訊做拍拍失敗了,根本打不過阿里巴巴,但是電商又是必須要做的,否則就被阿里巴巴搶佔了全部的市場份額。所以騰訊要不斷地投資電商,在騰訊投資京東以後,還投資了拼多多,投資了雲集微店,就是因為必須做電商。


為了投資京東,騰訊也是做了非常多的讓步保證京東的電商利益:

1、承諾不從事若干電商業務;

2、微信,qq給京東導流,現在微信的二級入口就是為京東導流,而且京東可以直接喚醒;

3、易迅和拍拍打包給京東,以及騰訊內的流量入口都給了京東。

二、阿里巴巴為什麼不收購京東

阿里巴巴是做的平臺,講究的是輕資產重運營,京東沒辦法,好吃的肉被阿里巴巴吃了,只能做物流,把自己做重,否則根本沒辦法打贏阿里巴巴。

馬雲認為京東這種模式很難盈利,龐大的物流體系需要投資大量的資金,而且數十萬的員工是巨大的人力成本,非常的重。可能很難盈利。

但有騰訊啊,巨頭競爭,小弟喝湯,京東就是受益者。

你認為劉強東事件會影響京東發展嗎?


毛琳Michael


當時的劉強東(京東)需要一個靠山,沒有騰訊入股也會引入別的靠山,不過引入騰訊顯然是更明智之舉。其實當年京東缺的不是錢,而是資本市場一直強調的流量和流量入口,沒有比QQ和微信更合適的了。

2014年3月10日,騰訊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將收購購買351,678,637股京東普通股,佔京東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在公告中騰訊承諾不從事若干電商業務,尤其是將通過在微信、移動QQ上向京東提供一級接入點以及其他重要平臺的支持,來促進京東在實物電商業務方面的發展。這是雙方合作共贏的基石。

沒有永遠的敵人。傳統互聯網大家你追趕,互相競爭,但來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競爭方式有了很大改變,併購,入股成了市場常態。在這個時代騰訊重新擁有了核武器微信。在新的時代中,用戶的購物習慣正在悄無聲息的發生改變,隨時隨地購物成為主流模式,而微信龐大的裝機量以及牢固的用戶粘性讓它具備了成為移動互聯網第一入口的特性。

拿到流量入口,快速對易迅進行整合,IPO路演一氣呵成,京東成了。

騰訊電商資產,給京東最大的收益,除了表面的“賣相”、帶來 C 端用戶(流量)、增加產品品類外,很實在的一個好處是把騰訊已有的物流能力整合過來。後者正是京東當年做大的尚方寶劍。而對於騰訊來說,彷彿長跑運動員脫掉了多餘的衣褲,風風火火的在社交和遊戲領域數錢的手軟,這是目前共贏的局面。

更多優質回答,請持續關注鎂客網頭條號~


鎂客網


可能會沒有今天發展的好。但不會影響京東發展的大局。事實上,騰訊的入股,對於京東來說最大的好處是擺脫了一個敵人,擺脫了兩面作戰的惡劣生存環境,要知道,在騰訊入股之前,三大巨頭自己都是做過電商的,百度就不提了,失敗的比較早,騰訊的拍拍投入還是蠻大的,當然,還有阿里。

如果京東沒有騰訊入股,京東燒錢的規模會大幅提升,而且這些花費都只是用在獲得用戶和市場推廣上,從而使真正用在核心競爭力建設的費用大幅減少。

騰訊的入股還有一個關鍵作用,即提升了資本市場對京東的信息,使京東獲得了一個良好的資本環境,也直接拔高了京東上市後的市值。

回頭再看問題的另一面:觀察今天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你會發現跟騰訊其實關係不大。比如以微信這個核心入口而言,消費者有幾個人買東西是通過微信進入京東;再比如,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是物流配送,是正品行貨,這其實跟騰訊關係也不大。至於未來京東要搞的AI,與騰訊還是關係不大。所以,對於京東而言,騰訊的入股是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放眼未來,騰訊對京東發展的助力還是非常有挖掘度的。尤其是在新零售領域。我總感覺新零售是馬雲給劉強東挖的坑,但京東又不能不跟進。而新零售對京東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把京東的優勢淡化了,把劣勢突出了,所謂兩線融合,讓消費者拿出京東app在線下消費想想就很難,這時候就需要微信的密切配合,然而,問題在於,騰訊與京東的關係並不密切,只是入股而已,京東怎麼讓微信配合它全面跟阿里開戰呢。


政商內參


如果騰訊沒入股京東,也就是說騰訊不像今天一樣與京東站在同一戰線,那京東如今會如何?

我認為,京東的整體發展應該和今天沒什麼大的差別,最多可能會比現在差一點。騰訊入股京東的影響,更重要的還是體現在未來。


先說現在。

當時京東缺錢,業務擴張的速度受到影響,急需有資本注入,就算當時騰訊沒有入股京東,也會有很多願意投資京東的企業,但騰訊是最好的選擇。

騰訊能給京東除了錢之外三種非常重要的東西:

流量

騰訊是流量之王,騰訊的流量可以使很多業務一夜之間就快速增長,而騰訊在微信上給京東開通了流量入口,對京東業務的增長也起到了很大的幫助。這是其他投資方給不了的。

資本市場的看好

有了騰訊這個互聯網大佬的入股,資本市場對京東都有了更大的信心,更加鞏固了京東在互聯網行業的地位,也有利於京東接下來的融資道路。


競爭損耗的降低

騰訊當時自己也有做電商業務,就是拍拍,京東不僅要面對淘寶和天貓的壓制,還要提防拍拍的追趕,而騰訊在入股京東時已經聲明,自己不會再從事電商方面的業務,會全力支持京東的發展。說到做到,騰訊一轉手就把拍拍送給了京東。這樣京東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多了一個助手,可以更加專注對付淘寶和天貓,降低了多方競爭中的損耗。

如今京東的核心優勢是自建物流和倉儲,這些其實跟騰訊的入股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京東在研發的人工智能和無人派送,也沒有采用騰訊的技術,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騰訊給京東提供的只是流量支持所帶來業務增長。如果沒有騰訊,京東不會比現在差多少。


但未來可就不一定了。

騰訊的入股相當於與京東站在了統一戰線,在如今互聯網巨頭之間硝煙味越來越重的時候,背後有沒有“靠山”支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像入股唯品會那件事,京東一開始想單方入股唯品會,後來遭到阿里的半路攔截,阿里開出更高的價格,這時候,劉強東找到馬化騰,才促成了騰訊和京東聯合入股唯品會,為騰訊系電商增加了一位戰友,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京東在女性市場的劣勢。

如果當時騰訊沒有入股京東,在入股唯品會這件事上騰訊會站在京東這一邊嗎?這可說不準。如果沒有騰訊的幫助,現在唯品會已經投奔阿里旗下了,行業了老大和老三都站在了一起,京東生存的空間怕是會更小。

還有京東前幾天和美麗聯合成立合資公司,新公司的發展重心是“社交電商”,是基於微信社交生態打造的全新電商規則。也就是說,騰訊開放了社交的資源支持京東發展新的電商業態,如果不是站在同一戰線,騰訊會這麼大方給出這麼有價值的資源嗎?

另外,還有“京騰無界零售解決方案”,未來是要結合京東和騰訊旗下的新零售超市一起構建的零售新業態,騰訊入股了永輝集團,未來在新零售佈局方面也可以給京東提供很多幫助。

所以,騰訊對京東的入股,對京東未來的影響才是最大的,不僅給京東提供和阿里對抗的資本和底氣,而且在未來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時候,還能與騰訊進行更多的資源整合,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騰訊入股京東,京東獲得的不僅是資源,更是一位亦師亦友的合作伙伴。



科技扯談官


看到已有的答主說,沒有騰訊的加持,京東不會這麼容易上市,而換句話來說,就是京東的發展是依靠騰訊才起來的。

2014年3月,京東和騰訊建立了合作關係,當時京東收購了騰訊B2C平臺的QQ網購還有C2C平臺拍拍網100%的權益,當時京東獲得了騰訊社交的一級流量入口。騰訊當時也獲得了靜定15%的股權。2015年11月,京東在美上市。

到現在京東和騰訊的合作長達了四年,在這四年的時間中,兩家的合作,騰訊為京東線上購物的發展,是提供了很多的機遇,帶來了不少的流量,加上騰訊的入股,現在騰訊是京東的最大股東。

先說說合作的事,其實,京東和騰訊這兩家的合作,也是站在互利互惠的角度上,隨著網購的日益興起,社交電商在現在電商平臺的發展中也是佔據了不少位置,騰訊為京東增加了社交電商平臺的入口,這對於京東在電商平臺流量入口上來說,是具備很大優勢的。而騰訊之所以和京東合作,主要也是看中了京東的電商。

都知道騰訊和阿里一直存在競爭關係,阿里的社交是短板,電商是一大優勢,而騰訊的電商是短板,社交是一大優勢,兩家都想在短板這一塊得到更好的發展,這也是為何這些年來騰訊在不斷的做電商,而阿里在不斷的做社交。京東作為國內最大的B2C電商平臺,對於騰訊來說,入股京東對它與阿里的競爭也是有很大優勢的。


而這就是兩家合作的關係,但關於京東的上市,是否取決於騰訊的入股,這個並不是。騰訊的加持,對京東的流量來說,是有很大的優勢,但京東上市主要還是在於京東本身的發展,京東在上市之前,京東物流作為京東發展電商平臺的重大優勢之一,雖說京東的投資較大,但也是京東最被投資者看好的一塊,如今京東物流的獨立發展,也正好說明了這點。

所以說,從這個問題來看,騰訊和京東的合作是站在互利互惠的角度,至於騰訊的投資是否直接決定了京東的上市,我覺得可以用一句話來解釋:大浪來了擋都擋不住。


monkeyflowers


如果沒有騰訊入股,在電商行業今天京東面臨的是春秋戰國,而不是現在的兩霸相爭(京東+阿里)。回到當時看:

站在京東角度:在2013年,整個互聯網從PC端到移動端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 而且速度很快。董事會就問老劉,京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到底怎麼辦?這個時候,老劉才意識到,京東的技術和流量都是瓶頸。於是就萌生了和騰訊合作的想法。

站在騰訊角度:那個時候,也是投資京東最好的時間。那時候京東估值80億到100億美元,在走向500億到1000億的路上要克服的東西還有很多,騰訊的支持絕對是非常重要的籌碼。而且,當時騰訊自己也有電商平臺,易迅網,增長也挺快。但是當時電商都需要準備30%左右的庫存,而騰訊沒有作過庫存的商品,經常感到力不從心。管理是很大的問題。如果和京東合作,把易迅網併入京東,讓京東去管理自己的庫存,自己只負責咋i投資上獲益就行了。

兩情相悅,拍手就幹。於是京東收購騰訊易迅網和拍拍網100%股份,騰訊同時提供Q和微信流量支持,騰訊將獲得京東15%的股份。此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本來是戰國春秋的,現在變成了兩強相爭。

<strong>

粉絲福利,關注得話費


康康讀書


初期京東匆忙的IPO預路演並不樂觀,京東承受極大的壓力急需騰訊入股支持。騰訊入股京東對於上市的估值是很有幫助的。騰訊拿低價值的公司來換取京東15的股份!京東除了得到易迅以外其他顯然比較虧!但是利益大於合作!京東一來依靠巨人騰訊來和阿里抗衡二來依靠著騰訊巨大的流量入口為未來創造更多的市場份額,阿里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一直是競爭對手,阿里的強勢是有成熟的平臺優勢,弱點是無線流量少所以阿里一直強勢介入電影 遊戲 社交 通信是為了吸引流量留住流量。騰訊正好相反在微信和qq社交和娛樂上長期留住了巨大的流量份額進軍電商一直沒有出色的成績。自己做起步晚耗時耗力不一定有很好的成績。電商界有一大一小巨頭大家都知道。對手天貓市場份額百分之五十一京東份額百分之十九。電商版塊未來潛力很大,入股京東是上上策。反之如果騰訊沒有入股!京東上市失敗可能性很大。京東20年負盈利前期物流實體投入這一塊比共享單車系列還要燒錢!一直虧損外邊唱空輿論很大。投資人股東們搖擺很大。對手阿里趁虛而入的可能性很大。阿里各方面都領先於京東唯一的不足就是線下物流幾乎為零。最近這幾年才開始創建菜鳥聯盟來彌補物流的不足。在京東最需要的時候強行介入劉不同意股東們有可能會搖擺不定。一但聯合京東一來穩固市場份額佔有率。二來彌補線下物流上的不足。這樣一來在電商這一塊就是一手遮天。天貓壓制最大的競爭對手京東是很有可能的但是京東還是有生存空間的。收購或入股是上上策。以下都是個人意見全是假設,不喜勿噴謝謝!


愛吃肉的大貝貝


京東當年之所以能吸引到騰訊投資,其實是一次強強聯手。

為什麼說是強強聯手,而不是騰訊執意投資京東或是京東求著騰訊投資呢?因為當時京東和騰訊的聯姻,完全就是各取所需、互相補充的。

京東做網店發家的時間節點非常巧妙,正好趕上國內電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嗎,並且當時缺乏電商基因的騰訊把拍拍網做的一敗塗地,淘寶幾乎佔據了國內電商市場的半壁江山。此時殺出一個以3C數碼起家和騰訊的社交、遊戲基因非常合拍的新秀京東,騰訊心想:我自己打江山不成,那就借一波東風。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騰訊投資京東。

如果當年沒有騰訊入股支持京東,那麼京東就會從此銷聲匿跡了?我看未必。

首先,京東在2001年的時候就已經坐擁12家實體連鎖店,是全國最大的光盤刻錄機經銷商,在京東想要進軍電商領域的時候,國內的3C數碼電商領域基本上還是一片空白。在那個互聯網即將統治世界的時候,明眼人一看便知投資京東會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當年的投資領域還有兩大巨頭:一個是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投資了UC、迅雷等多項知名產品的雷軍雷布斯,另一個就是知名天使投資人李開復。就算騰訊不出手投資京東,我覺得這兩個國內頂級的投資人也會出手接下這筆生意的。

其次,在騰訊投資之前,京東走的就是一條電商巨頭的路。2003年的京東線下店利潤達到數千萬,如果是普通的老闆可能會想著再開100家線下店,繼續拓展自己的門市店版圖。但是京東的領導層卻看到了互聯網電商帶來的便利:送貨上門、透明開票、用戶體驗好。所以他們決定在2004年徹底轉型電商,把所有中心都放在了互聯網上。這個時候京東已經在電商領域擁有一席之地了,如果當時沒有大筆的投資進入,可能也只能降低他們的增速,不會影響他們的長遠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