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陳慧嫻的唱功怎麼樣?

Tom2468


陳慧嫻的巔峰期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她的代表作大多數為粵語歌,所以侷限性很大。

粵語歌在上世紀末風靡華人世界,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很大關係。加上廣東話的發聲位置與方法和國語歌不一樣,因此唱出來別有一番風味,也很耐聽。可如果放到今天的國語歌佔主流的華語歌壇,陳也只能說算小眾歌手。可沒辦法,這也應該算是港樂沒落的宿命吧!

陳慧嫻走紅的粵語歌多翻唱自日本歌曲,如《飄雪》,《紅茶館》,《千千闕歌》等。她的歌重點就是音色,陳有一把極有懷舊感的好嗓子,聽她的歌你又會有一種老粵曲的味道,但她又不類似於陳百強之類的粵劇試的發聲。她的歌如果聽錄音版本的話,你會覺得氣息非常好,而現場完全是兩回事。最可惜的是陳在自己的巔峰期退出了歌壇,出國留學了。回來之後也許是年紀大了,音色開始渾濁。04年她宣告復出的《活出生命live演唱會》現在的現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跟之前學友的相比,差距實在太大。所以她巔峰期如果音色為她加分的話也許能算的上是香港樂壇的實力派。可我個人感覺距離華語樂壇殿堂級別的歌手,她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930文娛頻道


我是唱作人廖旭,也是陳慧嫻的十幾年的粉絲。對於慧嫻的唱功,我認為要分時期來評價。

慧嫻84年出道,18歲的年紀聲音透著深邃和清亮,更多地天然去雕飾。氣息也很足。

到89年巔峰期,23歲的慧嫻,千千闕歌來襲,幾時再見演唱會的精彩表現,可謂是5年來的商業演出及錄音棚磨鍊出來的。聲線已經完全穩定地透出自己的辨識度,氣息也穩,各種技巧都很嫻熟。同時期的梅豔芳、葉倩文、林憶蓮都不是對手。


95年迴歸歌壇,人變成熟了,不再是少女。有了熟女的氣質,在“雪映美白”演唱會上,盡顯天后風範,聲線更沉穩,依舊清亮,也是巔峰狀態。儘管當時有王菲、彭玲、關淑怡等唱將活躍,陳慧嫻的唱功

依舊可以和她們分庭抗禮,各有特色。

但是,03年復出樂壇,年近40歲,氣息開始走弱。在“珍”演唱會上,唱自己的成名曲“傻女”,顯得氣勢不足。不過當時香港樂壇已經示弱,女歌手較為有實力的有容祖兒、關心妍,較為有名氣的是鄭秀文、陳慧琳、楊千嬅等人。論唱功陳慧嫻不再是頂尖,只能算一線。

從03年開始走下坡路,隨著年齡的增長,聲音逐漸渾濁,現場都不太穩定。14年的紅館30週年演唱會,也只能說過關,談不上出彩。在內地江蘇跨年晚會,也破音。不過對比王菲,覺得還是比王菲狀態好一些。

現在聽慧嫻唱歌,更多是一種情懷。84年-00年,慧嫻的唱功是一流。03年-至今,下滑到了2、3流。

(關注我和我的音樂,暢遊大千世界。音樂app搜“廖旭”👍)


唱作人廖旭


很棒、那個年代的歌手都很敬業


音樂人胡鐵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代初的幾位女歌星中,陳慧嫻的天賦最佳,嗓音條件最好,對歌曲的演繹最有感覺,特別在粵語方面有更加高的成就,所以當年才能非常輕鬆地成名並登頂。她吃虧在於國語歌少,近入大陸市場太晚。唱片行業不景氣,非一線的歌手先受影響,故而在新世紀前就開始先進入大陸。陳慧嫻作為頂尖粵語女歌手,雖然受影響,當時還未到山窮水盡所以,到2010年才進入大陸市場。晚了別人有10年。大陸市場大,象二線的臺灣歌手潘美辰都能每年接100多場演出,輕鬆拿進1500萬元。陳慧嫻當然更不在話下。所以,環球看到了陳的市場號召力,在2013年簽下了她。有吧友說,當年的成名是包裝出來的。如果真是包裝出來的,怎麼會她一唱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這首歌就成為KTV點唱和百度搜索的熱門歌曲?沒有實力,怎麼可能在30年後,全國還有這麼多聽眾捧場她的演出?很多人對於陳慧嫻的認識更多的停留在那首《千千闕歌》裡面,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音樂確實可以說是陳慧嫻的最佳作品。但就因為這首歌這麼的大眾,所以才拿這首《歸來吧》作為例子,這首音樂的內涵其實從名字就能看出個大概來,講的就是一位思念對方的女人,對於愛情和溫暖的渴望。陳慧嫻整體的演唱的方式也是相當的拿捏到位,從剛開始的思念的娓娓道來,再到內心的爆發,再難抑制的那種噴湧的思念之情,最後則是發自內心的想要跟那個思念的人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決心。這首歌在整個粵語這麼多經典作品,其實,並不算是突出的一個,但我覺得是最能體現出陳慧嫻情感和唱功以及那種拿捏情感的能力的一首歌了,本來這首歌對於唱功的要求還是非常的高,不但有好幾處高音,而且對於整體的氣息的把控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當然,最主要的情感融入也是要做到位的。而這些我們的這位被低估的天后卻都做到了,而且都演繹的算是完美

陳慧嫻的嗓音,明亮卻沉靜溫暖,即便高音也不單薄(王菲音色偏冷,高音有些發虛發飄,有些單薄),演唱風格則是口齒清淅,柔中帶剛,委婉深情卻又鏗鏘激越——讓人一聽之後情不自禁,想要愛上烈性的南國粵地女子。出名的歌曲基本都體現了她的這幾個特點。


清秋好時節


我覺得,一個歌者的永恆不光光是與生俱來的聲線,更重要的是辨識度,她的唱功根本毋庸置疑,不要把60後香港歌手和華語樂壇主流相提並論,沒有可比性……公正的說除了林憶蓮的唱功外,香港女歌者誰行?非要拿排名來定永恆嗎?在我心裡,陳慧嫻最牛逼……其他的各位都no


絨言


以今天的眼光看,即使是巔峰期的陳慧嫻,唱功也不算拔尖,可算是中上水平,不過,唱歌最重要的還是要有感情,而且她有一把難得的好聲線,中音很出色,中高音質量也好,所以她早期唱的歌都很動聽。雖然現在年紀大了聲線退化,但對歌曲的領悟和駕馭能力反而更強了,翻唱別人的歌往往都會有出彩的效果。


蘉盼瑅


1.5 杭州演唱會,聲線和當年唱片幾乎一樣。




user7086102982997


就是這個傻女,

1989年《幾時再見》主題的6場告別演唱會成就了香港女歌手永遠的演唱會經典,

唱現場唱得跟CD一樣吸引耳朵,

完全靠老歌紅回觀眾視野的香港老牌女歌手目前只此一位,

而且性格極其純真簡單,

不善與人交流相處,

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但不影響她是我心裡最喜歡的華人女歌手,

喜歡她勝過喜歡鄧麗君。





愚狼漁熱


我是陳慧嫻的歌迷,曾經喜歡過的第一首粵語歌就是陳慧嫻的《千千闕歌》。雖然她的名氣沒有當年的梅豔芳名氣大,但是她的歌聲聽著很清澈,也很有穿透力,唱功應該是一流的。

後來在唱吧裡發現,凡是喜歡粵語歌的人,大多數都會喜歡陳慧嫻的那首《月半小夜曲》


天若有情42678065


在20多年前香港流行歌壇中,獨領風騷的女歌手有葉倩文、梅豔芳、陳慧嫻和王菲等人。應該說,這些人半斤八兩,不分伯仲,均有很好的唱功,也有自己的歌迷。

可是,時過境遷,梅豔芳香消玉殞,其餘均半老徐娘,雄風不再了。

歲月好比殺豬刀,除了王菲還我行我素、故作姿態裝年輕以外,歌壇女歌手再無長青樹。有沒有唱功都不重要了,關鍵是看沒有後臺老闆力捧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