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湾”观察②】主动融合 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我市推进实施“两新一前列”战略、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合作平台与创新天地。如何紧紧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是摆在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面前的重大任务。

主动融入大湾区,是一场自我革命。融入大湾区,必然引发战略任务的新调整、城市资源的新组合、市场要素的新整合和体制机制的新创设。

要着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一个地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在于比较优势,不在大而全,而在特而强。云浮具备独特的地缘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和人文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创业创造创新机会。目前云浮拥有云计算、氢能汽车、不锈钢产业、农牧机械制造、石材机械装备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创新科技成果,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合作基础优越、前景广阔。要着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在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合作、互利共赢中谋求发展。要积极对接大湾区开放型经济分工体系,制定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发展规划和项目,着重构筑好园区、交通、信息和政策四大平台,努力营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全面实施“产业兴市”战略,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创新、现代工业与现代农业、温氏模式与凌丰模式“三轴驱动”,抓紧补齐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商事制度、中心城区建设等短板弱项,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产业优化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培育、现代服务产业提速发展、重大工业产业项目落地等“五大产业发展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塑造产业优势。注重抓龙头、促产业,以华润西江发电厂、金盛兰集团短流优特钢、碧桂园新型材料项目等大型企业项目为支点,以点带面、集聚发展,形成“一区多核、强势拉动”的产业布局,着力构建高质量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全面融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现代产业体系。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构建以大湾区为龙头、以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推进佛山(云浮)跨区域氢能产业合作,支持建设国家级产业标准创新生产基地(氢能)。”云浮作为产业特色鲜明,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佛山顺德(云浮新兴新成)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合作示范基地已成势成形。云浮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全面融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当前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创新制造、优质制造、集群制造、绿色制造”六大工程,以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氢能源汽车、汽车零配件、石材机械装备、农牧机械制造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不断强化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云浮制造升级版。

要加速推进“广佛肇云”一体化发展。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趋势。但一体化并不意味着趋同化,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是区域间建立起更加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把区域合作上升到产业协同发展的高度,实现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增强区域协同发展效应。从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云浮和广州、佛山、肇庆等市的产业互补性强,并且早已融入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全市要在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四市统筹谋划和协同合作,推动创新、管理等要素对接流通,充分发挥各市优势,互助互利,发展共赢。要主动与珠三角和大湾区实施产业共建,把云浮建设成招商引资的“新高地”,大力加强项目对接,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吸引大湾区的资本投向、产业落户、项目落地。从而以重大项目引进、重大产业共建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接融合,走共融共赢之路。

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作为珠西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大湾区产业辐射的最前沿阵地,全市上下更应及早谋划部署、主动融入对接。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抢抓机遇,立足“一区”、融入“一核”、协同“一带”,实现打造环珠三角经济带发展新引擎目标时日可待。


云浮融媒中心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