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宅基地現在還能建房嗎?

彩虹總在風雨後604


農村宅基地現在還能建房嗎?

農村和城市最大的區別就是農村擁有宅基地,宅基地肯定是能建房也只能用來建房的。土地確權也是為了保護農村的宅基地和農耕地,建房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第一:別人的宅基地肯定是不能佔用的。農村開始出現人多地少的局面,但是每家每戶的宅基地都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你把房子修建在別人的宅基地上絕對是不行的,即使建起來也有被拆除的危險。



第二:宅基地不能買賣,更不能私下交換。因為農民只有宅基地的使用權,並且不作生產、加工、養殖等其他用途。宅基地的所有權是歸村集體所有的,交換和買賣都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第三:建房不是想建就能建的,需要正規流程審批。首先向村委會申請,直到鄉鎮相關部門批准,下發宅基地使用證才可以建房子。同時,原有老房子的宅基地被收回,農民只對老房子有使用權,不得修葺和翻新。


農村宅基地是農民的合法權益,更是珍貴的國土資源,經過審批是可以建房子的,合理使用每一寸土地,必須從你我做起。

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知識,請記得關注“微農村”。


微農村


農村宅基地現在還能建房嗎?

不像過去,如今農村在土地管理方面越來越嚴格,農民建房子需要得到審批後才能開展建設,不能未批先建,不然房子是不受保障的。

當然,現在農村是可以建房的。但有很多問題需要農民朋友加以注意:


農村蓋房子應注意事項

一,服從統一規劃

也就是說,現在建房子需要服從各地的規劃要求,比如房子層數不得超過3層,不得增加房屋的層高。新建、重建、擴建都是需要事先得到規劃許可,未批先建屬於違規行為。

二,符合“一戶一宅”

為了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現在要求農村的宅基地必須滿足“一戶一宅”政策,即一戶家庭只能有一處宅基地。在宅基地上所蓋房子的面積也有規定,根據戶口本上的成員數量確定房屋面積。戶口簿上登記了1-3人,按照3人標準審批,房屋面積不得高於90平米;4人就按照4人標準審批,面積不得高於120平米;5人及以上,按5人標準批,面積不得高於150平米。如果超過這個標準建房,房屋面積過大,就屬於違規建設。


三,不得擅自變更宅基地用途

農村宅基地是為保障農民解決住房問題而存在的,也就是說宅基地上只能修建住房,不能轉為它用。現在農村出現一些小作坊、小加工廠,有的人就在宅基地上蓋廠房,從事生產加工。這其實就是擅自改變宅基地用途,是違規行為。

四,不得長期閒置宅基地

這一點是很多普通農民容易忽略的,尤其是那些常年外圍打工的農民朋友。土地管理相關法律規定了,因房屋常年未有人住,未有人維修造成房屋破損坍塌的情況,造成了宅基地資源的浪費,村集體有權收回宅基地。所以,在外打工的農民朋友,應該偶爾回家維護自己房子,尤其是瓦房、土胚房等容易被風雨侵蝕的房屋,以免房子破損坍塌又未及時申請重建而被村集體收回宅基地。


不能申請蓋房的人群

雖然現在農村依然可以建房,但有些條件不符合的農民在申請蓋房時,是不會被審批通過的。

一是,宅基地已經流轉出讓給同村的其他農民,因為宅基地出售後就不能重新再申請新的宅基地了。

二是,屬於“一戶多宅”情況的,這不符合當前的“一戶一宅”政策。

三是,現有的宅基地面積超標。超出標準的部分是不能重新申請蓋房的。


現在農民蓋房,一定要符合當地規定,等申請批准後再按照當地要求建設,這樣蓋的房子才有合法保障。

聚焦“三農”,關注【鄉鑑】,更多精彩等你拿!


鄉鑑


目前,國家雖然對農村房屋建設進行了限制,但是不代表農民都不能建房。

一、農村建房需要條件

首先要申請宅基地使用權,無論是翻建舊宅子還是重新建新房子都要有宅基地。

對於新申請宅基地的,要符合“一戶一宅”的分戶條件,還要有相關審批程序,才可擁有一處宅基地建房;

對於原有老宅基地的,原老宅基地被判屬於危房或者翻建房屋,可以在原宅基地建新房,但需要符合相關規劃條件。

二、農村建房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新建的房屋面積不能超過當地政府規定標準。農村宅基地建房面積一定要符合當地審批面積,如果有超標將會被限制建房。

2.不是本村村集體成員的農民無權擁有宅基地。 農村宅基地上建設主體,必須是當地本村村集體成員,如果是外來人或者是戶口在城市都沒有建房資格。

3.未得到相關部門同意的。農村宅基地建設必須向當地村委會申請建房地點,等到相關部門審批同意後才能開始建設,不然有被拆除危險。

4.私自佔用耕地面積建房。耕地建房依法是被堅決制止的,農村宅基地建設不能佔用耕地。佔用耕地建房構成非法佔地以及破壞耕地要件,,佔用耕地建房不僅會面臨重罰,還面臨依法拆除的風險,這個還是不要嘗試為好!


有關農村建房問題回覆至此,具體的申請宅基地和申請建房程序本篇沒有詳盡解讀。有需要具體諮詢以上以及其他法律問題的,敬請關注醉美梨鄉!


醉美梨鄉


農村宅基地現在還能建房嗎?

這個問題提得有點古怪,農村宅基地,如果不能建房,要宅基地幹嘛?咱先不說宅基地的權屬問題,只說宅基地的功用問題。從定義上講,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概念很明確,宅基地就是用來建設住房的!當然是可以用來建房的。

但是,問題往往並不是那麼簡單,題主提問此問題,說明農村建房問題和宅基地問題現在有很多制約條件。雖然宅基地的最初功能是用來建房的,但隨著形勢發展,宅基地的性質可能發生變化。一旦用來建房的宅基地,其原來的主人失去了擁有宅基地使用權的資格,那麼這塊宅基地可能被村集體收回,或者短期內不能用於建房,或者隨著宅基地整治和土地復墾土地性質轉變為農業用地。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宅基地可以用來建房,什麼可的宅基地不能再建房呢?這個問題其實是比較複雜的。

從宅基的範圍看,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就是說宅基地上現在存在用於居住的房屋。這種情況沒有疑義,不管其是否符合目前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的基本政策,只要當初建房時不是違章建設,村集體無法收回土地使用權,因為房屋是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但這不存在還能不能建房的問題,已經建房了,還有啥爭論的?

建過房屋的土地,是指歷史上曾經是宅基地,其上曾經建過住房,但是目前房屋已經倒塌或者拆毀。 這種情況下,宅基地還能不能建房,那就要區別對待了。如果原宅基地的主人已經符合一戶一宅的基本政策,這塊空閒的宅基地就應該被村集體收回,原宅基地的主人不能再在上面建房。但是,原宅基地主人不能建房,不等於這塊宅基地不能建房,村集體收回後,可以重新進行分配,符合建房條件的村民,經過申請批准,可以在這塊空親宅基地上建房。但是,如果新農村建設中,這塊老宅基地被重新規劃,成為農林業用地,不再當做宅基地使用,那這塊土地就不可能再建房住房。

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 是指按照規劃,確定為農村宅基地的土地,包括已經被批准建房和尚未被批准建房的宅基地。就其土地性質看,是可以用來建設住房的。但是,建房的前提是獲得批准,即符合建房條件的村民,經過申請,上級批准,依法擁有該宅基地的使用權,那麼,兩年內申請者可以在該土地上建設房屋,建設後依法確權,長期居住使用。而規劃為宅基地,但尚未被批准給某戶農民建設住房的土地,暫時不能建設住房。或者曾經獲得審批,但申請者獲批後兩年內未動工,該土地會重新被收歸集體,重新進行分配,暫時沒法建設住房。

綜上,農村宅基地就是用來建設住房的,但是建房者必須經過上級批准。對於曾經建過房屋的老宅基地,會優先批給需要的農民建設住房。但如果在規劃中土地性質變化,那就無法再用來建設住房。


齊東晏子


肯定可以建房的,不然農村怎麼每年那麼多新建房子呢?農民可是喜歡賺了點錢就回家建房的,農村的房子也越來越漂亮。

雖說規定只能一戶一宅,但很多農戶還是有一戶兩宅或者一戶多宅。這些都是歷史原因形成的,很多是祖上有舊宅,後面又在新的宅基地建房,舊的沒有收回來。2018年,很多地方對農村的房子進行了重新確權,有些還開展了空心房整治,接下來對一戶多宅應該怎麼處理還沒有明確。

對於拆舊建新的農戶來說,到鄉鎮村建站審批,通過之後就可以建了,一般都可以通過。符合條件的農戶還可以申請拆舊建新補助,一般都有幾萬塊。

在新的宅基地建房的農戶,要到鄉鎮國土部門審批,一般不涉及基本農田或者山地,他們也會給批的。不過,現在各地都有面積現在,比如有些地方規定5口之家只能批80平方,這個要看各地法律規定。


濯日漫談


隨著農村城鎮化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現在很多農村地區面臨著拆遷,當然在拆遷的過程中你有可能會分到房子或者是拿到一筆拆遷款。很多人也因為拆遷而獲得了財務自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拆二代”。想要拆遷你就得先在農村有房子,在過去的時候農村建房子沒有那麼嚴格,很多家庭都是隻蓋一處,因為也沒有多餘的錢去蓋房。

現在隨著國家政策的越來越完善,對於宅基地也進行了確權工作,想要建房首先得取得宅基證,但是對於宅基證的發放也很嚴格,現在很多地區都不允許建房子了。過去很多人離開農村去城市發展,在城市立足後就放棄家裡的房屋,後來隨著一種落葉歸根的情懷想回家鄉蓋一處房子。但是現在的農村不是想蓋就能蓋的,下面這5類人將不能再申請宅基地。

第一類:年齡未滿20週歲的人;

在農村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宅基地的,不是按人口來計算,你家的人口再多,不符合條件也只能申請一處宅基地。此次文件中指出,年齡未滿20週歲的人是不予批准申請宅基地的。

第二類:原有宅基地面積已達到規定標準或者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有的農民朋友家中可能之前申請的宅基地面積達到了規定標準,這樣如果再申請的話是不予批准的。同時如果能夠解決分戶需求,就是說如果家中宅基地能夠滿足分戶需求,這類人也是不予批准。

第三類:戶口已遷出本村,不在當地居住的;

在農村,有很多人只靠種地滿足不了自身發展需求,這樣就會去城市裡發展。時間長了,能夠在城市立足生活,未來能夠定居在這裡,子女也在城市發展。這樣就把自己的戶口遷出,同時不在當地居住。現在想到老家尋求一個住處,這樣的話是不予批准的。

第四類:農村村民將原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築物出賣、出租、贈與或改作他用,又申請宅基地的;

有很多人可能在外地打工長期不在農村,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為了減少麻煩,可能就把自己的宅基地或房屋乾脆賣掉或者是出租給他人這些行為。如果想再申請宅基地當地是不予批准的。所以說,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把自己的房屋賣掉,以後有可能想回老家都回不了了,回來了也沒個住處。

第五類:不符合鄉(鎮)、村莊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

隨著國家對新農村的建設發展,對於村莊的建設也是同一規劃,現在我們看到的農村基本上外牆都是統一刷漆,整齊劃一,非常美觀。如果你的地方不符合相關部門整體規劃的,想申請宅基地也是不予批准的。

文件中明確指出這五類人如果想申請宅基地是不予批准的,所以希望廣大農民朋友在申請前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要求。不要等去申請的時候才知道自己不符合條件。宅基地屬於村集體的所有土地,其所有權人有使用和佔有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農民朋友一定要依法使用自己的所有權,遵守國家的相關政策。對於相關政策要依法執行遵守,這樣才能合理維護好農民朋友的自身利益。當然每個地區的政策不一樣,最好去當地有關部門諮詢一下是否符合情況。希望對你有幫助。


魯北小房


放眼當今中國農村一棟棟各式各樣的樓房像雨後春筍般抜地而起,有傳統的,有歐式的,還有別墅,真是讓人眼花瞭亂,美不勝收。農村這麼多漂亮的獨棟樓房,讓多少城裡人羨慕加妒忌,大有恨不生長在農村之感;也有很多在農村有宅居地,但還沒有建房的人都躍躍欲試,也想在農村,在自己的宅居地上建上一棟讓別人羨慕的房子。那麼,現在農村宅居地還能建房嗎?

究竟農村宅居地現在還能不能建房?要弄清這個問題就得要明白什麼是宅居地?顧名思義宅居地就是專門給農民建房用的,有規定面積的地塊。國家還規定農村每家每戶只能有一處宅居地。如果你家有這樣的宅居地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能建房的。

然而在農村經過政府審批的宅基地是少之又少的,大多數農民都在自家的承包地上建房。當然這承包地不是耕扡而荒地戓是林地。有好多地方政府是允許農民在自家的荒地戓林地上建房的,而且還有幾萬塊錢作建房補帖。

在農村除宅居地,荒地、林地政府允許建房之外,拆舊屋建新房也是無論何時都被允許的。甚至在耕地上建房的也大有人在,更何況宅居地呢!

總之,如果你是農村人,在農村還有地的話,就趕緊建房吧!現在建是沒什麼問題的,以後就難說了。





三農聚焦網


在規定範圍內允許蓋房子,年滿18週歲成家的,分居另過,可以蓋房子,(但獨生子想分居蓋房子不允許,因為獨生子女不允許分戶),返鄉創業的農村人可以蓋房,但以前沒有宅基地的,宅基地確權以後,政策規定,一戶一宅不能多宅,多宅的不允許再申請宅基地。允許蓋房子的戶,必須經過鄉鎮建設部門報上一級國土部門批准,才能允許你蓋房,按《土地管理法》規定,每戶只允許330平米,但按各個地區實際情況,在330平米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一部分,這部分要由當地國土管理局規定,任何人不能超出規定,審批完之後。必須按規定把房子建上。如果不按規定把房子建上。鄉鎮建設部門有權把宅基地收回。我是這樣認為的,大家點評。





貴人134810131


我們這邊是華北平原地區,地方政府沒有說不讓建房,但是不允許新的地基上蓋房。其實就是讓蓋,現在人們也不蓋了。其實原因為以下幾點。

1,現在有小孩子的都想讓孩子去縣城上學,想報名就要有學區房。所以都去縣城買房子。

2,年齡大一點的,有小孩子結婚的。現在都要去縣城買套婚房。也不會蓋房子了。

3,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農村一直在開展村莊合併建社區,我們這邊有好些村莊已經拆遷搬進社區。

所以現在我們這邊很少有人在家蓋房子了。個人觀點供大家參考。


門窗工東子


我是年邁50了,社保都繳齊了15年。就想著今年年底後回家,可憐的是家裡不給建房,我爺爺留的,我父親留的(我母親尚在)都不能建新房。目前有多無奈和傷心是沒人能理解的。我恨這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