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開國皇帝的弟弟封哥哥為王,敵國入侵封地時哥哥棄國逃回家

當上開國皇帝的弟弟封哥哥為王,敵國入侵封地時哥哥棄國逃回家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古代的社會關係中,裙帶關係往往是最為重要的關係,家族的觀念非常地強烈。在一個家族裡,會有嚴厲的族規,族長是具有絕對權威的,對族中的人員,都會嚴加管教,對於不服管教的人,是要被逐出家族的。因為在古代,如果家族中有人犯了大罪,那是要被株滅九族的,整個家族都要受到牽連。相反,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升官發財了,那麼也會一榮俱榮,家裡所有的人都會獲得好處。

比如歷史上的劉邦,他家原本世代為農民,也沒有出過什麼做官的人,但是經過劉邦的一番摸爬滾打之後,當上了皇帝。好傢伙,他族中的人,全部跟著富貴了起來了。

話說劉邦有個二哥名叫劉喜,沒啥本事,唯一的長處就是人很勤快,年輕的時候跟劉邦一起幹農活時,劉邦老是耍無奈,把所有的農活都留給劉喜幹,自己則跟一幫小混混,遊手好閒,四處遊蕩。

當上開國皇帝的弟弟封哥哥為王,敵國入侵封地時哥哥棄國逃回家

象劉喜這樣一個腳踏實地、勤勞致富的農民,本來打算也就這樣庸庸碌碌地過上一輩子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啊,俗話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人要富貴,那是擋也擋不住。做夢都沒想到自己那個遊手好閒的三弟在外面折騰這許多年,居然當上了皇帝。你說意外不意外?驚喜不驚喜?

好傢伙,劉邦一回家就給本家各位兄弟列土封侯,直接給劉喜封了個代王,話說這代王的權力可老鼻子大了,直接統轄雲中、雁門、代郡等地五十三個縣,相當於今天的河北、山西兩個大省的疆域。

劉喜本來就是一個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大老粗,冷不丁的給這麼龐大的一片地給他管理,你說哪裡扛得住啊。

這劉邦也真是的,為什麼要猛地一嘰咕嚕給二哥整這麼大一個官做呢?這可是國家大事啊,這樣亂整可要不得啊。

當上開國皇帝的弟弟封哥哥為王,敵國入侵封地時哥哥棄國逃回家

其實,劉邦是有他自己的戰略思想的,他早就認識到了秦亡的根源,在於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所以他決定大肆分封同姓的族人為諸侯王,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所以,劉邦打算把原來屬於楚王韓信的封地分成兩個王國,分封給自己最親的人為諸侯王。

劉邦的兒子年紀還小,兄弟也就這麼伶仃幾個。

先封堂兄劉賈將軍為荊王,統轄淮河以東的五十三個縣。

又封自己的四弟劉交為楚王,薛郡、東海、彭城等地三十六個縣。

再封自己的兒子劉肥為齊王,統轄膠東、膠西、臨淄、濟北、博陽、城陽郡等地七十三個縣。

分來分去就那麼幾個兄弟,很快就輪到了他這個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二哥。

疼愛自己的大哥死得早,所以對於自己的二哥,官太小了哪裡拿得出手呢?

所以手一抖,就給二哥封了個代王,就是這麼任性。

這一分,大漢的半壁江山就這麼愉快地分封出去了。

當上開國皇帝的弟弟封哥哥為王,敵國入侵封地時哥哥棄國逃回家

話說劉喜所分封的這代國,可不是一般的地盤,一般的地盤怎麼會封給自己的親哥哥呢?是吧。這代國可是北方的邊境重地。

很快,麻煩事來了,北方的匈奴打聽到了是劉喜這麼一個草包在防守邊疆,於公元前200年入侵代國。

這還得了,可把毫無軍事才能的劉喜給嚇壞了,居然棄國獨自逃回洛陽老家來了。

劉邦對此大為惱怒,於漢七年(前200年)下詔革去劉喜的王位,貶為合陽侯。劉喜做了6年合陽侯之後,於公元前193年抑鬱而終。後因兒子劉濞封吳王,才被追諡為代頃王。

(匈奴攻代。代王喜棄國自歸,赦為陽侯。辛卯,立皇子如意為代王。見資治通鑑. 第十一卷.漢紀三)

做了吳王的劉濞可比他老爹能幹得多,而且還野心勃勃,心裡還老記恨著他老爹被貶的這件事兒,最後他在漢景帝年間發動了七國之亂,企圖自立為帝。

七王之亂的起因是這樣的:漢景帝即位後,發現那些諸侯王一個個牛逼哄哄的,越來越難以掌控了,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弱諸侯王勢力。

當上開國皇帝的弟弟封哥哥為王,敵國入侵封地時哥哥棄國逃回家

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坐不住了,就聯合七個諸候王,以“清君側”為名義發動叛亂。

漢景帝派大將軍周亞夫率領漢軍前去鎮壓,三個月之後叛亂便被平定,劉濞兵敗被殺。

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劉邦建立西漢之初大肆的分封諸侯國造成的,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集中爆發。

七國之亂平定之後,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全部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為之後的漢武帝“推恩令”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條件,為舉世矚目的“漢武盛世”的開創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史料來源:《史記》、《資治通鑑》、《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