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洲際導彈技術領先中國?明面發展受到限制,實則藉機一直摸索

日本洲際導彈技術領先中國?明面發展受到限制,實則藉機一直摸索

在當今世界對人類威脅最大的軍事武器裝備應該只有洲際導彈了,這種導彈真正的威脅不在於其遠距離輸送的能力,而是由於其往往會攜帶令人驚恐的核彈頭。但是我們知道,即使有一些國家能夠掌握核武器的技術,能夠獨立自主的研製出核彈頭,那麼它也不一定能夠研製出能夠運載的洲際導彈。

因為洲際導彈的航程最低要達到5500~8000公里以上,有些國家有一些小的出入,而研發洲際導彈最主要的困難就是掌握其飛行階段的控制。在導彈剛發射的5分鐘左右,為導彈的推進加速階段(助推段),在這一階段結束後,導彈距離地面已經有150~400公里的距離;隨即就會進入巡航階段,這一階段是在大氣層外做的亞軌道飛行,一般會持續25分鐘;當靠近目標時,導彈又會進入再進大氣層階段,在航行一段時間過後,就會命中目標。

日本洲際導彈技術領先中國?明面發展受到限制,實則藉機一直摸索

而在洲際導彈運行的所有階段之中,其再返回大氣層和成功擊中目標時所有技術中最為困難的,而掌握再返回技術也被視為航天技術的一大標準。那麼日本人這些年洲際導彈技術發展的怎麼樣了?雖然其受到國際法律的約束,但是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掌握了部分洲際導彈技術。即使在明面上來看,日本軍事工業的發展受到了制約,但是其在軍民兩用技術上的發展卻大有收穫。

早在2013年,日本就已經成功研發了一款“艾普斯龍”小型運載火箭,其最大運載量為1.2噸。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採用了固體燃料,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運載火箭都是使用煤油、液氫等液體燃料,這樣既能夠節約成本,還更安全。而固體燃料不但價格昂貴,而且安全性還沒有液體的高,但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隨時待命和長期儲存。

日本洲際導彈技術領先中國?明面發展受到限制,實則藉機一直摸索

其不但掌握了固體火箭的使用技術,而且日本隼鳥號探測器的返回艙也被日本成功回收,說明其已經掌握了再回大氣層的技術。就以日本目前掌握的技術來看,其完全有能力研製洲際導彈。

而且這些年,日本以民用核電站需要為由,囤積了大量的核原料,具相關專家估計,日本目前擁有的核原料至少能夠建造1500枚核彈頭。雖然日本明面上來看沒有洲際導彈的發展,但是其技術已經初步成熟,即使比不上中國,但已經可以自主研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