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是怎樣一個國家?

趙凡丁201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哥倫比亞這個國家,但卻又相當陌生,畢竟這個南美洲的國度與北京有13個小時時差的國家與我們有萬里之遙。

哥倫比亞是南美洲第四大國,也是全球著名的咖啡與祖母綠產地,雖然經濟發展水平位居拉美地區的中等,但在世界上仍舊是個欠發達的新興經濟體,影響力與存在感都沒那麼強烈。


作為南美洲唯一同時擁有兩大洋海岸線的國家,哥倫比亞面積超過114萬平方公里。三分之二都是熱帶雨林茂盛的大河衝擊平原,另外三分之一是古火山噴發與板塊衝擊形成的熔岩高原。與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類似,哥倫比亞的人口也主要分佈在沿海與涼爽平坦的高原地區,熱帶雨林廣佈的平原人口稀少。

哥倫比亞資源豐富,早在印加帝國時代,這裡就是著名的黃金產地,當年西班牙殖民者對這裡的貴金屬資源趨之若鶩。另外,哥倫比亞也是南美洲少數煤炭產地,鐵礦石、石油等產量也相當巨大。哥倫比亞的綠寶石無論儲量還是產量、質量都位居全球之首,佔據全球綠寶石市場份額一半以上。


數百年的殖民統治,加上近現代哥倫比亞局勢動盪權力更迭頻繁,各種犯罪暴力活動也愈演愈烈,使得如今的哥倫比亞經濟實力並不算強大。經濟總量不過3000多億美元,人均7000多美元。工業中超過70%都是輕工業,不過哥倫比亞的香蕉、咖啡與花卉在世界上享有盛譽。

就綜合國力來說,哥倫比亞在南美洲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個有區域性影響的國家。因為歷史原因,哥倫比亞深受印第安與西班牙文化影響,通用西班牙語,信奉天主教為主。而很多傳統風俗習慣,仍舊有很多當地印第安人的特色。


澹奕


#國名釋義:

哥倫比亞共和國,意思為“哥倫布之國”。為紀念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命名的國家,但哥倫布卻從未到過這塊土地。

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在解放哥倫比亞全境後,又解放了委內瑞拉、厄瓜多爾,3地聯合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分裂後,1830年分裂後,稱“新格林納達共和國”(西班牙語,意為橘子)。1883年改稱“哥倫比亞合眾國”,1886年定名為“哥倫比亞共和國”。

#地理位置:

哥倫比亞地處南美洲西北部,東鄰委內瑞拉、巴西,南接厄瓜多爾、秘魯,西北角與巴拿馬相連,北濱大西洋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

#地形氣候:

安第斯山區佔國土面積1/3,其它平原地區佔2/3。

太平洋沿岸地帶高溫多雨、森林密佈,為熱帶雨林氣候。加勒比海沿岸地區幹、溼季節分明,為熱帶草原氣候。

#國家概況:

面積114.17萬平方公里。人口4640萬。首都聖菲波哥大。政體為總統+議會制共和國。

#國家標識:

國旗、國徽(見下圖)。

國花:冬卡特萊蘭花。

國歌:《啊,永遠不朽的光榮》。

#種族構成:

印歐混血人58%+白人20%+黑白混血人15%+黑人4%+印第安人1.8%+印黑混血人1.2%。官方語言西班牙語。多數人信奉天主教。

#民俗習慣:

哥倫比亞人性格豪放古怪。

蟾蜍被奉為吉祥動物,象徵五穀豐登、子孫滿堂。西班牙習俗在這裡有廣泛影響,如鬥牛等。

3丶5丶7為吉祥如意數字。

13丶周5為避諱數字。

黑色丶紫色為喪色。

民間男女服飾基本相同。男女服飾區別為婦女佩帶1串串金屬片組成的項鍊,項鍊多為富貴者。

#歷史軌跡:

1535年西班牙殖民軍進入哥倫比亞,征服了當地印第安奇布查人,建立了波哥大城。

1718年西班牙王室在哥倫比亞建立了總督區。

1808年法國拿破崙入侵西班牙本土。消息傳導到哥倫比亞。1810年波哥大爆發反抗西班牙大起義,建立聯合省政府,後被西班牙鎮壓。

1819年2月7日,玻利瓦爾領導的起義軍在博亞卡戰役中打敗西班牙殖民軍,10日攻佔波哥大。其後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含委內瑞拉丶厄瓜多爾)。1830年波利瓦爾逝世,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解體。分別成立哥倫比亞丶委內瑞拉丶厄瓜多爾3個獨立國家。1903年,美國要修建巴拿馬運河,支持巴拿馬省獨立建國。

20世紀初,美國資本控制了控制了哥倫比亞石油丶咖啡丶香蕉等主要支柱產業。國內左翼游擊隊組織長期堅持與美國支持右翼政府作戰。

2016年11月24日,哥政府與“哥倫比亞抵抗運動武裝組織”簽署和平協議,結束了國內的內戰。

#社會治安:

哥倫比亞由於政局不穩,軍事政變丶內戰頻繁,社會治安較差,特別是販毒活動猖獗。國內和平協議簽署後,治安經過整治,如今大有好轉。

#物產特產:

煤丶石油丶黃金丶綠寶石等礦藏儲量豐富。哥倫比亞的祖母綠寶石享譽世界。綠寶石(儲量居世界第1位,出口量佔世界50一60%)。

綠寶石+蘭花+咖啡為該國重要出口產品。

#景物名勝:

①波哥大玻利瓦爾廣場(為紀念南美偉大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爾而建)。

②哥倫比亞黃金博物館(收藏有26000件古代印第安人的使用過黃金器物+世界最大的翡翠)。

③西帕基拉鹽礦大教堂(廢棄鹽礦改建的地下教堂)。

④桑塔瑪瑞亞鬥牛場(西班牙本土外最著名鬥牛場)。

#哥中關係:

1980年2月7日,中國與哥倫比亞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趙凡丁201


它在世界花卉市場坐二望一,蘭花佔出口的一半;它素有流血之傳統,內戰與暴力史綿延一個半世紀。

哥倫比亞共和國面積114萬平方公里,人口4865萬(2016)。它既是南美連接中、北美的門戶,又以西瀕太平洋,北沐溫暖的加勒比海,成為南美唯一的兩洋國家。

縱貫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將哥倫比亞大致分為兩部分:東部亞諾斯平原和西部安第斯山地。亦可按照地理環境將哥倫比亞分為五大地區:安第斯山區、加勒比海沿岸及平原區、太平洋地區、奧裡諾科平原區和亞馬孫林區。全國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安第斯人口約佔全國總數75%,加勒比佔21%,太平洋沿岸、奧裡諾科和亞馬孫三地佔4%。

高原地理環境造就了哥倫比亞豐富的生態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該國也被世界基因學界稱為“人類的諾亞方舟”。從開始花卉種植到成為僅次於荷蘭的世界第二鮮花生產出口國,哥倫比亞僅用時30年,其中蘭花(該國國花)品種多達3000,佔花卉出口一半,是世界公認的“蘭花之王”。該國咖啡品質聞名遐邇,生產、出口曾長期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現居第四),而高質量的軟咖世界第一。哥礦產蘊藏豐富,綠寶石產、儲量世界第一,黃金拉美第一,水力資源在拉美僅次於巴西,森林覆蓋率46%。

哥倫比亞屬族裔異質性國家,主要有梅斯蒂索人(印第安與西班牙混血)、歐洲裔人、穆拉託人(非洲人與歐洲人混血)、非洲裔人、印第安人和桑博人(非洲人與印第安人混血)共6類,混血為主要特點,該國一百年來沒有以族群為單位的人口普查。較權威的數據顯示,梅斯蒂索人佔該國人口總數50%,歐洲裔人數佔20%,構成上層與中產中堅,具有完全和部分非洲黑人血統的哥倫比亞人占人口總數的24%,其中黑白混血約佔八成。與南美主要國家不同,哥一直抵制外來移民,所以其他歐洲移民很少,亞洲更鮮見,極少數猶太人和黎巴嫩人除外。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一般認為哥倫比亞是除西班牙以外天主教勢力最強的國家之一。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當地人以純正的西語發音而自豪,印第安部族方言在一定範圍使用,英語成為第一外語。


遠古時期,幾個印第安人部族就在當地以漁獵和耕作為生。哥倫布四次美洲之行中從未登陸該地。1536年西班牙遠征軍到達波哥大,劫奪大量黃金和綠寶石,該地自此以“新格拉納達”的名稱成為西屬殖民地,後來成為西班牙在南美北部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管轄包括哥、委、厄和巴拿馬的廣大區域。1810年7月20日,波哥大爆發人民起義並宣佈獨立,此後,西蒙·玻利瓦爾全身心投入解放事業。1819年8月7日,博亞卡一役決定性地戰勝殖民軍,哥倫比亞獲得解放。7月20日和8月7日分別為國家獨立日和總統宣誓就職日。

西班牙近300年的殖民統治,形成了哥倫比亞的幾大區域、經濟特色、人口構成和西裔主導、天主教和西班牙語為中心的文化傳統,其影響比其他拉美西屬殖民地都要強,該國1819年起稱“大哥倫比亞”,1830年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退出,1831年起稱新格拉納達,1863年正式改為哥倫比亞,以紀念新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西語“哥倫布”加“ia”後綴,意為哥倫布之國)。

哥獨立後很快形成兩黨政治——早期的兩派於19世紀40年代形成主張聯邦制的自由黨和集權制的保守黨,但暴動、政變以致內戰成為他們爭奪政權的重要手段,1830—1903年,全國共發生27次內戰,哥倫比亞成為一片矛盾的土地:促進統一的共和制下國家飽受分裂之苦,1830年內戰中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退出“大哥”,1899—1903年“千日戰爭”導致12萬人喪生,巴拿馬獨立(1921年哥才正式承認,並得到美國2500萬美元補償)。政治精英中不乏倫理文明與“共存”理念,國家卻陷入極度暴力時期。1948—1957年,政府以“血和火”控制政局接著實行軍事獨裁,引發內戰致20多萬人喪生。作為公認的拉美民主存續最久國家,它卻擁有地區最持久的遊擊運動,最大的一支“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1964年成立,堅持鬥爭52年後與政府達成最終全面和平協議。

從20世紀40年代後期開始的近60年裡,哥倫比亞經歷了巨大的動盪和暴力衝突,它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貧困、農村向城市的人口轉移、高出生率、非法麻醉品交易、政治腐敗以及由種族和族裔因素導致的財富和機會不均等引發的社會緊張等,特別是20世紀後半期,三股勢力興風作浪:以麥德林和卡利為中心的販毒集團、以FARC(哥武)為主幹的游擊隊、服務於利益集團的準軍事力量。他們挑戰國家權威,該國謀殺率在9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每年有約3萬人被害,發生3000起綁架案——“這個國家的流血傳統甚至成為一種文化”,外媒稱哥是兩個政府統治的國家——波哥大的合法政府和麥德林非法政府。

當人們將該國定位於“一個集毒品、權力爭鬥、脫衣舞女、右翼準軍事組織、激進的馬克思主義游擊隊於一體的國家”時,它卻在悄悄地發生著深刻變化,轉型始於2002年新總統上臺,他以更強硬的安全措施,有限度加強政府力量,把權力延伸到窮鄉僻壤。使得經濟連年增長,外國投資激增一倍,醫療覆蓋人群從20萬躍升至800萬,接受中等教育人群從780萬增加到930萬。21世紀10年代以來,波哥大成功“變臉”,從犯罪之都到波西米亞風情十足的度假勝地。哥2016年實現GDP2824億美元,步入中高收入國家之列,貧困率27.8%,預期壽命74.1歲。

2008年7月,被游擊隊綁架6年多的一位女性政治活動家獲救後大聲疾呼:是時候停止流血了!現在應該放下武器,拿起玫瑰,以寬容、尊重和兄弟姐妹式的態度相處…….2016年,美好的願望終於化為現實,是年總統桑托斯榮膺諾貝爾和平獎。


ruixuezhaofeng


世界獨一無二的奇觀! 色彩斑爛,猶如仙境的哥倫比亞彩虹河。哥倫比亞是個充滿了令人震驚和超現實的地方。這個國家有五個完全不同的生態系統-安第斯山脈、亞馬遜、奧裡諾基亞、加勒比和太平洋-每個獨特的地區都有一些奇異而美麗的地方。從在叢林山上塗抹的古代巖畫到滾滾的沙丘滾進加勒比海,位於瓜維亞雷的一個亮點是,參觀塞羅•阿祖爾(Cerro Azul),這是一個孤立的岩石地塊,四周環繞著數百英里的叢林;山上的一個巨大懸崖面上畫著數百幅古老的巖畫,這些畫是幾千年前由土著文化畫出來的,描繪了動物、人和幾何圖形。就像一個露天叢林博物館一樣闡述著哥倫比亞古老的故事………………


老玩童的人生見聞


哥倫比亞一個被毒品侵蝕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古柯鹼”原產地,除了幾個大城市以外,很多地方都是黑幫、毒梟控制,很多15、6歲的孩子淪為殺手,《侶行》曾經拍攝過真實的哥倫比亞現狀,黑幫控制的地方,必須要交保護費,未成年人也必須要吸毒,用毒品控制這些人為黑幫做事,物價上漲加上地方政府腐敗,老百姓可以說苦不堪言。



福平鄉村記


毒梟!足球可以,金毛獅王巴爾德拉馬。


鷹擊長空35409


是我喜歡的國家


廣西桂平小六子


很貧困的發達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