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前兩天,我在地鐵上聽見對面兩個女孩趁著電商活動,大聊護膚經。

A不知道該買什麼,B給A種草拔草。

“這精華不好用,我用了一半就送人了”;

“這面膜還行吧,小紅書上明星推薦的”;

“這粉底會浮粉,而且遮瑕效果不咋地”;

“這面霜貴得值,修復痘印效果看得見”……

B簡直是臺行走的測評儀,在她的分享之下,A下了好幾單。

在一旁的我,納悶A為什麼要聽B的,我坐在她們對面的長椅上,都看到B鼻翼邊棋盤格似的毛孔,兩頰上化妝都遮不住的大痘,以及眼周可以玩連連看的脂肪粒。

我內心的OS是,B斥巨資用了那麼多大牌或當紅的護膚品和化妝品,也沒能讓皮膚狀態好一點。

說句扎心的話,

護膚品用再多、用再貴不是談資,膚質好才是。

以我的經驗,簡約護膚,才是讓皮膚好起來的打開方式。

想起以前和一位朋友在商場裡坐著聊天,她本科學臨床醫學,另一半是醫生,我倆看著商場里人來人往的人們。

朋友說,現在的女孩子,網上看都水光肌膚,現實看皮膚好的沒幾個,很多都是過度護膚作出來的。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北京女子圖鑑》裡,女主把名牌包作為電腦桌面,名牌包就是她的升級圖騰。

以前,我的升級圖騰是護膚品,擬定好將來每年要換一個更貴的護膚品牌來用。

可我那幾年的膚況不好,那時用的品牌又雜又多,把發痘視為排毒,把美白當成要義。

常讓朋友幫我從香港帶貨,一天要補擦三四遍防曬,喜歡去完角質光滑的臉,各種質地的卸妝品要逐個嘗試,有噱頭的黑科技更是要體驗一把。

記憶中那時臉上的標配是,從局部看,一顆正在發炎的痘,和一顆正在淡印的痘;從整體看,整臉的皮膚越來越敏感,連拍水都感覺有輕微刺辣感。

2014年後,我的臉敏感到只能用藥妝品牌的特安系列。

我厭倦那種每種“試用-長痘-修復-試用-長痘”的循環,徹底膩了,就沿用成分簡單的藥妝,不再瞎折騰。

後來我換了座城市,有自己做飯和早點睡覺的客觀條件,我的美白心也過勁了,早上只用清水洗臉,每次臉上不超過3種護膚品,尋常日子只在早上擦一遍防曬,從特安過度到保溼以後,就把護膚程序固定下來。

BA送我同品牌的美白或控油之類的小樣果斷拒絕,沒有保溼系列的我寧可不要,5年來,我極少去角質,極少做面膜,極少換品牌。

只保留必要的護膚步驟以後,我把對皮膚的折騰指數降到最低,它卻成為我記憶中膚質最好的時期。

幾乎不再長痘,毛孔細緻規整了很多,皮膚狀態穩定安好,換季或睡酒店也沒有幹癢發紅的情況。

簡約護膚以來,我的膚質達到了自己的史上最佳。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比起網紅照片,我更相信身邊皮膚好的朋友的護膚經。

且不說網上那些連皮膚紋理都看不清的網紅你如何判斷其真實膚質如何,就算膚質過關又如何判斷和產品是否有因果關係甚至有相關性,就算產品確實質量不錯但是否又適合自己的膚質。

說說我身邊膚質最好的兩位選手吧,我曾不擇手段地掏過她們的護膚經。

第一位是Y,湖北姑娘,不算很白,但沒斑沒痘,毛孔細緻到人神共憤。

我倆認識的第一年,她說在用K牌保溼面霜,到認識的第五年,她還在用這個系列。

我擠牙膏似的問她,用不用面膜,她搖頭,去不去角質,她搖頭。

有次她老公休年假回老家,她邀請我去她家睡一晚,因為想看她的護膚品就去了,結果發現她的護膚太極簡主義了。

她確實只做清潔、保溼和防曬,但她睡覺奇早,十點就騙我說上床嘮嗑,沒說幾句就睡成香豬狀。

第二位是以前深圳的前同事X,福建姑娘,是我那篇吃商高文章裡的女主。(吃商高的人,真的很有遠見)

跟她一起吃飯,她不吃辣不吃油炸,說自己扁桃體割掉了,必須清淡飲食。

她皮膚又白又細又透,她膚如凝脂,發如黑布的樣子,一看就是主皮毛的肺特別好。

當年我問過她用什麼護膚品,她說是N牌,她不喜歡各種牌子混雜著用,喜歡用一個系列,而且不用功能性的產品,做好保溼最重要。

在我看來,身邊好多皮膚好的女人,在護膚上有些公因式:

1,護膚方式很簡單,不迷信功能型或貴婦級的護膚品,做好清潔保溼防曬三部曲,品牌很少換來換去。

2,花在護膚上的時間不多,但花在養生上的精力一點不少。Y心煩就畫畫,X管得住嘴,更管得住脾氣。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我理解的極簡護膚,有幾條要義。

1,不要對護膚品心存不切實際的幻想。

說實話,現實生活中我見過皮膚狀況最多的,是最捨得在護膚上砸錢的姑娘,四五千的精華用不完送朋友,又去跟風其他皇室品牌。

那種聲稱祛斑祛痘縮毛孔的就不必相信,這種抗癌界的“靈芝孢子粉”,廣告神奇到以為攻克了癌症,如果真那麼簡單就好了。

2,最好選擇成分簡單一點的護膚品。

我看到成分欄裡有什麼芳樟醇、水楊酸就唯恐不及,這些容易讓我發痘或發炎。

那種臃腫的成分表目錄,打開就有一股香氣的,我都心存排斥。

別人覺得好用的,未必適合自己,如果你更換護膚品覺得有異常,排查與自己八字不合的成分,找到適合自己的護膚品不容易,不要總換來換去。

3,把對皮膚窮養的精力,投入到對身體的富養中去。

經常自己回家做飯,儘量把擼串火鍋香辣拌,置換成煲湯白灼雜糧粥。

一週半小時以上的運動最少做兩次,飲食儘可能清淡,睡覺儘可能早點,心情儘可能愉悅。

你總不拿金科玉律當回事,花錢去嘗試各種捷徑之後,你才會發現:

再貴的眼霜比不上早點睡,再貴的抗糖化產品不如少吃點糖,再貴的修復面霜也受不了你整天作。

別拿臉瞎折騰,要折騰,衝著三陰交和足三里折騰去,衝著新鮮蔬果天然食材折騰去。

買各種細緻毛孔的護膚品,真的還不如每週吃一個牛油果;用多少去角質的保養品,真的還不如痛痛快快地運動流汗有用。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我發現,為什麼身邊30來歲的女人,皮膚狀態往往比20多歲的姑娘好?

按理來說不應該,越年輕皮膚受到的傷害越少,越膠原蛋白滿滿,氣色更好。

但年輕妹子有個死穴,被不切實際的好奇心,牽引著整天換護膚品,於是把自己的臉作壞作到皮膚敏感,過敏長痘。

而30多歲的女人,宣傳好的、價格貴的,或多或少用過一些以後,覺得廣告和文案也就那麼回事,護膚品的功能也就這麼回事,做到維穩和保溼,不出么蛾子就行了。

我常常受不了那種美容博主,試用到爛臉,又跟你推薦修復神器,別瞎試不就什麼問題也沒有嗎?同時用好幾種產品,居然敢說哪一種有效,變量不單一的結論靠譜嗎?

“過猶不及”用在護膚界是最深得我心的一句。

如果你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試用護膚品,皮膚問題此起彼伏的話,不妨改成簡約護膚的思路看看。

在瓶瓶罐罐上面稍微克制,在生活習慣上面稍微用心,說不定,是你皮膚變好的開始。

- END -

作者簡介:梁爽,理性天蠍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症,點燃你自律的心,出版《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

為什麼我強烈建議你簡約護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