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抗戰陣亡將士公墓 文

西安抗戰陣亡將士公墓   文/王翰

汪精衛公開叛國投敵後,國人十分氣憤。東北李時英等曾致信當局,建議仿嶽墓故事,澆鑄汪氏及其妻陳璧君鐵像以譴責之。馮玉祥非常贊成,不久又倡議修建抗日陣亡無名英雄公墓,以表達對抗日忠烈的崇敬。同時鑄汪、陳鐵像使之長跪墓前,以向抗日英烈謝罪。全國各地並海外華僑踴躍響應。1940年2月25日,以馮玉祥將軍為主任委員,張繼為副主任委員的抗戰建國無名英雄墓及汪逆夫婦長跪鐵像建墓鑄逆委員會籌委會應時而生。

西安抗戰陣亡將士公墓1940年8月開建,10月落成。墓址在蓮湖公園東門內,墓前矗一高約8米、下大上小沒有尖頂、基座以上分為三層的四稜體碑塔,碑塔正(東)面中間一級書“永垂千秋”諸字,下面一級書“抗戰陣亡將士公墓 廿九年十月”諸字;南面為時任陝西省臨時參議會議長宋聯奎所題的《中國抗戰陣亡將士公墓題辭》;西面為時任陝西省政府主席蔣鼎文所題的《抗戰陣亡將士公墓落成紀念》;北面為時任西京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張繼所題的七律詩:“抗戰軍言三度秋,諸君忠孝大無儔;衝鋒陷陣風雲動,取義成仁天地愁。今日蓮湖公墓建,來朝領土全盤收;千年鐵像汪夫婦,跪向英雄羞不羞?”碑塔前方數步,即為汪氏夫婦的跪姿鐵像。忠奸判然,似杭州西湖嶽墓!

蓮湖公園為民國時期西安三大公園之一,風景秀美,為遊人雲集之所。其時正值中華民族危難時期,當局決定將公墓建置於此,頗有深意。之後,凡大型抗日集會,多在此舉行。市民遊園之際,順便憑弔。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修築蓮湖路,公園面積收縮近半,但公墓猶存,鐵像依然。遊人至此,仍能駐足以吊。面對汪、陳二像,或指戳,或詈罵。日積月累,汪氏頭臉竟至痰跡斑斑,而陳氏兩乳亦因屢經褻撫而啟明發亮。可惜後來運動屢興,這兩尊鐵像雖躲過大躍進時期的大鍊鋼鐵,但最後還是被賣給某個鐵廠,改鑄他物;而這座公墓及其碑塔,多年失修,至文革“破四舊”時,也被無知的紅衛兵徹底毀壞,蕩然無存。

曾經盛景,不復再見。其實,西安抗戰陣亡將士公墓不獨為公園、古城一景,實乃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與基地,可惜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