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一般来说,苏州的画风都是婉约的古风,江南风韵下一派古典小清新的感觉。但其实,在姑苏城内也有不少地方呈现的是一股民国范儿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以阊门为界,西边是古城外,挨着山塘街,游人如织;而东边则是古城内,是西中市,这条不长但却狭窄的路保存着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之前我们便专门说过阊门,曾经可以说也是繁华一时,苏州最热闹的商业区之一,不只曹雪芹专门在《红楼梦》里说过这里的繁荣,家就在附近桃花坞的唐伯虎也在《阊门即事》曾经留下诗句: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阊门内的商铺居然可以到五更天还在营业?一直开到凌晨的么?难道当初就有24小时营业的什么豆浆油条店了嘛?

虽说很有可能是唐伯虎用了夸张的手法,但这里的热闹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在明清时期,热闹的西中市叫做“阊门大街”,可惜后来在太平天国战争中被焚毁,几次重建后到了清末民初,为了更好的推动商业的繁华,就拓建成如今宽12米左右的大街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按当时的标准12米的大街已经算是很宽阔的了,谁能想到几十年后街上除了行人马车竟然满满的都是汽车,再想拓宽也没了空间,便留下了这样一条摩肩接踵的商业街,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那时候店铺林立,什么绸缎庄、银楼、药材店一个挨着一个,生意那叫一个兴隆。尤其是西中市上的钱庄特别多,是出了名的钱庄一条街,据说民国时苏州城共有24家钱庄,其中竟有20家齐刷刷地开在了西中市上,不得不让人咋舌。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民国初期,三位银行老大哥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纷纷入驻西中市,也成了苏州历史上最早的三家银行,可以说当时的西中市就是苏州市的商业中心,没有之一

据说,民国时期阊门地区各行商号加起来多达300多家,现在老苏州熟悉的杜三珍熟食店、沐泰山堂药铺、义昌福菜馆、赵天禄糖果店就是在那个时候开起来的。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西中市商业的热闹除了这么店铺,最特别的还要算是建筑风格了,深受时代的影响,西风东渐,苏州古城里就盖起来一栋栋欧洲洋房,再别出心裁一点的还会考虑中西合璧,于是就创造了如今独一无二的一条民国风情街。

说起民国,大多数国人对它的态度其实都很矛盾。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凡是打上民国烙印的事物都会披上一层瑰丽的外衣,带着某种迷人的魔力。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解放后,西中市经过多次修复、重建,终于在2008年的时候,苏州政府下定决心,打造西中市民国风情一条街。把西中市保存较好的31处民国建筑进行修复改造,恢复了14家老字号,想要为苏州保留这么一处绝无仅有的民国味道。

不过对于广大吃货来说,西中市上美食的味道似乎更吸引他们,姚记豆浆、荣记凉皮、马记祥的烧饼、黎里辣鸡脚、鼎盛鲜的烫面饺,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吃客来犒劳自己的食欲。

西中市,苏州城里难得的民国印记


这里能胜过美食气息的,就是西中市一带深厚的人文底蕴了。除了阊门,这一带还有此前我们介绍过的纪念苏州人文始祖的泰伯庙、小众安静的园林五峰园,此外皋桥、雷允上药店旧址、苏州府电报局遗址、古街坊吴趋坊等等也都藏在这附近。

走在西中市大街上,徜徉在市井生活的喧嚣与嘈杂中,恍惚间会觉得自己穿越回了民国,蓦然回首,时光就在我们的脚下交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