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稅後月薪1萬和私企稅前2.3萬,如何選擇?

嫩出水的老男人


看了一下其他的回答,發現大多數人都支持選擇國企,原因不外乎兩點:福利差不多和國企穩定。

我先不下結論選擇國企還是私企,對於一些回答裡面對私企的看法,我是不太贊成的。本人工作十二年,前後服務於三家單位都是私企,在前兩家單位工作的時候,先後被外派到一家國企工作了一年,外派到一家央企工作了三年半;下面就談談我一些看法。


私企待遇稅前高稅後低?

(不知道題目中2.3萬,是真的指2.3萬,還是想說兩三萬)

  • “私企稅前2.3萬,稅後就只有一萬五六;國企月薪一萬,算上各種公積金、年金就有一萬四,相差不大”,這個說法挺可笑的;因為不在國企,所以不敢妄加評論,在這裡之談談私企。

  • 私企就沒有公積金了麼?或者公積金就很少了麼?稅改之前有些公司是這樣的,但是現在,很少有公司敢這樣了。

  • 我現在公積金保險基數已經達到了上限,每月公積金繳納3000多,公司繳納3000多;而且私企就沒有企業年金了麼?現在不少私企都是有的;所以我經常說,如果已經買房,稅前稅後工資其實差不多的;

  • 再糾正一點,公積金保險基數的計算,是要加上前一年年終獎/12的;我們年終獎挺高的,但是害怕有同事關注我,具體多少就不說了。

國企待遇很好?

我接觸過的國企不多,可能會以偏概全。

  • 我在北京國企工作的朋友(大多數本科學歷工作十年),有畢業就掙5K,然後10年不漲工資的;也有年薪三四十萬的。

  • 國企好像有個補充住房公積金制度,據說是可以突破上限的限制;

  • 我曾服務過的第一家國企(我是外派人員),還是上海世博會那年,他們都是直接給員工發門票,然後分批安排去上海出差;

  • 另外他們每到年底的時候會突擊花錢,每人發一臺愛瘋是常有的事情;

  • 最近幾年,他們是不敢這樣做了;不過單看工資收入,也是很樂觀的。

關於工作穩定性

國企穩定性高,這個不否認,如果你想去一個可以養老的地方,國企確實是個很好的選擇。

  • 我上一家服務過的央企,很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早早就開啟了養老模式,你們真的想象不到他們的工作狀態:朝九晚五,上班時間做點兒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網上購物),工作的事情扔給我們乙方;我曾經很羨慕他們,哈哈。

  • 但是,不要以為國企就沒有人員流動,我見過不少國企、央企跳槽的,大多數都是以為“站錯隊”。

  • 相比來說,私企穩定性差很多,比如現在的互聯網公司的裁員潮,甚至公司直接倒閉。這個只能給自己灌一碗雞湯:“只要有真本事,就會有穩定的工作”。

究竟選擇國企還是私企?我認為還是要結合著各種條件分析:

  • 像我在北京的話,我會選擇工資高的私企,一是我要養家餬口,一萬的月薪不足以我一家人的生活,二是再過三五年,我有信心掙到更多的錢。

  • 如果都是在老家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國企,因為月薪兩萬多的私企看起來很高,但是在三四線城市,萬一這傢俬企倒閉或裁員,自己很難找到另外一份月薪兩萬的工作;最完美的是夫妻兩個人都在國企,或者一個在國企,一個在私企。

  • 如果老家月薪一萬的國企,和北京月薪兩三萬的私企,我估計自己會選擇留在北京吧,畢竟...剩者為王麼(原因很多,需要再寫一千字)。


我將持續分享Java開發、架構設計、程序員職業發展等方面的見解,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


會點代碼的大叔


作為一個國企和私企都有十幾年工作經歷的老職場來說,我認為,沒什麼糾結的,必須選擇國企!

國企稅後10000元,私企稅前23000元,看似一倍多的差距,其實沒那麼大。按照新的個人所得稅標準,私企扣稅後,月薪也就是20000左右。雖然仍有一倍的差距,但是如果考慮以下因素,其實大體相當。

一,國企一般都是按最高標準為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如若算上這一塊,工資總額應該在10000✘1.4=14000元上下。而私企大都不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即使繳納,也是最低標準。

二,私企工資彈性較大。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別聽老闆承諾多少,一旦入職,各種檢查和考核,會罰得你心驚肉跳。說是23000元,能拿到一萬七八,老闆就算是有點良心了。而國企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三,私企壓力較大。在私企,你必須給老闆幹出成績。幹不出成績,留不住;幹出成績了,但是才智被榨乾了,還是留不住。老闆就是這麼無情,這就是赤裸裸的人性。所以,在私企,你時刻有被老闆炒魷魚的風險。而國企,這樣的風險基本為零!

忠告:如果私企的待遇不比國企高出3-5倍的話,絕不能離開國企去有今天沒明日的私企,否則,你會後悔的!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很多人只會看到問題的表面,只會關注國企和私企之間的待遇差別,卻沒有從年齡方面進行分析,請聽我細細道來。

你是否快到了35歲了?

在職場中,35歲可以說是大多數公司的招聘終點線,超過了35歲,一般是不會考慮錄用的,除非你是高端人才,高級管理層。

如果你剛工作兩三年,年齡還不到30歲,這個時候你面前有兩份工作,一份國企,一份私企,私企工資比國企多一倍,你會怎麼選?

我肯定選擇私企,年輕人進入國企,肯定得從底層做起,甚至有些人在同一個崗位工作了十年,也未見有晉升,工資每年的漲幅不會太高,只能說是靠福利和年終獎,所以從職業發展前景來看,我願意到私企去闖一闖。

在私企,公司制度沒那麼呆板,對於有能力的人,老闆願意開高薪,委於重任,而且你能拿到私企的2.3萬,說明你有一定的實力。那你完全可以在能拼搏的時候,去爭取高薪,拼搏進取,等到你30歲了,想要穩定下來的時候,以更高的履歷進入國企,可能拿到比1萬還高的薪資待遇。

所以你還年輕,我建議不要選擇國企,因為發展的阻力比較大,可以選擇私企,用兩三年晉升到管理層後,再去面試國企會有更高的薪資待遇,任何公司肯定不會拒絕一個有能力的人。


你已經快到35歲了,想要有一份安穩的工作

很多人都會覺得工作是二選一的情況,選了一,以後都選不了二了,其實在我看來並不是的,你年輕的時候能得到國企和私企的兩份工作,等你快到了35歲,想要進國企依然是有機會的,而且是以管理層的履歷進入國企,起點更高,當然前提是你在私企裡,有努力奮鬥。

所以如果你已經快到35歲了,有機會進國企的話,是可以選擇進入,畢竟工作穩定。

最後我覺得合適的時候做適合自己的事情,是最關鍵的,年輕的時候就要去拼搏,不年輕了,就好好享受生活吧,畢竟大多數都是普通人。

歡迎【關注】,每天分享職場,經濟,產品等領域的內容,讓每次閱讀都有所收穫,謝謝。關注並私信關鍵字【簡歷模板】,可得到133套簡歷模板,總有一套適合您,祝您找到更好的工作。

職場的小世界


我的建議是,老婆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老公私企。事實上我家現在就是這樣的。老婆是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不會面臨裁員,失業風險,收入雖然不多,但是平時過日子還是夠的。我在企企,事實上我就是從國企跳出來的,因為在國企,基本上頭一年你沒被領導列入培養人選,基本上一輩子就這樣了,要麼你能力的確出眾,要麼你的關係夠硬。

私企太多了,你的選擇多,機會多,坑也多,不過好在選擇權在你手裡。在你的職業生涯中,跳過坑,抓住機會,那麼你就ok啦,我覺得這點是國企也好,私企也罷,都適用的,只不過前者提現的是你是不是說錯話,是不是站錯隊,後者是你選擇的公司適不適合你,公司文化怎麼樣,是不是你喜歡的業務。但是私企你會有自由選擇,假如你一開始沒有機會進大廠,那麼先進一個小而精緻的公司,鍛鍊提升自我之後,完全有機會再進入大廠,像大型私企,各方面我覺得比國企更正規,國企其實管理很混亂,我之前是在中外合資的國企,比純國企要正規很多,但管理上還是中方一套,老外一套。而大型私企,可以說他們是毫不吝惜地學習過國際先進的管理體系,逐步探索出了自己獨有的企業文化,比如你去阿里面試,hr會把你問的知根知底,甚至第一次。。。華為,籤各種協議。。。像搜狐,工作氛圍我覺得就很輕鬆,有點國企的味道,但是又比國企自由,舒服。總而言之,去私企,總有一款適合你。


倒黴鬼9


國企與私企比較,這裡面的水太深,基本上沒有具體的對比標準,因為信息太不對稱了。不能單純地從收入上對比,尤其不能靜態地用收入對比。比如,國企月薪1萬,十年後1.5萬。私企月薪2.3萬,十年後可能是5萬。還有退休之後的待遇,還有社會地位,甚至找媳婦的吸引力,等等。很多。

先舉兩個極端的例子。

國企月薪1萬,假如這個國企的上司年齡大了,不想進步了,就千方百計辦福利。工資有工資總額限制,但福利費可以做文章啊。有的單位,福利要比工資高。如果這個單位膽子再大一點,還有各種服裝、運動鞋、電影卡、蛋糕卡、健身卡、游泳卡,甚至公園的年卡。也許1萬工資,後面拖著3萬的福利。另外,還有不花錢的隱形福利呢。怎麼比?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

私企月薪2.3萬,假如這個私企是互聯網大公司,或者是創新性的小公司。先說大公司,比如華為騰訊百度,每年都漲工資,五六年之後,稍微有點能力的碼農,月薪可以達到5萬。可是國企的漲薪是很慢的,怎麼比?

再說,創新性的小公司,假設你遇到了一個手遊公司,不小心這個公司上市了,你分到幾十萬股,也許你一下子成為億萬富翁。這不是不可能啊。但是在國企,你一輩子不可能。

綜上,對比來了。誰都知道國企穩定有保障,但不要指望發大財。工資獎金再高,有天花板。最好的國企(如金融),中層100萬到頭,高層200萬到頭。一般職員5萬-20萬到頭。一般國企,年收入有封頂的。但是,私企,有的打工皇帝年薪4億。這才是對比的本質,你要什麼生活,你追求什麼可能性。這也是糾結的根本。

結論:要看自己的選擇。如果你圖一輩子安穩,過過小日子,不願意冒風險,個人能力(硬幹貨的能力)一般,那麼,當然選擇國企。如果你有硬幹貨,有抗壓能力,不甘心一輩子當職員掙20萬年薪,憧憬那種開寶馬住別墅叱吒風雲的人生,那麼,你就選私企。當然了,不是所有私企都成功,大量的私企很坑人。但,只有這種選擇,才可能實現你要的那種生活,你別無選擇。注:以上對比的前提,要合法收入。


職場火鍋


精英菌認為,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畢竟每個人的職業規劃不一樣,所以選擇也會不一致。只是提出幾點供參考:

1、看發展,看行業前景。如果在國企的發展空間大,那麼應該說,稅後一萬的工資和稅前2.3萬的工資,差別還真不大,選擇國企也無可厚非。同理,如果私企發展空間大,技術先進,那麼,選擇私企也是不錯的。

2、看年齡。把年齡拿出來談,貌似有些不厚道。但精英菌最近在給一些國企或者事業單位做面試官的時候,總是能遇到為了求穩而從私企過來的人。如果還年輕,那麼在私企闖蕩是很好的選擇,人生能有幾回搏,大膽的去做。不能有求安穩之想。如果年齡在職場中已經沒有很大的競爭力,但是因為閱歷足夠,懂進退,那麼去國企做事,未嘗不是好事,在複雜的人事關係中,或許可以做到遊刃有餘,很適應。

3、看規劃。精英菌一再強調職業規劃。如果去私企或者國企之一符合你的職業生涯規劃,那麼按照你的規劃進行選擇就可以。至於工資,那是另外一回事。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最後,無憂精英網祝您新的一年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無憂精英網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想通常會選擇去國企而不是去私企。

原因很簡單:從問答題看,國企稅後1萬元和私企稅前2.3萬元,看起來差距很大,但如果按現在個稅繳納標準,可能月薪也就只有1.5萬元至1.6萬元左右,而國企如果加上“五險一金”,可能總體收入跟私企差不多,這樣私企的收入就沒有多少優勢可言。作為一般人會選擇去國企而不是去私企工作了。

而且,要看到兩者工作前景、工作條件、退休養老等方面差異很大。一是國企有比較好的工作環境,在那兒個人發展空間較大,晉職加薪機會較多,社會地們較高,連找對象都要容易得多,這是私營所很難具備的。二是國企工作相對輕鬆,可以照顧家庭生活,也有更多時間來為自己充電,而私企這方面就遠遠不如了。三是將來退休之後,國企員工有可靠的、豐厚的養老退休待遇,住院也有醫保,生活基本無憂,而私企這方面明顯不如國企,尤其是如果私企經營不善破產了,員工待自己自謀職業,而國企則有一定的安置措施。

綜上所述,一般人會選擇國企工作,而不願去私企工作,這也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的選擇。


開偉觀察


1、正常情況下,優先選擇國企。一是國企的職業發展前景非常明確,而且越是大的國企,職業通道越明朗,善於學習,上進的人在哪裡都有機會的,現在很多國企也並非像書上說的那樣人浮於事,臃腫不堪什麼的。二是現在國企的薪資待遇普遍都不錯,尤其是壟斷性質的國企,且其他福利很好,公司內常常有專門的人來負責生活、個人興趣愛好、社交方面的事情。三是工作壓力普遍可控,經常有機會兼顧家庭和工作。

2、但現在有些私企的老闆也是很開明的,願意和夥伴一起分享成功,尤其是新興產業領域,股權激勵,合夥人制度,都很完善,比如小米和阿里、騰訊這樣的公司,在這樣的企業裡工作,有創業的激情,也有很人性化的管理和發展機會,但是這樣的企業,這樣的老闆實在是太難遇到了。

3、最後說一點,國企如果經營不善,哪怕是破產,對員工的後路或多或少都是要考慮,但私企不同,基本上私企如果倒掉,員工肯定是隻能自謀生路了。

綜上,一般情況下,肯定是去國企了,除非那個私企非常特別。說實話,工資的差距不應該成為決定性的因素。


遁逃者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進行簡單的分析,然後再做出選擇。

一、看工資福利。

國企的稅後月薪一萬元,就算是扣過各種保險後的一萬元,推算過來大約是在一萬五左右(因為現在實行了個稅的專項附加扣除,所以這個稅並不是特別好計算)。和私企的2.3萬元的月薪相比,有差別,但不大。

在我們二線城市,如果在國企能拿到月薪一萬元,就是非常好的單位了,這樣的好單位,是不能只看工資的,還要看福利。

雖然現在管理的嚴格,不讓亂髮,就算嚴格按照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來發福利,也是很豐厚的。除了過年過節發的實物,還有電影票,蛋糕票,運動服,聯歡會演出紀念品,工會會員生育、住院、退休等人生的重大事項,都有紀念品,還有金秋助學和送溫暖等活動,有的單位還為職工購買了補充醫療和補充養老,很好地解決了員工的後顧之憂。總之,只要你能想到的,單位都替你想到了。能有這麼好的福利的私企,恐怕不多。

很多人在跳槽的時候,如果私企的工資沒有國企的三倍,是不會選擇私企的。

二、看工作穩定性。

國企的工作穩定性就不必多說了,只要你不辭職,不作妖,就算工作能力一般,只要能進入到這個體制內,這個單位就養你到老了,就算單位倒閉了,也要給你找好退路。養人,維穩,也是國企的責任之一。

好的私企是鐵打的營盤,如果你不是技術大牛,沒有高精尖的業務能力,走人是家常便飯。差的私企,萬一遇到經營不善倒閉了,別說給你找退路,能拿到一筆遣散費就算不錯了。

三、看工作壓力。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國企業的工作壓力也很大,但一個單位,只要不存在解聘,壓力能大到哪裡去?在國企,工作能力不行了,頂多不用你,讓你閒著,靠邊站。但是在私企,他們是不養閒人的,能力不行就走人,想留下就要埋頭拉車,拼命幹活。兩者相比,付出和收穫的比例,是不同的。

只是從這三方面進行了一個簡單的分析,基本上認為還是國企更靠譜。但如果你有能力,有野心,想做出一番事業,當然可以選擇發展前景好的私企,也許你也是下一個站在風口的豬。


錦瑟談職場


看到各路大神小神回答裡都說要選國企,那我就放心了! 在這兒我,也大聲喊一聲,必須要選國企啊!


首先私企稅前2.3萬,如果按照正常交五險一金,再扣掉個稅,拿到手也就一萬七上下,比國企的稅後一萬也就高個七八千,而國企通常公積金會比私企高的,福利會比私企好的,如果算上這些,基本也就打平了。


所以,做這個選擇的關鍵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穩定性,第二是發展性。


先說穩定性,相對於私企,雖說現在的國企也不是鐵飯碗,但絕對算非常非常穩定了,只要你不犯錯,就可以一直呆下去,不像私企,三天兩頭裁員,只要你不能給領導創造效益,分分鐘讓你滾蛋,即使能夠給領導創造效益,也會想著法變著招剋扣工資的。


再說發展性,我想說的是,國企發展最主要的是靠背景,其次是搞關係的能力,最後才是業務能力。而私企卻主要是業務能力,但能夠拿到2.3萬,這在私企絕對是高工資了,想進一步發展,一過40歲難度就很大了,但國企卻還有無數機會。


綜合衡量就知道,國企是長期合約,私企是短期收入,應該選哪個,不言自喻。尤其是年過40歲的職場人,在私企一旦被裁員,再找工作是非常困難的。當然,不排除有部分能力很強的職場人,在私企遊刃有餘,但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

世界500強經理,資深管理與培訓專家,分享職場乾貨,攜手共同成長!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