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非洲武裝人員要把AK步槍舉腦袋上射擊?

用戶110306220279




許多網友喜歡把非洲黑蜀黍“槍舉過頭頂射擊”的神操作歸咎於“缺乏訓練”,這種看法其實是片面的,非洲黑蜀黍不是缺乏訓練,而是——難以訓練。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一組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的數據:截止2015年培養非洲學員3200人,其中5人成為總統;副總統1人;總理1人;國防部長8人。因此有人打趣:來這裡讀書要用心,你的學長可能是個總統。



這跟黑蜀黍打槍有什麼關係呢?想必大家都知道,能來華學習的非洲軍人必定是其國內軍事領域的“天之驕子”,但就是這些“天之驕子”在我國學習軍事知識和作戰技戰術時的表現能讓人哭笑不得。



比如說裝甲兵。蘇丹由於國內缺乏裝甲兵指揮人才,在步坦協同作戰中坦克常常壓死步兵;所以蘇丹總統選送了一批青年軍官到中國裝甲兵學院深造。但這些留學生的平均學習能力讓人實在不敢恭維。有次教授步坦協同作戰,12位蘇丹學生興沖沖就爬上坦克了,約定一起開到作戰地點匯合,在北斗衛星的導航下,這12輛坦克愣是開出了四個不同方向,中方教官想破腦袋也搞不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從此增加了一項規定:以後蘇丹學員開坦克,距離一律不得超過25公里。



笑話歸笑話,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這批留學生回到蘇丹以後把在中國所學運用到軍隊訓練中,蘇丹也成為非洲第一個懂得步坦協同、步戰協同並且不會壓死步兵的國家。



再舉個例子——東非解放軍,坦桑尼亞國防軍是號稱除了膚色以外跟中國人民解放軍沒有任何區別的軍隊,被稱為“東非解放軍”。在接受中國軍事理論之前,坦桑尼亞是一個任人欺辱的窮國,其軍隊戰鬥力也就是“槍舉過頭”亂射的水平。



後來來華學習的坦方留學生髮現大解放軍的一整套條令條例和部隊管理理念非常附和其國內軍隊需求,於是把解放軍的一整套條令條例一字不差照搬到其軍隊管理上。



所以坦桑尼亞新兵訓練第一課就是:一二一,齊步走!更有坦軍司務長騎著自行車去買菜的似曾相識的場景。



坦桑尼亞國防軍因此成為非洲武裝力量中唯一一支作風過硬、軍紀嚴明的軍隊。在抵禦烏干達侵略的戰爭中,坦桑尼亞發起全國戰爭總動員,要讓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僅一個月的時間,坦方便動員了十萬人成功抵禦烏方進攻,在59式坦克和殲六戰機的掩護下,兵鋒直指烏干達首都,準備推翻烏干達啊明政權。




這時利比亞總統卡扎菲派兵前來增援(卡扎菲甚至派出了圖-22逆火轟炸機),結果就是被“東非解放軍”分割、穿插、包圍,在準備全殲包餃子的時候卡扎菲投降了……



坦桑尼亞國防軍經此一戰,從此在非洲大路上再無對手,坦桑尼亞也成為非洲最穩定的國家之一,而且每年都會選派一批青年才俊來華深造,其中一批來華留學的軍人已成長為軍方高級將領。2017年在與我軍陸戰隊聯合演習時,我軍戰士向兩軍將領報告:報告首長,部隊準備完畢,請指示!坦桑尼亞將領回禮後用濃郁的山東口音回道:開始!



故事講完了,小編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是需要一整套紮實理論體系做為基礎訓練出來的。腦子裡沒有這套“軟件”,再好的訓練也提高不了軍事素養,也許你能派教官去把“舉頭射擊”的毛病糾正過來,你甚至還可以把他們訓練成神槍手,但是,腦子裡沒有這套“軟件”支持,再遇到像“東非解放軍”這樣的對手時,標準的射擊姿勢也改變不了一觸即潰的命運。



對一直武裝力量進行訓練的難不在教授於技戰術上的難,而是在於改變腦子裡觀念上的難。


兵器知識譜


首先,絕大多數非洲武裝分子都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再加上AK操作簡單,基本上就是發把槍就上戰場了,所以也就根本談不上規範操作武器了。

另外,據說非洲人傳統思想當中都賦予武器以靈魂,或者說相信武器有靈魂,只要扣了扳機,武器就會自動把子彈射向敵人,所以他們覺得不用瞄準。


勃朗寧wu


看過這個解釋,非洲人把AK-47d當成神棍,只要這樣,敵人都倒下,不必太在意別的事兒了


趙撿子


射擊是工作,要的是氛圍,打不打的中是緣份。


半山雲朵


此為信仰射擊法,正規軍是無法掌握的


刺刀139


打到的都是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