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房價開始大範圍降價了,是不是房子不好賣了?

濟南房價太高啦


我是濟南人 不是地產中介,我是個幹室內設計師(幹裝修的)的。我覺得這個房價吧 。

濟南要漲不會漲太多 ,因為國家調控、消費透支嘛、人口的負增長、房價虛高嘛。

跌呢也跌不了太多,因為全國房價虛高,一線城市更甚很多人在一線城市待不住了就要往二線城市,或者回家就業也會拉動當地的經濟和房價。當然一線城市待不了 很多人肯定會瞄準二線城市 比如山東什麼所謂的新一線 青島 二線城市 濟南 煙臺 那這樣隨著人口流量密集房價也不會跌太多。

還有就是住建委的約談,在第一次大降價的時候 國家的住建委就約談了當地的企業 隨後就回到了原來的價格。

因為一下子降價又會引發很多問題,斷貸、壞賬、打砸售樓處,大家應該瞭解也不少了。我覺得未來的房價會慢慢的刺破泡沫隨著國家的調控逐漸回落,這也是我們期望的,現在濟南的房價均價已經達到了一萬七八不是一般工薪階層可以承受的。相對於濟南現在工資水平七八千一萬塊錢一平方我覺得才算合理,但年輕人買得起 但是我覺得買房根本就不是年輕買的起的。

我剛畢業到現在工作八年 看看房價也是比較高了 ,剛畢業不讓家裡幫忙?不能說沒有,但是說人人買的起絕對扯淡。

當然對於某些憤青說的直接跌到谷底,那肯定是不可能的,說句很實在的話,很多地方的財政都靠著當地的土地出讓金,人家賣東西絕對不會跌出土地出讓金來 所以作為看客 著急住不賣的 就買唄剛需嘛是吧 投資的就慎重吧。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EN室內設計


中國的房價還有上升空間,關鍵是看什麼地方的房子。因為城市化還沒有完成,距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利率下調和房子不好賣沒有必然的關係。

房貸利率下調,多是因銀行自身的業務關係,和整體房子的走勢沒有關係。

因為政府對房子的調控沒有結束,還是秉持住房不炒的的理念。

至於房價的升降,不是隻在利率下調後才有變動的。任何時候都有,有的地方會降一些,有的地方會漲,但這是屬於局部的。關鍵是看你買什麼地方的房子,買房的“位子”決定了房子的升值潛力。

房貸利率下調,並不意味著政府對房地產市場調控放寬。當然如果有能力買房的,還是儘早上車,關鍵是看買什麼地方的房子。不是每個地方的房子都有升值潛力的。


肖的生活號


2015年7000賣不出去,門可羅雀,售樓處到處拉人看房送東西,2017年莫名其妙大漲價,反而都搶光了,很快漲到快兩萬了。大家還記得2015年的股票麼?2000漲到5000.又降到2000多,現在也沒過3000


扁鵲姊姊


我們小區前段時間16000很好賣,現在13000了,降了不少,不過沒關係我6000多買的😂😂


用戶711753041746


一年漲5000,6000的房子,三年變成20000!這是病態的漲價,當然得掉下來!但總體還是漲的趨勢!

現在房子不好賣是一定的!相信很長一段時間之前也不好買!只不過地產商都忍痛撐著!大多賣出去的房子,是剛剛漲價或者漲了一點點的時候賣出去的!(比如我周圍朋友同事買房,全都是7000或者剛10000時候買的)跌之前20000左右的價格,賣不出去幾套房!


壹234壹234像首歌


未來30年。簡單說一下兩個方面。

這個時點那些建議別人買房的專家,麻煩低下高貴的頭顱,踏踏實實學習學習。都水平太高了,太牛了。

一,本輪以房地產為首的經濟週期已經演繹超限,並且地產提前榨乾了未來30年的消費能力,現有已購房者需要還30年房貸,他們每個月收入減去房貸才是可支配收入,之前會有新增的年輕購買力不斷出現,但是買房後,他們也從新增年輕購買力變成新增年輕負債,未來30新增年輕購買力會很少。

二,我國未來人口老齡化65%,再去了15歲以下的,年輕勞動力有多少,認真想一想。根據發達經濟體人口變化規律,未來人口減少是大勢所趨。

建議大家積極配置黃金白銀日元等避險資產,股市和大宗逢高沽空。

未來,你將不費吹灰之力迎娶人生。

記住標題未來30年。

至於這個時點還勸人買房的,不知是居心不良,還是其他原因。


用戶109830148452


房價漲的越快,有閒錢不缺房的人越買,想從中獲利,房價一降他們慌了,低價出售除去銀行貸款掙不多少錢,問題是還不好找接盤俠,其實房價很大原因跟他們有關。另一方面拆遷的地方多,手裡有一二百萬的有的是,想買了房手裡還能留點,開發商會讓你留錢?就開始漲價,把你手裡那點錢都拿走~其實現在很多拆遷家裡都至少兩三套房,有的在外面上班早就提前買了一到兩套,很多濟南人並不缺房子,就是被漲價鬧的,覺得買了就是賺,一套房值幾百萬輩兒有面兒,問題是你那房子賣出去才值幾百萬,賣不出去就是一套房!


回到從前2005


作為一個16年買房,去年底交房的準濟南人出來說句話。

首先16年中開始房價瘋漲,從唐冶高價賣地開始,房價一路飆升,一直升到了18年初才停下,這就跟人一樣,一路跑個不停,但是終究有停下來調整的時候,而現在這個階段就是一個市場的自我調整期。

進入調整期後,房價會隨著市場本身進行自我調控,目前降價就是因為缺乏“市場力量”來支撐這個房價,這就跟健身一樣,你的力量撐不起目前這個槓鈴,可不是隻能換更輕的槓鈴嗎。所以就兩個結果,要麼繼續換“槓鈴”,直到選擇一個自己能撐得起來的。要麼就是增強自己的“力量”來撐起現在的房價,甚至更高。

其實政府更希望的是後者,16年開始大量賣地,就是為了有錢去增加自己的力量,最近幾年政府可以說是動作頻頻,但這些動作能不能換來濟南真正的蛻變那就不知道了,但目前看來,起碼濟南這次真心是想搏一次了,如果濟南真的通過目前及將來一系列的動作來增強了自己的力量,但房價無疑還是會繼續提高的。


因為本公子喜歡


濟南的房價從17年初的7000漲到20000每平,然後今年再降3000,變成了17000每平,這叫降價嗎?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就像政府往長江裡邊打了一個雞蛋,全國人民都喝上了雞蛋湯一個道理!





AKun


濟南的房價與工資極度不匹配,2萬左右的房價全省第二高,而人均GDP全省第六,直接說明濟南的購買力不是很充足。如果濟南經濟科技創新能力在省內首屈一指,再加上省會政治文化作用,濟南的房價位於這個區間相對於全國來說,比較合理。但現實並非如此,雖然身為濟南人,但不可否認的是2014年以前的濟南的確就是個大縣城,但她當時的房價是很理性的,合理的。有3000-4000的工資配均價不到1W的房價,雖說有壓力,但可以接受。畢竟再差的省會也還是省會。

而2016年至今,濟南房價翻了不止一番,包括沒有什麼實業,位置較遠,人均GDP更低的長清區,也跟著濟南市內六區房價瘋長,帶來的效益很明顯:房子更加好賣了,人們擔心再漲就買不起了,不少人狠心買房後看房子仍然漲個不停,花了更多的錢心裡還盤算著賺了。於是房地產商高價買地然後又高價出售,開始新一輪惡性循環。

但掙錢總比花錢難,老百姓手裡沒錢了,房價仍居高不下,更詫異的是在淨增長率更低的今天,各種拆遷,棚改還在馬不停蹄的趕。好的地段房子死貴還買不到,而一般的地段房子同樣貴,多數人會覺得很不值。所以買的人相對較少。但是開發商降價銷售是不被允許的:房價下來了直接導致已經買房的聚眾‘維權’,開發商利潤降低,銀行貸款收益降低,間接影響一些職能部門xx。

雖然我們沒有直接的話語權,但人民始終是時代的主體,大部分人民的問題最終都將不是問題。順應潮流就是指順應人民的心聲,俗話說得好,在風口上豬都飛的起來,但是風口過了,挨摔的還是豬。投機取巧最終都會是一場徒勞。樓市降溫其實是市場逐漸趨於理性的表現,實業興國的道理肯定有人比我們懂,只是巨大的利益相關使他們直接選擇無視罷了。濟南的大範圍降價只是因為她飛的太高,但買的人甚少。從兩萬五降到兩萬和從十萬降到兩萬只是字面上不同而已,沒人買,也就沒人虧,也就沒人賺。

未來的濟南房子只會越來越多,格局也越來越大,如果真的把濟南建設強大了,尤其是經濟上的強大,人民口袋裡有了錢,房子當然好賣。但在此之前,個體經濟的式微實在是無法支撐如此高昂的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