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銀行四個月,每天都想辭職,每天都活在對之前找工作的後悔當中,怎麼辦?

獨立feel


其實我有過和你相似的經歷,從畢業後進入公司就沒有一天不後悔,不在想怎麼能趕緊離開這個地方,也一直都在後悔中,甚至完全忘記了為什麼當時擠破頭也要進這個地方,上班就是在痛苦中煎熬,但作為過來人,我還是想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1.先認真分析下自己為什麼不喜歡這份工作

銀行的工作,肯定壓力有些大,但如果只是因為壓力大而導致你感覺到痛苦,那我覺得你先忍忍,因為等你跳出來,你會面臨其他你預想不到的壓力,到時你可能還會繼續後悔。所以如果不是因為壓力大,而是你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這樣的工作,不喜歡那樣的工作環境與人際關係,那我還是勸你好好再待一段時間,儘可能想辦法讓自己試著融入工作,跟同事融洽相處,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但如果是你完全不喜歡,甚至是厭惡,那我覺得你是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2.萬不得已,不要裸辭

但即便是準備找其他工作,我也建議你在沒有找到下家之前,最好不要辭職,最好是一邊工作一邊找,如果你堅持裸辭,我告訴你,如果你長時間沒能找到如意的工作,你會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中,這種狀態會對你個人的生活產生特別不好的影響。所以騎驢找馬,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選擇。但如果你真的特別特別討厭現在的工作,以至於它無法讓你很好的維持正常的生活狀態,那還是離開吧,因為人生的路還很長,沒有必要因為一份工作而讓自己處在混亂的生活狀態中。


3.努力提升自己

如果選擇放棄,你就要提升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做好準備去迎接下一份工作,並爭取勝任它,把它做好;而如果你還在猶豫,那我建議你,好好提升自己的個人能力,也許你會在現有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給自己不一樣的歸屬感。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希望對你有用。

關注嗅嗅嗨生活,讓我們一起探討職場的生存法則


嗅嗅嗨職場


我來回答一下吧,感覺你跟我挺像的,看到你說的話,我有點共鳴了。本人本碩畢業於同一所211計算機系,17年校招進入四大行之一的省行信科部,比較特殊不是業務崗,現在入職一年半了,實習期一年,工資6,現在轉正了工資每月差不多8,加獎金年平均每月一萬,女朋友一個月5-7,壓力一般。銀行好不好?我覺得看人,銀行優點是工作穩定,福利待遇現在也一般了,工資環境還不錯,一年吹空調,也就這了。那缺點呢,我的待遇我說了,領導的就不提了,沒用,業務部門的比我高,因為科技類是輔助部門,櫃員呢?低,但是基層網點地段好的客戶經理一年二十多萬也有,所以也不好說。國企都是唯領導是從,事情辦的好不如關係好,有能力未必能出頭,可能成為勤懇的炮灰,銀行加班很嚴重,各個部門都是如此。現在我準備去上海了,進互聯網去,一輩子就想著安穩過日子,註定是一條鹹魚🐟。所以呢,我覺得你要想好,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這個工作,我反正是不適應,氛圍不適合我,我喜歡一分耕耘一份收穫,銀行裡不是這樣的,國企都不是。你要是不喜歡就辭職吧,人不要為難自己,你都不喜歡,怎麼幹好?人過一輩子,就應該率性灑脫,幹自己想幹的事,才不負時光。


深心豪素


先說說我的經歷。大家輕噴哈!

我在2013年畢業於一個211,985高校,經歷了考研失敗後,既不想再繼續求學道路,又想早點工作為父母分擔,所以畢業後簽了一個大型國企,當時這個國企效益並不是很好,因而待遇也不高,但是勝在屬於行業龍頭的地位,平臺對當時稚嫩的我來說非常難得,再加上領導對於人才梯隊建設非常重視,我學到了很多知識,然而在裡面待了兩年後,由於心浮氣躁,不滿待遇等問題,在還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的情況下,草草辭職。

2015年辭職後,想去幹銷售,找了另外一家小國企,真正進入銷售隊伍後發現同事們大多是大專畢業,甚至有的是高中畢業,而自己由於口才不好,與他們相比,也並沒有什麼優勢,心裡忽然有一種落差,而且銷售人員暫時要在車間實習,說是實習,其實就是給車間工人打下手,幹了一週後得知公司在招技術人員,而我的專業,工作經歷都非常對口,於是向人事部門申請調入技術部,無果…於是辭職。

辭職後由於生活壓力,進入一傢俬企從事技術工作,當時這傢俬企在招聘時人事部門許諾了很多,但大多沒有兌現,還好當時的直屬領導人很好,工作氛圍是非常融洽的,但是工作待遇還是不理想,而且離家也比較遠,大概30公里,需要每天開車來回,加班也比較多,因而心裡生出考公務員的想法。邊工作邊準備考試,筆試,面試,體檢,政審,最終進入體制內。

基層公務員的生活同樣苦逼…加班,熬夜,待遇同樣不高,其中苦楚只有自己和同事們知道。看到涉及公務員的新聞下的評論裡,部分人想當然的對公務員的謾罵亂噴,也一度憤憤不平,更讓人生氣的可能就是一些無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故意去黑這個群體,很多時候也想過逃離,但是仔細一想自己已經28歲,不再年輕,沒有繼續折騰的資本,也只能去無奈去接受。一句話,為了生活…

下面回到題主的問題,對於銀行的工作我並不是很瞭解,但是就社會上大多數人的看法而言,銀行工作體面收入可觀,如果是我的話,我不會輕言離開,除非我有更好的工作機會。至於原因,通過我的經歷已經能夠得到答案,草率的離職只會讓我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還是希望題主能夠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要像我一樣做草率的決定。在我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我們的每一個決定都應該經過深思熟慮,我們也會為每一個決定付出我們的代價或者叫成本,或者時間或者物質或者精神,當然也會得到回報。


小才書


你入行四個月就想辭職,我在銀行幹了32年,真覺得還沒幹夠。

現在銀行工作的環境、氛圍、強度,可比我們入行時強上百倍,當年無論是會計、出納、信貸、臨櫃還是事後,全是手工,一把算盤,一副套袖,頭一低就是一天,下班時頭昏眼花,手腕痠痛。要是日結不平,長短款、大小數、串戶,就別想下班了,你知道有多煩人呀!最討厭的是年終結算,從11月中旬就開始忙活對賬、調賬、催貸、試算……,12月25日以後下班就沒有準點兒了,年終31日決算就折騰一個通宵,出報表一般都忙到元月10日左右,全是手工做賬、做表呀!

自從核算上機後,真是享福了,玩電腦可比玩算盤強多了,所有報表全是通過大機形成,既快又準省大勁了。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進銀行幹金融,真是不能理解。


沽上漁翁


想起了大三暑假時在某大型銀行實習的經歷,當時是去跟著對公業務經理做助理,帶我的人是專門負責小微企業的。

工作下來感覺其實就是搞推銷的……跑到各種客戶(小公司財務)那裡推銷各種理財產品…………想辦法拉人頭拉業績什麼的。

每天穿著細高跟鞋彆扭死了,走一天下來腳疼,早上五點半就要出門坐公交,然後晚上還要有各種應酬(維持客戶關係)各種培訓………

感覺實在是太不喜歡了,實習完果斷跑路,後來畢業季正式找工作的時候就完全沒有報考銀行。再聽到誰在銀行也一點都不羨慕😂……

不過喜歡做銷售的去銀行應該不錯的,比普通銷售待遇好多了,也穩定多了。


sherrygranger


題主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個人曾有過類似的經歷,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幾點做法。

既然不行,可以思考離開!

看到這裡,有人會說我站著說話不腰疼,鼓動別人離職,沒安好心!實際上,2015年我就面臨和你一樣的選擇,當時用6個月時間從工程師升到高級工程師,在別人看來工作體面,工資還挺高。結果我自己每天活在“鬱悶”當中不能自拔,一度因為連續的情緒不高陷入抑鬱,最終選擇離職。從結果看,離職換工作環境以後確實好轉!我認為,既然一直做的不開心,上班跟上墳一個心情的話,離職是個好選擇!

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不開心?

上面講到不開心就離職,那麼我們逃避的是“不開心”這種狀態,或者是你說“後悔”的這種狀態。那麼,我們要“治病”,就要找到“根”!仔細問自己內心,把不開心的原因找出來,確保你下一份工作開心。

找出優勢,杜絕恐慌

很多時候講,我們的不快樂是因為實力和野心不匹配,才整天不安!那麼離職前,要確保下一份工作是否OK,還要綜合考慮自己會不會像之前一個樣子。那麼,找出自己的特長和興趣,下一份工作往這個方向去靠攏!

總之,每天工作不痛快,心情抑鬱,既然已經考慮離職了,選擇好下一份工作就離開吧!再好的工作,也要自己能適應才是最好,而不是別人眼裡它好不好的問題!


僅是路人


怎麼說呢,有人說銀行工作好,有人說工作不好,每個人對於工作的好壞程度不盡相同,每個人的評判標準更是不同,特別是處於剛畢業、剛換工作、剛轉行等特別時期!

下面我就客觀地來說說銀行的工作,一起來看看這些年銀行的風起雲湧:

1、銀行,高大上的代表,高富帥、白富美的聚集地。特別是在咱們父母輩分的傳統觀念裡,銀行和公務員的地位相當,單位背景強大,公司穩定,五險一金,能夠按時發工資,最主要的是大公司值得信賴,每天西裝革履有體面。

2、銀行,如果是正常渠道進入銀行的話,多是一線銀行櫃員的工作,對於現階段的銀行櫃員來講,名目繁多的考核,每月業績目標,商務禮儀等等,那可都是跟你自己工資、獎金,績效相掛鉤的,動不動就是扣錢罰錢少錢,往往都是還沒整明白,錢就自然而然地沒了。

3、工作時間來講,你以為銀行只是早八晚五,八點開門對外辦理業務,四點收拾收拾就下班嗎?那就大錯特錯了,銀行基本上三天一大會,天天一小會,特別是在月末年終測評,這種頻率還是要加快的。因為找了個穩定的工作,但是加班值班基本天天都在發生著……

4、現在的銀行和之前的銀行最大的區別,銀行的壟斷,獨大性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大不如前,說句最簡單的就是銀行已經不是老百姓的唯一選擇,特別是在存錢理財這一塊。大部分人,曾經是因為對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不瞭解,不信任,所以寧可少掙點利息錢,也要把資金放在相對安全的銀行。但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老百姓通過這麼多年對於股票、信託、基金等金融理財產品的嘗試與瞭解,慢慢地明白了銀行在金融市場所扮演的“資金中介”角色,自然而然地開始選擇非銀行金融機構來替代銀行……

5、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咱們股民最熟悉的炒股指標,像MACD,KDJ就是人工智能的一種表現形式。再者,手機銀行,各種理財APP,支付寶等,因為他們的存在,很多在之前需要去銀行的轉款,匯款等業務也不需要再去銀行排隊辦理,未來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人工智能的比重加大,自然而然銀行員工的需求比重將減小。

最後做個打包,銀行不是不好,我只是提供下個人的客觀想法。從長久來看,我更希望大家把銀行作為自我職業規劃的一種中轉站,你可以在盡情地學習,特別是積攢人脈。

如果你以後還準備從事金融行業,請把上面那段話畫上重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有異議,請與我聯繫,第一時間作出相應修正!謝謝!


財經小野君


看到你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以前朋友給我說的,在銀行工作的人工資特別的高,但工作時間並不是朝九晚五,說朝五晚九都不足為奇,說實話銀行的工資挺高的,不過為了拿這麼高的工資,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回到家吃個飯就可以洗洗睡了,不知道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讓你堅持下去,因為你這份工作確實很難得,有好多人想進銀行,卻沒這個能力通過面試。所以你就應該懂得知足,懂得在這個崗位上的堅持。

但是看了你的描述,我建議你辭職,理由我只說兩點吧,因為這兩點是我的人生信條。

一是你在工作中已經找不到樂趣和動力了。這樣下去只會壓力越來越大,工作消沉,每天都活在這樣的狀態中,會得各種心理疾病的。


二是人生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不能讓自己的人生被束縛住,為了生存我們可以接受朝九晚五,但是,人生除了生存,還應該有快樂,否則這麼多音樂,電影,遊樂園都是做什麼用的呢?世界上有這麼多工作,何必在一個銀行職員上面綁死自己呢?

以前在聽一個名人說過,一個人如果在一個領域花七年時間,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是他沒有說一個前提,我們鑽研的動力是什麼?是熱愛是堅持,如果堅持允許痛苦,那麼熱愛就是用來消磨這種痛苦的,但是當一份工作只剩下痛苦和後悔的時候,還有必要堅持下去嗎?


晚澄娛樂


謝謝您的提問,小編專注於給各位分享各種職場經驗,每日更新,跪求大家關注,下面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進銀行四個月,每天都想辭職,每天都活在對之前找工作的後悔當中,我理解,您這當中,有兩種可能的原因。

1.對新環境的不適應

包括我之前剛開始工作,以及後面幾次的跳槽,在工作的前幾個月,都會非常的不適應,對新環境很排斥,非常的懊惱自己當初為什麼要跳,為什麼要為了這點臭錢離開舒適區。

不過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人都是排斥外部環境變化的,解決方法,只能自我疏導自我開解,調整好心態,多和身邊的同事溝通,包容的接受身邊的一切。

2.確實不適應

如果您深入考慮,而且再經過一段時間後,還是有這種不適應,這種懊惱,估計就不是因為您不適應新環境了,而是這份工作本身,不適合您,包括工作內容、專業方向、工作環境、工作氛圍等等。

如果確實是這種情況,您也確定自己無法在短期內調整,也確實不想調整,可以考慮下跳槽,跟家裡人和朋友坐下來好好談談,看看是否可以再跳槽,4個月的經驗,對於跳槽來說,價值不會特別高,但相信也會有企業和獵頭願意看的,別急著走,騎驢找馬,先在這段時間內,把銀行內部可以學的東西學好,起碼出去吹也有東西吹,對吧?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樣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謝謝大家!


在廣州奮鬥的普通人


能在銀行某個人某個差事,也是大學畢業後通過,層層應聘,託關係走門路才進的銀行。頭三年的銀行櫃檯工作的確單調,工作壓力大,責任心強,煩惱煩悶的多。才進銀行四個月,每天都想著辭職。對於之前找工作時沒有認認真真的選擇而後悔之中。其實大必不可如此。



怎麼形容銀行好呢?這麼說,銀行是一副好牌,打的這麼爛?想前幾年,銀行明明五個窗口只開兩個,一個對公一個對私排大長隊一排都排倆小時。客戶有怨言,可又無可奈何,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所以我們就拋棄了銀行。銀行不改變,我們來改變銀行。銀行員工的辭職潮會越來越多。



你真的想辭職的話,建議你最好找好下家以後再辭職。不要落一個上下兩不著調。假如是嫌工資少的話,可以業餘時間兼職做一點別的。或者找領導談談能否調到後櫃檯去。



的確,安逸舒服,工資待遇又好的工作的確不好找。如果你英語不錯的話,你也可以選擇考研,考研成功以後給你二次找工作創造了條件,打鐵還需自身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