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艾略特波浪理論基礎-推動浪及其變異型態?

小莫179137366


波浪理論中推動浪有五浪構成,第一浪通常只是由一小部分交易者參與的微弱波動。一旦浪1結束,交易者們將在浪2賣出。浪2階段的賣出是十分兇惡的,最後浪2在不斷新低的情況下,市場開始轉向啟動下一浪波動。浪3波動的初始階段是緩慢的,並且它將到達前一次波動的頂部(即浪1的頂部)。

在浪1至浪2階段,交易者並不確信這是一次向上的趨勢,並且利用這次波動增加空頭。如果他們分析的正確,則市場不能到達浪1的頂部。因此,大量止損單現象將會在浪1頂部附近出現。

在浪3的波動獲得了動力並且到達了浪1的頂部。在浪1頂部被突破的同時,止損單會被觸及。根據止損量的大小,將在浪3上產生一個跳空缺口,在浪3的上升過程中,跳空缺口是一個好的現象,在止損單被觸及之後,浪3的波動將引起交易者的注意。

當初始時在底部做多頭的交易者可以觀望,甚至可能決定增加頭寸。而處於停損出局的交易者,在經過一段徘徊不安之後,斷定行情是向上的,並決定買進參與波動,這種突增的交易興趣給浪3的波動提供了動力。這時,大多數交易者已經斷定這浪行情是上升的。

在浪3-浪4轉變的過程中,這種買進的瘋狂逐漸變弱了,浪3進入停滯。獲利回吐開始蔓延。在低點做多的交易者決定將利潤兌現。這就引發一次價格的回落,從而形成浪4。

在獲利回吐進行的過程中,大多數交易者仍然確信行情是向上的,他們或早或遲進入這一次波動,或者猶豫不決,認為這次回吐是買進的好時機。

在浪4結束之時,更多的買單開始介入,價格開始再次波動上升,從而形成浪5,浪5的波動缺乏像浪3波動時擁有的巨大熱情和力量,當價格在浪3上方創出新高之後,浪5的內部動量相對於浪3運行過程是很小的。

推動浪浪5不能創新高(高於浪3的頂點),則浪4變為調整浪的浪a(也有可能成為下跌推動浪的浪1),浪5成為浪b,之後將面臨浪c的下跌。

而浪C就是我們所謂的主跌浪,一般其低點會低於a浪,比如說2015年7月之後的大盤走勢就可以看做a浪,而2018年3月之後的走勢就是典型的大C浪,而我們目前依舊處於C浪之中。但是,2019年或將迎來一箇中期反彈浪,投資者還需把握機會呀。


民眾投顧


波浪理論存在非常大的弊端,這點艾略特本人也是承認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波浪理論並不能運用在個股選擇上面。

請問有多少人依靠波浪理論賺到錢了?


第一點;

波浪理論無法確定一個浪是否結束,從而開始下一個浪,

每個人對浪是否結束都有自己的主觀臆斷,沒有確定的答案。

這是弊端之一


第二點;

股票市場的價格走勢很多時候都是雜亂無章的,根本不會按照五升三跌這種既定的模式走。

這樣的話,數浪也就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


第三點;

波浪理論有一個延展浪,有的時候五浪可以延展成為九浪,但是在什麼情況下,什麼要求下五浪可以延展成為九浪呢?

這個艾略特也沒有說明白。

最後又稱為眾說紛紜,各說各有理。


第四點;

股市變化是受多種因素影響,並非機械的運行,拿一各主觀分析的工具來推測股市走勢,是非常不合理的高風險動作


總之;

技術形態,技術指標都只能解釋過往,並不能分析未來。

一味的深入技術研究,最終必然虧損累累



道悟金銀趙志國


如果在你面前站著一隻動物,你一定可以知道這是人或者是貓或是其他你所知道的動物,如果是一個人,你會知道他的哪部分與你不一樣,但你會知道他是。

  在艾略特波浪理論中,波浪的型態決定了其性質是推動浪還是修正浪。但是每一個浪的型態也不完全一樣。在現實情況中,推動浪會因基本面的不同而出現一些變異型態。但以標準的推動浪來說,它們是五浪推動的,在牛市中是五浪上升,在熊市中是五浪下跌,五浪結束就會運行修正浪。推動浪的變異型態則有數個種類。最初艾略特只提出了“浪的延伸”、“失敗的第5浪”、“傾斜三角形”等類型。後來,又有人進一步指出,還有“第二種傾斜三角形”等形態。

  所謂浪的延伸,是指浪的運動發生放大或拉長的現象。當波浪發生延伸時,將會使得此一波浪序列形成大小相似的九浪,而如果延伸浪中再出現延伸,則我們會見到十三個大小相似的波浪。根據我的經驗,在現實中波浪的延伸是經常出現的,也許在未來,浪的延伸會被認為是推動浪的正常型態。如果在分析中無法辯認是哪一個波浪出現延伸,這不要緊。因為在艾略特的理論體系中,五浪、九浪與十三浪甚至十七浪的意義是一樣的(見圖2)。我們所關心的是波浪的延伸到底給予我們什麼好處。一般情況下,三個推動浪中有且僅有一個浪出現延伸。這個事實,使波浪的延伸現象變成了預測推動浪運行長度的一個相當有用的依據。舉例來說,如果投資者發覺第3浪出現延伸時,那麼第5浪理應只是一個和第1浪相似的簡單結構。或者,當第1浪與第3浪都是簡單的升浪,則有理由相信第5浪可能是一個延伸浪,特別是當成交量急劇增加時。請注意,在成熟的股市,延伸浪經常會出現在第3浪中;而在新興股市中,第5浪往往也出現延伸的現象。

  推動浪可以延伸,也可以失敗。艾略特使用“失敗型態”的字眼,藉以描述第5浪的運動未能突破第3浪終點的價格水平。也有人使用“未完成的第5浪”這個詞表達上述意思。我認為,如果不使用“失敗的”這個詞,則不如使用“未創新高(低)的”。因為“未完成的”很容易讓人誤以為第5浪尚未結束。

  當第5浪不能創新高(低)時,很可能市場會出現大逆轉。其包含的深層意義,並非在此三言兩語所能說得清楚。要特別提醒讀者的是,在實戰應用中一定要注意第5浪中的次一級5個小浪清晰出現後才可確認此“失敗5浪”。否則,可以演變成“4浪b”,只要它是3浪運行的。“失敗的第5浪”的出現,大多數情況下是由於基本面出現突然的重大變化而造成的。例如,利率變動、戰爭、政變等。不過,單有基本面的變化而第3浪沒有過分揚升的話,則也很難令第5浪失敗。正如現實世界難以完美一樣,股市也經常會出現令人遺憾的地方。除了“延伸”和“失敗”之外,傾斜三角形型態也是推動浪的變異型態。相對前兩者來說,這確實是較為少見的。艾略特認為,傾斜三角形為推動浪中的一種特殊型態,主要出現在第5浪的位置。

  他指出,在股市中,一旦出現一段走勢呈現快速上升或趕底的狀況,其後經常會出現傾斜三角形型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