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陽村落】|西城匯村,黑粘土土窯燒製的“飯罩子”,太有名了

“最城陽”,提供最好的城陽資訊,趕緊關注一下吧

【城陽村落】|西城匯村,黑粘土土窯燒製的“飯罩子”,太有名了

村莊概述

西城匯村位於城陽街道東北部,墨水河南岸。距城陽區行政中心5公里。東鄰即墨市李家西城村,西靠即墨市圈子村和雲橋村,南毗東西郭莊,北隔墨水河相連即墨市張家西城村、潘家莊。全村耕地2501畝,擅長土陶窯業。

村莊來歷

據《嶗山縣地名志》載:據傳,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張氏由雲南北遷時,見墨水河清澈見底,盛產魚蝦,天橋處河水衝入石孔、石縫,水花四濺,墨河水與海潮在天橋處碰撞、交融,別具情趣,滿心喜歡,就在天橋之東、墨水河南岸定居下來,並據天橋阻使海水迴流起村名匯流曈。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選用了村北“西城”兩字加“匯”字,成為現村名。主要姓氏為田、王、劉、宋、辛、張,其中田姓人口最多。

建置沿革

西城匯村明清時期屬即墨縣裡仁鄉東西城社。民國初年,屬即墨縣裡仁區東西城鄉。1929年屬即墨縣第五區東西城鄉。抗日戰爭時期,沿用戰前區劃。1945年抗戰勝利後屬即墨縣仲村區不其鄉。1950年11月,改屬即墨縣第七區。1951年4月,屬即墨縣第七區西城鄉。1955年10月,第七區改設仲村區後屬仲村區西城鄉。1952年2月,改屬仲村區周村鄉。1956年3月,城陽鎮與仲村區合併為城陽區,同年11月仲村區所屬的田村、旺瞳、仲村、周村4鄉合組仲村鄉後,屬即墨縣城陽區仲村鄉。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後屬即墨縣城陽人民公社。1961年3月屬嶗山郊區城陽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屬嶗山縣城陽人民公社。1984年6月,撤公社設鎮後屬嶗山縣城陽鎮。1988年11月,屬嶗山區城陽鎮。1994年6月,新城陽區設立後,屬城陽區城陽鎮。2001年6月,城陽區撤鎮設街道,改屬城陽街道。2004年7月,西城匯村村委會改為西城匯社區居委會。

製陶業

據歷史記載,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西城匯村人就開始生產罐盆。因有得天獨厚的黑粘土,加之村民靈巧的雙手和精緻的工藝,土窯燒製出的罐盆色澤光亮敲打聲音清脆、響亮,其泥盆盛稀飯不洌,飯罩熱饅頭不溼皮。西城匯村罐盆成為自明至建國以來農村家庭盛糧麵食品的用具,久負盛名常用不衰,產品暢銷黃河南北、長城內外,素有“西城蘿蔔旺瞳瓜,西城匯村的罐瓦碴”之譽。精明的西城匯村人,不僅能製作罐盆,還能製作廟宇、祠堂建築用的“龍頭”、“狗子獸”、“神上神”等廟堂裝飾物品。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西城匯村民開始生產磚、瓦,手工精細,成為當地土木建築的重要材料。民國初年,改生產土瓦為生產“洋瓦”,分青紅兩色,產品暢銷省內外。罐瓦盆生產,是西城匯村民祖輩流傳的傳家寶,成為村民賴以生存的“搖錢樹”。

【城陽村落】|西城匯村,黑粘土土窯燒製的“飯罩子”,太有名了

圖文無關

【城陽村落】|西城匯村,黑粘土土窯燒製的“飯罩子”,太有名了

圖文無關

大通宮

大通宮,俗稱西城匯村廟,位於西城匯村東墨水河南岸,奉道教。據《大通宮》載:本宮由江西省瑞州府高樂縣人張廉夫於公元140年(西漢武帝建元元年)始建,為嶗山“九宮八觀七十二庵”之一。該宮佔地30餘畝,建南北排列磚木結構殿堂兩座,另有東西配殿和鐘鼓樓。其前殿供奉玉皇大帝,後殿供老子,東配殿供雷公、電母,西配殿供真武銅像。大門外左右各栽銀杏樹1棵。自建廟之日起,大通宮香火極盛。每月初一、十五為頌經日,宮內道士需撞鐘頌經,善男信女進宮燒香紙者甚眾。每年正月十六為廟會日,本地與外地趕會者絡繹不絕。

革命傳統

西城匯村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村莊。抗日戰爭期間,英雄將領田世磊、田世興兄弟倆,在我黨的教育下,分別組織抗日武裝,打擊日本侵略者。田世磊與李兆岐於1938年3月組織“抗日獨立中隊”,開進嶗山百福庵,後轉戰於即墨劉家莊和平度冷戈莊一帶,1939年2月被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五支隊第六十五團,田世磊任副團長,參加了攻打招遠城、玲瓏金礦和解放棲霞的戰鬥,1942年犧牲於魯西南。田世興1938年12月參軍入伍,建國前轉戰於膠東,由戰士提升到團長。建國後由師參謀長,師、軍長,提升為福州軍區副司令員,少將軍銜。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西城匯村保衛隊氣焰囂張,為徹底消滅這支反動武裝,該村地下黨員和村民,配合“城陽武工隊”三次對其進行打擊,終將其剷除,在青島地方武裝戰鬥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筆。

【城陽村落】|西城匯村,黑粘土土窯燒製的“飯罩子”,太有名了

文化生活

逐漸富裕起來的西城匯村人,更加註重村莊精神文明建設。1985年組建了由45人組成的全國第一支農民管絃樂隊,活躍了村莊文化生活。1986年8月,聯合國亞太地區科教文委主任馬卡江薩博士及全國18個省(市)文化教育廳、局長行到村視察掃盲教育,該樂隊進行歡迎演奏,受到一致好評。1988年8月參加在大連市舉辦的全國首屆農民銅管樂大賽獲“康藝杯”獎。1986年秋,西城匯村舉辦了首屆農民水上運動會。2001年村投資建立文化教育中心,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社區建設

1978年制訂了舊村改造規劃,至1990年已有200戶村民拆舊房蓋新房,2003年已建6層居民樓2幢,建築面面積5199平方米。1996年村民吃上了自來水,2000年村投資100餘萬元,把兩條中心大街進行水泥硬化,出村路鋪設瀝青。

各位粉絲,知道啥叫“飯罩子”嗎?這可是一個暴露年齡的問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