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選哪幾層較好?如何選擇好戶型?

無聊芒果


大家好,我是有這三年房地產銷售經驗的英琦,隨著社會高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上的追求,買房更是已經成為結婚或者定居的標配,那麼一棟樓房從1層到18-32層不等.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下樓房層數之間的優點與缺點,大家就知道如何選擇了。

1、底部樓層1-4層

相信我們在看房的時候一說家裡有老人孩子,置業顧問都會跟你推薦底部1-4樓層,說自帶花園或者有一個很大的陽臺,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為了安全也願意選擇2-4層,底部樓層也有很多劣勢,如果小區小房子靠近街道,不僅僅要受到馬路上的汽車尾氣、揚塵汙染,而且汽車噪音嚴重,要是大的小區最主要一點底部樓層更容易被其他建築物遮擋光線不足,需整日開燈;若是小區綠化不錯,植被高度剛好在4層以下更容易滋生蚊蟲,物業不達標,還要考慮落葉垃圾。由於樓層高度問題或者防盜網等等問題,容易被盜。

2、中間樓層5-11層

5-6層從安全性上、空氣流通性來講是比較適宜的,若是不想坐電梯,走走樓梯運動一下,5-6層是不錯的選擇。相比下一棟三十幾層的房子,7-8層屬於“黃金樓層”,樓層安靜光線也不錯,也不受汽車尾氣等影響,高度也適宜。9-11層優勢光線足,植被無法達到,由於樓層越高空氣質量越來越差。

3、中高部12-16層

12層以上中高層樓房視野開闊,溫度比較暖和,但這部分樓層若是發生火災或其他事件逃跑是不容易的,處於不上不下位置。

4、高部樓層 16層以上

16層以上水壓較小的作用,水流可能比較慢,停水最有可能發生。那麼頂層問題最嚴重,隔熱層和防水層做不好,夏天太陽照射溫度較高,下雨滲漏問題。再加上火災,高部樓層逃生最困難的,買房的時候需認真考慮。

大家在買房的時候會發現由於樓層的原因,購房中心會有相應的所謂優惠,但千萬請酌情思考,畢竟要住一輩子,不是一天兩天,中部樓層從安全、光線、健康來說都是最佳選擇。

戶型的選擇

下面我和大家說說房屋的朝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臥室:朝南是最好,朝南以外,朝東、東南、東北也是可以的,切記不要選擇朝西。

2、客廳:同臥室一樣,最好朝南。客廳有足夠的採光,同時也要注意空氣流通;

3、廚房:切記不要朝北,有可能發生油煙倒灌;

4、衛生間:不要朝西,會因為太潮溼細菌滋生。

至於戶型大小選擇要看自己對空間的追求,大房子收拾衛生麻煩,當然看經濟收入,條件好可以請鐘點工,小房子只要佈局安排合理也是很好的選擇,適合一般家庭。

以上是我分享給大家關於選擇樓層及戶型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助到您。英琦在這裡祝願大家早日找到屬於自己房子。

關注:英琦的幸福家庭,瞭解更多生活!


幸福英琦


如果是多層不帶電梯的,選三四樓比較好,老的選房方式:金三銀四。

如果是多層帶電梯,選次頂樓比較好。

如果是帶小院的,你恰巧喜歡種點東西,或者買給老人,選一樓也可以。一樓壞處就是私密性不強,需要經常拉窗簾。

如果是十七八層的,選7樓至次頂樓都不錯。

如果是25層以上,主要看採光,一般10樓以上問題都不大。

一般二樓不要買,下水道容易堵。一樓主要是採光和私密性差。

總之,多層往高買,高層買中間是比較不錯的選擇。


樓市新評


看了很多人寫了很多,我就簡單的說一下吧,樓層的選擇和小區也有一定關係,小區中央位置,綠化好,樓間距大,前方無任何遮擋,三樓四樓都沒關係,不過這樣的小區很少

說說大部分小區吧,大部分小區樓間距大概都是40米左右,樓層總高基本在33左右,最好的樓層是22到26樓,當然這個樓層價格相對也是最高的,高層建築首先選擇10樓以上,具體的還要看小區樓棟分佈,現在的樓棟都是品字形,理論上五樓以上就沒有太大問題。

有些人喜歡住頂樓,如果選擇塔樓的話會好一點,塔樓也就是所謂的斜頂。板樓的話無論防水做的再好時間久了都會有問題。

還有一樓,基本上現在都是架空層了沒有一樓了,一樓潮溼嚴重,防水做好也沒有太大問題,畢竟還有地下車庫在。

總之總結一下,無論哪個樓層你都能找到弊端,選擇自己喜歡的,合適的才是最好的,自己可以實地去感受一下。如果換做是我,我會選擇大開發商,八樓以上,二十樓以下,我會優先選擇八樓,九樓,十樓。


鹹蔡哥


我覺著選擇樓層的高低根據自身條件去選擇最好!當然,老套的購房觀念多層依然是金三銀四,因為彩光,及家庭成員的財產安全,選擇這個樓層也是最合適!高層及小高層中間往上的樓層最好,因為彩光跟空氣質量問題嘛(網絡上許多帖子都講7-9的樓層是空氣的浮沉層,個人覺著有點偏激,也建議大家不要聽取)大家都知道!但是對於家裡有老人的,且行動不方便的,還是普遍會選擇樓層較低的樓層,同樣也是因為方便和安全!再就是樓層的單價問題,一層一價,大家也清楚,同一棟樓,因為樓層不同價格也不同,單價相差甚大!總之還是建議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自身家庭情況去購買,不要盲目的去聽去網絡上的建議!所謂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個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移動領航者


首先,說下,買房買幾層不能一概而論,應該根據不同的產品形態而定。

大家提到房子,都有各類如別墅(疊拼、雙拼、獨棟、聯排等等)、板樓、塔樓、洋房(洋房還有所謂的花園洋房、電梯洋房等等)、高層、小高層等等;

這裡面,板樓和塔樓是建築形態的區別,從空中俯瞰建築呈現長條形的一般為板樓,多用於洋房、小高層等,舒適度比較高,當然,高層也有板樓;塔樓就是從空中俯瞰是一個小圓形,這種建築多是以電梯作為圓點,各個戶型圍繞電梯形成一個類似圓形,也有蝴蝶形的。

而別墅、洋房、小高層、高層(有些還有超高層)是以產品形態來區別的。

一般說來,別墅是地下3層到地上3層,(ps:有人可能說了疊拼有好多層呢,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疊拼並不屬於別墅,而是一種洋房或者小高層)。那別墅就不存在挑選樓層的選擇了。

洋房是六層以下含六層的,按照國家建築規定,六層以上才會安裝電梯,所以一般洋房是沒有電梯的。所以所謂的電梯洋房就是帶了電梯的小高層而已,不是嚴格的洋房;花園洋房就是社區景觀、綠化率比較高的洋房或者小高層,這些都是開發商生造出來的概念。正規的洋房都是六層以下,不帶電梯的,像很多老城區,如北京三環以內,大多數老房子都是這種房子,這些房子,樓層選擇建議依次為5、3、4、2層,一般老房子頂層防曬隔熱做的不好,防熱功能不足,夏天會很熱,冬天會很冷,真正做到了冬冷夏熱(哈哈哈哈,這個我親身體驗,15年北京租的頂層,夏天特別熱,那時真正明白了一個詞,叫做熱鍋上的螞蟻)。

小高層是11層以下,高層就是11層以上,一般11層以上統稱為高層,當然也有超高層的說法。小高層和高層選擇樓層,一般有個法則是總樓層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樓層是比較好的選擇,既不遮擋視野,視線開闊,也不至於樓層太高。當然如果喜歡高層居住,那麼次頂層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例如,33層,那麼11層到22層都可以,或者次頂層32層也可以。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就是那個樓層的價格更高,其實就意味著這個樓層的各方面綜合得分比較高,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樓棟價格製作時,會綜合考慮日照、採光、樓層、景觀、視野、樓棟位置等各個方面的因素,基於綜合因素而打分定價,所以價格其實一般都是這一樓層價值的最好體現。一般都會有個基準樓層,以基準樓層為標準,依次遞減或遞增,一般次頂層是一棟樓價格最高的(ps:如果頂層不送閣樓、首層不送花園的情況下)。

所以結論就是:

首先,如果你不排斥住高層,那就選擇次頂層;

其次,如果不喜歡住高層,那就選擇除了次頂層以外的價格最高的那個樓層(一般集中在1/3-2/3樓層之間),當然,首層和頂層除外,不管贈送不贈送,都不建議購買;

最後,綜合考慮自己的喜好(比如不喜歡某一層,某個數字)和荷包飽滿程度等。

通過以上簡單三步,就能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樓層,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白一緯


多層老社區選3-4樓,電梯洋房有小院或閣樓選一樓和頂樓。高層10-25中間樓層比較好。當然這都是相對貴的。還要看自身具體需求。


鄭州樓市大呲家


我們先說一下各方面有哪些區別。

房地產首先要涉及到的就是土地,1.2.3線城市房價高低無非就是土地價值;所以市場上我們看見的大多數樓盤有整體價格差異,開發商購買土地後有一個規定的容積率,當然蓋的樓棟越多,樓層越高,容積率數字越大,密度越大。容積率低的肯定比高的更舒適人均空間和綠地面積更多,當然價格也應該更高。所以這就是低容積率、低層住宅的優勢。

我們在看全是高層或者超高層住宅的小區。低樓層通常採光和通風效果一般都比高樓層差。如果家有老人低樓層應該更適合,居住太高有可能對身體有一定影響(關於離地面太高由於地心引力導致,是否🈶️科學依據我不坐評論大家自己去查詢)。高樓層優點在於景觀好看得遠,採光通風好。

外力作用比如地震帶肯定低樓層好,容易跑下樓,同事火災鄧意外因素低樓層更好。

以上是從居住方面考慮的因素(如果你們所在城市屬於地震帶還是建議低樓層吧)

從投資角度考慮由於享受的景觀高樓層優勢大一點市場上流通性高一點。當然拋開自然災害等還是看價格,價格只要足夠低能夠彌補房源缺陷那也是可以的。


重慶地產分析


不要買中間樓層的,大概率是設備層,輻射較大,不宜居住!頂樓慎重考慮,看房子質量,隔熱和防水效果是否好。


隨便講事


1.無電梯房,選四五層,6樓是頂層就不要了。

2.電梯房,選3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層,東邊戶。

3.房型一般都是南北通透,東邊戶最好,其次是西戶,中間戶不南北通透空氣。

4.客廳和餐廳最好南北通透。


宇宙致愛


中間樓層,南北通透戶型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