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跑的話,一天跑多少好?

黃飛178790480


健康跑,一天跑多少才好?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但是它也有個大概的範圍!

我給你算筆賬,以正常人的速度,每分鐘我們腿部與地面的衝擊能達到300次,每次都是3倍於體重的衝擊!

按70公斤的體重算,每次200公斤的衝擊,你說你跑一個小時,你覺得你的關節受傷的概率有多大?



說真的,一個月能跑五六百公里的人大有人在,但是他們其中很多人只跑5km,怕的就是關節肌肉韌帶的受損!

你說你跑步是為了鍛鍊身體,到最後卻把自己的關節韌帶弄傷了,這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那問題來了,健康跑的話,一天跑多少好?

我建議大家遵守5km原則,下浮至4km左右,上浮至7km左右,這是比較合理的範圍!

其實5km是標準的養生跑,健康跑!科學的研究早已表明,每次跑5km,一週大概跑五次!

你不僅不容易得關節炎,你的膝蓋,關節反而能夠通過跑步的刺激而變強!


要知道運動要講究度,跑的多,容易疲勞,恢復不好,那你的體質就會變差!

5km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完全屬於適度運動的範圍!


健康跑的話,還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 雙十原則

跑5km大概需要半個小時,但是我們還應該注意雙十原則!第一個十是熱身十分鐘,第二個十是拉伸十分鐘!這兩個缺一不可!


熱身十分鐘能啟動身體,拉伸肌肉,韌帶,潤滑關節,減少身體受傷,提高狀態!

拉伸十分鐘能拉開身體,塑造美麗的形體,減少頸椎腰椎的壓力!


2. 恢復原則

運動本身不能讓你變得更強!在運動之後合理的恢復才能讓你變得更強!

想要恢復,你必須要注重營養和睡眠,這兩個是你跑步後恢復的利器!


十點半上床,保持七到八小時睡眠,同時營養也要好,蛋白質,碳水和維生素一個都不能少!平時不要節食,該吃的吃,但是要吃的健康!


3. 沒事練練肌肉

練肌肉確實苦,但是如果你以跑步為主,我們可以輔助練肌肉,不需要做太多的時間!

五大王牌動作,波比訓練,引體向上,俯臥撐,平板支撐,靠牆靜蹲!


一天學兩個動作做,每個動作做四組,每組十個,堅持下來,一兩個月就能看到明顯的質變!


希望大家都能健康跑,不要管跑多少,能夠健康跑下來的人才是我們真正的榜樣!

如有疑問,歡迎評論,有評必回!

獲得更多的跑步知識,您可以點擊上面的頭像關注我!


跑者的天堂


其實這人問題並沒有固定的答案,畢竟每個人的身體體質不一樣:一般正常人的話,建議跑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為最適宜,太少起不到較好的鍛鍊效果,太多對健身可能造成傷害。

跑步也沒有必要天天都跑:一般來說,可以跑兩天休息一天,或跑三天休息一天。日本富山大學教授、日本田徑聯盟科學委員山地啟司博士在《跑步重點指導》一書中提到:跑步如果是以健身為目的,就要配合休息,否則疲勞過度,身體反而會出現毛病。一般來說,可以跑兩天休息一天,或跑三天休息一天。

不少人看到跑馬拉松猝死的消息,嚇的自己都不敢再跑步了,事實上跑步的人壽命會更久:一篇發表在《紐約時報》中文版上的文章說,相比於不跑步的人,跑者的平均壽命要多3年,即便是這些跑步的人有許多不良的生活習慣,抽菸,超重,甚至是跑的很慢,或者跑的不連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影響這最後的結論。得到這個結論的研究人員還考量過其他運動,最後發現,要論延年益壽的效果,都不如跑步。

堅持跑步,對我們的身體素質的提高極有幫助:隨著手機和電腦的漸漸普及,越來越多的人足不出戶,造成許多人屬於一種亞健康狀態。慢跑就是改善亞健康的一個不錯選擇,每天半小時,堅持下去,一個月後你就可以看到身體的變化。

新手跑步時間的建議:新手慢跑可以快步走和慢跑相結合,一些過胖的人更要遵守,過胖的人體積大,一開始就跑容易壓迫膝蓋,導致膝蓋痛疼。就算利用慢跑減肥,也不要跑太長或者太久,一般跑半小時即可,跑步距離逐步往上加,一開始可以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1千米。


隔壁老王3352


健康跑的話,一天跑多少好?健康跑,在於以科學的方式、方法去跑;跑多少,在於以自己的跑步能力和跑步目的去跑。


體重偏大者,初始跑步者,不要急於去跑,可以從快走開始訓練,待包括膝關節在內的身體各部位適應能力提高後,再跑。跑步的能力,同樣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科學的跑步,還包括穿合腳的跑鞋,正確的跑姿,儘量在跑道或者跑步機上跑,跑步前熱身,跑步後拉伸等。跑步,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去跑,過度、過量跑步,疲勞跑步等,是導致跑步受傷的重要原因。


減肥者跑步,要保證足夠的跑步時間和跑步強度,比如每週跑三到五次,每次跑半小時到一小時,跑步時的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等。增強體質跑步者,每次跑半小時左右就可以達到目的,而對於增肌訓練者,建議少量跑。


滄海人間


這問題我來說說下吧。跑步有益於人體健康,但是每天跑多少最合適呢?

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最主要的就是聽從身體的感覺。就比如有些人,每天跑10㎞感覺非常舒服,所以他就對別人說,每天跑10㎞非常好。


於是,你也去跑10㎞,可是你跑完5㎞已經筋疲力盡了,跑完10㎞很有可能就會讓你受傷,這樣的話,就和跑步的初衷相悖。

這就像小馬過河一樣,有人說跑5㎞好短,不過癮,也有人說跑10km太累。這時候就需要你自己身體力行去跑下,看你跑幾公里最舒服。

另外,有時候你覺得今天狀態很好,所以就跑了10㎞。第二天狀態很不好,就只跑5㎞,這樣也是可以的。

沒有人規定每天要跑多少公里才是健康的,一切都要看你的身體。只要你堅持鍛鍊,對身體都是好的。


跑步時光機


我說說我的情況,身高170體重160有肚腩。一直想以跑步減減肚子,但是就是沒法堅持。終於下定決心開跑,剛開始2km跑得我都差不多斷氣,速度基本上只比走路快那麼一點點。然後堅持跑了兩個月,我都是隔天跑,現在增加到3km,跑起來也沒有剛開始那麼累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現在是打算下個月開始跑4km,再下個月就5km。循序漸進,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就好。另外就是,最好能找人監督自己,建個群,跑步的時候喊起來,跑完曬一下圖,積極性會更高。條友有興趣的可以加我,互相監督!


Are屹


今天是連續跑步第八天了,感覺膝蓋有些不對勁了。

也說不好是酸還是漲,估計就是膝蓋周圍的肌肉沒有得到休息。

看到有人三百六十天,天天堅持跑步,也沒問題,我就想試試。

大多數理論是支持跑二休一的,符合大多數人的身體狀況。

畢竟我們要的是健康跑。

所以,從今天以後,根據自己身體狀況,跑六休一試試看,再不行就逐步增加休息天數。

原則就是跑完,感覺不到不舒服。


老樹芽春


這個因人而異,不在於跑多少,而在於消耗。

跑步是否跑到位了,有三個標準。

1.度,是否是大汗淋漓,汗出得多,排毒、減脂的效果才能達到。有的人一天跑一個小時還不如人家泡半小時出汗多,所以不要以時間和長度來定是否到位。

2.酸,腿部肌肉酸脹,乳酸開始分解,這才是到位的開始。

3.痛,如果第一天跑的後,第二天早起腰痠背痛,那麼有三種情況。長時間沒跑了,猛然一跑不適應,這種人需要酌情減少跑步強度;跑過了,時間太長,跑程太遠,運動需要適可而止,循序漸進;熱身運動不到位,拉傷,休息一下,下次做好準備活動。

另外提示一下,跑步後多走幾圈,緩解肌肉緊張

胖人少跑步,小心你脆弱的膝蓋

跑完不要大吃大喝,喝點水還是必要的,僅此而已,尤其夜跑。因為你跑一個小時也就是消耗了一個小布丁的熱量。

歡迎大家加好友加關注,交流經驗。


經常發燒的小龍


  • 一開始跑步一定要慢,作為初跑者,享受跑步的樂趣,從跑步中找到正反饋是最重要的,一開始給自己制定過高的目標,會中斷你的跑步正循環。

  • 跑前要熱身,很多跑者都低估了熱身的重要性,熱身能讓你的身體提前進入運動狀態,大大減少在跑步過程中的受傷紀律。

  • 跑後要拉伸,跑後的拉伸能夠大大緩解跑步帶來的肌肉痠痛。

總之,跑步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健身運動。希望以上的小建議能夠讓你愛上跑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