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碩士放棄了小米月薪過萬的待遇,選擇了普通高校的教師崗位,這種選擇對嗎,你怎麼看?

演繹yj


我們先不看對與錯,只看企業工作與普通高校教師崗,這兩個選擇恐怕是代表了兩個不同的性格的人的選擇。一個喜歡安穩,一個是喜歡冒險。扶南說過,如果一個人喜歡安穩,就不要去鼓勵他冒險。在這兩個崗位之間糾結,應該說對自己的職業還沒有清晰的認知。

再回答問題本身來,一個工科碩士,拿到小米OFFER,月薪過萬是很正常的。另外要說明的是,如果是在總部北京,這個工資不是很出色。當然,在小米如果做的比較出色,加薪和晉升以後,薪資漲的還是很快。另外就是如果能到一定級別拿到小米期權,這樣收入累加起來還是很可觀。

如果在高校做老師,從講師,到副教授這樣的角色慢慢的升級。可能初期待遇差一點。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現在的高校教師薪資已經有了很不錯的提升。精英菌知道的一個畢業的博士生在高校做老師,第一年的收入都已經超過10000很多。那個教教書,做做科研的悠閒日子不是企業可以享有的。

不同的選擇代表了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清晰自己的職業性格,選擇了就不後悔。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無憂精英網


我有一個朋友有類似經歷,先講一下他的情況

他博士畢業時面臨兩家高等院校和一家企業的工作機會(華測檢測薪資12K),他當時也猶豫了很久,最後綜合考慮選擇了企業。

過了兩年,浙江理工大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優厚的住房補貼及不錯的薪資待遇。基本沒有過多考慮就選擇重新回到高校,目前已是副教授,小日子過的很滋潤。

現在回到問題本身,談談我的看法

本身而言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同、適合自己的崗位不同,選擇就不同,無論何種選擇也沒有對錯、好壞之分。

如果我那位朋友畢業時就有好的高校就業機會估計也不會進入企業工作那兩年,反過來如果沒有企業的兩年曆練和人脈積累也許也沒有那次高校的就業機會。

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小米的工作機會,畢竟感覺企業更有發展空間,有更多的機會靠自己的能力創造更多的價值和獲取更多的勞動報酬。

所以每個人選擇的路不同,選擇一個自己認為適合自己的就好。


無憂職場


首先碩士能進高校應該是很不容易的。現在很多高校的准入門檻都是博士,甚至是海龜博士。

先說大學老師,優點是:穩定。有寒暑假、不用坐班,自由度大。缺點是:1.在體制內,比較受約束,每個學校都有一大堆規章制度。2.上課是顯性勞動,看著不多,但備課是隱形勞動,比上課工作量還要大。3.除了上課,還要做科研,寫論文做課題之類,這是評職稱的必要條件。3.收入低。其實大學老師的收入算中等,跟大企業不能比,但是跟普通百姓還能略好些。

再說小米,優點是高薪、升職空間大。缺點是壓力大、競爭大。

不過月薪過萬不算高,沿海城市的高校一年總收入也能差不多10萬。

選擇哪個,要看自己的個性和喜好。如果喜歡安逸點就選擇高校,如果喜歡挑戰競爭就選擇小米。

現在高校在逐步廢除編制化,估計30年後,那點財政撥款的養老金就已經取消了。

所以不用想那麼遠,做個5-10年的規劃就可以。

最後,如果題主是個女生,現在高校還是不錯的。如果是男生,建議選小米。

因為女生要結婚、懷孕生孩子、照顧孩子。。。。。


美芽聊藝術


關於職業的選擇因人而異,看個人的發展方向及未來規劃。

小米公司目前發展勢頭很不錯,可以說國內小米學習蘋果的營銷模式非常成功,小米產品的生態圈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了。不過以我在工廠(本人呆的公司也算是世界500強,蘋果的代工廠)的經驗,如果讓我再次選擇,我會選擇當老師,進編制!原因主要有兩點:

1.工廠,特別是消費電子領域競爭激烈,稍有決策偏差,可能導致工廠垮掉,甚至永遠都沒有單身機會,諾基亞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麼多年了,自從它淡出手機領域後,沒有人-沒有太多人會去再買它的手機,因為它的領地已被別人佔領了!

現在大的環境對實體經濟來說很不好,再加上各種政治原因,企業更是被無情的牽扯進去!我們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也越來越健全,以前粗獷式、打政策擦邊球不交社保的事不會再有機會發生了!記得前幾年市政府下發最低工資基線調整,像我們公司比較大,拖2個月執行,給公司剩了好幾千萬!扯遠了~

2.教師是事業編制,工資不高,但是福利待遇絕對是企業無法比的!教師工作不說輕鬆,但也不至於壓力非常大,最關鍵現在老師還是很吃香的,肯幹的話搞個輔導班之類,錢絕對不少拿!

當然,企業相對開放,努力工作會有更多機會,只不過穩定性差點,自己要時刻學習,進步!總而言之,總的來說,以現在的大環境,進事業編制更有利!


15862635542


看到這樣的問題有些許親切感,因為自己親身經歷了這種內心的選擇,我也是剛剛畢業沒多久的應屆碩士,而且是土木的搬磚狗,土木人一般都這樣自嘲。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有地產,設計院連個主要的選擇,當時的地產如日中天非常火,排名靠前的地產開出第一年年薪20萬的待遇,而相應的設計院只有月薪幾千,勉強維持生活的薪水。面對這樣的選擇,我的心中也動搖過,也請教過身邊的朋友和老師等,但最終做決定的還是自己,因為我相信任何事情再做決定的時候,其實內心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自己只是需要別人的肯定或支持。而我最終也是選擇了設計院,因為我覺得一份付出一分收穫,地產雖然待遇較好,但是會有很大的工作壓力,波動性比較大,加班是常事等等,最重要的是可能會丟掉自己學了7年的專業,而設計院雖然也有加班,待遇差,也有壓力,但是跟我的專業對口,相對穩定,所以我這樣選擇,這就是我內心的選擇。

同樣的,我身邊畢業的同學有去地產的,有去施工單位的,這就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選擇,所以說沒有最合適的,只有相對合適的,只要自己覺得安心就好。選擇了就不要在糾結,要麼繼續走下去,要麼果斷去尋找自己內心最真實的選擇。


生活聚能環


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不趁著年輕多奮鬥一下呢?月薪過萬,你就得付出值那麼多錢的精力與時間,年輕這幾年覺得熬夜不算什麼,可是身體能熬多久,而且企業允許你熬多久?近期看覺得虧了,可是等到35歲一過,優勢立刻就顯示出來。

而且高校給教師的福利遠遠不是錢這麼簡單,福利房、社會地位、寒暑假,高校都有自己的附屬幼兒園、小學、中學,根本不用操心入學的問題,學生家長都是同事,省去了多少麻煩。而且學校有食堂,孩子小的時候可能不覺得有什麼好處,可是等到上了中學,起早上學和下晚自習都不用發愁。這是非常現實而且每個人都需要面臨的問題。

畢竟這個世界上就只有一個馬雲、一個雷軍,如果想拼一把成為下一個誰,那就再拼一把,如果不想,還不如就成為那80%的普通人。


旗桉


碩士是哪個學校的 在小米 211 985的碩士都是一抓一大把 更別說普通院校了

那問題來了 自己未來的定位是什麼

1研究生能把自己的課題結合運用到企業裡 這是最好不過的 那企業能給的是平臺和未來無限的可能 月薪1萬講白了在小米也就是最最初級的研發崗位 再來個1年2年 年薪30萬不是夢

2迴歸院校(事業單位)踏踏實實做事 能在幾年裡靜下心來繼續自己研究的方向 或者就一門心思走體制 可確保穩定工作 穩定收入 說不定體制看得上你 未來也能得到穩定的上升

兩者不太一樣 看自己性格適合什麼樣的發展

明顯企業得到的機會很多 壓力更大 相對報酬就更高

體制內較平穩 也無風險 要的是耐心和心態


王伯伯天天見


我認為選工作三方面的考慮:

高薪工作和中薪工作比較,

一,看前途,還是前途更主要!一個不知能不能長期保住的飯碗,一個遊刃有餘的工作。我也會選後者。

二,看興趣,薪水差不多的情況下選擇喜歡的工作。每天輕鬆的上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一件幸福的事。

三,看舒適度,一個給人家打工,謹小慎微,一個受人尊敬。當然後者莫屬!


自由自在愛生活


到高校當老師,從社會階層、假期、工作清閒來說都比月薪萬元的小米工程師要好很多。哪怕工資略低一些,但是考慮到大學老師的薪酬基本可以維持到60歲退休都可以持續增長,而小米工程師恐怕40-45歲就要有失業風險了。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選擇當高校老師更有前途也更讓人活的有尊嚴。

再看體制,小米公司是民營企業,競爭激烈,每天都有巨大的壓力,開發任務,例會,總結,領導的額外安排哪個環節都不會讓你輕鬆。而高校老師只要你安心教學不想更多的名利追求,那麼你在老師之間肯定是受歡迎的,而學生大都對老師是敬畏的,老師又有教書育人的光環屬性,所以在學校這種事業單位過生活會幸福很多。

綜上,無論怎麼對比到高校當老師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自己想創業倒是可以到小米鍛鍊學習一下。。總之我作為家長的話,肯定給孩子的建議是去高校當老師,除非他自己有強烈的創業慾望。


雜家小記


1、小米996的上班制度對於月薪過萬算下來時薪其實不高,在各大互聯網企業也不算很高,扣完五險一金都手的工資大概8000多左右,而且壓力很大。如果有分配股權還有點幹勁。

2、要看您自己的職業規劃,是更適合企業工作還是適合做學術研究,回學校當老師說明您自己有了一定的偏向選擇,高校老師總體來說人際關係更加簡單,雖然是體制內,但是競爭壓力比較小,可以專心搞學術研究,有寒暑假。

3、現在很多高校老師都有在外兼職,有可能兼職收入比實際工作收入更高。您在小米工作是不可能有兼職的時間的,我個人也是建議您去學校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